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萬人研究:快步走是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2020-12-08 騰訊網

發表於《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項報告,揭示了快走與壽命的關係。

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

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雜誌也曾刊登過相關研究,研究表明,堅持一周快走2.5小時,最多可使壽命延長7年。即便是將這個時間縮短一半,也可延長2年壽命。

快走是介於散步和慢跑間的運動,堪稱世界上最簡單的有氧運動,在這幾年越來越受推崇,因為它可以給人們帶來多種的好處。

為什麼快走越來越受推崇?這4個好處很明顯

▲保持體形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顯示,經常快步走、每次時間超過30分鐘的人,與從事其它運動的人相比,所有年齡段女性以及50歲以上的男性體重更輕、腰圍更小。

▲延長壽命

英國劍橋大學相關研究發現,每天快走20分鐘,可燃燒90-110卡路裡,降低了普通人群1/3早死的可能性。而肥胖的人如果可以長期堅持,可降低16%的早死風險。

▲增強心肺功能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曾刊登過一項研究顯示,1天僅需快走10分鐘,就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發生心臟病的機率。因為走路時可以鍛鍊心臟肌肉和胸廓肌肉,從而鍛鍊心肺功能。

▲預防癌症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發現,1周快走超過3小時,可延緩或預防前列腺癌的擴散。此外,英國也有研究顯示,堅持每天以每分鐘100~120步的強度健走約1.6公裡,可有效預防、治療乳腺癌、前列腺癌、腸癌等癌症。

總的來說,快步走是一項溫和的有氧運動,比跑步給身體帶來的負擔少,又比普通散步更能達到鍛鍊心肺功能、鍛鍊肌肉,適用於很多人,所以鼓勵大家平時適當地進行快走來鍛鍊。

快走需達到什麼標準?

當然,想要通過快走達到養生功效,也是有方法的,並不是走路快點就行。那麼,快走需達到哪些標準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呢?

標準1:心率

心率對判斷運動強度是否合適有著重要作用,一般可以通過目標心率和自我感覺2個方面判斷。

目標心率 =(220-年齡)×50%~70%。從感覺上來看,鍛鍊後微微出汗,稍微有一些肌肉酸痛,但休息後便會逐漸恢復,第二天體力充沛,說明運動量合適。

標準2:時長

一次運動的時間不低於10分鐘,最好的時間是30分鐘~1小時。如果運動時覺得呼吸比較急促,只能說一些比較短的句子,不能完整的表達出長句子,則說明運動達到了中等強度。

標準3:邁步幅度

因為每個人身高腿長差異,所以邁步幅度也會有所差異,一般控制在65釐米較為合適。

標準4:邁步頻率

最佳的邁步頻率是一分鐘走90~120步,《英國運動醫學雜誌》有研究顯示,如果每分鐘至少走100步,可以獲得更多健身益處。

所以,想要通過快走達到保健的目的,是有方法的,只有走對了,才能更好地收穫健康。

健康快走,牢記「三部曲」

認識了快走的標準,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快走、需要注意什麼呢?

行走前:做好熱身準備,可以做做胳膊擴展,拉伸一下兩腿,活動下筋骨,待身體稍微發熱,就可以出發了。

行走中:注意保持快走狀態,一隻腳落地之後,另一隻腳才邁步,建議走30分鐘以上,期間不要間斷,不然健身效果會大打折扣。

行走後:結束不要突然停止運動,或者直接坐下來,應該逐漸地減慢速度,繼續散步幾分鐘,給身體一個緩衝的過程,讓心跳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再喝水。

堅持快走,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但前提是正確快走。上述已經將方法告訴大家,趕緊get起來吧!

參考資料:

[1]Comparative Relev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Adiposity on Life Expectancy

A UK Biobank Observational Study, May 09, 2019, DOI:https://doi.org/10.1016/j.mayocp.2018.10.029

