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2020-12-05 醫知袋鼠

大家好~我是呼吸科醫生秦強,很開心加入「醫知袋鼠」(jjkkczj)的科普醫生團隊,能夠利用醫知袋鼠這個平臺與大家分享科普知識。

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有細菌感染?是不是就得用抗生素了?……

雖然並不太推薦家長自己去試圖解讀化驗單上的數字,但鑑於諮詢這方面問題的家長有很多,所以,今天還是來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解讀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化驗單上的箭頭說明了什麼?

面對一張血常規化驗單,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可能比較直觀的就是化驗單上的箭頭,知道這是代表了升高或者降低。所以,有的家長一看到化驗單上向上或向下的箭頭,就比較緊張,擔心寶寶是不是有什麼異常。

但其實血常規化驗單上的箭頭,並不一定代表孩子的健康出了狀況。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血液指標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一般醫院實驗室給出的正常值的標準,往往都是參考成人的標準,所以即使寶寶的化驗單上出現了一些上下的箭頭,也不完全意味著這個孩子有什麼異常。

血常規化驗不是定性診斷,結果必須結合臨床分析才有意義。最好由專業的兒科醫生,根據孩子的年齡、症狀、體徵來綜合判斷,而不是簡單地把上下箭頭來當成異常的指標。

家長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醫學訓練,千萬不要憑藉自己有限的醫學常識,通過化驗單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更不能盲目用藥。

白細胞數值高是有細菌感染?

白細胞數值高有可能是細菌感染所引起,但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比較嚴重的病毒感染,白細胞的數值也是升高的;而有些比較嚴重的細菌感染,寶寶體內的白細胞數值反而會降低;而寶寶如果是染了百日咳桿菌,體內的白細胞數值也會升高,有時甚至會比正常值高出好幾倍,但同時還會伴有淋巴細胞的升高。

所以,不能單純將白細胞數值的高和低,做為判斷病毒或者細菌感染的依據。家長更不要一見到白細胞數值升高,就盲目給寶寶用抗生素。

寶寶是否有感染,是被哪種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否要應用抗生素,臨床醫生是要根據多方面來綜合判斷的,比如:

1、看白細胞的分類

醫生會看是哪種白細胞升高了,因為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多種,寶寶的病情不一樣,會引起不同類型的白細胞數量發生變化。

2、看白細胞的比值

白細胞的比值,即各類白細胞佔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比如中性粒細胞比值,淋巴細胞比值。這些比值的變化,跟疾病也有一定的關係。

3、看感染的病原體類型

病原體感染的類型不一樣,應用的抗生素也不一樣。

對於典型的細菌感染,可以用青黴素、頭孢這類抗生素來治療;對於支原體感染,首選的藥物應該是阿奇黴素;如果寶寶感染了百日咳桿菌,則應首選紅黴素來進行治療。

可能這篇文章看完以後,很多家長還是不懂如何看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其實這完全可以理解,即使是一名專業的醫生,想要完全掌握它,可能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更多地是希望家長在看到寶寶的化驗單時,不要一看到白細胞升高或降低,就盲目緊張,或者自己盲目擅自用藥。家長如果遇到了這方面的問題,還是要聽取醫生的意見和建議。

作者秦強,兒科學博士,出站博士後。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醫知袋鼠科普醫生成員,擅長小兒各種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統疑難重症,EB病毒感染等相關疾病的診治。

