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學家研究發現:50歲後,每天堅持1項運動,大腦可變得更年輕

2021-01-21 骨科大夫時代

人老了,大腦也會跟著變老,變得健忘,總是笑著說自己「老糊塗」,若是一直能保持靈活的大腦,那真是太好了,不僅能讓工作和生活更加得心應手,還可以預防老年痴呆,那麼應該如何做呢?

靜坐可以讓大腦變得更年輕

神經學家拉扎爾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中受傷,治療師建議她多多練習伸展,於是拉扎爾報名了瑜伽課程,在課堂中瑜伽老師經常讓學員盤腿靜坐,經過幾周的瑜伽練習後拉扎爾發現自己的心境變了,變得具有同理心、同情心,還經常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待比賽也不再焦慮,壓力變小了,睡眠質量提上了,於是她開始研究靜坐對神經的影響。

靜坐使聽覺、感覺、情感處的灰質增加了

拉扎爾進行了兩項實驗,第一個是比較靜坐8年和沒有靜坐經驗的區別,第二個是找來完全沒有靜坐過的人,讓他們感受2個月的靜坐課程。結果發現長期靜坐的人腦部灰質明顯更多,即便只靜坐了2個月,增加程度也很明顯。

灰質:負責大腦思考的部分

人的行為會改變大腦結構,還可以塑造神經連接,當人們開始靜坐時,大腦灰質增多,功能變強。灰質的多少關係到人的智力,按照正常生理發展,大腦會跟著人體一起老化,灰質體積減小,所以老年人才會感覺到頭腦不靈活,記憶力衰退,而靜坐可以使大腦灰質增多,對大腦結構產生影響,避免智力衰退,讓大腦保持年輕態。

一個50歲長期靜坐的人,他的大腦灰質相當於25歲的人,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每天應該靜坐多長時間?

若是讓你放下手中的工作,每天固定時間靜坐,這不太現實,就算坐下了腦子裡還是在想工作、學習的事,一點效果都沒有。拉扎爾說她每天靜坐的時間不固定,高度彈性,有空了就靜坐30分鐘,若是比較忙,就靜坐15分鐘,最好是堅持每天都有時間靜坐,對大腦的效果更明顯。

注意:靜坐不等於久坐

有些人可能會想,靜坐不就是坐著嘛!那多坐坐不就行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靜坐不同於普通的坐著,更不是長期久坐。別混淆了二者的概念。

除了靜坐,還有哪些運動可以延緩大腦衰老?

01快走

快走不算劇烈運動,難度不大,中老年人就算體質不好、肥胖也可以進行,快走時人的心率會變快,大腦供氧量增加5%,能夠提高腦細胞活性,對大腦非常有幫助。

02跳舞

跳舞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平衡能力和四肢協調能力,還要用動腦記舞步,用眼觀察老師怎麼跳,經常跳舞能夠提高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促進左右腦共同均衡發展。

