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萬人研究數據:每天運動1小時,能讓多種癌症風險下降

2020-11-02 39健康網

大家都知道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但運動是否也能預防癌症,是醫學科學界一直在探索的話題之一。

近期,在醫學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發布的一則研究,闡明了早晨運動與前列腺癌、乳腺癌風險下降的關係。


這項研究分析了西班牙大型研究MCC-Spain的1200多名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以及1500多名對照人群。調查了這些人群的體重、吸菸史等與所患癌症的相關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每位參與者的周運動量、運動時段等信息。

這項對照研究的結果顯示,早上8-10點運動的人,前列腺癌發病風險下降26%,乳腺癌發病風險下降27%[1],而在其它時段運動,只有男性在19-23點運動,會出現前列腺癌風險下降的情況。

對於這一結果出現的原因,研究團隊也有分析,如比起晚間運動,晨練不會造成人體褪黑素分泌減少,而褪黑素有一定抗癌作用。

只要動起來,就能防癌!

我們常常提倡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是因為運動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曾針對75萬人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

結果顯示,運動量與防癌效果是正相關的關係,包括乳腺癌、肝癌、腎癌等多種常見癌症,尤其是走路、騎自行車這種「中等強度運動」[2]。根據研究數據,75萬參與者平均每周中等強度運動時間,恰好就在7.6~8.0小時,平均下來也就是一天一小時左右。


圖源:全球腫瘤快訊

眾所周知,習慣運動的人往往有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曾經有研究顯示,常年習慣運動的人,患癌症的風險要降低90%。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增強機體免疫力,讓體內的細胞能更有效率的抵禦變異癌細胞的入侵。另外,肥胖與很多癌症的發生都有關,而運動能控制體重,避免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

晨練還是晚練,你選對了嗎?

有些人喜歡早上鍛鍊,覺得晨練能夠喚醒一天的活力;有的人喜歡晚上運動,能夠消除一天工作下來的疲憊和壓力。其實這兩種時段的運動各有優缺點。

晨練的優點是早上起來能夠快速地喚醒身體的各項機能,提高新陳代謝率,使接下來的生活和工作能保持較高的精神力;此外,在夏秋季,早晨的氣溫比較舒適,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

晨練的缺點在於,在深冬氣溫過低,就不適合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運動了,否則會引發血管收縮導致的血液波動。早上胃口較差,常常不吃東西就進行運動,容易引發低血糖

晚練的優點是不用早起,更容易堅持,而且晚上人的體力較為充沛,能提高運動效率,還能減少受傷風險缺點是晚練可能影響晚上的就餐與睡眠,會擾亂正常就餐的時間。另外人在運動以後分泌多巴胺,導致大腦興奮,有可能導致難以入睡的情況


怎樣才算是「有效運動」?

很多人說自己每天都有「運動」,為何身體狀況不見改善?其實你可能做了無效的運動。

針對某段運動有效與否,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首先是運動後有飢餓感。正常來說,經過運動,人體內的血糖會降低,就會感到飢餓;其次,運動後的肌肉會有「泵感」,也就是肌肉會感到一定程度上的飽漲感和輕微的發熱;最後是心率的增加,運動時和運動剛停止時,心率要增加到中等水平,約為120~180次/分鐘,才能稱作有效運動。

要達到以上有效運動的標準,運動時需要保持一定的時長,比如慢跑需要30分鐘以上才會開始燃燒脂肪。另外,運動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率,如心率沒有提高到中等水平範圍,那運動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現在的人都非常熱衷於運動,因為運動不僅能帶給我們健康的身體,還能塑造好看的身材,幫助減肥,甚至對預防癌症都有幫助。但究竟是晨練還是晚練更適合自己,要結合自身狀況進行選擇。最後,運動一定要保持「有效運動」,注意運動方式方法。

參考資料:

[1] Weitzer J, Castaño‐Vinyals G, Aragonés N, et al. Effect of time of day of recreational and household physical activity on prostat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MCC‐Spain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0.

