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併發症將在什麼時候發生?取決於你的「三高一低」

2020-12-05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有句話說,糖尿病是百病之源,說的就是糖尿病和各種疾病都有聯繫,而且大多還是引發這些疾病的根源,究其因就是因為糖尿病會造成全身代謝功能的紊亂,而牽涉到身體的方方面面。

糖尿病人都知道的「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下降,只是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症狀表現,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而危害更大的是那此身體裡悄然發生的變化,稱之為「三高一低」,這才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

高血糖 糖尿病是因為血液中葡萄糖升高導致的一種疾病,人的血管長期「浸泡」在高血糖的血液中,就象水管受侵蝕會生鏽一樣,必定會受到損傷,各種致病因素就會趁機而入,導致各種病變的發生。所以,對糖尿病來說,實質上最終就是一種血管病變,這導致各種併發症發生的根源。

高血壓 臨床統計顯示,將近80%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血壓升高,從而導致血管壁的彈性下降、脆性增加,更容易受到傷害,與高血糖加在一起,其危害不只是簡單的1+1,會造成各個器官的損害而導致多種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高血脂 當身體中的糖代謝發生紊亂時,脂代謝也會隨之發生異常,表現為血脂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這些大分的脂類物質極容易沉積在被長期高血糖損傷了的血管壁上,開成動脈粥樣硬化,這是造成心腦血管病發生最危險的因素。臨床上經常見到糖尿病人全身表現為瀰漫性的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多器官病變的發生。

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人長期高血糖會對全身器官組織造成傷害,導致多種功能下降,直接的表現就是免疫力低下,而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的侵害,比如冬季感冒流行時,糖尿病患者往往都是最先受到影響的群體,另外,免疫力低下時也更容易導致腫瘤和癌症的發生。

由此可見,糖尿病人降了高血糖,如果還出現了「三高一低」,就將加速各種併發症發生的進程,而且會加重併發症的程度,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所以糖尿病人不能只盯著降血糖,一定要定期檢查,做到全面防治「三高一低」,並及早治療。

