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尿常規有「+」,醫生還讓做24小時蛋白尿定量?

2020-12-03 天天說腎的石頭醫生

很多腎友對蛋白尿並不陌生,如果尿液表面漂浮著一層細小的泡沫,且經久不散,則很可能是蛋白尿。

許多慢性腎病患者認為有蛋白尿,身體也沒有覺得不舒服,既不疼也不癢,好像根本不用治療一樣。

其實尿蛋白不是這麼簡單的。慢性腎病尿蛋白的發生不僅僅是營養蛋白的大量流失,而且加重病變腎小球的損傷。

另外,長期的尿蛋白會使腎小管長期超負荷運轉,這樣就會對腎小管造成損害。

研究已經證實,尿蛋白的發生是造成尿毒症的第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於毒蝕腎臟,加速病情向尿毒症發展。

腎炎最早期的改變就是尿液中出現尿蛋白,此期往往除尿潛血外尚無其他任何症狀或體徵,如果得不到積極有效的治療,腎炎進一步發展,五年就會出現腎功能不全,十年左右則會發展為尿毒症,這是尿蛋白和尿潛血的必然發展規律。

臨床上蛋白尿分為三種:一過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持續性蛋白尿

蛋白尿的治療:

一過性和直立性蛋白尿一般不會引起長期的健康問題,通常不需要治療;

持續性低蛋白尿,醫生一般會使用降壓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以減少或消除蛋白尿,或者具體根據腎穿刺病理類型,選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來治療;

以下情況會出現生理性蛋白尿,比如:發熱、腹瀉、脫水、過度運動等等。

這也就是為什麼尿常規有「+」,醫生還讓做24小時蛋白尿定量。測定尿蛋白總是以 24 小時尿蛋白為黃金標準法。

自己鑑別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試管裝20升尿液,用手來回振蕩,如尿液表面出現細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為可疑蛋白尿,還是以尿液檢查為準,應及時去醫院進一步檢查確診。

越早治療才能更好避免蛋白尿的危害,而且為了讓蛋白尿的治療效果更好,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及時進行護理是很重要的。

