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三高一低」,趕快查查尿常規--中國數字科技館

2020-12-05 中國科學技術館

./t20201103_1036697_taonews.html

《家庭醫藥》

開博時間:2016-11-21 21:26:00

獨創藥理學家和名醫辦刊新模式,薈萃醫學名家,集納藥理精華,指導家庭如何對症選藥,科學用藥;告訴讀者什麼情況下可以自我診治,如何診治;什麼情況下必須就醫,如何在家中配合醫生治療。普及生理、心理、生育及性保健知識,講述與身心健康有關的感人故事。

文章數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出現「三高一低」,趕快查查尿常規

2020-11-03 21:18:00

  如果說心臟是我們身體的能量泵,大腦是指揮中樞,那麼腎臟就是24小時運轉的「汙水處理廠」。一旦腎開始消極怠工,身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分都無法排出,營養物質也不能得到合理的吸收利用,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作為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代謝系統疾病,腎臟病如今發病率越來越高,患者群體也是越來越龐大,很多人飽受此病的折磨,生活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腎臟科主任、主任醫師餘晨教授就此提醒,防治腎病,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肌酐升高一點點」是大問題

  慢性腎臟病(以下簡稱CKD)是絕大多數的腎臟疾病的臨床統稱。我國目前有1.3億慢性腎病患者,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堅持動態監測和治療,將會不可避免出現腎臟功能的下降。國內檢測腎功能最常見的指標是血肌酐,但人的腎臟功能具有很強的代償潛力,一個人只要有一個完好的腎臟,檢驗血液的腎功指標就可以是正常的。換句話說,如果血肌酐出現異常或者只是高出臨界值一丁點兒時,腎功能的損失可能已經超過50%。

  餘晨教授介紹,之所以慢性腎病發病率如此之高,主要原因在於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病患者、代謝性疾病(肥胖、血脂異常、高尿酸)患者,以及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有腎臟病家族史等人群均可誘發腎臟病。「此外,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比如吃得太鹹、口味太重、每天喝水少、大量喝啤酒等。」而腎臟病有「隱形殺手」之稱,不少患者早期並沒有任何症狀,或者只有輕微的眼瞼、腳踝部浮腫,即使有水腫、血尿症狀,往往一周甚至幾天就自行消失,患者對此並未引起重視,等到就醫時往往病情較重,腎功能已經下降,而腎臟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便會發展為尿毒症,只能尋求透析和換腎來維持生命。

  腎病症候群有「三高一低」

  常見的CKD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痛風性腎病、IgA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腎病等,其中,腎病症候群是CKD臨床診斷的常見類型,佔腎活檢病例的40%左右。餘晨教授介紹,腎病症候群不是一種單獨的疾病,而是指因腎臟病理損害所致的一組具有一定內在聯繫的臨床症候群,臨床診斷標準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浮腫、高脂血症,低白蛋白血症。

  三高:1.大量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克;2.高(重)度浮腫,水腫是最早出現的症狀,開始多見於眼瞼及面部,晨間最明顯,以後逐漸遍及上下肢及軀幹,全身浮腫且逐漸加重,嚴重患者可並有胸水、腹水,當胸水、腹水較多時可引起呼吸困難、臍疝或腹股溝疝;3.高脂血症,即血脂異常,指患者低密度及極低密度脂蛋白於早期均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的患者血脂升高是因為有了腎病才發生的,稱之為繼發性高脂血症(血脂異常)。

  一低:低白蛋白血症。血漿總蛋白明顯降低,白蛋白(小兒及成人)低至30克,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常倒置。

  餘晨教授告訴我們,「三高一低」是腎病症候群的典型表現,但作為一種診斷,並不是說需要這4個現象都有,只要有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就可以診斷為腎病症候群了。

  查明病因、對症治療很關鍵

  腎病症候群的病因眾多,有部分患者繼發於某些腎外疾病,如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感染、過敏、腫瘤、藥物及遺傳病等,稱為繼發性腎病症候群。不同年齡群體的繼發病因又有一定差異,如老年人的糖尿病、腫瘤,年輕人的B肝、系統性紅斑狼瘡,兒童的過敏性紫癜等均可導致繼發性腎病症候群的發生。而大多數腎病症候群是由於腎臟本身疾病導致的,臨床上稱為原發性腎病症候群,可以分為多種病理類型,如微小病變腎病、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繫膜增生性腎炎及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等。

  餘晨教授介紹,一旦明確腎病症候群診斷,首先應針對不同年齡群體的常見病因作個體化排查,便於進一步的對因治療。如明確狼瘡性腎炎後,可及時給予免疫抑制藥物控制全身及腎臟的免疫活動;明確B肝相關性腎炎後,可及時嘗試抗B肝病毒治療。此外,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症候群治療方案、治療反應及預後差異很大,因此,腎穿刺活檢病理診斷在腎病症候群的診斷流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認為,除非患者有不適宜進行腎穿刺的情況,否則成人腎病症候群、病情複雜或難治的兒童腎病症候群均應儘快行腎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避免對患者進行盲目治療,帶來不必要的不良反應,耽誤病情。

