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泡沫越多,腎臟損傷越嚴重?做好4點,能有效改善尿蛋白問題

2021-01-09 樂橙健康

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尿蛋白能夠了解腎功能控制的情況,同時也是檢驗腎功能的重要指標;若尿蛋白漏出越多,說明腎小球受損越嚴重,那麼我們如何進行改善呢?尿液中泡沫越多,腎臟受損越嚴重?能做到4點,尿蛋白就能得到改善!

■尿液中泡沫越多,腎臟損傷越嚴重?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排尿時,因為受到了尿流的衝擊,所排出來的尿液就會和水和空氣相互混合,從而產生一些氣泡,但過幾分鐘以後就能會散去。尿泡沫也有大小之分、密度高低,泡沫性狀和尿液表面張力息息相關,表面張力能夠形成大泡沫且容易破裂;健康狀態下尿液中沒有尿蛋白,尿液當中有大量的蛋白質時,這是因為蛋白質表面張力低就會在尿液表面上生成小泡沫。蛋白尿預示著患有腎臟疾病,尿泡沫越多就說明蛋白漏出越多,腎臟受損就越嚴重。

■做好4點,能有效改善尿蛋白問題!

●多參加戶外運動:

日常生活中,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多參加緩和的有氧運動,比如常見的慢跑、快步走等等,不僅能夠提高身體的心肺功能,還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並且還能夠加快身體的血液循環。腎臟受到損傷以後就會降低過濾功能,減慢全身的血液流速,同時還會導致毒素堆積。腎病患者多運動就能夠疏通全身的血液,有利於腎臟的排洩,減輕腎臟負擔,從而穩定尿蛋白的情況。

●積極預防感染:

日常生活中,在寒冷的冬天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這主要是和身體的免疫力差有關。受到感染會引起感染反應,破壞腎小管或腎小球,從而導致尿蛋白有所增加。平時還需注意營養全面的搭配,平時多喝水,飲食不可太多單一;同時還需穩定好體內的血糖、血脂、血壓,積極控制好體重。

●無水腫狀態下多喝水:

日常生活中,若尿蛋白患者沒有嚴重的水腫或心功能不全就需要多喝水。這是因為尿液當中有蛋白漏出,腎小管吸收量減少。若平時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尿液出現濃縮,增加單位尿量小蛋白,所以為了能夠減輕腎小管重吸收和腎小管過濾壓力,每年還需至少喝1800-2500ml的水,這樣能夠有效緩解尿泡沫的問題。但若伴有身體水腫和心功能不全的人,還請控制和適量,避免引起細膩衰竭而威脅到生命。

●拒絕高蛋白飲食: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藥物來穩定尿蛋白的水平,但僅僅是使用藥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限制對高蛋白飲食的攝入。特別是腎臟炎症反應的早期階段,這個時候腎小球受到損傷,會增加基底膜的通透性;若仍然高蛋白飲食就會導致大量蛋白漏出,不僅會增加腎臟負擔,同時還會導致營養不良。所以伴隨有尿蛋白的患者需要採用優質蛋白質飲食,也就是含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比如常見的瘦肉、奶類、蛋類、魚肉等等,它們都能夠充分被身體所吸收和利用。平時還謹慎食用含有植物蛋白的食物,比如花生、各種豆製品等等;但控制蛋白質攝入並非是千篇一律的,還請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好對蛋白質的攝入量。

結語:日常生活中,我們平時需要調養好腎臟,遠離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參加運動鍛鍊來提高身體的防禦能力。遠離一切對腎臟有毒害作用的藥物或毒物,若沒有醫生的指導,不要自行用處方藥。另外還需定期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能夠大致了解病情的發展情況。

