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醫院住院患者一定要化驗尿液?為何尿常規屬於三大常規

2020-12-05 心血管王醫生

所有的住院患者都必須查三大常規:血常規、便常規、尿常規!

有很多人疑問:我也沒有尿尿不舒服,尿液顏色也正常,為啥還得必須查尿常規?這不是強賣強買嗎?

當然不是,三大常規,雖然看似很簡單同時也很便宜的檢查,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很多問題。

我們今天看看這小小的尿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問題:

首先我們留取尿液標本的時候,儘可能按照要求:

容器必須清潔,女性應避開月經期,取中段尿,最好是剛採到的新鮮尿液。做尿細菌培養、尿糖、尿蛋白、尿膽酸或妊娠檢查均以清晨第一次尿為最佳。

一、尿常規最關心的

尿常規我們最關心的無非就是尿蛋白、尿糖、尿潛血、酮體、白血病;能初步判斷有沒有腎病、糖尿病、泌尿系疾病等等疾病。

1、尿蛋白:

尿常規正常是沒有蛋白,也就是尿蛋白(—),這屬於正常;

如果尿蛋白(+)就表示可能有問題,常見的原因:各種腎炎、狼瘡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紫癜性腎,腎動脈硬化、腎靜脈血栓、腎動脈栓塞等理論是都可能出現蛋白尿。需要進一步去尋找具體病因。

除了甚至疾病的原因,還可能因為高熱、劇烈運動等情況下也會表現為尿蛋白(+),所以還需要進一步複查,並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綜合判斷。

2、尿糖

尿糖正常情況下(—);

如果尿糖(+),可能是糖尿病,當然尿糖如果(+),必須去化驗血糖,看是否存在糖尿病;但即使尿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還需要通過血糖還判斷是否存在糖尿病。

3、尿潛血

尿潛血一般情況(—);

正常人的尿液偶爾會有紅細胞,但不會超過3個/鏡下,如果出現較多的紅細胞,這可能是腎臟、尿路出血。如果尿潛血(+),可能存在泌尿繫結石、急性腎小球腎炎、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泌尿系腫瘤、結核、腎盂腎炎、膀胱炎、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找到尿潛血的原因。

4、尿酮體

尿酮體正常(—);

尿酮體(+)最常見的原因糖尿病酮症,此外腹瀉、飢餓、嘔吐、中毒、肺炎、敗血症、肺結核、等等都可能出現酮體。

5、尿白細胞

正常尿液中存在少量白細胞,≤5個/鏡下。

尿中含有大量白細胞,可能是急性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尿道結核等。

女性,影響尿白細胞的因素是比較多的,有時候是假陽性;不能僅僅通過尿白細胞陽性,就斷定有尿路感染,必須綜合判斷。

除了這些老百姓初略能看懂的一些指標,尿常規還能查出。

二、尿常規還能查出什麼

1、PH參考值約6.5

PH降低:見於酸中毒,高熱、痛風、糖尿病等。

PH升高:見於鹼中毒、尿瀦留、膀胱炎等。

2、尿膽原

正常應該弱陽性

如果(+)見於溶血性黃疸、肝病等。

(—),見於梗阻性黃疸。

3、尿膽紅素

正常(—)

如果(+)見於膽石症、膽道腫瘤、膽道蛔蟲、胰頭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細胞壞死等導致的肝細胞性黃疸。

三、24小時尿檢查

有些疾病,有時候還需要監測24小時尿液:

24小時尿蛋白測定:

24小時尿蛋白定量亦稱為24小時尿蛋白排洩率,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少,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當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4mg(/m2·h),蛋白定性試驗陽性反應即稱為蛋白尿。

24小時兒茶酚胺水平:

兒茶酚胺包括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

腎上腺素,一般<273nmol/24h尿,正常範圍0~109.2nmol/24h尿;

去甲腎上腺素,一般<590nmol/24h尿,正常範圍59.1~413.7nmol/24h尿。

當兒茶酚胺水平升高,多見於嗜鉻細胞瘤、成神經細胞瘤、神經節細胞瘤;還見於心肌梗死、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症肌無力、劇烈運動之後。

