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您如何解讀血常規化驗單,讓您下次再面對血常規化驗單時,做到心中有底。
目前大部分醫院都使用自動化血液分析儀做血常規檢查。每次檢查只需用0.1毫升(約兩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鐘的時間,就可以檢測並列印出20多項結果。血常規單的檢測項目各個醫院不會差很多,可能因為儀器不同略有差別,不同醫院給出的參考數值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浮動不會太大。
血液檢驗就是對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這三個系統的量和質進行檢測與分析。
看血常規報告主要看三大塊: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包括紅細胞)、和血小板。
正常參考值在化驗單的右側都有註明,查出來的結果,除有數字外,還有符號「↑」和「↓」表示實際測出的值比正常參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兒童的正常值不同於成人
兒童是在不斷地生長發育,每個階段的血常規正常值是不同的,有別於成人。而血常規化驗單上,所有參考值都是成人標準參考值。當家長看來有很多箭頭(異常指標的時候),請不要過於緊張。
在這裡要反覆強調,正常參考值是成人標準,兒童各年齡段有不同正常值範圍,所以不能看見箭頭就說血常規有問題,也不能看見化驗單無箭頭就認為正常。
寶寶6~7歲後(即上學後),血常規化驗正常值基本就達到成人標準。就是說在上學前,寶寶血常規正常值與化驗單上的參考值是不一樣的。
下面具體說說如何看化驗單:
一、白細胞系統:主要看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比例(NE)、淋巴細胞百分比/比例(LY)。血常規中的白細胞總數和分類是兒科醫生診斷和治療疾病重要的參考資料,尤其在急性發熱、感染性疾病診治中。
1.各個年齡段正常值:
WBC在出生時可以達到15~20×10^9/L,然後逐漸下降。
6個月至2周歲時約為(10~12)×109/L,此後逐漸下降至成人水平(4.0~10)×109 /L
白細胞系統內,與成人最大差別在於中性粒細胞百分比與淋巴細胞百分比。
在嬰幼兒期,淋巴細胞佔優勢,淋巴細胞百分比60%左右(即LY比例達0.60),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只有30%左右(即NE比例0.30)。4~6歲中性粒細胞逐漸增多,淋巴細胞逐漸減少,到6歲後二者百分比和成人一致,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達到65%左右。
就是記住一句話,嬰幼兒時期,正常情況下淋巴細胞比例佔大部分(60%左右)。
2.初步診斷
化驗血常規主要是判斷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嚴重程度,指導醫生用藥指導。醫生主要看WBC及NE/LY情況、同時結合C反應蛋白(後面會談及)。
※白細胞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明顯升高,考慮各種細菌感染。
※白細胞正常/降低+淋巴細胞百分比明顯升高,考慮病毒感染。
3.幾種特殊情況:
化驗單一定要結合寶寶表現及查體情況,綜合分析,不是簡單看化驗就能治病用藥的。
※發熱初期即化驗血常規:可能化驗結果是正常的,但沒有反映機體真實情況,出現假陰性結果(即本身有細菌感染,但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還沒有來得及增高)。所以一般建議發熱24小時以後查血常規,能準確反映感染類型。
※WBC 計數降低,且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明顯降低:也可能是嚴重細菌感染的表現。如果遇到侵襲力強的細菌感染,那麼感染就無法局限並可能會在短期內播散,從而引起膿毒血症、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是需要積極用抗生素。
※支原體感染後血常規化驗單可以升高或正常:支原體是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病菌,所以支原體感染後血常規可以是如同細菌感染一樣(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也可以如同病毒感染一樣(白細胞正常),所以需要綜合分析。支原體感染需要用阿奇黴素、紅黴素類藥物治療。與一般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治療方案是不同的。
※流行性感冒:典型流感血常規顯示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增高。但今年流感,有不少病例在發熱初期表現為白細胞正常或輕度升高,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輕度升高(好像細菌感染)。所以在流感流行季節、有流感接觸史、流感樣症狀,即使血常規不像典型病毒感染,也要注意該病的可能。需要進一步做鼻咽拭子的流感檢測以明確。
※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白細胞會明顯增高(如同細菌感染一般),但以淋巴細胞百分比同時明顯增高(與細菌感染不同)為特點。異常淋巴細胞明顯增高(需要手工分類,機器是無法區分的)作為確診指標。當醫生懷疑這個疾病時,就需要額外開一張人工分類血塗片的申請單。
※川崎病:川崎病的病變為血管炎性變,由於血管遍布全身各器官系統,所以川崎病有多器官系統的表現,主要引起冠狀動脈擴張的心臟病變。未經治療的川崎病,白細胞會持續增高,如同細菌感染,但抗生素治療無效。當嬰幼兒不明原因持續性發熱5天以上,且抗生素治療無效,要考慮該病。
※免疫問題:比如長期吃激素的患兒或有些免疫缺陷的患兒即便在沒有感染存在時,WBC 和中性粒細胞也是會持續增高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育果孕育小助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