相關焦點

  • 泡沫尿就是蛋白尿,泡沫越多說明蛋白越多?醫生闢謠:別瞎擔心
    很多朋友在上廁所的時候,喜歡觀察自己的尿液狀況,如果尿液中出現了泡沫,就擔心自己是出現了蛋白尿,腎臟功能出現了問題,但泡沫尿一定就是蛋白尿嗎?泡沫越多,就說明蛋白尿越嚴重嗎?這些說法,都非常的不科學,不嚴謹。
  • 尿蛋白2+、潛血2+病情嚴重嗎?腎內科醫生說的很直白
    尿蛋白——尿常規中的「佼佼者」在腎病尿檢過程中,尿蛋白這項指標向來是「備受關注」。尿蛋白陽性也就是顯示+號,表明尿液中存在大分子蛋白,如果明確是腎病引起的,一般尿蛋白+越多,表明漏出尿蛋越多,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越高,表明病情越嚴重。
  • 尿蛋白2+嚴重嗎?會腎衰竭嗎?腎內科醫生的解答讓人欣慰
    有一些常見的慢性病,可通過尿液相關檢查提前發現,幫助篩查。其中慢性腎臟病就是其中之一。腎病早期往往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因此定期體檢是發現腎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腎臟是形成原尿的器官之一,因此尿液檢查一旦發生異常,常常與腎臟病掛鈎。 其中腎病早期,有部分腎友體檢時常發現尿液出現異常,尿蛋白呈現陽性,出現+號的頻率較多。尿蛋白的變化也就成為判斷腎病的「金指標」。
  • 養生專家告訴您:有尿蛋白應該怎麼改善?
    小便泡泡多,當心腎臟健康亮紅燈!許多人做完健康檢查後,常會發現尿蛋白的指數超標。網友詢問度最高的問題之一即是:「有尿蛋白怎麼改善?」要如何解決尿蛋白這個惱人的問題,且聽中醫專家怎麼說。
  • 腎病患者如何徹底控制尿蛋白,使之不再復發?
    蛋白尿是腎臟病最常見表現,多數情況下,少量蛋白尿沒有任何臨床症狀,通常是在尿常規檢查時才被發現的,大量蛋白尿時可出現尿中泡沫增多。尿蛋白陽性就意味著腎臟有損傷。一般來說,尿蛋白量越大,腎損傷就越嚴重。本文就蛋白尿的原因和治療進行了簡要概述。
  • 尿蛋白3 尿蛋白3嚴重嗎
    尿蛋白3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了,一般已經是嚴重的腎臟問題了需要及時的治療了,那麼尿蛋白3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尿蛋白3嚴重嗎?尿蛋白3其實已經告訴我們身體內的代謝系統紊亂了。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尿蛋白3的危害很大了,一般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能腎臟就會出現問題,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出現腎衰竭。那麼具體應該怎麼樣來調節尿蛋白3呢?
  • 尿蛋白是什麼 出現尿蛋白一定要這樣做
    很多人通過尿液來檢查身體的情況,有的人認為尿蛋白就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因此一旦尿液檢測中出現尿蛋白就會很緊張,那麼,尿蛋白是什麼?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尿蛋白治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尿蛋白是什麼尿液是檢測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方法,尿蛋白是尿液中出現蛋白成分的一種症狀。
  • 腎病防範腎衰竭,最該關注哪項尿液指標?腎內科醫生超全解答
    腎臟是生成原尿的器官,因此我們常說觀尿液可以知腎臟。尿液有什麼異常常常與腎臟功能的好壞脫不了關係。 尿液檢查項目也是判斷腎病的重要指標之一。一些腎友發病之初,往往就是發現了尿檢指標異常,進而查出了病情,抓住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 尿蛋白、微量白蛋白傻傻分不清楚?防止尿毒症,2點必須趁早弄清
    尿常規是腎病治療過程中必須要檢查的一個項目,有些尿液檢測項目更是反應腎功能的「金指標」。其中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這兩項指標是腎病治療中最為關鍵的兩項指標,能夠準確反應出不同腎病腎功能的情況。 但也常有腎友疑惑,不都是檢查尿蛋白的指標,這倆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還得查兩次,那麼麻煩?
  • 闢謠丨尿蛋白後面跟著「+」,說明有腎病了?別慌,可能是誤差
    正常尿液中是不含紅細胞的,所以尿檢紅細胞呈陰性為正常。紅細胞數字越大或者「+」號越多,則表明紅細胞越多,可能說明存在血尿,提示泌尿道腫瘤、腎炎尿路感染等。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號越多越情況越危急。提示可能酸中毒、重症糖尿病、長時間禁食、嘔吐、腹瀉等。