[2]快步走——你不能忽視的健身良方.人民網-科普中國.2016-07-26

[3]快步走,一項「溫柔」的有氧運動!心肺和骨骼都在悄悄變好.生命時報.2020-09-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47萬人研究:快走是項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發表於《梅奧診所學報》(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項報告,揭示了快走與壽命的關係。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
  • 每天快走1小時,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快走,成為現在越來越多人的飯後運動方式。有的人認為,快走比跑步好的地方就是不會那麼累;有的人認為跑步會傷膝蓋,快走就不會;更有的人認為快走減脂更加輕鬆,那麼你有想過堅持每天快走一小時,你的身體會發生什麼改變嗎?
  • 堅持運動幾十年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大多數的老年人總是喜歡曬曬太陽,宅在家裡看看劇喝喝茶,養養寵物,可是爺爺不是這樣,他愛運動,他喜歡快走和慢跑,幾乎每天都要出去跑上幾天,除了颳風下雨實在不方便的日子,他都會動一動他的那把老骨頭。爺爺說:"身體總是越動越棒的,你不運動,病魔就會來找你,你堅持運動,身體才會健康,生命才能長壽。"
  • 神經學家研究發現:50歲後,每天堅持1項運動,大腦可變得更年輕
    靜坐可以讓大腦變得更年輕神經學家拉扎爾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中受傷,治療師建議她多多練習伸展,於是拉扎爾報名了瑜伽課程,在課堂中瑜伽老師經常讓學員盤腿靜坐,經過幾周的瑜伽練習後拉扎爾發現自己的心境變了,變得具有同理心、同情心,還經常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待比賽也不再焦慮,壓力變小了,睡眠質量提上了,於是她開始研究靜坐對神經的影響。
  • 23萬人追蹤研究:只要跑步就能延壽!再也沒理由犯懶了
    23萬人追蹤研究:只要跑步就能延壽!再也沒理由犯懶了愛跑步的人有多賺?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一項涉及23萬人的研究顯示:與不跑步的人群相比,任何程度的跑步都能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7%、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30%、癌症死亡風險降低23%。堅持跑步,就相當於擁有了一項長壽資本,再也沒理由犯懶了。
  • 英國48萬人研究,揭秘慢病患者「續命」真相
    這不,英國科學家通過對48萬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平地驚雷的結論:如果能改變四種生活方式,那麼分別與男性和女性慢病患者的預期壽命延長6.3和7.6年有關。到底是哪四種生活方式?馬上為您揭曉!9月22日發表在《 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0年間英國境內480,940名成年人的數據,評估了36種慢性病和四種生活方式(運動,吸菸,飲食和飲酒)。
  • 75萬人研究數據:每天運動1小時,能讓多種癌症風險下降
    1200多名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以及1500多名對照人群。對於這一結果出現的原因,研究團隊也有分析,如比起晚間運動,晨練不會造成人體褪黑素分泌減少,而褪黑素有一定抗癌作用。只要動起來,就能防癌!我們常常提倡每天堅持運動一小時,是因為運動能夠保持身體的健康。
  • 劍橋10萬人研究:燃燒一樣的卡路裡,運動強度高低有差嗎?
    我們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是,運動強度怎麼選,尤其是在運動總量一樣的情況下,低強度長時間和高強度高效率孰優孰劣?我們還沒有確切的答案。最新發表在《自然-醫學》,來自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的大型研究為我們帶來了重要證據。
  • 每天早晨兩小時, 快走是多少步?
    在了解你十秒鐘的平均步數之後,你一小時可以走多少步?出來吧,出來吧!一般「快走」的頻率是:2步每秒,20步每秒;每分鐘120步,每小時7200步。2小時可達14400步!但我建議:如果是晨練的話,每天快走不超過一萬步。即:每天"快步走"運動時間不超過1小時20分鐘,即10000步左右。年事已高的65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天快步鍛鍊1小時。即不超過8000步,主要是為了保護膝關節安全。