相關焦點

  • 寶寶到底貧不貧血?手把手教你看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
    朋友的寶寶6個月了,第一次做指尖採血,拿到血常規化驗單,咦,怎麼有幾項不在參考範圍內?寶寶不會有啥問題吧?朋友急性子,等不及排隊問醫生,隨手就把化驗單拍了照片給我看。這讓我想起咱們粉絲也在文章下留過幾次言,讓糕媽教大家解讀下血常規報告。好的,之前一直沒有專門說過這個問題,今天糕媽就來手把手實例分析,教大家初步讀懂寶寶的血常規,心裡先有個底,跟醫生交流時也更能理解醫生說的話。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3分鐘教您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到底血常規是查什麼的
    現在我們感冒了去醫院,醫生總是告訴我們:取驗個血吧。排隊驗血等半天,拿著化驗單小心翼翼地遞給醫生,沒想到醫生拿著就看幾眼,感覺被糊弄了,瞬間就有點後悔查血常規的感覺。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怎麼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再也不抱怨。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不少家長表示,每次孩子發燒感冒去醫院看病時,都有被要求化驗血常規的經歷。發燒感冒不是常見病嗎?直接開藥治病不行嗎?看著自己孩子被扎手指嚇得哇哇大叫時,家長更是既不理解也不情願。為什麼孩子感冒發燒會經常被要求扎手指?聽聽清遠市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戴汝均怎麼說。
  • 教你讀懂化驗單上的「火星文」,各類傳染病高發期來了!
    兩季之交,正是各類傳染病高發的時段,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總是人滿為患。而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勞心又勞力不說,化驗單上那些家長看不懂、醫生來不及解釋的「火星文」更讓人頭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孩子染上不同傳染病時,化驗單上都會顯示哪些異常。
  • 寶寶化驗單看不懂?醫生來不及說的,都在這裡!
    孩子的身體狀況都寫在了化驗單裡!可是,化驗單上密密麻麻的詞語、數字和火星文似的符號,真得很讓人惱火,根本看不懂好嗎?!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態,今天科長用「人話」翻譯化驗單上的重要指標!● 常見情況發熱24小時以上,查血常規+CRP,判斷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對於有些病情比較急重的寶寶,也可能剛發病就查血常規+CRP。● 正常值:C反應蛋白的正常值為≤8mg/L。
  • 怎麼看懂孩子血常規?兒科醫生教你三分鐘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如果家長們還想鑽研下,請看下面的第五條,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4、感冒發燒需要檢查血常規嗎?多久檢查血常規?如果孩子發熱、感冒症狀3天還沒有好轉的趨勢,甚至加重了,那這時可以檢查個血常規。這時血常規已經穩定了,有指導意義。當然,鑑於咱們家長一見寶寶生病,著急的根本等不到3天,那也至少等24小時再去查血,不然真的沒有意義,孩子還被扎一針。5、孩子感冒發燒時,醫生怎麼評估血常規?
  • 肝功能化驗單 如何正確看肝功能化驗單
    很多人每次去看病都是檢查,但是因為看不懂,都是把化驗的單子送給醫生看是什麼情況,其實可以自己學會看化驗單,比如說肝功能化驗單,那您知道怎麼看肝功能化驗單才是正確的嗎?很多人不知道上面的數據哪一個是用得著的,哪一個是不用的,那就來學習一下如何看肝功能化驗單吧。
  • 寶寶「發熱感冒」是小問題,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網友:漲知識了
    最近感冒發燒的孩子太多,一進醫院,恐怕大多數孩子都有化驗血常規的經歷。許多家長不理解,寶寶明明只是簡單的感冒,為什麼要化驗血常規?寶寶的化驗單裡到底隱藏著什麼密碼?血常規中的重要指標有哪些?血常規俗稱血象,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血小板(PLT或BPC)。
  • 寶寶食物過敏,如何看解讀化驗單
    食物過敏的診斷主要根據寶寶的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來確定,實驗室檢查主要包括皮膚點刺試驗和特異性IgE檢測等。當然,食物激發試驗才是診斷食物過敏的的金標準。那麼臨床上,如何來解讀這些檢查報告呢?1、嗜酸性粒細胞增高一定是過敏麼? 很多寶寶的過敏都是就醫時發現血常規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才被發現的。