  • 上海腎臟周 | 生理性蛋白尿只是「過客」,病理性則需及時就診
    當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大於150mg/24h時,定性檢查呈陽性,此時的尿液即可稱為「蛋白尿」。蛋白尿與泡沫尿並不能劃等號,而是互有交集。有一些蛋白尿不會表現為泡沫尿,而出現泡沫尿也不一定就有問題。排尿過急或排尿時站立過高,尿液強力衝擊液面,使得空氣和尿液充分混合,從而出現泡沫尿;飲水過少、出汗過多、腹瀉等情況下,人體因嚴重脫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尿液明顯濃縮,尿液成分發生相對變化,也可出現泡沫尿。這時的泡沫尿僅是泡沫尿,而不是蛋白尿。
  • 尿蛋白顯強陽性,尿微量蛋白卻正常?原因是這個!
    什麼是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同一個物質竟差異如此之大?尿蛋白的檢測指通過檢測尿中蛋白質的含量從而判斷腎臟是否發生損傷,是診斷腎臟疾病和病變的重要常規指標之一。尿蛋白檢測分定性和定量兩種檢測,定量檢測一般作24小時尿蛋白總量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來判斷腎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
  • 尿蛋白多高,需要用藥?這幾類降尿蛋白藥物必須知道!
    尿中有蛋白,就意味著腎臟有損傷。一般來說,尿蛋白量越大,腎損傷就越嚴重。 一 尿蛋白升高多少時需要用藥? 1、如果沒有超過0.3g,那麼還有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腎臟的網眼壓力過大,漏出的蛋白質多了點。
  • 尿蛋白有「+」就是腎炎嗎?教你看懂尿蛋白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多到0.15g/24h以上的時候、檢查尿蛋白﹥150mg/d,那就是說人體排出尿蛋白量明顯多了,尿常規可判斷是陽性(+)。正常人的尿液中是沒有或者僅有微量的蛋白,檢查結果可判斷是陰性(-),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多到一定數量,檢查結果就可判斷是陽性(+)。
  • 尿蛋白偏高了?別慌,3個飲食方法教你來應對
    如果在排尿之後出現了尿液泡沫量明顯增多的情況,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因為正常人排尿過程中基本上不會出現泡沫,而泡沫量增多有可能是蛋白質含量超標的表現。尿蛋白偏高有可能是腎臟疾病發出的信號,需要通過飲食調節的方式進行改善,這樣才能防止腎臟功能受損,尿蛋白偏高而影響身體健康。
  • 找準1點,比盲目用藥更有用
    其實並非是用藥方案出了問題。但如果誤認為是用藥問題,著急盲目的換藥,反而會造成尿蛋白的波動,引起病情變化,以致病情加重,適得其反。除了藥物問題,還有飲食、免疫力、感染等問題是尿蛋白波動的誘發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及時糾正這些因素,尿蛋白大多能穩住。
  • 出現4個「信號」,暗示你的病情較嚴重
    腎功能受損後會導致身體出現水腫、乏力等症狀異常的症狀,還有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標的異常,通過這些情況,可以基本了解病情的變化,反應出腎功能的好壞。但如果要更詳細地了解腎臟內部的「一些事兒」,只看症狀及指標遠遠不夠。
  • 腎病好轉,4項尿液指標會發信號,若都有先恭喜你
    尿液相關的檢查是評估腎功能必查的項目之一。一些特定的尿液檢查指標是腎臟損傷的「報警信號」,相反指標穩定也是病情好轉的寫照。 尿液檢測中4大指標,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腎功能!
  • 尿蛋白檢查,不止尿常規和24小時尿蛋白定量,你檢查清楚了嗎?
    很多腎病患者是在發生水腫後,才到醫院檢查出來了尿蛋白超標,從而知道自己得了腎病。那時是有腎病患者的,但醫生們不知道腎臟是做什麼的,自然不會把患者的病情和腎臟聯繫起來,只能按照不同的症狀來進行分類治療。古代的各種疾病分類中,最接近腎病的是「水腫病」。 18世紀以前,還沒有尿常規、腎功能等化驗方法,醫生們基本只用肉眼看尿:尿液是什麼顏色、是否有膿、是否有血、是否有沉澱等等,沒有把尿液和腎病聯繫起來。
  • 體檢單上查出蛋白尿,意味腎嚴重受損?提醒:真正要擔心是這個
    一個健康的人體內,有兩顆腎臟分布在下腹腔兩側。很多人受到保健品宣傳、中醫養生的影響,都錯誤地認為腎是主導「性」的器官。但實際上,腎臟功能和性沒有本質聯繫,它真正的作用就是排毒、平衡,通過其生成尿液,維持體內水電解質、血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