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運動與健康息息相關,但運動是否也能預防癌症,是醫學科學界一直在探索的話題之一。
近期,在醫學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發布的一則研究,闡明了早晨運動與前列腺癌、乳腺癌風險下降的關係。
這項研究分析了西班牙大型研究MCC-Spain的1200多名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以及1500多名對照人群。調查了這些人群的體重、吸菸史等與所患癌症的相關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每位參與者的周運動量、運動時段等信息。
這項對照研究的結果顯示,早上8-10點運動的人,前列腺癌發病風險下降26%,乳腺癌發病風險下降27%[1],而在其它時段運動,只有男性在19-23點運動,會出現前列腺癌風險下降的情況。
對於這一結果出現的原因,研究團隊也有分析,如比起晚間運動,晨練不會造成人體褪黑素分泌減少,而褪黑素有一定抗癌作用。
我們常常提倡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是因為運動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曾針對75萬人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
結果顯示,運動量與防癌效果是正相關的關係,包括乳腺癌、肝癌、腎癌等多種常見癌症,尤其是走路、騎自行車這種「中等強度運動」[2]。根據研究數據,75萬參與者平均每周中等強度運動時間,恰好就在7.6~8.0小時,平均下來也就是一天一小時左右。
圖源:全球腫瘤快訊
眾所周知,習慣運動的人往往有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曾經有研究顯示,常年習慣運動的人,患癌症的風險要降低90%。運動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增強機體免疫力,讓體內的細胞能更有效率的抵禦變異癌細胞的入侵。另外,肥胖與很多癌症的發生都有關,而運動能控制體重,避免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
有些人喜歡早上鍛鍊,覺得晨練能夠喚醒一天的活力;有的人喜歡晚上運動,能夠消除一天工作下來的疲憊和壓力。其實這兩種時段的運動各有優缺點。
晨練的優點是早上起來能夠快速地喚醒身體的各項機能,提高新陳代謝率,使接下來的生活和工作能保持較高的精神力;此外,在夏秋季,早晨的氣溫比較舒適,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
晨練的缺點在於,在深冬氣溫過低,就不適合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運動了,否則會引發血管收縮導致的血液波動。早上胃口較差,常常不吃東西就進行運動,容易引發低血糖。
晚練的優點是不用早起,更容易堅持,而且晚上人的體力較為充沛,能提高運動效率,還能減少受傷風險。缺點是晚練可能影響晚上的就餐與睡眠,會擾亂正常就餐的時間。另外人在運動以後分泌多巴胺,導致大腦興奮,有可能導致難以入睡的情況。
很多人說自己每天都有「運動」,為何身體狀況不見改善?其實你可能做了無效的運動。
針對某段運動有效與否,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首先是運動後有飢餓感。正常來說,經過運動,人體內的血糖會降低,就會感到飢餓;其次,運動後的肌肉會有「泵感」,也就是肌肉會感到一定程度上的飽漲感和輕微的發熱;最後是心率的增加,運動時和運動剛停止時,心率要增加到中等水平,約為120~180次/分鐘,才能稱作有效運動。
要達到以上有效運動的標準,運動時需要保持一定的時長,比如慢跑需要30分鐘以上才會開始燃燒脂肪。另外,運動中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率,如心率沒有提高到中等水平範圍,那運動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現在的人都非常熱衷於運動,因為運動不僅能帶給我們健康的身體,還能塑造好看的身材,幫助減肥,甚至對預防癌症都有幫助。但究竟是晨練還是晚練更適合自己,要結合自身狀況進行選擇。最後,運動一定要保持「有效運動」,注意運動方式方法。
參考資料:
[1] Weitzer J, Castaño‐Vinyals G, Aragonés N, et al. Effect of time of day of recreational and household physical activity on prostate and breast cancer risk (MCC‐Spain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0.
[2] 75萬人數據顯示:每周適量運動降低多種癌症風險.全球腫瘤快訊.2020-0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