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在醫學上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相對應的,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
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腫瘤又分為良性和惡性,但癌症只等於惡性腫瘤,腫瘤如果演變成惡性腫瘤基本等於判了死刑,即使惡性程度低的腫瘤,存活時間也只有數年到十幾年,目前,癌症依然是人類最難攻克的疾病。
惡性腫瘤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較為明確的與癌症有關的因素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類,外源性是指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吃變質食物,約1/3因癌症而死亡的患者與吸菸有關,吸菸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攝入大量烈性酒可導致口腔、咽喉、食管惡性腫瘤的發生,除此還有環境汙染與職業性(例如空氣汙染)、天然及生物因素(例如人類乳頭狀病毒感染與宮頸癌) 、慢性刺激與創傷、醫源性因素(例如輻射)等;
內源性是指遺傳、免疫系統受損、內分泌失調(激素水平異常),其中遺傳因素是最常見的內源性致癌,如果有家族性乳腺癌,其發生率達80%以上,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內源性致癌的機率明顯增加,所以這就意味著即使不煙不酒,作息規律,三餐正常,還是有可能得癌症,只不過外源性致癌率會更高一點罷了。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對癌症有直接療效的藥物,我們只能通過定時體檢和平時預防兩種手段去降低患癌機率,上面我們有說到癌症是惡性腫瘤,這就說明腫瘤惡性的時候才會成為癌症,良性腫瘤對人體生命並無危險,良性腫瘤簡單來說就是細胞變大,像吹氣球一樣,但生長比較緩慢。由於瘤體不斷增大,可擠壓周圍組織,但並不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內,瘤體多呈球形、結節狀。周圍常形成包膜,因此與正常組織分界明顯,用手觸摸,推之可移動,發現後及時通過手術切除即可,很少有復發;所以每年去醫院進行一次全身徹底檢查,可以檢查是否有腫瘤的跡象,有就儘快切除,沒有就花錢買個心安。
而說到防癌,其實癌症的種類並不少,沒有哪樣東西可以以一己之力實現全癌症預防,但可以對症下藥,例如預防肝癌的就是維生素C,王紅陽院士發布的論文中,他們發現肝癌細胞中運輸維生素C的通道——SVCT-2比正常細胞表達的要高很多,這表明肝癌細胞可以運輸更多的維生素C,
而維生素C運輸多,肝癌幹細胞中的的維生素含量就越高。而高劑量的維生素C在進入細胞後會增加細胞內活性氧,而維生素C是容易被氧化的微量元素,維生素C被氧化後產生的脫氫抗壞血酸(DHA),會搶走癌細胞的葡萄糖,而葡萄糖是癌細胞存活的必要條件,缺少葡萄糖供給的肝臟癌細胞自然就會死掉。
所以經常喝酒的朋友或者B肝患者,都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C來保護肝臟,預防癌細胞,我們平時吃的蔬果就含有維生素C,刺梨是目前已知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常吃可以保護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