  防治併發症及藥物副作用是保障

  腎病症候群病勢急,療程長,病情複雜。患者在大量尿蛋白排出的同時,抗凝因子及免疫因子也隨之丟失,持續低蛋白血症導致有效血容量不足等。因此,腎病症候群患者易繼發感染、血脂異常、高凝血栓及急性腎衰竭等併發症。腎病症候群患者又因接受較長療程的激素治療,或因病情反覆,使用激素或聯合多種免疫抑制藥物,非常容易出現藥物的不良反應,嚴重時會致殘或致命。因此,腎病症候群治療在以減少蛋白尿為主要目的同時,還應積極預防和控制併發症或合併症,減少免疫抑制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及保持腎功能持久穩定。

  餘晨教授還告訴我們,控制症狀繼續惡化只是治療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通過治療使病情得到緩解。腎病症候群的治療結果可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不緩解3種,完全緩解是指症狀消失、指標正常;部分緩解是指留有一點蛋白尿;不緩解是指難治性的,反覆發作的。基於不同的病理類型,治療效果有好有壞,有些類型較易達到完全緩解,患者應該做好長期與之鬥爭的思想,積極配合醫生。

  多喝水、少憋尿,保護你的腎

  關於疾病,預防永遠大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預防慢性腎臟病,包括堅持體育鍛鍊,保持合適體重;平時多喝水,不憋尿;規律作息,避免疲勞;放鬆心情,避免情緒緊張;避免高鹽和高脂肪飲食,均衡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堅果。此外,還要定期體檢,特別是出現經常疲勞、乏力,眼瞼、顏面、下肢(尤其踝關節)浮腫,尿中大量泡沫、尿色異常,排尿疼痛或困難,夜間排尿次數增多等症狀,尤應引起重視,及早到醫院接受尿常規等檢查。

文/趙非一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

loading

恭喜您完成註冊!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註冊失敗!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如果說心臟是我們身體的能量泵,大腦是指揮中樞,那麼腎臟就是24小時運轉的「汙水處理廠」。

相關焦點

  • 取決於你的「三高一低」
    糖尿病人都知道的「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下降,只是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症狀表現,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而危害更大的是那此身體裡悄然發生的變化,稱之為「三高一低」,這才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
  • 導電的奧秘--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長生不老」的動植物--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粉紅噪音--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地動儀--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例析二分法的應用--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例析烴的燃燒規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太空人新套裝--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註冊失敗!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 劇烈運動後怎樣降溫--中國數字科技館
    一個人在高溫環境中運動,對高溫有逐漸適應的過程,經常運動的人,體溫上升不明顯,不但出汗較少,且汗液中鈉鹽的濃度也較低;鈉鹽的濃度還與出汗量有關,出汗量少時,汗液所含的鈉鹽較多,出汗越多,鈉鹽濃度越低,一天出汗量達10000毫升時,汗液中的含鈉量極低,與純水已相差無幾。人體在大量出汗時發生的失水、失鹽現象,主要是失水,在醫學上稱為「高滲性失水」。
  • 深海夢魘——八目鰓--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防治併發症,糖友必須掌握「三高一低」原則
    然而其根源是「三高一低」,這才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而且其出現的早晚及程度,決定著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進程。根源在「三高一低」糖尿病是百病之源,說的就是糖尿病和各種疾病都有聯繫,而且大多還是引發這些疾病的根源。
  • 張潔 科學大眾 的簡介--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原標題:   大腸癌盯上了年輕人,不良生活方式或成為致癌的罪魁禍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外賣的盛行,人們食譜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問題,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  孔大陸分析,現代人食用快餐會使紅肉等高脂食物攝入量不斷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較少,缺乏有助於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纖維。
  • 神秘的「致幻師」--中國數字科技館
    一些欄目已成為刊物的品牌,多次獲得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集團期刊獎,獲中國少兒報刊協會第二屆報刊金獎。但咀嚼、當作煙吸食或飲用其汁液後仍能擾亂人的情緒,導致人出現狂笑或產生緊張、鬱悶等感受。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始祖鳥是鳥類的祖先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主辦。《我們愛科學》旨在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創造靈感,啟迪科學智慧,培養科學素質。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 新冠病毒十大未解之謎--中國數字科技館
    2003年,SARS在冬春出現後,在夏季就消失了。最初,不少人以為新冠也會如此。然而,新冠在南半球的蔓延讓這個說法失去了依據。當然,南半球的疫情明顯要輕很多。疫情最為嚴重的北半球夏天未至,新冠肺炎在夏季是否會消失也有待驗證。  3  新冠病毒明年會再來嗎?  當年的SARS只流行了一季,之後再沒有出現。新冠肺炎也會如此嗎?
  • 專家:我國胃癌診治呈「三高一低」狀況
    北京孫桂芝中醫腫瘤研究所所長王遜在近日舉辦的胃病患者交流分享會上指出,胃癌在我國的當前診治狀況是「三高一低」:發病率高、復發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化療敏感性低。臨床發現化療配伍用中藥治則不同,其療效有差異。
  • 燦爛繽紛的寶石---蝴蝶的卵--中國數字科技館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 一氧化氮,助你遠離心腦血管疾病--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果食用很多飽和脂肪,會對一氧化氮造成破壞,這樣就會導致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包括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臟病。因此低飽和脂肪、高不飽和脂肪的飲食就非常好,因為它能夠保護一氧化氮。」他解釋道,並指出魚和魚油對保持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這位科學家還指出,食用富含抗氧化劑的食品是非常重要的。那些食用蔬菜和水果的人,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危險性就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