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總是讓很多人懼怕,甚至避而不談。
而在健康領域頗有建樹的醫生們,在從醫數十載後,對治癌、防癌會有更深的理解。
今天小九收集了八位頂級名醫,他們或是知名院士,或是腫瘤專家,看看在這群人眼中,癌症到底該怎麼防。
一、湯釗猷:最好防癌運動就是遊泳
可以針對全身骨骼、關節、肌肉,又不會感覺到汗水黏著衣服難受,這項運動非遊泳莫屬了。我國著名的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院士曾多次表示: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遊泳。
圖源:網絡
「我從60歲起堅持遊泳,現在雖已年過八十,但仍堅持隔天遊泳,每次30分鐘,自覺身體狀況還好,思路清晰。我覺得,適度遊泳可能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能還能調節內分泌。」
湯釗猷院士多年來一直堅持遊泳。他曾與他的研究生們用小鼠進行試驗,發現適度的遊泳可以有效延長癌症的生存期。
二、郝希山:堅決反對用營養品防癌
「我堅決反對用營養品防癌。」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在提及營養品能否防癌時,態度堅決地表示。
郝希山院士表示,部分中國人陷入「營養品是抗癌關鍵」的誤區,不少商家就以這種心理,打著抗癌防癌的旗號叫賣。
圖源:網絡
實際上想要防癌,最簡單就是合理膳食,此外就是多吃蔬菜和水果,但不包括泡菜、醃菜。每天食用適量的水果及蔬菜,黴變、腐臭、腐爛的食物杜絕食用,少吃加工、醃製、烤焦的食物。
三、鍾南山:1/3死亡案例是被癌症嚇死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院士在一次公開講座中提到:生病的一半問題都出在心理上,有1/3的癌症患者不是因病去世,而是自己把自己」嚇死「了。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圖源:網絡
人一旦產生壞情緒,他的NK細胞分泌系統功能會被抑制。而NK細胞是殺死腫瘤細胞的衛士,人越處於鬱鬱寡歡的情緒,越容易讓腫瘤細胞躍躍欲試。
四、程書鈞:你生氣就給癌細胞高興的機會
「當一個人處在惡劣的心境下,對身體的危害更大。」程書鈞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到了情緒好,就可能和腫瘤和平相處這一觀點。
他向記者提供了一組科研數據:研究發現,一旦獲知自己患有腫瘤,約有55%的患者會進入抑鬱狀態,而一般人群的抑鬱比例約為17%;約半數腫瘤病人會進入焦慮狀態,這一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倍。
圖源:網絡
在他看來,人的精神狀態及整個宿主狀態對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五、孫燕:不少腫瘤是人為誘發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臨床腫瘤專家孫燕曾坦言,即使自己是一名研究腫瘤的醫生,但也無法預知腫瘤於自己的身體裡,什麼時候會發生癌變。孫院士認為防癌最重要是避免人為誘發腫瘤。
圖源:網絡
不少癌症都是因不良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比如高脂飲食,肉菜搭配不均衡,長期吸菸或吸入二手菸,性生活混亂等等。這些不良因素都會增加癌症發病的風險,但也都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六、何裕民:癌症喜歡「好女人」
為何大城市女性癌症發病率更高?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腫瘤專家何裕民,給出了答案。他解釋:在我國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有70%屬於人們眼中的「好女人」:她們做人、做事都特別認真,有時候甚至過於追求完美,不善於釋放壓力,活得很累。
圖源:網絡
容易較真的女人,遇事較真的槓頭女、完美主義的潔癖女、委曲求全的弱女子、一絲不苟的職場女等等女性都過於壓抑自我,過多的負面情緒往往更容易引起癌症的注意。
七、曾益新:堅決不吸菸
吸菸與肺癌有關,同樣也是鼻咽癌發病的主要因素。
圖源:網絡
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益新表示,鼻咽癌的發病往往有家族遺傳背景,如果家族中曾有人患過鼻咽癌,其他的家庭成員應早到醫院進行血液EB病毒抗體檢查、鼻咽纖維鏡等檢查。香菸不僅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同樣也與胃癌,食管癌,宮頸癌,肝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病有關。想要遠離癌症,戒菸是最好的選擇。
八、李佩文:別吃得太精細了
腫瘤專家李佩文表示,大腸癌、乳腺癌等癌症都跟飲食有關,吃得太精細並不能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有時反而催生癌變的發生。
圖源:網絡
糧食過於精細,犧牲了纖維素。而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增加大便量,減少毒素濃度,促進腸道細菌酵解,有利於防癌。飲食最好粗細搭配,建議每人每天要食用1兩左右的粗糧食品。
以上就是小九整理出來的八位頂級腫瘤專家的抗癌建議,希望這些抗癌秘訣能有效幫助大家遠離癌症,擁抱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
[1] 《愛遊泳的人賺翻了!湯釗猷院士:它是最好的抗癌運動》.生命時報. 2019-02-28
[2] 《工程院院士程書鈞:好情緒是如何打敗腫瘤的》. 環球網-生命時報.2016-09-30
[3] 《8位腫瘤專家談防癌:這些事情他們堅決不做!做了等於自己找病》.大河健康網.2018-09-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