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罕見癌症 我國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4.1例

2020-11-30 網易河南站

(原標題:警惕!這種罕見癌症,30年發病率增長5倍!)


我國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4.1例,這種罕見的癌症叫神經內分泌腫瘤(NEN)。近30年來,它的全球發病率已增長了5倍。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增長態勢正引起腫瘤專家的憂慮。專家呼籲應加快基於醫院的全國病例診斷數據搜集,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準確開展防治。

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趙宏介紹,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可以發生於全身多組織和器官的、生長緩慢的腫瘤。它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疑難雜症」。

隨著醫學界對疾病認識的深化,神經內分泌腫瘤目前已有控制其發展以及症狀發生的有效手段。發病率在近30年飛速增長,有人歸因於胃腸內鏡及其他臨床技術的發展,讓檢測手段日漸豐富,使得確診率逐年提升。在我國,2018年約有6.76萬例NEN新診斷病例。據估算,中國NEN患者可能高達30萬,且這一數值還在持續上升。

全國腫瘤登記辦公室主任魏文強教授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基於中國人群的癌症監測點數據,NEN在中國人群的發病率已達到每10萬人4.1例,5年生存率穩定在50%左右。這也是中國第一次有了關於NEN的比較全面、可信的全國性數據。

趙宏等腫瘤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癌症數據大多是通過癌症監測和登記點收集的數據,再去統計推測全國的數據,因此並不能做到精準和完全真實。其實更為精確的,應該是基於醫院的癌症病例診斷登記系統。

記者了解到,國家癌症中心正在推進相關數據平臺建設工作,包括癌症診療、用藥等質量控制系統,用更加翔實的真實數據,幫助臨床醫生、公共衛生政策制定部門等開展工作。

「其實基於醫院的癌症病例診斷登記系統,無論是針對罕見腫瘤還是常見腫瘤,這都是非常重要的。」趙宏說,目前中國癌症數據的整體數據量很大,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數據,要實現用數據指導癌症精準防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華社記者:屈婷)