03滑雪

滑雪需要一定技巧,而且要在寒冷的環境中進行,對氧氣運輸系統考驗大,經常滑雪能夠增強心肺功能,還能在享受速度的同時大腦神經興奮,有助於延緩衰老。

04桌球

由於桌球的球速很快,想要準確接球就要全神貫注,眼部和手部共同配合,因此人們在打桌球時精神是高度緊張的,不僅消耗體力,還能鍛鍊腦力。

綜上所述,每天堅持靜坐可以讓大腦更年輕,但是光大腦年輕沒有用,身體上也要運動起來,這樣一來整個人才能比同齡人更有活力。

相關焦點

  • 神經學家:人過50歲,1項運動值得堅持,可使大腦年齡變得年輕
    神經學家發現,人過50歲,有1項運動值得堅持,或能使大腦變得年輕,下面就分別向大家介紹一下,不妨照著做,延緩大腦衰老,身體會更好。大腦從什麼時候會開始衰老?人到30歲的時候,其實大腦就已經開始衰老了。30歲正是而立之年,可以說是身體機能比較好的時候,但大腦與其他器官相比,衰老速度顯得更快一些。
  • 神經學家呼籲:50歲後,1項運動值得堅持,延緩大腦衰老
    神經學家表示,人體的大腦在30歲處於峰值,而一過30歲,就會逐漸產生衰退,到了40歲會感覺到明顯的衰老。但專家也發現在50歲往後,有一項運動能夠延緩大腦衰老,值得堅持。神經學家莎拉·拉扎爾發現堅持靜坐能延緩腦部衰老莎拉在鍛鍊瑜伽時發現自己的視覺和之前相比更加開闊,也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更容易被解決。
  • 神經學家:靜坐讓50歲大腦 如25歲般年輕
    但一次意外讓神經學家拉扎爾發現了使大腦恢復年輕的辦法。她發現,愈來愈多的證據提到靜坐冥想可以減輕壓力、抑鬱和焦慮,減少疼痛和失眠,提高生活品質。於是,她開始進行靜坐冥想在神經科學上的研究。靜坐使大腦變年輕人的行為可以塑造和調整神經連結、改變大腦的結構,這種現象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 47萬人研究:快走是項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
  • 36歲的血管帶壞70歲大腦 研究發現,此年齡段血管風險因素越高,日後...
    近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團隊發現,36歲的血管會「帶壞」70歲的大腦。研究人員調查了1946年同一周出生於英國的5000多人,分別在他們36歲(成人早期)、53歲(中年)和69歲(晚年早期)時進行血管風險評分;約70歲時,他們接受了認知功能、大腦成像等臨床評估。結果發現,30多歲時的心血管風險已經開始影響大腦容量,相對於50歲而言,這一階段對大腦的影響更明顯。
  • 研究發現:女人的大腦比男人年輕3.8歲!婚姻伴侶的最佳年齡差?
    最新神經科學研究發現:女人從20歲開始,大腦就比男人年輕約3.8歲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神經醫學研究人員在2019年發現:從大腦新陳代謝的角度分析,在成年後的整個時間段裡,女性的大腦都比同齡男性年輕約3.8歲。
  • 運動使人年輕嗎?
    早有「年輕的血」的研究,就是年輕的血漿可使人獲得「延年益壽」的效果,但隨後就被FDA叫停,因為並沒有發現年輕人的血漿對老年人有明顯的益處。年輕的大腦可以憑直覺很容易就在停車場找到自己的車,但這對於老年人卻很困難,這是認知功能衰老的早期症狀。雖說運動有益健康,但運動通常不是老年人的選項。這項研究就是從關心老年、缺乏運動的人群健康開始。研究者發現,機體對運動的反應過程中,肝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成功分離出肝臟在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蛋白。
  • 50多歲的健身女神陳少洛,凹凸有致
    50多歲的健身女神陳少洛,凹凸有致導語:1968年出生的陳少洛,堅持健身15年,無論嚴寒酷暑每一天都不落下,現在她身材窈窕,馬甲線清晰,身材保持的非常完美,被網友稱為是健身少女。她是標準的s型身材,翹臀、又有馬甲線小蠻腰,身材極其性感火辣,如果不說她的年紀,我們都會以為她才30歲左右,殊不知,人家現在已經50多歲了。
  • 研究發現做這件事1年記憶力逆齡2歲
    這個研究以觀察老鼠在籠子中奔跑時,大腦的哪一部分產生最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為起點。奇怪的是,檢查小鼠的大腦時,科學家發現產出最多BDNF的地方,居然既不是大腦皮質也不是小腦,而是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回。這個發現,成為運動能強烈影響記憶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 史蒂夫·賈伯斯56歲去世時,他的大腦只有27歲
    過去,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說史蒂夫 賈伯斯(Steve Jobs)用禪定來訓練自己的大腦,最近神經學家也證實了賈伯斯關於冥想的商業益處的理論。微信公眾號」職場視界Jobsight"(id:jobsight) 然而,有一件事賈伯斯不知道,儘管他可能已經猜到是真的。
  • 47萬人研究:快步走是延壽運動!每天堅持快走,平均多活15年
