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面前,人類是那麼渺小和脆弱,一種嚴重的疾病就可能會致命!
而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疾病不單單可能致命,更是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癌症被確診的那一刻,仿佛死神就已經悄悄降臨了。而為了能活下去,傾家蕩產治療、負債纍纍也成了大部分癌症家庭的現狀。患者每天在疾病折磨中苦苦掙扎,又無奈的看著家人被自己牽連。更為可怕的是,即便是治療、負債,癌症晚期也難以挽救!
癌症本身屬於一種基因疾病,它是細胞惡性單克隆增殖後的產物,本屬於腫瘤的其中一種。但是,造成癌腫出現的癌細胞,還具有消耗、侵犯、轉移和浸潤、破壞等多個特點。由於癌症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到了晚期階段!
晚期癌症不再局限於身體某一處,它們在體內廣泛浸潤和轉移,患者器官功能已經被破壞、組織受損,且身體攝入和儲存的營養被癌細胞大量消耗,機體變得越來越虛弱。隨著癌症不斷進展,併發症、器官衰竭、死亡,都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所以,從癌症本質、臨床對癌症晚期無法治療等特點來看,癌症的預防意義要比治療重要的多。而想要避免癌症找上自己,以下幾點做到位很有必要:
1、控制情緒:情緒和癌變之間沒有直接關聯,但是卻存在因果關係。在臨床上情緒長期抑鬱、壓力過大、喜怒無常等,也被稱為「易患癌性格」。
因為長期情緒不穩定,會降低機體免疫能力,並導致內分泌紊亂,進而增加自己患癌的機率。所以,笑一笑十年少並不是一句空話,好情緒的把握就是在降低自身患癌風險;
2、科學飲食:飲食與癌變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比如長期暴飲暴食、三餐不規律、習慣吃燙食等不良習慣,正是促發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胰腺炎、消化道炎症的原因。而長期患慢性疾病,恰恰就會增加致癌風險。
除此外,某些食物中也含有致癌物質,這包括了燒烤、煙燻、油炸、醃製等。想要預防癌症,首先就應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三餐固定、七分飽、飲食請且均衡,才是健康之根本;
3、運動:可能大家都認為,運動的最終目的是減肥,我又不胖當然就不需要運動。但實際上,運動的作用可不僅僅是控制體重如此簡單,運動還能提升血液循環和身體代謝,讓體內廢物更好地排出體外,降低致癌物與身體的接觸。
而且,運動還能提升免疫力,讓免疫系統能更好的篩查體內細胞,儘早揪出變異細胞並將其清除;
4、避免致癌物接觸:在人類的生活中,就潛伏著各種可致癌的物質,比如香菸和酒精就是臨床明確的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屬於一類致癌物,和消化道癌症、肺癌、肝癌、胰腺癌等都有密切關聯。
除此外,特殊工作人群(礦工、裝修工人、接觸化學物質、石油工人、廚師),由於長期接觸可致癌的物質,如果未能做好防護,也會增加患癌可能!
5、防癌篩查:這是防治癌症最關鍵之處,雖說我們在生活中可做好預防工作、遠離致癌的因素或致癌物質,但是畢竟臨床對癌症的病發原因還未完全明確;
所以定期進行防癌篩查,才是最保險的辦法,特別是已經明確的癌症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史、長期有不良習慣、有慢性病、45歲以上的人群,都應定期進行防癌篩查!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人在這一生中,都有20%的患癌可能,這要比中彩票的機率大的多。所以,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自己未必就是唯一的「幸運兒」。提高對癌症的警惕意識,科學健康的飲食和生活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