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Letters】國家癌症中心:我國最新癌症現狀統計,總體患癌率為5.5%

2021-01-14 血管靶向

解讀一:我國5年內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數約為749萬

近期,國家癌症中心主任陳萬青帶領團隊在國際著名癌症專業期刊《癌症通訊》(Cancer Letters)上首次發布我國居民癌症現患數據。結果顯示,我國5年內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數約為749萬(其中男性患者368萬人,女性患者381萬人),總體5年癌症患病率為556/10萬。與發病率相比,5年患病率更能從整體上反映疾病負擔。2011年,我國5年內患癌且存活人數及患癌率詳見下表。

這749萬癌症患者都分別罹患什麼癌症?主要分布在哪個年齡段呢?

解讀二:結直腸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5種常見癌佔總數一半


中國5年內患不同癌症且仍存活人數(千人)及年齡段構成比(2011年)

調查顯示,我國5年內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癌症患者中,女性乳腺癌患者最多,達102萬人;其次是結直腸癌、肺癌、胃癌和食管癌,這5種常見癌症佔總數的56.1%。

749萬癌症患者中男女各佔多少?


解讀三:女性的癌症發病率低於男性,但女性的5年患癌率反而高於男性


數據顯示,女性的癌症發病率低於男性,但女性的5年患癌率反而高於男性。這可能是因為,男性患者中5大常見腫瘤分別是胃癌、肺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和肝癌,這些癌症的5年相對生存率相對較低。而女性的高發癌症分別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甲狀腺癌、肺癌,其中甲狀腺癌、乳腺癌的生存率都很高。


解讀四:城市地區的5年患癌率明顯高於鄉村

調查顯示,我國城市中每10萬人就有666人5年中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在鄉村是440人。我國城鄉地區不同類型癌症的患者人數及患癌率詳見下表。

數據顯示,城市地區的5年患癌率明顯高於鄉村,這可能與城市地區癌症發病率高、醫療條件好,生存期長及鄉村地區的死亡率高,生存率低相關。



據介紹,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時間內總人口中癌症新舊病例之和所佔的比例,5年癌症患病率即5年內診斷為癌症目前仍存活的病例數佔目前總人口的比例。此次研究數據來源於我國177個腫瘤登記點,均為2003年~2005年診斷為腫瘤的患者,觀察截止時間為2010年12月31日。通過發病數據和生存率數據等,採用數學模型計算得出現患率。


陳萬青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對於癌症負擔的評估,往往用癌症發病率表示。儘管發病率也能反映癌症負擔,但是其關注的重點在新發病例。而癌症作為一種慢性病,大部分患者有著較長的生存期,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存狀況也應成為關注的重點。


他補充說,腫瘤登記工作涉及政策、經濟、文化、醫療等許多方面,需要多方的配合,儘管我國腫瘤登記已達到世界中高水平,但由於經費有限、人員不足、各地區醫療水平差異大等因素,導致我國大多數腫瘤登記處沒有患病數據的統計,這是我國一直沒能公布癌症患病資料的原因。


據悉,從明年開始,患病率將納入每年的中國腫瘤登記報告,作為常規統計內容。


另外,據另一項從1990-2013年的大規模統計,當前中國人的死亡原因是非傳染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慢阻肺和癌症,成為2013年死亡的主要病因。文章發表在Lancet上。



原始出處:


1.Zheng R et al.National estimates of cancer prevalence in China, 2011. Cancer Lett. 2015 Oct 13. pii: S0304-3835(15)00620-5.


