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血液是由有形細胞和血液組成的。血液中有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種不同功能的細胞,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和形態分布來判斷疾病。但很多人拿到血常規化驗單時,不知道該如何看,不妨多了解一下,在文章中找出答案。
如何讀懂血常規檢查?
1、血紅蛋白升高
血紅蛋白升高原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前者常見於出汗多,喝水少,胎兒和新生兒,做劇烈運動、過度恐懼和洗冷水澡後。後者常見於反覆腹瀉嘔吐,嚴重的心肺疾病,大面積燒傷,患有腎臟疾病,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尿崩症等。
2、血紅蛋白降低
血紅蛋白降低同樣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這反映出貧血的情況,常常發生在懷孕中後期、老年人以及兩歲以內的嬰幼兒身上。懷孕後期血容量增加,使得血液被稀釋;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降低,使得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含量少;嬰幼兒生長發育比較快,導致造血相對不足。另外急性或慢性失血同樣會引起貧血,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心臟體外循環手術以及免疫性溶血性貧血,也會導致血紅蛋白降低。
3、紅細胞升高
紅細胞升高常見於身體缺氧或血液濃縮,也有可能患有肺氣腫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還有某些腫瘤和真性紅細胞增多症也會使得紅細胞升高。
4、紅細胞減少
紅細胞減少提示大量失血或貧血。缺乏維生素B12和缺鐵時會導致合成障礙,引起貧血。發生嚴重的組織損傷和急性大出血,還有血細胞破壞時會減少紅細胞數量。另外患有白血病時會導致紅細胞生成減少。
5、紅細胞比容
紅細胞比容是指紅細胞佔全血的百分比,利於了解紅細胞減少和增多,常常用於了解脫水患者的血液濃縮程度,然後指導患者補充液體量。發生貧血時會導致紅細胞比容降低。
6、紅細胞平均體積
紅細胞平均體積升高時說明體內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以及營養不良。紅細胞平均體積下降提示小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通過紅細胞平均體積、血紅蛋白量和血紅蛋白濃度來鑑別貧血的原因。
7、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能反映紅細胞大小,常常用來診斷貧血。
8、白細胞
白細胞升高常見於做劇烈運動後、受到紫外線照射、排卵期以及情緒激動,同時也常見於惡性腫瘤、中毒、急性細菌性感染以及大出血。白細胞降低常見於病毒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放化療影響以及免疫系統衰弱等。
溫馨提示
關於化驗單上的指標還有很多,如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以及嗜酸性粒細胞、血小板系統等就不一一介紹了。做了檢查後,需按照醫生囑咐用藥即可。另外做血液檢查前必須保持空腹狀態,至少空腹8-12小時,以免影響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