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使肝癌風險增加124%,美國癌症學會推薦飲食和運動防癌

2020-12-03 健康界

這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成了影響全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肥胖是引起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此外,超重或肥胖與整體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研究,超重被認為是造成美國約8%的癌症以及約7%的癌症死亡的原因。


01

肥胖增加多種癌症風險

丹麥一項為期40年(1977-2016年)的全國性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與幾種常見癌症的較高風險相關。

研究人員回顧了丹麥的醫學資料庫,以比較被醫院診斷為超重和肥胖人群癌症發病率與普通人群的癌症發病率。在313321名被診斷為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中,共出現20706例癌症;而根據普通人群的信息預計,則有18480例癌症。

研究人員分析發現,相比於普通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癌症風險增加了12%;這種風險在男性與女性中又有所區別,男性為14%,女性為11%,相比而言,超重和肥胖對男性患癌風險的影響比女性更大。

超重和肥胖人群:


  • ❖ 胃癌風險增加38%

  • ❖ 肝癌風險增加124%

  • ❖ 患神經系統癌症的風險增加19%

  • ❖ 腦膜瘤風險增加41%

  • ❖ 腦癌風險增加13%

  • ❖ 胰腺癌風險增加了38%

  • ❖ 絕經後乳腺癌風險增加了14%

  • ❖ 腎癌風險增加了87%

  • ❖ 膽囊癌風險增加了35%

  • ❖ 甲狀腺癌風險增加了30%

  • ❖ 食道癌風險增加了25%

  • ❖ 結直腸癌風險增加了24%


超重或肥胖可能通過多種機制影響癌症風險,體內多餘的脂肪可能會:

影響免疫系統功能,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會增加患癌風險。

影響某些激素的水平,例如過量的雌激素,雌激素高可能增加乳腺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的風險。

影響調節細胞生長的因子,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很多癌細胞表面都有胰島素受體,如果結合胰島素或促生長因子,可能刺激癌細胞生長。

總而言之,超重和肥胖是明確的癌症風險因素,也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減肥可以降低患絕經後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其他可能的癌症風險。減肥引起的一些身體變化表明,確實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例如,減肥的人體內某些與癌症風險相關的激素,例如胰島素、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含量降低。


02

ACS推薦飲食和運動

對於控制體重和減肥,研究人員推薦飲食和運動!

不久前,美國癌症學會(ACS)發布了《美國癌症學會預防癌症的飲食和體育運動指南》(簡稱指南),對保持健康體重、增強體育運動、健康飲食、避免或限制飲酒等行為,提出了具體建議,以降低癌症風險。指南對個人癌症預防的具體建議如下:

達到並保持健康體重

指南建議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內,並避免成年後體重增加。飲食中應減少含糖飲料、「快餐」和「西方」型飲食(即高糖、肉類、脂肪)食物的攝入,添加富含膳食纖維和「地中海」飲食模式的食物。

有氧運動與較低的超重和肥胖風險相關,而久坐行為和較長的看電子屏幕(包括手機、計算機或電視)時間與較高的風險相關,應少坐多動,避免長時間坐或躺,積極運動,以減少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降低患癌風險。

遵循健康的飲食模式

選擇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物質高、熱量不高的食物,有助於達到並維持健康體重。

飲食中應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比重。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類黃酮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如甾醇、吲哚和酚類等,可能有助於預防癌症。

此外,蔬菜和水果也可能通過影響能量攝入或體重,間接影響癌症風險。這是因為許多蔬菜和水果能量較低,但膳食纖維和水分含量較高,可能會增加飽腹感,從而降低總能量攝入,有助於減輕體重並維持減重效果。

多吃豆類及豆製品。豆類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鐵、鋅、鉀和葉酸,飽和脂肪含量和血糖生成指數低,這使得豆類成為飲食中健康的添加食物。

減少高加工食品和精加工糧食製品攝入,增加全穀物,如全麥(麵包、麵食等)和糙米在飲食中的佔比;從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中,獲取膳食纖維;減少紅肉(如牛肉、羊肉)或加工肉類(如培根、香腸、午餐肉和熱狗),選擇魚、家禽或豆類作為蛋白質主要來源;減少含糖飲料,包括軟飲料、運動飲料和果汁飲料的飲用。

外出就餐時也應選擇蔬菜、水果和其他低熱量食物,不吃高熱量食物,如薯條、薯片、冰淇淋、甜甜圈和其他甜食。此外,應根據個人食量,適度選擇食物,避免一次點太多,造成食物浪費;如果吃不完,也應打包帶回。

避免或限制飲酒

飲酒是繼吸菸和體重超標之後的,第三大可改變癌症危險因素,是至少7種癌症(口腔、咽、喉、食管鱗狀細胞癌,肝癌,結直腸癌和女性乳腺癌)的確定病因,不論是白酒、紅酒或啤酒,而且不論攝入多少酒精,都會增加癌症風險,尤其是乳腺癌。