[2] 75萬人數據顯示:每周適量運動降低多種癌症風險.全球腫瘤快訊.2020-0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大數據分析如何助力人類癌症、HIV等多種疾病的研究?
    >如今在大數據時代,癌症研究人員開始尋找多種新方法來監測癌症免疫療法的有效性;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新方法,該方法或能作為一種新型工具幫助確定患者的免疫系統如何對癌症免疫療法產生反應,以及如何有效識別機體自身的腫瘤。
  • 運動可降低肝癌發病風險
    運動還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風險。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美國癌症協會和哈佛大公共衛生學院對超過75萬成年人的研究顯示,運動與7種癌症的風險降低有關。每周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75-150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腎癌、骨髓瘤、肝癌和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風險。
  • 肥胖使肝癌風險增加124%,美國癌症學會推薦飲食和運動防癌
    此外,超重或肥胖與整體癌症風險增加有關。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的研究,超重被認為是造成美國約8%的癌症以及約7%的癌症死亡的原因。01肥胖增加多種癌症風險丹麥一項為期40年(1977-2016年)的全國性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與幾種常見癌症的較高風險相關。
  • 47萬人研究:快步走是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
  • 71項研究匯總:運動能降低22%癌症死亡率!選哪種運動最好?
    有粉絲諮詢小艾:「我上周檢查出癌症,醫生說還處於早期階段,我想通過運動的方式提高抵抗力,減少癌症的表現,那麼運動到底能不能夠治療癌症症狀?有什麼運動可以抗癌?」運動能抗癌,估計很多人不相信,但是這有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身體免疫力,增強抗癌能力。
  • 47萬人研究:快走是項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只要有超重,就是有致癌風險!而且致癌風險和體重超標程度是成正比的。當前,受肥胖影響最大的是子宮癌,BMI超標,最高可以產生7.1(6.3~8.1)倍的患癌風險!要知道大量飲酒引起的最高發的癌症口腔癌、鼻咽癌也不過是高於正常值5倍左右的風險。另一個受肥胖影響巨大的是食管腺癌,其最高可以產生4.8倍的患癌風險。
  • 英國48萬人研究,揭秘慢病患者「續命」真相
    這不,英國科學家通過對48萬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平地驚雷的結論:如果能改變四種生活方式,那麼分別與男性和女性慢病患者的預期壽命延長6.3和7.6年有關。到底是哪四種生活方式?馬上為您揭曉!9月22日發表在《 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0年間英國境內480,940名成年人的數據,評估了36種慢性病和四種生活方式(運動,吸菸,飲食和飲酒)。
  • 《自然·醫學》:高強度運動更有利於健康!劍橋科學家研究近10萬人發現,在相同的能量消耗下,高強度更能降低死亡風險丨臨床大發現
    這個結果很有意思,它意味著如果你將每天低強度運動消耗的能量,通過中高強度的運動形式(底線是大約1小時4公裡的快走)消耗掉,哪怕總能量消耗沒有增加,也是與死亡風險降低30%以上有關。,甚至能降低死亡風險。
  • JAMA子刊:劇烈運動更有利於健康!超40萬人10年隨訪顯示,高強度運動佔比過半,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7%有關丨臨床大發現
    近日,來自武漢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的研究結構,在研究403681名成年人長達十年的隨訪數據之後發現:在中高強度運動總量相同的情況下,高強度運動佔比越高,全因死亡風險越低。這項研究再次表明,增加高強度運動的比例與額外的健康益處相關。
  • 劍橋10萬人研究:燃燒一樣的卡路裡,運動強度高低有差嗎?
    據劍橋大學新聞稿介紹,這是「迄今為止通過加速計測量身體活動的最大規模研究」。通過對近10萬人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雖然任何強度的身體活動都有益健康,但高強度的運動好處更大。而可穿戴設備則能很好地檢測這類活動。這項研究分析了參與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研究的96476名中年人數據,研究期間,這些受試者在腕部佩戴了研究級的活動追蹤器,為期一周。
  • 跟蹤研究顯示:每天360mL奶,死亡風險最低