    英國萊斯特大學採集了47.5萬人的走路習慣和死亡情況,其中大部分人年齡都超過50歲。研究發現,走路快的人活得比走路慢的人久,大約能多活15~20年。其中,走路快的女性預計平均壽命86.7~87.8歲,慢的72.4歲;走的快的男性預計平均壽命為85.2~86.8歲,慢的為64.8歲。
  • 每天堅持慢跑1小時,一個月後能減重多少斤?
    健身運動可以提高體能,促進身體消耗卡路裡,而運動項目中,很多人會選擇慢跑進行鍛鍊。慢跑相比於其他運動來說,門檻比較低,只要有一雙運動鞋,到戶外就能跑起來,燃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那麼,每天堅持慢跑1小時,一個月後你能減重多少斤呢?慢跑1小時可以消耗500-650大卡的熱量,那麼一個月可以消耗15000-19500大卡的熱量。減肥的目的是消耗掉身體多餘脂肪。
  • 大腦年齡男女有別?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女人大腦比男人年輕3歲
    有的差異肉眼可見,比如身高、體重;有的差異從外表看不出來,只能藉助科學實驗才能發現,比如——大腦年齡。華盛頓大學研究:女性大腦比男性大腦平均年輕3歲左右2019年4月,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成年女性的大腦要比男性平均年輕3歲左右。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使用「有氧代謝水平」作為比較男女大腦生物學年齡的指標。
  • 研究發現男人30歲後生孩子最好 女人大腦衰老快
    1、女人六大系統更脆弱  男女不僅胸部和生殖系統有差異,大腦、心臟、腸胃、皮膚等諸多器官都不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性別差異」項目負責人瑪麗安·萊卡託博士指出,在很多疾病上,男女的表現都不一樣。  免疫系統疾病。女性的免疫系統大起大落,她們雖然比男人更長壽,卻更容易患上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和多發性硬皮病等疑難病症。
  • Science:科學家給衰老小鼠換血,大腦變年輕了
    本周,Science 雜誌發表了一項重磅發現,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Edythe Broad 再生醫學和幹細胞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那些久臥不動的年老小鼠,在接受經常運動的年輕小鼠的血漿注射後,無需自己蹬跑步輪,就能獲得大腦恢復再生的神奇效果。
  • 每天都堅持早睡,過一段時間後,三個好處就會不請自來
    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們睡眠時間都不足,而且很多人晚上明明很困了,還是逼迫自己玩一會手機再睡覺。還有人是因為承受的壓力太大,腦子裡一直在想事情,神經緊繃導致浪費很長時間也睡不著覺。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最後的結果都是睡眠不足,白天犯困沒有精神。
  • 女人的大腦比男人的大腦「年輕」:這很重要嗎?
    研究發現了什麼 為了發現這些差異,研究人員招募了200多名年齡在20至82歲之間的成年人參加一系列PET掃描。 這些成像測試有助於研究作者測量大腦中氧氣和葡萄糖的流量。
  • 研究發現有氧運動促進血液流向大腦 可提高記憶力還有益...
    但是在運動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來觸發這些好處呢?德克薩斯大學西南分校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潛在的關鍵過程:鍛鍊可以促進血液流向大腦中與記憶相關的兩個關鍵區域。該研究繪製了一年有氧鍛鍊後大腦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表明,這種血液流動甚至可以幫助有記憶問題的老年人改善認知能力。科學家稱,這一發現可能會指導未來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研究。
  • 這個東西用多了,大腦衰退早!4個步驟減緩大腦衰老!
    這種輕微而持續地縮小發生於大腦皮層,主要影響執行功能(運動、心理活動等);二是大腦海馬白質(負責長期記憶、複雜心理活動等)開始慢慢收縮。從認知方面看,大腦衰老主要表現為:人的反應逐漸變慢,精確協調和複雜動作變得更困難。另外,注意力維持時間更短,操作多個任務會成為一種負擔。學習新東西的能力也開始慢慢衰退。
  • 這一發現成為「運動能強烈影響記憶力」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這個研究以觀察老鼠在籠子中奔跑時,大腦的哪一部分產生最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為起點。奇怪的是,檢查小鼠的大腦時,科學家們發現,產出最多BDNF的地方居然既不是大腦皮質也不是小腦,而是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體。這一發現,成為運動能強烈影響記憶的最重要線索之一。過去10年裡的動物實驗和人類研究都顯示:人類的記憶力可以通過運動得到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