此前,美國癌症學會建議,對於飲酒的人應限制自己的飲酒量。在新版指南中,建議「最好是完全避免飲酒」,在不得不飲酒時,也應限制飲酒量,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

增強體育運動

指南建議,成人每周至少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體育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體育運動;以多運動為佳,達到或超過300分鐘中等強度或150分鐘高強度運動,最為理想。

也可以選擇中等強度和高強度運動相結合的方式,即1分鐘高強度運動可以代替2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例如,可以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加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或者1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加25分鐘高強度運動。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應每天至少進行1小時中等強度或高強度的運動,並長期保持,防止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成年後體重增加出現超重和肥胖。

中等強度運動包括:休閒類,如散步、跳舞、悠閒的騎自行車、滑旱冰、騎馬、劃獨木舟、瑜伽;運動類,如下坡滑雪、高爾夫、排球、壘球、棒球、羽毛球;家庭活動類,如修剪草坪、一般庭院和花園維護等。

高強度運動包括:休閒類,慢跑或跑步、快速自行車、遊泳、跳繩、有氧舞蹈、武術;運動類,如越野滑雪、足球、田徑或冰球、長曲棍球、單打網球、籃球;家庭活動類,如挖掘、搬運、砌築或木工等。


03

癌症患者需要運動嗎?

運動是癌症生存者康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規律的運動,如有氧運動、阻力訓練,或兩者相結合,可以影響癌症診斷後生存的各種因素,改善常見的癌症伴隨症狀,包括焦慮、抑鬱、疲勞等,並提高身體機能以及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運動對提高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生存率能起到積極作用。

不過,由於癌症生存者所患癌症的類型、程度、治療方法和健康狀況的不同,其出現的症狀和副作用,因此在開始運動之前,有必要同醫生溝通,詢問自身健康狀況,能不能進行運動,運動強度和時間多少為宜,應該選擇哪種運動