  • 中年人血壓高,堅持「快走」能降下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我們要如何控制自己的血壓呢,每天堅持快走,血壓能降下來嗎?醫生給出新答案!一、中年人血壓高,堅持「快走」能降下來?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正常的血壓藥控制在80~120之間,高壓在120以內,低壓控制在80以上,有小浮動的波動也算正常,那麼,血壓在145/95的明顯就偏高了。
  • 每天跑步多久,能有效延長壽命?
    小編就這方面的問題搜尋了一些研究成果,發現了一些可以作為參考的數據。美國一所研究機構曾跟進調查約5.5萬人後發現:每天跑步5分鐘能有效延長壽命。這項研究結果曾引發民眾和研究人員的熱議:堅持走路是否有相同的效果?長跑的效果又如何呢?
  • 每天快走40分鐘,你會有什麼改變?
    如果我們因為工作和學習的原因避不開久坐,那麼我們可以在坐著1小時左右的時間,起來運動10-15分鐘,做一組拉伸也好,走動走動也好,或者是做深蹲訓練,都能夠有效地促進下半身肢體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身體熱量的消耗,減少脂肪的儲存。
  • 科學家研究7萬人發現了什麼
    如今,世界平均預期壽命已增長到72.6歲。中國人口預期壽命達76.4歲,排世界第52;美國人口預期壽命78.5歲,位居第34。這項指標最高的是日本,達84歲以上,位居世界第一。總體上,世界人口預期壽命在不斷增長。當然也有個別例外,比如美國近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就曾經發生過連續兩年下降的情況,下降幅度分別為0.1和0.3歲。
  • 華盛頓大學證實:注射年輕血液,延長小鼠15%壽命
    那些年老的老鼠注射了年輕的老鼠的eNAMPT酶之後,平均壽命只剩下兩個月的老年老鼠,又活了4.6個月,最大的壽命延長了15.8%。而且老鼠注射血液後,毛髮油亮,運動能力和睡眠質量都開始趨於年輕化了。國際著名期刊《循環》雜誌刊登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丙長教授團隊的研究,該研究發現,堅持5種低風險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女性可以延長14年,男性可以延長12.2年,還可以將50歲以後的預期壽命延長10年以上
  • 《柳葉刀》:運動每年讓39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
    劍橋大學Tessa Strain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或同等強度的運動組合,在全球範圍內,每年至少可以預防390萬40歲-74歲的成年人過早死亡。
  • 慢走和快走5公裡有什麼區別,每天走5公裡怎樣能減肥
    每天走5公裡步的人是可以瘦的,這個要看你是否能做到以下的幾個具體細節。慢走和快走的區別,就在於你運動的時間和消耗的熱量上。在這裡好佳告訴你,那就健康合理的飲食,每天的攝入量一定要小於你的運動量!2.體重過重的人和超過正常體重微胖的人(1)體重過重的人,就比如一個200多體重的人,他的腿佔比2/5,那麼腿要承受超過自己體重的重量,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超負荷。
  • 消耗相同卡路裡,哪種運動強度對身體更好?一項10萬人研究告訴你答案
    這項研究分析了參與英國生物樣本庫(UKBiobank)研究的96476名中年人數據。研究期間,這些受試者在腕部佩戴了研究級的活動追蹤器,為期一周。基於可穿戴設備記錄的數據,研究人員計算了他們的活動持續時間、強度和總活動量,還評估了中等強度和劇烈運動量在總活動量中所佔百分比。在平均3.1年的隨訪期間,共732人死亡。
  • 秀麗隱杆線蟲延壽5倍,人類可活到400歲?
    最近,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再次獲得重大突破,南京大學攜手美國芒特迪瑟特島生物實驗室(MDI生物實驗室)和加利福尼亞州諾瓦託巴克老齡化問題研究所(Buck衰老研究所),聯合開展了一項延長秀麗隱杆線蟲壽命的研究,以此探索能夠幫助人類延長壽命的長壽因子。
  • 建議收藏丨鍾南山多次提到的3種運動,長久堅持既防病又長壽
    鍾南山每周都會抽出時間運動三到四次,先是快走,然後跑步,進行20-25分鐘然後做拉力運動,各種各樣的拉力活動充分鍛鍊到手臂肌肉群接著做雙槓運動,雙槓做2到3組,每組做15-20下然後再做幾組仰臥起坐最後做幾組單槓運動完成鍛鍊過程從鍾南山的分享中我們看出,鍾南山擁有健康年輕的身體離不開運動。
  • 97歲楊振寧透露長壽秘訣,基因來自母親,每天運動10分鐘
    2、規律的運動。楊振寧每天都會在房間裡走10分鐘,10分鐘的時間幫助他疏解心情,活經通絡,幫助他延長壽命。最後,楊振寧樂觀的表示,希望自己能活到108歲。從楊振寧的頭髮上來看,活到108歲並不是大問題。楊振寧提到的兩點,是普通人活到90歲以上的原因,能突破100歲的關鍵,楊振寧沒透露,電視臺也不敢播。那就是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延壽技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