2.Zhou M et al.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in China during 1990-2013: a systematic subnational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 Lancet. 2015 Oct 23. pii: S0140-6736(15)00551-6



相關焦點

  • 今年,960萬人將死於癌症 | WHO全球癌症報告
    根據數據統計,約 1/5 男性和 1/6 女性在一生中會罹患癌症,1/8 男性和 1/11 女性因癌症而死亡。 目前更加精進的醫學預防措施似乎能抵擋小部分癌症蔓延趨勢,例如北歐和北美的肺癌發病率有一定降低。但從全球來看,這點進步對於抵禦來勢洶洶的癌症是杯水車薪。幾乎所有國家的臨床癌症確診病例都在逐年上升。
  • 每分鐘7.5人患癌症,為什麼患癌率這麼高?3種飲食習慣是真兇
    據去年國家癌症機構發布的一項癌症預警,在提醒我國人患癌概率逐年增加,經確認每年都超過1萬人患癌,平均到每分鐘會有7.5人患癌症。可依舊有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患癌的人這麼多? 我國有兩句對應的話,一個是「民以食為天」,還有一個就是「病從口入」,也就是說在同時告訴大家:吃是決定身體健康很大的部分,腸胃健康才有福享受美食。
  • 中國癌症大數據深度分析:西南地區癌症發病率最高
    原來他不僅被診斷為慢性B肝[21],還經常飲酒。(肝癌三大高危因素陳爸已經佔了倆,剩下的那個因素是黃麴黴素。)據《2006-2010年全國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規劃》[22],我國人群B肝病毒感染率為57.6%,B肝病毒攜帶率為9.75%。
  • 日本公布癌症3年和5年生存率(附:日本十大權威醫院推薦)
    News近日,日本公布癌症3年生存率總體為71.3%,5年生存率總體生存率為65.8%,我國為40.5%。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利用從日本全國治療癌症醫院的統計信息,將2011年確診的癌症患者3年生存率(2011年3年生存率統計),以及2008年和2009年確診的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2008和2009年5年生存率統計)整理成報告,並在網站上公開。一般來說,5年生存率被視為癌症的治癒指標。
  •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排名前十癌症 死亡率最高的是這個
    近日,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郝捷發布"我國最新癌症現狀和趨勢",公布目前我國排名前十的癌症,無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肺癌皆居於前列,胃癌緊隨其後。好消息是,這些癌症的早期診斷率已經明顯提升。肺癌死亡率排名首位:注意遠離"三霾"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男性肺癌發病率最高,胃癌、肝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緊隨其後;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最高,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等緊隨其後。
  • 最新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每分鐘7人被確診為癌症
    本報訊(記者王瀟雨)近日,《中華腫瘤雜誌》刊登了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數據來源於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的2014年登記資料。報告發現,全國惡性腫瘤2014年估計新發病例為380.4萬例,其中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共收集到全國31個省(區、市)的449個登記處提交的2014年腫瘤登記資料。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腫瘤發病率為每十萬分之278.07。
  • 全球癌症細胞免疫療法發展迅速,中國研究緊追美國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惡性腫瘤已經成為中國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我國國民面臨著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癌症患者數量巨大、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低的嚴峻現實。癌症新發數據驚人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
  • SCI文章選讀:CancerSEEK或可為癌症患者帶來福音
    Earlier detection is key to reducing cancer deaths.Here we describe a blood test that can detect eight common cancer types through assessment of the levels of circulating proteins and mutations in cell-free DNA.
  • 今年960萬人將死於癌症 這些習慣讓越多中國人患癌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期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數據報告。該數據共統計了覆蓋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的36種癌症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
  • ...泛生子助力癌症遺傳諮詢——《Counseling about cancer》中文...
    泛生子基因作為協辦方,為書籍編譯工作提供了學術支持。《Counseling about cancer》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於2011年出版的英文圖書,該書目前已經出到第3版,涉及分子生物學、癌症遺傳學、乳腺癌、結直腸癌、癌症遺傳諮詢等內容。此次中文版編譯是中國癌症遺傳諮詢領域的一座裡程碑,同時為我國癌症遺傳諮詢教育提供了國際領先的理念以及理論基礎。
