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血尿常規」化驗單

2021-01-08 騰訊網

尿常規化驗單一般包括11項指標:酸鹼度、尿比重、尿膽原、隱血、白細胞、尿蛋白、尿糖、膽紅素、酮體、尿紅細胞、尿液顏色。

酸鹼度

參考值:4.6~8.0

增高常見於頻繁嘔吐、呼吸性鹼中毒、尿瀦留、膀胱炎、利尿劑、腎小管性酸中毒等

降低常見於酸中毒、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酸中毒、口服氯化銨維生素C、高熱。痛風等

尿比重

參考值:1.015~1.025

增高多見於高熱、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降低多見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和腎盂腎炎等

尿膽原

參考值:

超過此數值,說明有黃疸

尿隱血

參考值:陰性(-)

陽性(+)同時有尿蛋白者,考慮腎臟病和出血

尿白細胞

參考值:陰性(-)

超過五個,說明尿路感染

尿蛋白

參考值:陰性或僅有微量

陽性提示可能有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性病變

尿糖

參考值: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有糖尿病、甲亢、肢端肥大症等

尿膽紅素

參考值: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肝細胞性或阻塞性黃疸

尿酮體

參考值: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酸中毒、糖尿病、嘔吐、腹瀉

尿紅細胞

參考值:陰性(-)

陽性提示可能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

尿液顏色

參考值:淺黃色至深黃色,常受飲食、運動、出汗等影響

尿崩症、糖尿病等患者多尿時幾乎無色;

肝細胞性黃疽、阻塞性黃疸時見桔黃色或深黃色,即膽紅紊尿,但如服用核黃素、複合維生素B、呋喃類藥物亦可呈深黃色,應與上述膽紅素尿區別;

泌尿系統腫瘤、結石、結核或外傷及急性炎症時(如急性膀胱炎)出現血尿,外觀呈紅色,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紅細胞,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微生物、上皮細胞或有大量非晶形磷酸鹽及尿酸鹽時呈乳向色;

驗尿前需注意以下幾點

防止採集標本時被汙染:女性應避開月經期,以防影響結果,最好能在檢查前一天清潔陰部,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如果採集時有異物掉入,要重新取樣。

取中段尿:一般尿液檢查須棄頭尾,避免幹擾,如有特殊要求醫師會說明。

採尿時間:一般尿常規檢查可於任意時間,最好是剛採到的新鮮尿液。做尿細菌培養、尿糖、尿蛋白、尿膽酸或妊娠檢查均以清晨第一次尿為最佳。

如服用維生素C及藥物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應向醫師說明。

血液由液體和有形細胞兩大部分組成,血常規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部分,血液有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紅細胞(俗稱紅血球),白細胞(俗稱白血球)、血小板。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判斷疾病,是醫生診斷病情的常用輔助檢查手段之一。

紅細胞計數(單位:10^12/L)

參考值:男:4.0-5.50,女:3.5~5.0

大於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

小於正常值,貧血,出血。

紅細胞壓積

參考值:男: 40-50%,女:36-45%

大於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液濃縮如脫水、大面積燒傷,補液的參考值;

小於正常值,貧血,出血。

平均紅細胞體積(單位:fL)

參考值:男:80-100FL,女:80-100 FL

大於正常值,營養不良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獲得性溶血性貧血、出血性貧血再生之後、甲狀腺功能低下;

小於正常值,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全身性溶血性貧血。

紅細胞分布寬度

參考值:男:10-16%,女:10-16%

大於正常值,用於缺鐵性貧血的診斷與療效觀察,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鑑別診斷,貧血的分類;

小於正常值,比正常人的紅細胞更整齊,臨床意義不大。

血紅蛋白濃度(單位:g/L)

參考值:男:120~160,女:110~150

大於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

小於正常值,貧血,出血。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單位:pg)

參考值:男:26~38,女:26~38

大於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

小於正常值,貧血,出血。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單位:g/L)

參考值:男:300~360,女:300~360

大於正常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嚴重燒傷,休克等;

小於正常值,貧血,出血。

白細胞計數(單位:10^9/L)

參考值:男:4-10*10,女:4-10*10

大於正常值,常見於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小於正常值,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單核細胞計數(單位:10^9/L)

參考值:男:0.3-0.8,女:0.3-0.8

大於正常值,見於某些細菌感染、單核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等;

小於正常值,無重要臨床意義。

單核細胞比例

參考值:男:3-10%,女:3-10%

大於正常值,見於某些細菌感染、單核細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等;

小於正常值,無重要臨床意義。

中性粒細胞計數(單位:10^9/L)

參考值:男:2.0-7.5,女:2.0-7.5

大於正常值,見於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敗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小於正常值,見於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症、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抗癌藥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中性粒細胞比例

參考值:男:50-70%,女:50-70%

大於正常值,見於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敗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

小於正常值,見於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症、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抗癌藥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淋巴細胞計數(單位:10^9/L)