相關焦點

  • 研究證實,肥胖讓癌症更危險!減肥不為變美,為救命
    超重和肥胖人群:❖ 肝癌風險增加124%❖ 腎癌風險增加了87%❖ 腦膜瘤風險增加41%❖ 胰腺癌風險增加了38%❖ 胃癌風險增加38%【4】肥胖增加乳腺癌風險一項來自美國美國癌症協會、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80885名5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長達約10年的調查發現,與體重保持穩定(±2kg)的女性相比,體重持續下降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較低,而且體重持續下降的量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越低:❖ 體重減輕2-4.5公斤的女性風險降低13%
  • 世界癌症研究會發布十大防癌指南:能做到一半,也很不錯
    在2018年5月24日,全球權威機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發布了一份關於癌症預防的專業報告,這份報告搜集了5100萬人的數據,其中包含350萬癌症病例。在大數據的支撐之下,醫學家們對各種因素與癌症風險進行了系統而又嚴謹的評估,給我們提供了十分有力的證據。
  • 重磅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布:10大防癌生活方式,快讓身邊的每個...
    說到癌症,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兩個親戚朋友得過癌症的。如今癌症對於每個人並不陌生,但很多人都以為癌症離自己很遠,忽視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近期,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聯合美國癌症研究所公布發布了:關於生活方式和癌症預防專業報告,並給出了適合每個人的10大防癌生活方式!  每個人都適用,快讓身邊的每個人都知道吧!
  • 運動可降低肝癌發病風險
    運動還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美國癌症協會和哈佛大公共衛生學院對超過75萬成年人的研究顯示,運動與7種癌症的風險降低有關。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75-15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腎癌、骨髓瘤、肝癌和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風險。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2017年3月19日/生物谷BIOON/---世衛組織數據表明,目前全球20歲及以上成人中,超過14億人超重,其中2億多男性和近3億女性達到肥胖程度;美國以7800萬肥胖人口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中國和印度,肥胖人口分別為4600萬和3000萬。2010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公布,美國肥胖成人已佔總人口的35.7%。
  • 簡單有效的防癌方法有哪些?這7種生活方式讓你成為癌症絕緣體!
    幾乎所有的癌症病因都跟遺傳基因以及生活方式有關,遺傳基因每個人都不可控且不能逆轉,不過生活方式可改變,只要糾正壞習慣就能遠離癌症,安全健康幸福度過晚年。 簡單有效的防癌方法有哪些?
  • 防癌飲食百合綠豆粥既解暑又抗癌
    肝癌有哪些致病因素?什麼樣的飲食方式有助於防癌、抗癌?昨天,省腫瘤醫院胃十二指腸胰腺外科主任、中國肝癌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左朝暉博士,省腫瘤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胡小翠現身說法。   湖南省腫瘤醫院發布權威調查數據: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最低,女性癌症患者比男性癌症患者平均要多活7年左右。
  • 【闢謠】喝茶可以防癌抗癌?
    只知道癌症,是體重、年齡、環境、生活習慣、飲食、遺傳等一大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據之前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將近三分之二的致癌基因突變,可能源於DNA複製時產生的錯誤。就是說,哪怕你飲食完全營養規律、生活方式完全合理健康,也有三分之二的癌症不可避免。得不得癌症,甚至可以說和運氣是掛鈎的。所以,你告訴我長期吃一種或幾種食物,就可以預防癌症,可能性不大!
  • 這4點運動建議,幫助腫瘤患者激活「抗癌」基因!
    久坐不運動,不僅導致「一胖毀所有」,糖尿病、脂肪肝、癌症的發病風險也會因此上升。肥胖和2型糖尿病「貢獻」的人類肝細胞癌的發病風險是其他原因的3倍以上,並且能夠加速二乙基亞硝胺(DEN)誘導的小鼠肝癌的發生。 不少研究都提示運動與肝癌風險降低有關,但這背後的機制還有待探究。
  • 反思:中國癌症年報出來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中國,約有55%的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處於III期或IV期,這一數字在美國和日本分別為15%和5%。中國還有著獨特的流行病學特徵和患者類型。比如,中國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變率為61%,而美國僅為11%(下圖)。
  • 告訴年輕的胖子們一個「致命打擊」:肥胖和13種癌症相關
    美國癌症研究所公布的調查顯示,多達1/3的美國癌症病例與體重超標有關。瑞典科學家研究稱,肥胖人群的癌症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出33%。 年輕人要警惕因胖得癌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刊登的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和凱斯綜合癌症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肥胖相關癌症的發病年齡,正在向64歲以下人群移動。
  • 多個研究顯示:糖尿病可顯著增加癌症死亡率!糖友該如何防癌?
    多個研究顯示:糖尿病可顯著增加癌症死亡率其實有很多研究數據,都有關於糖尿病以及癌症二者的聯繫,例如《糖尿病雜質》中曾有一項中國工程院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對糖尿病患者進行了長達1-5年的追蹤,發現2型糖尿病與多種癌症有關,可能會導致患有癌症的風險增加。
  • 75萬人研究數據:每天運動1小時,能讓多種癌症風險下降
    調查了這些人群的體重、吸菸史等與所患癌症的相關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每位參與者的周運動量、運動時段等信息。這項對照研究的結果顯示,早上8-10點運動的人,前列腺癌發病風險下降26%,乳腺癌發病風險下降27%[1],而在其它時段運動,只有男性在19-23點運動,會出現前列腺癌風險下降的情況。
  • 歐洲《腫瘤學年鑑》:每高10cm,風險升高8%
    男性高發的10種癌症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男性癌症發病率前10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癌、腦癌。肺癌病因:長期吸菸會損傷肺部、環境汙染、長期疲勞都是增加男性肺癌發病率的危險因素。早期症狀:咳嗽兩周以上、氣急、痰中帶血等症狀。
  • 美國、日本的癌症治療技術是否遠遠領先中國?學學美國人都是怎麼...
    吃:美國的防癌食譜 癌症的發生,既與大環境汙染、飲食安全、遺傳有關,也與個人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以飲食安全為例,動物實驗證實,如果在食物中加入黃麴黴素,數月之內就會讓一隻健康的老鼠患上肝癌。很多人不在意食品選擇和食品安全衛生問題,這就為癌症的發生埋下了潛在的危險因素。
  • 很多癌症都是自找的!8大名醫給出防癌忠告
    一、湯釗猷:最好防癌運動就是遊泳 可以針對全身骨骼、關節、肌肉,又不會感覺到汗水黏著衣服難受,這項運動非遊泳莫屬了。我國著名的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院士曾多次表示: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遊泳。
  • 運動能防肝癌,多虧這個「細胞衛士」!美國癌症專家詳細解讀
    肝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因,每年有逾80萬人確診,一半以上在中國。目前,晚期肝癌真正有效的療法很少(死亡率接近於發病率),預防尤為重要。近日《肝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主動運動有助於預防最常見的肝癌——肝細胞癌。
  • WHO 最新癌症報告: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中國正處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居民人口比例從 1978 年的 18%,迅速增加到 2015 年的 56%(近 40 年的增長幅度為 311.1%),並且預計到 2030 年,城市居民人口比例將達到 71%。肥胖和缺乏運動是直腸癌、乳腺癌兩大主要危險因素,而這兩種病例的發病率,城市比農村普遍。儘管城鄉間的癌症發病率依舊存在差異,但差距正在逐年縮小。
  • B肝代謝危險因子負荷,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促HCC風險增加相關
    什麼是代謝危險因素,它與慢性B肝患者患肝癌風險、死亡率存在哪些聯繫?伴隨著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在注重身體健康同時,我們還不能迴避代謝綜合症,它正是相關癌症的代謝危險因素。
  • 【健康】院士繪製「人體癌症地圖」,12個器官最易患癌
    此外,吸菸、肥胖、食用加工肉類等因素是直接誘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大腸。紅肉、大量飲酒(僅指男性)、高溫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導致大腸癌。此外,炎症性腸病也可增加結腸癌的危險。  膀胱。研究表明,飲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發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該癌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