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章選讀:CancerSEEK或可為癌症患者帶來福音

2021-02-13 醫言E語

Earlier detection is key to reducing cancer deaths. Here we describe a blood test that can detect eight common cancer types through assessment of the levels of circulating proteins and mutations in cell-free DNA. We applied this test, called CancerSEEK, to 1,005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clinically detected cancers of the ovary, liver, stomach, pancreas, esophagus, colorectum, lung, or breast. CancerSEEK tests were positive in a median of 70% of the eight cancer types. The sensitivities ranged from 69% to 98% for the detection of five cancer types (ovary, liver, stomach, pancreas, and esophagus) for which there are no screening tests available for average-risk individuals. The specificity of CancerSEEK was > 99%: only 7 of 812 healthy controls scored positive. In addition, CancerSEEK localized the cancer to a small number of anatomic sites in a median of 83% of the patients.

儘早查出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關鍵。本文介紹一種血液檢查,該血檢可以通過評估循環蛋白水平和游離DNA中的突變情況查出八種常見的癌症。我們對1005名病人分別進行了該項名為CancerSEEK的血液檢查,這1005名病人分別患有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食道癌、結直腸癌、肺癌或乳腺癌。這八種癌症的血檢結果呈現陽性的中位值達70%。其中卵巢癌、肝癌、胃癌、胰腺癌和食道癌,這五種癌症對CancerSEEK的敏感度為69%到98%;並且,尚無可評估這五種癌症平均風險的檢查。CancerSEEK的特異性高於99%——在812名健康的對照組參與者中,只有7人的檢查結果呈陽性。此外,CancerSEEK可將患癌部位定位在少數解剖學位置,成功率的中位數為83%。