總之,小小尿常規能說明大問題,所以尿常規作為三大常規是入院患者必須檢查的項目。

相關焦點

  • 「三大常規」之一的尿常規指標如何解讀?化驗單可看出這4類疾病
    一說起去醫院看病很多人都有點頭大,醫院不僅人滿為患,弄不好又要做這樣那樣的檢查和化驗,好不容易等來了化驗結果,可這化驗單又長得像天書。 而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
  • 尿常規結果波動比較大,我們怎樣確定自己是否存在蛋白尿?
    其實咱們平時大多數患者看自己的尿蛋白多少,都是看尿蛋白幾個加號,也就是我們平時查的尿常規。尿常規中的尿蛋白是一個定性檢查,一般用來篩查是否存在尿蛋白,並且粗略的估計尿蛋白的多少,一般以+~+++來表示,加號越多,一般代表蛋白越多。
  • 孕婦尿常規檢查什麼?孕婦尿常規檢查有什麼作用?
    尿常規是什麼 尿常規通過對孕婦尿液表象及成分的分析,檢測孕婦是否可能患有某些泌尿系統疾病或糖尿病。尿常規檢查內容包括尿的顏色、透明度、酸鹼度、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蛋白質、比重及尿糖定性。 尿常規檢查主要是通過尿液分析儀和顯微鏡人工鏡檢來進行分析檢測的。
  • 看不懂血、尿、便常規的報告單?醫生手把手教你,一學就會
    大家去體檢或者去醫院看過病,那肯定少不了做一些化驗和檢查。而血常規,尿常規和便常規,我們稱為三大常規檢查,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實驗室檢查。雖然簡單,但是三大常規可以反映很多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檢查,可是很多人都看不懂化驗報告單,下面我們來分別講講三大常規檢查應該怎麼看:(1)血常規拿到一張血常規的報到單,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 拿到尿常規化驗單就一臉懵,莫慌!醫生教你看懂它 - 新京報
    創意製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體檢時抽血、便檢、尿常規,是三大常規檢查項目。其中,尿常規檢查可以直接、迅速地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問題,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
  • 怎樣解讀「尿常規」報告中的「+,-」號
    審核專家:李月紅 許慧瑩 單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那麼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
    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尿潛血對於腎病患者來說並不陌生,平時我們也會經常聽到尿潛血。腎臟出現了問題就會有尿潛血的出現,尿潛血是腎病的一個常見症狀是尿常規檢查結果中的一項。那麼,尿常規檢查潛血3+是什麼意思?
  • 尿常規——滿視野的紅細胞報告竟是陰性
    作者 | 侯兵兵 李小樂 齊文峰尿常規是檢驗科工作中最基礎的三大常規之一,其報告審核對於檢驗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就是這個小小的尿常規也會使檢驗科的一些「老司機」翻了車。本次案例遇到一個尿沉渣鏡下見滿視野的紅細胞可是出具的報告竟是陰性的結果。
  • 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專家共識
    一、制定尿液常規檢驗診斷報告模式的目的 隨著實驗室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尿液常規檢驗已發展為全自動幹化學、全自動有形成分和顯微鏡檢查三大部分,極大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效率,具有快速化和自動化的優勢,為臨床快速診斷與監測相關疾病提供了條件。
  • 男子一根手指受傷 成都骨科醫院化驗達67項(圖)
    「我並不是承擔不起477.40元的化驗費,而是想搞清楚60多項檢查到底值不值得做?」昨日,成都某勘測機構經理藍集全反映,今年2月底,員工丁新義壓傷左手大拇指到成都骨科醫院治療,住院13天,丁共接受細分化驗67項,其中包括梅毒、甲乙C肝等測定。
  • 尿常規報告單怎麼看?一文教你輕鬆讀懂
    好多患者在體檢時會檢查尿常規,但是拿到了結果卻一臉茫然,看不懂,今天我們來教教大家如何看懂尿常規報告。作者簡介楊 瀟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醫師、醫學博士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張尿常規化驗單:尿常規指標解讀
  • 尿常規中的「+」號都代表什麼意思?一篇文章告訴你
    本文審核專家:李月紅,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許慧瑩,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那麼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尿常規」。
  • 解讀健康體檢的「三大常規」
    □高峰    血常規、尿常規和糞常規(糞隱血)檢查常被臨床醫生簡稱為「三大常規」。  所謂常規,就是最基本的檢查項目,人人都需要查。三大常規的檢查項目較多,在此就體檢者普遍關心的幾個問題作簡要解答。  1.血紅蛋白濃度為110克/升,比正常值偏低,是貧血嗎?
  • 尿常規基本概念與參考值範圍
    尿常規是臨床上三大常規檢驗中的一項,作為排洩物檢查,尿液反映了機體的代謝狀況,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重要指標,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現有形成分。尿常規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徵兆。
  • 如何讀懂「血尿常規」化驗單
    尿常規化驗單一般包括11項指標:酸鹼度、尿比重、尿膽原、隱血、白細胞、尿蛋白、尿糖、膽紅素、酮體、尿紅細胞、尿液顏色。參考值:陰性(-)陽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尿液顏色參考值:淺黃色至深黃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即膽紅紊尿,但如服用核黃素、複合維生素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
  • 尿常規的檢查報告怎麼解讀?
    【尿常規的檢查報告怎麼解讀?】酸鹼度:正常尿液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鹼性,主要取決於飲食、藥物及疾病的種類和病情的變化等。偏低多見於糖尿病性酸中毒、飢餓、嚴重腹瀉、呼吸性酸中毒、發熱等,偏高多見於劇烈嘔吐、尿路感染等。比重:正常尿液比重在1.015至1.025之間,嬰幼兒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反應腎臟的濃縮功能。
  • 體檢查出尿隱血陽性,是腎臟出了大毛病嗎?如何看待尿常規指標
    小李最近參加體檢,在尿常規檢查時查出了尿隱血陽性,後面還有一個加號。這個異常指標讓小劉幾天來茶飯不香,覺得自己尿裡面有血,一定是得了嚴重的腎病了。對於腎病診斷來說,尿液檢查的確是個簡單、方便和靈敏的方法。據統計,慢性腎病的患病率已接近10%,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腎病,一般來講只要做個尿檢就知道了。
  • 為什麼腎病患者還要檢查尿常規?
    就有患者提問:「同時去做了一個尿常規化驗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化驗,可兩個結果不一樣,一看尿常規化驗結果陰性,再看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結果是0.2>0.15,還是高,這是為什麼?」先來說說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判斷腎病患者腎臟功能的金指標?
  • 「血、尿、便」三大常規史上最全解讀
    02 尿液常規檢查尿液是排除和早期發現某些疾病最直接的標本,它同樣被用來觀察病程變化和治療效果。腎臟和泌尿道疾病與尿液中某些成分相關,這些成分能被篩選試驗敏感地診斷,假如結果陽性再進行更細緻的檢查。大多數腎臟和泌尿道疾病在病程中很少出現症狀和體徵,明確診斷時,疾病常常已到晚期。
  • 做尿常規前一定要知道這7件事,否則檢查結果會出現很大誤差!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