【感謝您閱讀此文,點擊關注天天聽健康吧,給作者的一點鼓勵!】

相關焦點

  • 防治併發症,糖友必須掌握「三高一低」原則
    然而其根源是「三高一低」,這才是糖尿病最大的危害,而且其出現的早晚及程度,決定著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進程。根源在「三高一低」糖尿病是百病之源,說的就是糖尿病和各種疾病都有聯繫,而且大多還是引發這些疾病的根源。
  • 出現「三高一低」,趕快查查尿常規--中國數字科技館
    ,如何診治;什麼情況下必須就醫,如何在家中配合醫生治療。  腎病症候群有「三高一低」  常見的CKD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症候群、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痛風性腎病、IgA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腎病等,其中,腎病症候群是CKD臨床診斷的常見類型,佔腎活檢病例的40%左右。
  • 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
    ▪ ▪ ▪ 其實如果沒有併發症,糖尿病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正是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率高,及其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才是糖尿病可怕的原因。 慢性併發症與急性併發症不同,其發生和進展較為緩慢,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難以逆轉。也就是說,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不會一下就得上,但得上後病情好轉慢,治癒的機率低,對病人造成的痛苦大,且有些併發症會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 糖尿病併發症男女各不同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袁戈恆本報記者 李 爽糖友的困擾,主要來自糖尿病引起的各種併發症所帶來的威脅。近日歐洲糖尿病年會上有專家指出,男女糖友患上各種併發症的風險並不相同。法國一項隊列研究對14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發現糖腎在男性中進展更快,更易進入需要透析或腎移植的終末期階段。據分析是由於男女激素在糖腎病情進展中的作用不同:女性雌二醇可通過減少轉化生長因子-β的表達來抑制糖腎的發展,而男性睪酮的作用則相反。不過,一旦進入腎病終末期,無論是接受腎移植還是透析治療,女性都將承受更高的死亡風險。
  •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併發症有哪些?講講糖尿病幹預管理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腺產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發生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心、腦血管疾患的獨立危險因素。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4倍。 2.
  • 糖尿病日|幹細胞究竟能不能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 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統計,全球約有4.25億糖尿病患者,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6.29億。我國是全球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糖尿病人數約為1.14億,預計到2045年將達到 1.5億左右。
  • 糖尿病可能導致失明?嚴格控制血糖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有一種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來了! 眼部血管密集,同樣能夠發生糖尿病併發症,且發作時不易被患者察覺,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提早注意眼部變化。
  • 糖尿病有救了,逆轉併發症,老糖友奔走相告
    糖尿病作為代謝性頑固慢性疾病的一種,源於中醫藥理論而實際是基於微生物組學策略幹預糖尿病及併發症的茯茶素解決方案,將走在世界的前列。(糖尿病形成查看茯茶素信息網) 第一階段:調理人體腸胃道微生物菌群移位且失衡問題,使血運暢通,防止微循環障礙進一步的發生,明顯提現在精、氣、神的恢復與改變。
  • 糖尿病並不可怕 這些方面注意了 能遏制併發症的發生
    在目前所有的疾病中,慢性病是最容易忽視的疾病,也是最讓人恐懼的疾病,慢性病中,最常見的是糖尿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是帶來的併發症,能給人帶來致命的危害。糖尿病是全世界富貴病的一種表現,是因為人們生活改善,吃得好,吃得精,營養過剩,從而產生非傳染性的流行疾病,糖尿病、便秘、高血脂都是富貴病的表現之一,這樣的疾病在貧窮的社會和貧窮的人群是很少的。糖尿病分為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其中一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遺傳,而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後天形成的。
  •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大腸癌盯上青年白領 「三高一低」飲食增加患癌風險 原標題:   大腸癌盯上了年輕人,不良生活方式或成為致癌的罪魁禍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外賣的盛行,人們食譜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問題,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和低纖維素。  孔大陸分析,現代人食用快餐會使紅肉等高脂食物攝入量不斷增加,蔬菜水果攝入量較少,缺乏有助於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纖維。
  • 日本再生醫學突破糖尿病新療法,BC因子到底是什麼?|糖尿病併發症|...
    由再生醫學衍生出無數新興療法,如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病、先天性遺傳缺陷等疾病和各種組織器官損傷的治療。再生醫學對糖尿病的意義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稱,糖尿病患者大多是通過注射胰島素及藥物來控制血糖,從而達到減輕糖尿病對身體的危害的目的。
  • 改造薑黃素結構有望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原標題:改造薑黃素結構有望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禾)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宣布,該團隊創新性地將從姜科植物中提取的薑黃素,進行結構改造後,得到了單羰基薑黃素類似物(MACs)C66,有望治療糖尿病併發症。
  • 糖尿病有什麼反應 五大症狀辨別糖尿病 - 三九養生堂
    糖尿病是生活中經常會聽說的一種疾病,若是出現糖尿病症狀的話,就要留意日常的飲食以及生活習慣了。糖尿病有什麼反應呢?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糖尿病併發症是什麼?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了解一下吧。3、出現疲勞、血壓高、尿液呈現發白的情況出現糖尿病患者常常會無緣無故的感覺到疲勞,特別是上下樓的時候更是明顯,感冒的時候容易長癤瘡或血壓高,尿液呈現出白色,有甜酸的氣味,如果出現了以上的症狀,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比較好控制血糖,並且會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 糖尿病降血糖如何運動?有併發症怎麼辦?醫生建議運動規劃四步走
    既然運動對糖友的血糖有幫助,那麼鼓勵糖友們平時多嘗試運動,但在運動之前需要準備些什麼東西或者有哪些注意事項嗎?所以,糖尿病患者運動前應該注意以下6個方面:1、血糖隨機測量血糖,如果低於3.8mmol/L,或者高於13.8mmol/L時及尿液中有酮體時,或者血糖高於16.7mmol/L,這時候不宜運動,容易發生風險,出現低血糖或者酮症酸中毒。2、血壓安靜的情況下,血壓如果大於200/110毫米汞柱的時候,不能運動,容易出現心血管併發症。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慢性組織、器官的損害,從而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累及全身的多個器官組織。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消除併發症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 得了糖尿病,6件事不能忘,遠離併發症,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審閱者: 楊旭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很多患者都知道,控制 2 型糖尿病的症狀和預防併發症最好的方式就是控制血糖。 但患者是否知道,衰老會讓身體處理葡萄糖和胰島素的方式發生改變呢?為了避免健康狀況退步,是時候調整自己管理糖尿病的方式了。
  • 保護糖尿病血管併發症怎麼少得了蘿蔔硫素
    蘿蔔硫素研究院 張中堂博士糖尿病,蘿蔔硫素,絕對可以稱得上大健康行業的兩大「網紅」,它們見面會掀起什麼樣的血雨腥風的江湖故事呢?聽小院為你慢慢道來……..糖尿病,江湖人送外號「東方不敗」,與高血壓,高血脂「桃園三結義」,三人長期在江湖上為非作歹,並霸佔流量前三甲,絕對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挑戰。儘管大型的前瞻性臨床試驗表明,血糖或血壓的強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併發症發生和發展的風險,但仍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事件,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會有這麼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了。
  • 專家:我國胃癌診治呈「三高一低」狀況
    北京孫桂芝中醫腫瘤研究所所長王遜在近日舉辦的胃病患者交流分享會上指出,胃癌在我國的當前診治狀況是「三高一低」:發病率高、復發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化療敏感性低。臨床發現化療配伍用中藥治則不同,其療效有差異。
  • 【看門診】遠離這個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一糖尿病患者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對血糖控制能夠給予足夠重視,但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嚴重程度認知不足。糖尿病對全身器官系統產生持久損害,如皮膚、神經、腎臟、眼睛和血管等,產生相應的併發症。
  • 血糖明明降低了,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是什麼原因?醫生為你解析
    但很多時候血糖明明降低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讓人很困惑,王大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血糖好不容易從6.6降低到了5.5保持了,血糖的正常值,但王大爺還是出現了高血糖的併發症,這是為什麼呢?醫生來為你解答血糖明明降低了,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