相關焦點

  • Nature Cancer導讀:代謝重編程、癌症的適應性等
    1篇綜述類文章,研究類文章涉及COVID-19和癌症的互相影響、衰老相關的線粒體DNA突變、GD2-CAR-T、癌症細胞在不同部位的代謝適應性、FOXM1的腫瘤抑制作用等,綜述類文章介紹了COVID-19對癌症治療的影響。
  • 聚焦癌症治療!幹細胞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多能幹細胞通過多種途徑幫助人類對抗癌症20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大學醫院血液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對15個接受過間充質幹細胞移植的患者進行了組織取樣,為腫瘤的靶向治療提供了另一種極具前景的新選擇。該研究納入了5名卵巢癌患者,以檢測間充質幹細胞對於卵巢癌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2015年,該研究中心還在此網站上更新了關於幹細胞移植治療乳腺癌的研究。該研究納入了12名志願者,採用幹細胞移植聯合幹擾素β的方法治療乳腺癌,並評估一年的總體生存率。除了採用間充質幹細胞,科研人員還瞄準了利用多能幹細胞分化的NK細胞來治療癌症。
  • 生態級負氧離子可有效抑制癌細胞轉移和擴散,為癌症患者帶來福音
    最後,環境因素、電腦輻射、過度勞累等等,癌細胞最喜歡這種惡劣環境;外加霧霾天氣、環境汙染,給人們的呼吸帶來重災,從而引發疾病。傳統治療癌症的幾大方式很多人「聞癌色變」,就是因為癌症一度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目前,癌症主要治療方法有手術、放射、化學藥物治療三大模式。在這三種治療中,宿主、腫瘤、治療三者之間存在著極其複雜的相互關係。
  • Int J Cancer:抗血管生成藥物多巴胺或可用於癌症治療
    、血管及腎臟疾病的藥物—多巴胺或許可以安全用於癌症治療中,來遏制腫瘤組織血管的生長,相關研究發表於國際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文章中,研究者通過研究表明,多巴胺可以抑制兩種動物模型機體血管的生長,同時並不會引發嚴重的副作用。此外,多巴胺還可以抑制因5-氟尿嘧啶引發的血液中中性白細胞數量的減少,5-氟尿嘧啶是一種常用於治療胃腸道及其它腫瘤的化療製劑,比如結腸癌、胃癌及胰腺癌等。
  • 派特CT(PET-CT)落戶上饒五院為患者帶來福音
    為周邊地區群眾的健康事業帶來了福音。如今,8個多月過去了,派特CT的應用情況如何呢?帶著這份關注我們採訪了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派特CT中心主任段早輝教授。  段早輝教授告訴我們,由於宣傳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許多人目前都還不知道上饒五院有了派特CT這個設備。有的人即便知道了也不甚了解,所以,從業務量來看,人數不算多,每個月大概有一百多例,累計還不到一千。
  • 空氣負離子機成為癌症患者福音 有效抑制擴散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有一份調查數據表明,當代社會在因病死亡中,癌症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一殺手,且癌症的發病率仍在持續升高中。之前,在我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中,癌症也已緊隨心腦血管疾病之後,高居「榜眼」。癌症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恐懼,大多癌症患者最終是因絕望而終。    面對這一人類的最大災難,現代醫學則顯的束手無策。
  • Cancer Sci.:武大大四學生《癌症科學》發表綜述性研究論文
    近日,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四年級本科生王志浩收到日本癌症學會官方期刊《癌症科學》(Cancer Science,SCI期刊)編輯部的通知,他的綜述性研究論文《一個新的致癌蛋白Pirh2:脫離MDM2的光環從暗處走向前臺》,已在線發表。
  • 【Cancer Letters】國家癌症中心:我國最新癌症現狀統計,總體患癌率為5.5%
    結果顯示,我國5年內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數約為749萬(其中男性患者368萬人,女性患者381萬人),總體5年癌症患病率為556/10萬。與發病率相比,5年患病率更能從整體上反映疾病負擔。2011年,我國5年內患癌且存活人數及患癌率詳見下表。這749萬癌症患者都分別罹患什麼癌症?主要分布在哪個年齡段呢?
  • ...泛生子助力癌症遺傳諮詢——《Counseling about cancer》中文...
    泛生子基因作為協辦方,為書籍編譯工作提供了學術支持。《Counseling about cancer》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於2011年出版的英文圖書,該書目前已經出到第3版,涉及分子生物學、癌症遺傳學、乳腺癌、結直腸癌、癌症遺傳諮詢等內容。此次中文版編譯是中國癌症遺傳諮詢領域的一座裡程碑,同時為我國癌症遺傳諮詢教育提供了國際領先的理念以及理論基礎。
  • Cancer Med:新方法可高效檢測出癌症復發
    研究者表示,這種靶向作用腫瘤衍生DNA的新型血液檢測手段能夠成功檢測結直腸癌患者在疾病緩解期的癌症復發情況,而且這種雙基因檢測手段就好像一種高效的指示燈一樣,非常簡單、侵入性較低且可靠性較高。研究者招募了122名癌症術後倖存者進行研究,他們發現,大約在70%的癌症復發患者機體的血液中都能夠發現甲基化的BCAT1和IKZF1的DNA;同時研究者還發現,32.1%的患者都檢測到了癌胚抗原(CEA)陽性,癌胚抗原是檢測腫瘤復發的標準試驗。目前有94名患者沒有出現臨床上的能夠檢測到復發的情況,而且相比癌胚抗原測試而言,這種新型檢測手段在陽性率的檢出上並無明顯不同。
  • 乳腺癌國產新藥上市, 為Her-2陽性患者帶來福音
    2015年,中國乳腺癌新發患者數量增至28萬,相較過去而言,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攀升。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2014年乳腺癌的新發患者數高達27.9萬,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榜首,同年有6.6萬乳腺癌患者死亡,佔女性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5位,這些數字令我們心驚和心痛!
  • 創新藥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患者生存率顯著提高
    癌症已成為美國第二大人口死亡原因,隨著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每年癌症確診和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據統計,40%的美國男性和39%的美國女性將在一生中被確診癌症,20%的全美死亡病例由癌症導致。美國每年癌症護理產生的直接醫療費用為802億美元,與癌症有關的死亡病例所導致的生產力間接成本損失高達944億元。隨著癌症患者數量的日益增加,新療法和早期篩查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 Cancer Research:轉錄組分析發現可診斷多種癌症的泛標記物
    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許多基因都會發生突變並出現功能紊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或可作為癌症的診斷標記或靶向治療得到進一步開發,幫助癌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 質子治療:被譽為癌症患者的福音,能代替化療嗎?
    說起癌症的治療方式,化療是最常見的一種。不過在很多人看來得了癌症基本上就是絕症了,雖然可以治,但一次次的治療,花費也會變多,患者自身也要承受痛苦,到最後,也不過是心理安慰而已,還可能會人財兩空。對於確診就是晚期的癌症患者來說,有些患者還會選擇放棄治療,因為覺得難以逆轉了。
  • 癌症患者全基因組無細胞DNA片段分析
    癌症患者全基因組無細胞DNA片段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5 14:23:08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Victor E.
  • Science子刊詳解:經過基因改造的腺病毒有望成為對抗轉移性癌症的...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1月25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stemic cancer therapy with engineered adenovirus that evades innate immunity」。論文第一作者為埃默裡大學研究員Svetlana Atasheva博士和凱斯西儲大學研究生Corey Emerson。
  • COVID-19癌症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較高
    COVID-19癌症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較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31 23:45:54 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Jeremy L Warner團隊分析了COVID-19對癌症患者的臨床影響。
  • 璧醫「追光者」為患者帶來福音
    璧山區人民醫院供圖  72歲的陳女士出現皮膚、鞏膜黃染,自行前往重慶市某醫院進行診治後,考慮診斷為「乙型病毒性肝炎、B肝後肝硬化、糖尿病」,對症治療後好轉出院。2020年12月,患者突發暈厥,隨即到璧山區人民醫院進一步診療,活檢結果診斷為「十二指腸乳頭腺癌」。
  • 李詠因癌症去世!為什麼癌症cancer和巨蟹座的英文一樣?
    不過cancer與癌症的關聯不在於此。cancer是中世紀英語,首次使用是在14世紀,源於拉丁語,本意是螃蟹。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曾將處於發展期和惡性潰瘍的腫瘤命名為karkinos,即希臘語中的「螃蟹」,因為惡性腫瘤的表面形狀形似螃蟹。
  • 是它是它就是它,一種新型lncRNA帶來的抗癌新思考 | Cancer...
    正常情況下,細胞內鈣通過激活鈣調素(CaM)和CaM激酶(CaMKs)發揮其信號功能。儘管對鈣流是如何對鈣信號傳導和其他途徑之間的相互關聯進行調節還不清楚,但最新的研究已經確鑿地證明了鈣流在腫瘤的進展中起著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