相關焦點

  • 腎病|24小時尿蛋白和尿常規不相符,應以哪個為準?
    有的患者總是問我「同時去做了一個尿常規化驗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化驗,可兩個結果不一樣,一看尿常規化驗結果陰性,再看24小時蛋白定量檢查,結果是0.2>0.15,還是高,這是為什麼?」真納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壁虎醫生: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做尿常規蛋白有+-、+號時,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卻又是正常的? 尿常規中的蛋白+號跟喝水、出汗和尿液的比重有很大關係。尿常規有+號,尿比重升高,比重升高就提示尿液濃縮,尿液濃縮時可能會出現尿蛋白假陽性,喝水後就相當於把尿液稀釋,再做檢查就沒有尿蛋白了。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評估蛋白尿程度的金標準,尿常規中的尿蛋白可以做參考,但是以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準。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金指標!為什麼腎病患者還要檢查尿常規?
    仔細追溯他的病史,其實有跡可尋。小張在3年前的一次體檢中查出了高血壓,當時醫生開了治高血壓的藥。「其實那次就已經是腎病的一個先兆了,要是當時多留個心眼查一次尿,就不至於這麼快轉化成尿毒症。」小張如是說。因家境貧寒,小夥子最終放棄了治療……這類故事,在臨床上其實有很多。據統計,進行透析的尿毒症病人中有90%左右都是因為不重視尿檢而導致的。
  • 24小時蛋白尿篇尿常規、尿培養、24小時蛋白尿別再傻傻分不清
    什麼是24小時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檢測簡單說就是通過收集24小時的全部尿液,來測定其中的蛋白質的含量,進而計算出24小時內的蛋白總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極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是什麼?
    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是什麼?臨床上,判定腎病發生與否,多通過尿常規檢查中的尿蛋白定性和定量兩個指標進行綜合判定。尿蛋白定量判定能準確的反應受檢者的腎臟功能,常用的診斷指標即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偶然一次發生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不能確診為腎病。正常人,尿常規檢測24小時尿蛋白定量範圍小於150mg/24小時。
  • 尿常規結果波動比較大,我們怎樣確定自己是否存在蛋白尿?
    尿常規只是反應當時一次裡的蛋白多少,如果喝水太多,就會導致尿液稀釋,導致尿蛋白結果偏低,如果喝水少,尿液濃縮,當次的尿蛋白就會偏多,另外喝水太少,尿道中也會殘留一些分泌物,對結果也有一定影響。如果只是喝水少偶爾有少量蛋白不一定就是病理性的,很有可能是生理性的,需要專業醫生確診,避免對自己造成困擾!
  • 24小時尿蛋白5.49多長時間能降下來
    核心提示:對於腎病患者早出現的症狀表現就是蛋白尿。尿常規檢查對尿蛋白的定性定量,雖然方便簡單,但一旦發現異常,即已到腎病晚期,耽誤了治療。在尿常規檢查無蛋白尿情況下,留取一 天中整個24小時的尿液送檢,採用比較敏感和精 確的方法,能檢出尿中的微量白蛋白。
  • 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因為尿常規的幹擾因素眾多,尿蛋白總定量評價的標準,並不是一次的尿常規檢查,醫生更看重24小時的蛋白尿定量!所以,真正需要患者警惕起來的,其實就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這種才不容易受到飲水、尿量多少的影響,正常人在24小時的尿蛋白定量小於150mg,通常都是在40-80mg之間。偶爾一次發生的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標,也不能被診斷為腎病;只有在經過多次檢查,三次以上24小時內尿蛋白都超過了正常範圍,才能判斷時腎臟發生了病變!
  • 尿蛋白VS尿微量蛋白,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為什麼要留這個24小時尿蛋白定量,這麼麻煩,醫生您看我這個尿常規裡面不是有一個尿微量蛋白了嗎?」確實,乍一看都是驗尿,裡面都帶蛋白,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先別急,就讓小編給說道說道。首先我們先分清什麼是尿蛋白,以及產生尿蛋白的幾個原因: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指收集24小時內的排出的所有的尿液來做定性試驗的一種尿液檢測方法。清晨第一次的小便排乾淨後,從第二次小便開始留。
  • 尿蛋白檢查,不止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你檢查清楚了嗎?
    那時是有腎病患者的,但醫生們不知道腎臟是做什麼的,自然不會把患者的病情和腎臟聯繫起來,只能按照不同的症狀來進行分類治療。古代的各種疾病分類中,最接近腎病的是「水腫病」。 18世紀以前,還沒有尿常規、腎功能等化驗方法,醫生們基本只用肉眼看尿:尿液是什麼顏色、是否有膿、是否有血、是否有沉澱等等,沒有把尿液和腎病聯繫起來。
  • 一篇教你看懂尿常規!
    交匯點訊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就醫經歷——到醫院看病,醫生經常會開出血常規、尿常規的檢查單。很多人能理解血常規可以反應人體炎症、感染等問題,因此一定要查,但卻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查尿常規,對尿常規檢查結果中高高低低的箭頭也不甚了解。
  • 為什麼要檢查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
    蛋白尿是腎臟受損的重要指標,降低蛋白尿是治療腎病的基本措施,因此慢性腎臟病患者定期檢測尿蛋白尤為重要。臨床上檢查尿蛋白多以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方法進行檢查。那麼它們之間有何區別?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做尿常規前一定要知道這7件事,否則檢查結果會出現很大誤差!
    尿常規是醫學檢驗「三大常規」項目之一,不少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 高血壓出現蛋白尿,可能比你想像的嚴重點?
    我知道在他心目中,還沒理解和注意到,高血壓出現了蛋白尿,可能事情真的有點嚴重了!一、什麼是蛋白尿?如果你查過尿常規,或者見過尿常規中有尿蛋白的情況,你就會知道在尿蛋白的患者的尿常規中,尿蛋白一欄會有(+),而你不知道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每日尿蛋白定量超過150mg時,尿常規中才會顯示(+)。產生尿蛋白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今天只討論高血壓引起的蛋白尿。二、高血壓何時出現蛋白尿?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這是許多患者都會詢問的一個問題,因為通過這個答案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蛋白尿,關於此問題,我們將請到腎病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值是多少?
  • 為什麼體檢都要做尿檢?尿檢什麼是做最好
    現在又到了體檢的時候,每年體檢的時候,尿檢都是必須的,很多人都不知道為什麼體檢一定要做尿常規,其實尿檢是可以查出很多疾病。與尿檢相關的這些疾病你知道嗎?尿檢一般什麼是做最好?關於尿檢的這些常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 出現「三高一低」,趕快查查尿常規--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果說心臟是我們身體的能量泵,大腦是指揮中樞,那麼腎臟就是24小時運轉的「汙水處理廠」。  三高:1.大量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克;2.高(重)度浮腫,水腫是最早出現的症狀,開始多見於眼瞼及面部,晨間最明顯,以後逐漸遍及上下肢及軀幹,全身浮腫且逐漸加重,嚴重患者可並有胸水、腹水,當胸水、腹水較多時可引起呼吸困難、臍疝或腹股溝疝;3.高脂血症,即血脂異常,指患者低密度及極低密度脂蛋白於早期均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 為什麼到醫院住院患者一定要化驗尿液?為何尿常規屬於三大常規
    所有的住院患者都必須查三大常規:血常規、便常規、尿常規!有很多人疑問:我也沒有尿尿不舒服,尿液顏色也正常,為啥還得必須查尿常規?這不是強賣強買嗎?當然不是,三大常規,雖然看似很簡單同時也很便宜的檢查,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很多問題。
  • 腎病突然加重,醫生只用了一招,尿蛋白快速下降!
    一看到腎病有加重的跡象,尿蛋白突然大量增多,咱們腎友通常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加降蛋白的藥,趕緊上激素上免疫抑制劑!
  • 我為什麼要查糖化血紅蛋白
    從未測過糖化血紅蛋白當我問及老人最近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值是多少的時候,老人回答說不知道,因為她從來沒有進行過這項檢查。起初我並沒有在意, 因為從未檢查過糖化血紅蛋白的患者大有人在。原因或者是因為很多醫院條件所限,還沒有開展這項檢查,或者是經治醫生沒有為患者開過此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