參考值:男:0.8-4.0,女:0.8-4.0

大於正常值,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小於正常值,免疫缺陷、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

淋巴細胞比值

參考值:男:17-50%,女:17-50%

大於正常值,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小於正常值,免疫缺陷、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

血小板計數(單位:10^9/L)

參考值:男:100-300,女:100-300

大於正常值,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小於正常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

參考值:男:10-18%,女:10-18%

大於正常值,血小板體積大小懸殊不均衡。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症候群、血栓性疾病等;

小於正常值,提示血小板減少。

平均血小板體積(單位:fL)

參考值:男:7-13,女:7-13

大於正常值,骨髓纖維化、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疾病及血栓前狀態。脾切除、慢粒、巨大血小板綜合症、鐮刀細胞性貧血等。可作為骨髓造血功能恢復的較早期指症;

小於正常值,脾亢、化療後、再障、巨幼細胞性貧血等。

大型血小板比例

參考值:男:10-50%,女:10-50%

不論大於或小於正常值,均需要配合其他檢查才能判斷;

血小板壓積

參考值:男:0.10-0.35%,女:0.10-0.35%

大於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高;小於正常值,血小板在血液中含的比例低。

檢查血常規前應注意的事項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飲酒。

體檢前一天晚8時以後,應禁食,以免影響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標的檢測,但可少量喝水。

抽血時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採血的困難;

有暈針史需提前說明;

