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0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燕聲 保健時報
「自找」的癌症
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
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且與歷史數據相比,癌症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說到癌症每個人都害怕,可是很多癌症其實都是自找的。
飲食上
癌症常是「省」出來的
《素問·臟器法時論》中指出,人平時飲食應以五穀為人體的主要補養,五果輔助,五畜的肉也是非常有益的,五種蔬菜作為補充,相互調和可以補充人體的精氣。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首席專家李佩文教授說,新鮮蔬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對癌症有阻斷作用。多吃新鮮的綠葉菜,多吃水果,可以在胃裡阻斷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形成。但從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走過來的老人,節省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有些老年人買菜是哪個便宜買哪個,對蔬果的新鮮度要求不高。
因為節約,一些老人常把家裡的剩菜剩飯全包了,殊不知隔夜菜和黴變腐爛的食物裡亞硝酸鹽含量較高,長期食用,亞硝酸鹽就會在身體裡日積月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誘發消化道癌症。
另外,在快節奏的社會中,飲食上不妨學點蝸牛的「緩慢哲學」。《養生庸言》曰:「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咽下。」《千金翼方》主張「食無大言」,囑吃飯時專心細嚼,以利消化。中醫學有「脾開竅於口」的說法,提示口腔內食物的充分咀嚼有助於健脾益胃。
精神上
癌症常是「瞎琢磨」出來的
現代社會,很多人在緊張和壓力中生活,身體很受影響。中醫古籍《醫方考》稱:「情志過極,非藥可醫」;《黃帝內經》稱:「百病生於氣。」
李佩文教授說,精神致病的原因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沒病可想成有病,如同「杯弓蛇影」;一分病可想成十分病,叫「自我放大」。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嚴重,身體垮得越快,最終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人生難免遭遇苦難和挫折,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擺脫,就看自己是否能正確認識、善待自己。
生活上
癌症常是「作」出來的
生活上,很多人或多或少保持著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菸飲酒、熬夜、不運動等。而這些習慣正在消耗生命。吸菸與腫瘤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已被現代醫學所肯定。山東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匡建民介紹,每日吸菸量越多,吸入越深,吸菸時間越長,所吸香菸內焦油含量越高,誘發腫瘤的危險性也就越大。小酒怡情,大酒傷身。義大利研究人員發現,喝酒會損傷細胞,導致人體未老先衰並且誘發癌症。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應該儘量戒菸或少吸菸、少喝酒。
研究表明,有規律的體育鍛鍊有抗癌作用,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可以減少結腸癌的發生。經常參加體育鍛鍊能促進新陳代謝,加強消化和吸收,有助於增強體能,而體能的提高正是抗癌防病的關鍵。而且有實驗研究證明,適當的體育鍛鍊有助於增強抵抗力和減緩癌症的發生。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原標題:《我國平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但很多都是「自找」的!》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