  • 三分鐘看懂寶寶血常規報告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面這張血常規報告:看這密密麻麻幾十項的指標還有上上下下的箭頭是不是讓你心亂如麻又各種怕怕?別擔心,Parents教你三分鐘(?)看懂寶寶血常規報告單,立馬感覺自己棒棒噠!通常來說,報告單的主體表格包含4個核心指標: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計數(PLT)及C反應蛋白(CRP)。
  • 血常規化驗單的關鍵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的檢測化驗單拿到手上以後,很多病人感覺數字非常多,密密麻麻的。其實對臨床,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說我們最主要看重的是我們白細胞基數,我們的紅細胞基數,血紅蛋白的基數,以及我們血板的基數。這四個方面,是我們最關注的,也是保證我們生命體徵健康的一個最主要的四個方面。
  •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主要有三個指標,手把手教你
    血常規結果怎麼看?在教大家看血常規的結果之前,先教大家怎麼看化驗單。下面是一張血常規的化驗單,有五列,大家關注第一列和第三列,第一列是項目名稱,我們來看第一列第一行,白細胞計數,然後看第三列,可以得出,白細胞計數的結果為6.9,然後跳到最後一列參考值,白細胞計數的正常值範圍為4-10,6.9在這個範圍內,所以,白細胞計數是正常的。
  • 血常規化驗單該如何看?重點看4個指標,有病沒病一看便知
    在醫院掛門診後,很多時候會需要人們進行血常規的檢查。這也是醫院檢查最常見的一個項目。通過血常規化驗,可能通過檢查血液的成分以及變化,分析出人體內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但是這項報告中有著非常多的專業名詞,很多人拿到報告後手足無措,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些,血常規化驗單應該如何看?血常規的主要檢查目標有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這些細胞的變化都能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了解身體內的變化,做出一個基礎的判斷。
  • 腫瘤患者最關注的問題: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4個指標要特別注意
    小艾經常在後臺收到各種各樣讀者發的血常規化驗單,想讓小艾幫他們解讀。的確,化驗單檢測結果密密麻麻二十多項參數,還很多專業名詞,簡直讓大傢伙兒頭痛!今天,小艾特地針對一些常見的問題進行解答,一篇文就叫你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 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單核細胞是什麼?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血常規的化驗單上有很多檢查指標,除了紅細胞、白細胞以外基本都看不明白,那麼,誰能解釋一下這單核細胞是什麼呢?單核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佔白細胞的百分比是3-8%,它的絕對值是0.12%到0.8×10的9次方每升。
  • 教你看懂血常規!
    血常規化驗單看起來似乎有些複雜,一會是意義不明的英文字母,一會是莫名其妙的數字。這血常規化驗單怎麼看?從哪開始看?許多人第一次面對血常規化驗單時,都會產生一種無力感。他們完全沒辦法去解讀這血常規化驗單上面的內容。其實血常規化驗單真看起來,倒也簡單。
  • 血常規化驗單看不懂?不要擔心,讀懂8個數據,基本就明白了
    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血液組成的。血液中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
  • 小小化驗單,隱藏大學問!血常規檢查項目包括哪些?
    到醫院看病,血常規是最基礎的檢查,那麼面對紛雜的數值,你能看懂幾項?血常規項目要這樣去分。這麼多的化驗項目中,醫生主要看的是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血小板這四個項目。所以一張血常規的報告,每一個項目,它都背後隱藏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在裡頭,所以一個血常規報告,它涵蓋了非常非常多,儘量在血液的有形成份,所能提供給患者,以及提供給臨床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一個參數。小小化驗單,隱藏大學問!
  • 藏在血常規化驗單上的小秘密,腫瘤患者千萬不能大意
    「醫生,這是我剛做的血常規檢查,你幫我看看有沒有問題……」 「這張化驗單上有這麼多箭頭,是不是情況更差了……「 「醫生,昨天打了升白針,為什麼血小板還是這麼低……」 對於腫瘤患者而言,一定對上述對話不會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