  • 攜帶癌症突變基因的人,一定會患癌?專家:不一定!取決於這3點!
    作者: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如果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你攜帶有癌症突變基因,是否意味著你一定會患癌症呢? 不是! 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基因突變,也不一定代表每個攜帶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癌。
  • 科技沙龍 | 法國腫瘤醫學專家對癌症治療的探究 Café des Sciences : Le Cancer
    Dr Helen Jane BOYLE醫院病房負責人(負責患癌I期的青少年患者),是法國裡昂萊昂·貝拉德癌症研究中心醫學腫瘤學部泌尿腫瘤小組的專職腫瘤醫學專家。她參與前列腺癌,尿路上皮癌,腎癌,生殖細胞腫瘤和陰莖癌的多項國際和國家臨床試驗(I期III期)的共同研究。
  • 癌症預防的意義要比治療重要!做好這5件事,或可降低患癌的機率
    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疾病不單單可能致命,更是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癌症被確診的那一刻,仿佛死神就已經悄悄降臨了。而為了能活下去,傾家蕩產治療、負債纍纍也成了大部分癌症家庭的現狀。患者每天在疾病折磨中苦苦掙扎,又無奈的看著家人被自己牽連。更為可怕的是,即便是治療、負債,癌症晚期也難以挽救!
  • 為什麼會得癌症?醫生:這5個因素,或許是癌症的幕後推手
    為什麼會得癌症?對於不了解醫療知識的人來說,那原因可就太多了,報應、因果循環、作孽、運氣不好,這些詞你都可能會聽到,但就是沒有專業、靠譜的內容。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如此,只要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會用封建迷信解釋。然而,科學界就真的對癌症有研究、明確患癌的因素嗎?首先,大家要明白癌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
  • 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5大致癌因素,大部分可避免
    一、全球癌症報告出爐,中國數據驚人 2018年末,IARC(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報告中顯示,在過去一年,新增的癌症患者達1810萬人,因為癌症而逝世的人數達到960萬。報告還表明,全球範圍,每5個男人中或每6個女人中,就有1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刻患上癌症。
  • 2015中國癌症統計數據登上世界殿堂級學術期刊!影響因子144.8!
    中國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院所長赫捷院士(通訊作者),陳萬青教授(第一作者)於1月25日在CA-CancerJClin發布了《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依據中國癌症中心腫瘤註冊資料庫22個註冊單位的數據,用於生成2000年到2011年的趨勢分析。
  • 這種罕見癌症 我國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4.1例
    這種罕見癌症,30年發病率增長5倍!) 我國發病率約為每10萬人4.1例,這種罕見的癌症叫神經內分泌腫瘤(NEN)。近30年來,它的全球發病率已增長了5倍。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增長態勢正引起腫瘤專家的憂慮。專家呼籲應加快基於醫院的全國病例診斷數據搜集,只有「摸清家底」才能準確開展防治。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趙宏介紹,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可以發生於全身多組織和器官的、生長緩慢的腫瘤。它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疑難雜症」。
  • 最新全球癌症數據:乳腺癌發病率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發病率死亡率最...
    預估了全球 185 個國家 36 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數據顯示,2020年,乳腺癌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發病率第一的癌症,但肺癌的死亡率仍居世界第一。全球新發癌症病例達1929萬例,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較大,國內新發癌症457萬人,佔全球23.7%,癌症死亡人數300萬,佔全球總人數的30%,在數量上皆位居世界第一。
  • 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癌症cancer和巨蟹座的英文一樣?
    李詠的妻子哈文@法圖麥的媽媽 宣布李詠去世:「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對李詠的記憶似乎還停留在《非常6+1》中詼諧幽默的主持風格熠熠閃光的高大身影...
  • Cancer Cell:超級小鼠用於癌症研究
    2013年7月2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肯塔基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六年前開發出的"超級小鼠"已經應用於多種癌症疾病的研究中,為癌症治療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第二大殺手。即使經過治療也會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在十年內復發,而三陰乳腺癌的復發率尤其的高。治療該病的難度很大引起該癌細胞會對標準治療手段漸漸的產生抗性。本研究發現經歷過乳腺癌復發病人體內的Par-4蛋白水平減少。Par-4下調使得癌細胞能夠生存並增殖。相反,高水平Par-4的癌細胞經過治療後會因凋亡而減少。該新發現有望能夠預測哪些病人復發率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