    數據來源於美國的三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總死亡風險率、心血管病死亡風險率、癌症死亡風險率)。研究覆蓋21.7萬人(包括168153名女性和49602名男性),科研人員跟蹤了參與者的飲食習慣長達32年。隨訪期間,這21.7萬餘人中,共有5.1萬人不幸死亡,其中1.2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1.5萬人死於癌症。
  • 百年老藥阿司匹林,顯著降低消化道癌症風險
    該報告顯示,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罹患多種消化道癌症的風險,包括一些致命性癌症,如胰腺癌和肝癌。 由義大利米蘭Mario Negri腫瘤學部門癌症流行病學負責人Cristina Bosetti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經常使用阿司匹林(每周至少服用1-2片),可大大降低所有這些癌症的發生風險(頭頸癌除外)。
  • 研究證實,肥胖讓癌症更危險!減肥不為變美,為救命
    肥胖:增加多種癌症風險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國際癌症研究組織」(IARC)的文章,通過檢索超過【4】肥胖增加乳腺癌風險一項來自美國美國癌症協會、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80885名5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長達約10年的調查發現,與體重保持穩定(±2kg)的女性相比,體重持續下降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較低,而且體重持續下降的量越大,患乳腺癌的風險越低:❖ 體重減輕2-4.5公斤的女性風險降低13%
  • 「科學與生活」第590期:吃堅果能降低患病風險嗎
    每天食用約20克堅果,確實能降低罹患冠心病和癌症等疾病的風險。有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全球29項已發表的研究報告,涉及近82萬人,涵蓋了榛子、核桃和花生等多種堅果。結果發現,儘管不同人群存在一定差異,但總體上食用堅果與大部分人的多種疾病風險下降存在聯繫。
  • 衰老導致多種免疫細胞功能下降!與癌症發病率息息相關
    同時,NK細胞在面對癌細胞時,也絕不手軟,甚至不需要其他細胞的激活與刺激,便能直接識別並殺死癌細胞,對於人體每天正常會產生的癌變細胞也有一定的清掃作用,之所以沒有導致癌症病發,都要感謝NK細胞的功勞。△ 人體免疫機能在巔峰期後不斷下降,患病風險急劇增加
  • 科學家告訴你運動如何改善健康抵禦多種疾病?
    【1】對抗癌症,最好的方法是多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新聞閱讀:A workout a day may keep cancer away世界癌症專家峰會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多一些身體鍛鍊,少一些癌症治療,這會有助於人類遠離癌症。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會議於月底在芝加哥舉行。
  • 抗癌「神藥」能治17種癌症,有效率達75%,有裡程碑意義!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表針對Vitrakvi的療效以及安全性的臨床研究結果,研究顯示,從年齡在4個月以上,一直到76歲以下的癌症患者,針對17種不同類型的癌症總體有效率大概在75%左右。   一名66歲唾液腺癌男性患者,過往進行過放化療,但是治療效果均不理想,使用Vitrakvi治療7個周期後,效果明顯。
  • 權威數據:需要多少運動量可以抵消久坐10小時帶來的健康風險?
    眾所周知,久坐不動會給身體帶來各種健康風險。此前一項薈萃分析表明,每天需要60到75分鐘的中到高強度運動才能抵消掉與久坐相關的死亡風險。但每天單獨拿出60分鐘運動,恐怕很少有人能做到吧?在這些研究隊列中,參與者久坐的平均時間為8.5到10.5小時/天;中到高強度體育活動從8分鐘/天到35分鐘/天不等。分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最高運動量/最少久坐時間),隨著中到高強度體育活動的時間減少,死亡風險也隨之上升。
  • 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藥!三個信號判斷運動效果
    法國《費加羅報》近日撰文稱,在癌症形成之前、之中、之後,進行體育運動都對健康十分有益。充分的運動可以顯著降低患癌症的風險。眾多研究已證實,運動對身體具有保護功能,能夠對抗多種癌症,特別是對最常見的結腸癌和乳腺癌,效果最為突出。對子宮內膜癌、肺癌、直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甲狀腺癌、胰腺癌等癌症,運動也或多或少地被證實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