很多人通過尿液來檢查身體的情況,有的人認為尿蛋白就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因此一旦尿液檢測中出現尿蛋白就會很緊張,那麼,尿蛋白是什麼?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尿蛋白治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尿蛋白是什麼
尿液是檢測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尿蛋白是尿液中出現蛋白成分的一種症狀。其實正常尿液中都會含有少量的蛋白小分子,但普通的尿常規檢測不出來,所以如果尿常規中檢測出來了就是蛋白尿。
可以導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它們包括:功能性蛋白尿、體位性蛋白尿或病理性蛋白尿。常見有:劇烈運動後,發熱的極期,進食高蛋白飲食;胡桃夾現象;各種腎臟病和腎血管病等。
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
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裡不含蛋白質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質,但當腎臟發生病變時,隨血液循環流動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因為腎臟濾過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質「漏網」。蛋白質漏進尿液從尿道排出來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
血尿、蛋白尿雖然是判斷腎臟病病情嚴重程度及其預後的重要指標,但是腎病患者不能一葉障目。數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病情能得到真正好轉。只要病情得到控制,潛血、尿蛋白數值自然會降下來。所以要想真正恢復健康,治病於本是最重要的。這就要求患者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徹底治癒腎病。
【一】病理性的原因
蛋白尿的出現是腎小球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主要是由於腎小球慮過膜對於蛋白質的通透性增加,結果導致大量的蛋白尿流經尿液,而產生蛋白尿。 在這尿路感染也是造成蛋白尿的因素之一,所以朋友們在檢查出蛋白尿不要過於慌張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腎病,應及時的到醫院做下相關的檢查,在排除腎病疾病的因素之後,只要接受治療控制治療後是麼,蛋白尿會基本消失的。
【二】生理性的蛋白尿
出現蛋白尿還有一些生理上的原因,比如天氣寒冷或者身體疼痛導致腎虛管痙攣,這樣會產生過量的蛋白尿;如果運動過量,身體內無氧呼吸會導致酸性物質的分泌增加,這樣會刺激腎臟組織,最終就會導致蛋白尿的產生;食用大量的高蛋白物質,人體消化不了,就會造成暫時的蛋白尿。
尿蛋白治療方法
血液中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由於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大部分蛋白質又回到血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進入尿液,排出體外。健康人尿液中的蛋白不應該大於0.15g/24h,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尿檢結果就會呈陽性,表示為「+」,加號越多,表示漏出的蛋白越多,超過3.5g/24h,就被成為大量蛋白尿,或腎性蛋白尿。
蛋白尿通常表示腎小球受損,濾過率異常,是診斷腎病的重要參考標準。
蛋白尿的治療之一
人們首先要明白的是,尿液中蛋白的多少,並不能直接證明腎臟受損程度的高低,它們不成正比。所以,並不是有一點點蛋白尿就能不需要入院治療了,我們應該重點的檢查腎臟受損情況。
治療蛋白尿應該首先從恢復腎小球濾過率入手,這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而恢復腎小球濾過率,也就是恢復腎功能。激素治療只是單純的抑制,並不能恢復腎小球濾過率。可以採用微化中藥擴張血管的作用,來改善腎細胞缺血的狀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腎小球的活力,改善濾過率。
蛋白尿的治療之二
既然出現蛋白尿,就意味著蛋白的漏出已經對腎小球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甚至是損害,平時的飲食中就需要限制蛋白的攝入,但由於體內蛋白不斷流失,又需要補充蛋白,因此,需要補充優質蛋白,來解決這一矛盾的狀況。
優質蛋白最常見的食物是牛奶、瘦肉和雞蛋的蛋白等。蛋白質的攝入量一般為每公斤體重0.6g,如果出現腎功能衰竭,就要避免使用豆類及豆類製品。
蛋白尿的調理之一
出現蛋白尿,意味著腎臟受損,首先是注意休息,但如果不是重症,建議不要長期臥床休息,一定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免疫力,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腎臟健康狀況。
腎病患者是要嚴防感冒的,這是因為感冒會在體內形成大量免疫複合物,短時間內極大地增加腎臟負擔,造成腎功能的急劇衰退。
蛋白尿的調理之二
出現蛋白尿,在飲食上不僅要注意攝入優質蛋白,而且還要限鹽。因為我們日常所吃的鹽多為鈉鹽,而鈉離子會對原本就已經受損的腎臟造成更大的損害。
腎病患者每天食鹽攝入量一般不應超過3g。
總結:通過了以上的閱讀,想必大家對蛋白尿有一個詳細的了解了,出現蛋白尿並不一定就是一種病症,也並不就是腎臟出現了問題,所以如果您不放心,還是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確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