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癌症?對於不了解醫療知識的人來說,那原因可就太多了,報應、因果循環、作孽、運氣不好,這些詞你都可能會聽到,但就是沒有專業、靠譜的內容。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如此,只要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會用封建迷信解釋。
然而,科學界就真的對癌症有研究、明確患癌的因素嗎?
首先,大家要明白癌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
其實在臨床看來「癌」泛指一切體內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惡性增殖等,都可被稱為癌。
而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其實就是起源於上皮組織的細胞變異,這些變異細胞單克隆性增殖、形成新的生物,臨床將其稱為「惡性腫瘤」;
從癌症病發的根本來看,癌本身就是一種基因性疾病。
不得不說,癌症的患病因素,臨床至今為止的確是沒有完全明確,但也找到了幾個與癌相關的原因,以下五個因素,或許就是癌症的幕後推手,你是時候了解一下了:
1、遺傳基因:癌症出現遺傳、家族聚集,並不是癌細胞直接就傳遞給了下一代,而是遺傳基因在作祟。
在臨床看來,真正意義上的遺傳性腫瘤非常少,大部分都屬於遺傳易感性基因。
擁有這種基因的人,在同等的環境下,患癌機率明顯要高於基因正常的人群。
也正因如此,部分人什麼都沒做,在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因基因原因成了癌的候選人;
2、環境因素:不得不說,我們生活的環境正在隨著人口增多、工業崛起而改變,環境汙染日益嚴重,而水汙染、空氣汙染,這都可能與癌扯上關聯。
除此外,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中,也可能會存在致癌物質,比如裝修工人、接觸放射線、廚房油煙、被動吸菸、礦工等,受到環境長期接觸的影響,患癌率也會逐漸增長;
3、不良習慣影響:不良的生活習慣,與癌症之間的關係也相當密切。就拿最為常見的吸菸和飲酒來說,這二者都屬於1類致癌物質,香菸與肺癌、口腔癌、食管癌密切相關。
酒精則和消化道癌、肝癌、胰腺癌等有關。越是常年大量接觸,後期患癌率也就會越高。
除此外,長期熬夜、暴飲暴食、久坐不動、三餐不規律等不良習慣的背後,也可能成為癌的幕後推手;
4、食品影響:上文中已經提到了,三餐不規律、暴飲暴食等問題。
而不健康的飲食選擇,在癌症出現上也佔據了重要比例,比如長年攝入含亞硝胺的醃製和加工肉類、含丙烯醯胺的油炸食物、含黃麴黴素的變質食物等等;
隨著致癌物的不斷堆積、對器官的傷害日益嚴重,後期患癌率自然也會增長。
有相關調查更是證實,越是偏愛醃製、加工肉類的地區,胃癌、食管癌的病發率就越高;
5、不重視慢性病治療:部分癌症恰恰就是從慢性疾病發展而來的,比如萎縮性胃炎和胃癌、B肝和肝癌、肝硬化和肝癌、腸道息肉和腸癌等等。
慢性病得不到有效治療、病情長期未控制,那就意味著器官需要長期反覆受疾病損傷,細胞越是反覆修復和損傷,後期發生癌變的機率也就會越大。
總的來說,癌症出現的因素較為複雜,雖然明確了幾個相關的致病因,但它們都並不是會絕對致癌,只不過是存在致癌可能而已。
而有可能就意味著風險存在,所以大家應當提高重視,遠離一切易患癌風險,這才能讓自己離癌更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