本文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楊明銀_ny01

相關焦點

  • 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每分鐘7人被確診為癌症
    本報訊(記者王瀟雨)近日,《中華腫瘤雜誌》刊登了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數據來源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的2014年登記資料。報告發現,全國惡性腫瘤2014年估計新發病例為380.4萬例,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共收集到全國31個省(區、市)的449個登記處提交的2014年腫瘤登記資料。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腫瘤發病率為每十萬分之278.07。
  • 再看癌症高發病率國家,中國排第幾
    ,鮑迪克在回應網友質疑時也給出了中國癌症發病率的數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每10萬人中約250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網友對數據產生質疑,鮑迪克回應稱「數據沒有問題,因為發達國家人壽命長,所以得癌症比例高。中國也一樣,壽命越長的地區癌症率越高(如壽命最長的上海,癌症發病率全國第一)。」
  • 這種病已成發病率增速最快的癌!
    根據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估計全球新發黑色素瘤病例超過28萬,佔總癌症新發病例的1.6%。每10萬人群中約有3例黑色素瘤,全球死亡病例超過6萬,佔總癌症死亡病例的0.6%,每20萬例癌症死亡病例中約有1例為黑色素瘤死亡。
  • 今年,960萬人將死於癌症 | WHO全球癌症報告
    根據數據統計,約 1/5 男性和 1/6 女性在一生中會罹患癌症,1/8 男性和 1/11 女性因癌症而死亡。 目前更加精進的醫學預防措施似乎能抵擋小部分癌症蔓延趨勢,例如北歐和北美的肺癌發病率有一定降低。但從全球來看,這點進步對於抵禦來勢洶洶的癌症是杯水車薪。幾乎所有國家的臨床癌症確診病例都在逐年上升。
  • 我們國家癌症發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嗎?排名第一?
    我國癌症發病率世界第一?這是一個概念性錯誤!這種說法也常常出現在媒體上,包括一些很「大」的媒體。細細想一下,不對吧?發病率是指一定的人群、一定的時間內有多人患癌,是不是?癌症發病率常用每10萬人、每年罹患癌症的人數來表示。
  • 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原標題: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本周是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而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
  •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早篩是關鍵
    如何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按發病病例數排位,肺癌位居全國發病首位,每年發病約78.1萬,其後依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關鍵。  如何通過提高癌症的早期發現率,降低癌症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重要 女同胞注意 這種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應警惕
    乳腺癌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專家指出,我國乳腺癌多發年齡比發達國家要年輕20歲,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北京協和醫院乳腺外科主任孫強介紹,全球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速度約為每年2%,而我國的速度大於4%,超過全球整體增長速度的一倍;另外,我國的發病人群集中在40歲至50歲之間,而西方國家則為60歲前後,我國的整體發病高峰比西方國家要早。乳腺癌的高發病率除了與遺傳、環境以及工作壓力和生活習慣有關,與不少患者對它的認識誤區也有一定的關係。
  •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5大致癌因素,大部分可避免
    一、全球癌症報告出爐,中國數據驚人 2018年末,IARC(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報告中顯示,在過去一年,新增的癌症患者達1810萬人,因為癌症而逝世的人數達到960萬。報告還表明,全球範圍,每5個男人中或每6個女人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刻患上癌症。
  • 【Cancer Letters】國家癌症中心:我國最新癌症現狀統計,總體患癌率為5.5%
    解讀一:我國5年內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數約為749萬近期,國家癌症中心主任陳萬青帶領團隊在國際著名癌症專業期刊
  • 我國每分鐘6人被診斷為癌症 中國人一生患癌症概率22%
    &nbsp&nbsp&nbsp&nbsp每年的4月15日到4月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抗癌宣傳周的主題是「腫瘤防治,我們在行動」。&nbsp&nbsp&nbsp&nbsp惡性腫瘤通常被人們稱為癌症。
  • 專家:在世界範圍內我國腫瘤總體發病率比較低
    記者獲悉,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1年監測數據的統計,我國當年新增癌症病例337萬,相當於每分鐘就有6.4人患癌。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陳萬青教授同時分析,在世界範圍內,我國腫瘤總體發病率比較低,並且上升不明顯。  六成以上患者中晚期才入院  據統計,全國2011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3372175例,死亡病例2113048例。
  • 中國癌症大數據深度分析:西南地區癌症發病率最高
    ,預期死亡281.4萬人(超過同年烏魯木齊市人口數),與實際每天12000個新發癌症病例和7500個的癌症死亡病例相符合。流行病學研究[23]和《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4]顯示,B肝病毒感染是我國肝癌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致「慢性肝病背景」已經成為我國在臨床中診斷肝癌的標準之一。可惜的是,55歲的陳父既沒有接種過B肝疫苗,確診為慢性B肝後也沒有及時控制病情,再加上酗酒,「B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竟真的在他身上發生了。其實陳父並不是個例,反而具有相當意義的普遍性。
  • 癌症治療每延誤一個月,死亡風險增加約10%
    癌症治療每延誤一個月,死亡風險增加約10%  Emma Chou • 2020-11-06 19:12:58 來源:前瞻網 E2423G0
  • 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
    (原標題: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為肺癌) 雖不必談癌色變,但癌症一直是人們健康面臨的潛在威脅。
  • 廣西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 肺癌死亡率快速上升
    廣西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 肺癌死亡率快速上升 2008年04月16日 11:00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發表評論 昨日記者從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西腫瘤研究所)了解到,該院最近結束的廣西腫瘤死亡原因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經過10多年的時間,廣西人因腫瘤而死亡的比率大幅增高,其中肺癌死亡率上升最快,躍居第二。  廣西每年約5萬人死於癌症  黃天壬,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書記,此次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負責人。
  • 罕見腫瘤不罕見,免疫治療顯奇效
    罕見腫瘤不罕見,治療「老大難」罕見腫瘤是指發病率相對較低,10萬人中少於6人發病的腫瘤。據統計,罕見腫瘤總數約佔全部腫瘤數量的10%。在我國每年新發腫瘤患者約300萬例,那麼罕見腫瘤患者多達30萬。可見,「罕見腫瘤」並不罕見。
  • 反思:中國癌症年報出來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癌症現已成為中國高發疾病之一。正如《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所強調的,癌症患者承受著沉重的疾病負擔,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需求。在中國,每10分鐘就有55人死於癌症;全球約有50%的胃癌、肝癌和食道癌病例來自中國。另外,診斷時間過晚也加重了患者的疾病負擔。
  • 每年死亡63.1萬人!發病死亡人數最高的癌症竟是…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新發肺癌約78.7萬人,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
  • 我國報告現存愛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處於低流行水平
    我國報告現存愛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 處於低流行水平。截至今年10月,我國報告的現存愛滋病感染者104.5萬例,性傳播比例超95%,其中異性傳播超七成。「十三五」 期間,我國愛滋病經輸血感染病例接近零報告,母嬰傳播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治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