提醒您:血尿常規均是診斷疾病時醫生常用的輔助手段,檢查結果需要結合患者病史、身體表現、病情發展程度等,才能對患者病症做出準確判斷。

如果您對上面的信息有疑問

或者想要了解更多更詳細地信息

您可以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

添加微信

告訴我們您的建議和想法

相關焦點

  • 「三大常規」之一的尿常規指標如何解讀?化驗單可看出這4類疾病
    一說起去醫院看病很多人都有點頭大,醫院不僅人滿為患,弄不好又要做這樣那樣的檢查和化驗,好不容易等來了化驗結果,可這化驗單又長得像天書。 而尿常規是我們常說的「三大常規」之一。檢查單上除了數值,還有「+」號、「-」號,很多朋友一頭霧水,都想了解一下這些符號都說明什麼問題?
  • 拿到尿常規化驗單就一臉懵,莫慌!醫生教你看懂它 - 新京報
    可是,每次拿到尿常規化驗單,看著那些都認識但就是不明白意思的漢字和數字,大家總有些摸不著頭腦,心裡一堆疑問:這些指標都和腎臟有啥關係?各項指標的高低到底說明了什麼問題?今天咱們就請宣武醫院腎科醫生李文來教教大家,從6項重要指標,看懂尿常規檢查結果。
  • 肝功能化驗單 如何正確看肝功能化驗單
    很多人每次去看病都是檢查,但是因為看不懂,都是把化驗的單子送給醫生看是什麼情況,其實可以自己學會看化驗單,比如說肝功能化驗單,那您知道怎麼看肝功能化驗單才是正確的嗎?很多人不知道上面的數據哪一個是用得著的,哪一個是不用的,那就來學習一下如何看肝功能化驗單吧。
  • 教你讀懂化驗單上的「火星文」,各類傳染病高發期來了!
    而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勞心又勞力不說,化驗單上那些家長看不懂、醫生來不及解釋的「火星文」更讓人頭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孩子染上不同傳染病時,化驗單上都會顯示哪些異常。如果化驗單顯示穀草轉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有明顯上升的情況,即表明孩子伴有一定程度的心肌損傷。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不要擔心,讀懂8個數據,基本就明白了
    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如何讀懂血常規檢查?1、血紅蛋白升高血紅蛋白升高原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前者常見於出汗多,喝水少,胎兒和新生兒,做劇烈運動、過度恐懼和洗冷水澡後。
  • 血糖和血脂化驗單常有好幾項!醫生手把手教您看血糖血脂化驗單
    血壓高不高,我們可以在家拿個血壓計就測量了,可是要判斷血脂高不高就得去醫院;有時候判斷血糖高不高單純通過指血化驗也不是很準確,也需要定期去醫院化驗血糖。那麼我們拿到血脂及血糖化驗單,如果才能讀懂血脂血糖化驗單呢?
  • 如何快速看懂一張「血象」化驗單?
    生活中,我們常會說,「發燒了,去查個血象吧」,這裡提到的血象,其實指的是三大常規中的血常規。血常規簡單、快速,操作方便,通常能第一時間給臨床醫師一些提示,所以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檢查項目。然而血常規結果一出,非醫學專業的人可能懵了,這麼多項目,到底怎麼看呢?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有細菌感染?是不是就得用抗生素了?……雖然並不太推薦家長自己去試圖解讀化驗單上的數字,但鑑於諮詢這方面問題的家長有很多,所以,今天還是來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解讀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化驗單上的箭頭說明了什麼?
  • 如何看肝功化驗單 肝功能不好有什麼症狀
    那麼,應該如何看肝功化驗單呢?肝功能不好有什麼症狀?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如何看肝功化驗單在看肝功能化驗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參照檢查單上面的正常範圍或者是參考值,在和自己的檢查結果比對,以此來查看結果是否正常。
  • 這樣解說,糖尿病患者自己也能看懂化驗單
    檢驗醫學網如何跟患者解析糖尿病的檢驗報告單?患者教育對於糖尿病這樣的慢性疾病來說非常重要,但大多數醫生都面對著2個問題——「沒時間和患者解釋那麼多」、「我說了患者根本聽不懂」。這時候,就需要一篇專業的科普文章來幫忙了!
  • 寶寶食物過敏,如何看解讀化驗單
    3、特異性IgE結果解讀▲ 圖4.特異性IgE檢測結果示例圖4是我們食物和吸入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的化驗單,我們可以看到,它包括總IgE的檢測和19種常見食物過敏原(牛奶、雞蛋白、蝦、牛肉、青貝、蟹、芒果、腰果、菠蘿)和吸入性過敏原(戶塵蟎、屋塵、混合黴菌、混合草花粉、混合樹花粉、桑樹、狗毛皮屑、貓毛皮屑、蟑螂、
  • 抽了2管血,如果和孕檢血尿常規一起檢得抽四...
    所以早些到醫院早些化驗完趕緊吃飯,別把寶寶餓壞了。(如果當天和孕檢血尿常規一起檢查的話,孕媽當天得抽四管血[汗],暈血暈針的媽媽們可要有心理準備了。)建議家裡有車的孕媽開車前往醫院,因為一起做糖耐檢查的孕婦很多,一般醫院都是每周只有一天做糖耐檢查。再加上還有檢查其他項目的孕婦。所以醫院休息區根本找不到位置坐。人多,醫院的空氣也不好。
  • 手把手教你看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朋友的寶寶6個月了,第一次做指尖採血,拿到血常規化驗單,咦,怎麼有幾項不在參考範圍內?寶寶不會有啥問題吧?朋友急性子,等不及排隊問醫生,隨手就把化驗單拍了照片給我看。好的,之前一直沒有專門說過這個問題,今天糕媽就來手把手實例分析,教大家初步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心裡先有個底,跟醫生交流時也更能理解醫生說的話。
  • 一圖讀懂,原來解讀血常規可以這麼簡單
    在醫院,醫生常開的血液化驗項目裡,血常規大概最常見了。感冒,發燒,拉肚子,頭暈,頭痛等等常見小毛病去醫院做檢查,也是從血常規開始的。化驗單上那麼多項目,是怎麼看的?別急,我們先來看如何讀懂血常規。
  • 教您看懂糖尿病化驗單的方法!
    當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6~10.08mmol/L)時,腎臟的腎小管就不能將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尿糖就會增高呈陽性,化驗單上用「+」號表示。一般情況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況。但尿糖還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血糖與尿糖並不完全一致,例如:當患者有腎臟疾病時,由於腎糖閾增高,患者儘管血糖很高,尿糖卻往往陰性;再如,妊娠期婦女腎糖閾往往減低,儘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陽性。
  • 看不懂血、尿、便常規的報告單?醫生手把手教你,一學就會
    大家去體檢或者去醫院看過病,那肯定少不了做一些化驗和檢查。而血常規,尿常規和便常規,我們稱為三大常規檢查,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實驗室檢查。雖然簡單,但是三大常規可以反映很多疾病,是非常重要的檢查,可是很多人都看不懂化驗報告單,下面我們來分別講講三大常規檢查應該怎麼看:(1)血常規拿到一張血常規的報到單,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 從何從化驗單中分辨出我們是否貧血
    化驗單上貧血的標誌是有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濃度。貧血的原因和如何補充鐵元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濃度是判斷身體貧血的標誌。紅細胞在身體內正常生存時間是120天,然後會自我消滅形成身體的代謝。生病的情況下,大量失血會造成血容量減少以後會造成血壓降低。
  • 血常規化驗單的關鍵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的檢測化驗單拿到手上以後,很多病人感覺數字非常多,密密麻麻的。其實對臨床,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說我們最主要看重的是我們白細胞基數,我們的紅細胞基數,血紅蛋白的基數,以及我們血板的基數。這四個方面,是我們最關注的,也是保證我們生命體徵健康的一個最主要的四個方面。
  • 幫您解讀乳腺癌化驗單
    乳腺癌的診斷除了通過詢問病史、查體、X線檢查、B超、近紅外線掃描、CT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等手段外,腫瘤標誌物檢查是近年來常用的一項化驗。它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治療監測和預後估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病理組織化驗  臨床上,在確診為乳腺癌並進行手術切除後,需要對切除的組織做病理化驗。常用病理化驗「乳癌五項」 如下:  PCNA(增殖細胞核抗原  P53基因  癌基因  ER(雌激素受體  PR(孕激素受體  得出的結果用陽性(+、++、+++、++++)和陰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