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都很關注自己的肝臟健康,感覺有異常都會進行肝功能的檢查,以此來了解自己的肝功能情況。那麼,應該如何看肝功化驗單呢?肝功能不好有什麼症狀?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看肝功化驗單
在看肝功能化驗單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參照檢查單上面的正常範圍或者是參考值,在和自己的檢查結果比對,以此來查看結果是否正常。
具體肝功能指標的不同檢查結果代表了不同的病情,其中,肝功能化驗單上主要包括蛋白代謝檢查、糖代謝檢查、脂類檢查、膽紅素代謝檢查、血清酶學檢查等,其具體的肝功能檢查指標含義如下。
血清酶學指標
常見以下幾種酶:谷丙轉氨酶(英文簡寫為ALT或GPT)、穀草轉氨酶(AST或GOT)、鹼性磷酸酶(英文簡寫為ALP)、γ-氨醯轉肽酶(英文簡寫為γ-GT)、膽鹼酯酶(英文簡寫為CHE)。它們的正常值一般在化驗單上標示出來,如果採取的化驗方法不同,各種酶的值也就不同。通常的參考值範圍是0——40,大多數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僅有輕度升高。
如果這兩個值遠遠高出正常值,則應該懷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ALT和AST存在於正常肝細胞中,當肝細胞損傷時即逸出細胞外進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升高間接反應肝臟受損的程度。
膽紅素代謝指標
常用的膽紅素代謝化驗項目有:血清總膽紅素(TBil)、血清直接膽紅素(DBil)、血清間接膽紅素(IBil)三項。這些指標的正常數值為:血清總膽紅素:1.7l-17.1?mol/L;間接膽紅素:0~6.81~mol/L;直接膽紅寨:1.7-10.2?mol/L。
人體血清當中的膽紅素指標主要是用來判斷黃疸的類型和程度的,以此來進一步判斷肝臟的代謝。
血漿蛋白指標
肝臟是機體蛋白代謝的主要器官。如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和纖溶因子以及各種轉運蛋白等均系肝細胞合成,當肝功能受損時這些蛋白質便減少;γ-球蛋白雖不是肝細胞合成,但肝臟功能受損時,如有炎症時,γ-球蛋白可增多。
測定血清蛋白水平,可了解肝臟對蛋白質的代謝功能。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功能的正常肝細胞的數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漸減少。則表示病情較重,預後不好。
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臟內有炎症改變。A/G比值即指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肝臟損傷嚴重,病變範圍較大時,可見到A/G比值倒置。A/G正常比值為1.5~2.5:l。病情好轉後白蛋白回升,A/G比值也趨向正常。
肝功能不好的症狀
脂肪代謝會異常
肝功能不好的人,脂肪代謝會異常,致使血漿總脂肪酸濃度下降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缺乏,血漿游離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增高,過量的甘油三酯則以脂肪小滴形式貯存,因而,肝功能不好的人容易患上脂肪肝。
消化功能差
肝臟是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不好的人,消化功能會相對較差。所以,會有噁心、嘔吐、腹洩、食欲不振等症狀出現。
維生素類代謝異常
肝功能不好的人,維生素類代謝異常,缺乏維生素可致夜盲、皮膚粗糙、唇舌炎症、浮腫、皮膚出血、骨質疏鬆等症狀。
肝功能不好怎麼辦
多吃高纖維食品
多吃高纖維食品幫助便便通暢。因為一切在胃腸道內消化吸收的食物,都要經過門靜脈運送至肝臟加工,很多食物和藥品在腸內腐敗、發酵常產生有毒物質。所以便秘會迫使肝臟負擔加重,所以保障便便通暢是為肝臟排毒的首要任務,因為把毒性物質及時從體內排出才能減輕肝臟負擔。
蔬菜可護肝
含有各種植物營養素、黃酮類化合物、類胡蘿蔔素、蘿蔔硫素和吲哚,能綜合幫助肝臟化解各類化學毒素和致癌物。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有花椰菜、捲心菜、白菜和白蘿蔔。
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C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腹水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血液中相等,故在有腹水時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肝功化驗單的查看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此外,文中還為大家介紹了肝功能不好的症狀以及保護肝功能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在生活當中,若是出現不適,要及時檢查,不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