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防初老!研究發現做這件事1年記憶力逆齡2歲

2020-12-06 健身Girl

1990年代中期,一群科學家決定觀察大腦的哪一部分受運動的影響最大。研究開始前,他們猜測大腦皮質和小腦(位於脊髓與大腦相交的位置),對於協調身體運動都很重要。

因此,運動對這些區域的影響自然也是最大的,就像跑步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要大於對肌肉力量的作用一樣。

這個研究以觀察老鼠在籠子中奔跑時,大腦的哪一部分產生最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為起點。奇怪的是,檢查小鼠的大腦時,科學家發現產出最多BDNF的地方,居然既不是大腦皮質也不是小腦,而是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回。這個發現,成為運動能強烈影響記憶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過去十年裡的動物實驗和人類研究都顯示,我們的記憶力可以透過運動得到加強。而且實際上,運動身體對記憶的影響力,似乎是最重要的。

讓大腦停止萎縮,在整個生命過程中,大腦會持續萎縮。不幸的是,它開始得比多數人想得要早得多。

大腦約在25歲時長到最大,之後每年都會略微萎縮。當然,我們一生中都在持續產生新的腦細胞,只是細胞死亡的速度比新生速度更快。我們每天每秒會持續損失大約十萬個腦細胞,而且這是常年不停歇的。但是即便大腦中含有大約一千億個細胞,有這樣基數龐大的腦細胞可以彌補,這種損失也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變得十分明顯。每過一年,大腦的體積將減少0.5%至1%。

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回,是會隨年紀增長萎縮的一個部分。我們有兩個海馬回,兩個大腦半球一邊一個,位於兩邊的顳葉深處。其大小每年會減少1%。這樣緩慢卻穩定縮小的海馬回,正是讓記憶隨歲月流逝而變糟的主因。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以為只有酒精和藥品等物品才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是絕對負面的、沒有任何好處的,畢竟它們會加速大腦的老化和海馬回的萎縮。想要阻止或扭轉這種趨勢,也一度被認為不可能。但現在因為發現運動在「增加記憶力」乃至「提升整個大腦功能」上有著驚人的效果,從而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推翻原先的說法。

美國科學家以磁振造影掃描檢查120人的大腦,並在兩個不同時間點測量他們的海馬回,中間間隔一年。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兩組,並進行兩種不同類型的活動。一組是耐力訓練,另一組則是伸展之類的輕度運動,運動時心率不會提高。

一年之後,耐力訓練組變得比輕度運動組更健康。到目前為止,實驗還沒有什麼令人驚奇的結果,但海馬回發生什麼變化呢?輕度運動組的成員,海馬回縮小了1.4%。不過這也不足為奇,因為它每年確實會縮小約1%。

非常有趣的是,耐力訓練組的海馬回完全沒有縮小,反而變大了2%。這些人的海馬回不僅恢復活力,而且從體積來講更是明顯年輕兩歲,而非老了一歲!這還不是全部的結果:測試對象身體變得越健康,其海馬回體積就越大。在那些健康狀況改善最多的人中,海馬回的增長率超過2%。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一個不那麼合理的假設是:隨著運動越多而增加的大腦肥料BDNF 發揮了作用。也許你還記得,BDNF 能真正加強腦細胞聯繫,因此影響了我們的記憶力。所以能合情合理地說:當科學家檢查受試者腦內BDNF 的濃度,他們注意到BDNF 增加得越多,海馬回就長得越大。

有什麼神奇的訓練計劃可以倒退大腦的衰老一年,並且使海馬回這樣一個重要的部分再生?受試者把自行車踩得如同搖滾音樂劇《地獄蝙蝠》(Bats Out of Hell)裡那樣,或嚴格進行劇烈的長跑嗎?

都不是。事實是,他們既不騎車也不跑步,唯一的運動是每周3次、每次40分鐘的散步。這說明了你可以透過每周散步或慢跑幾次,來停止甚至扭轉大腦的老化,增強記憶力!

但是,讀這類實驗結果時,應該小心謹慎地下結論—實驗是一回事,現實是另一回事。保護海馬回免於老化,甚至恢復其活力並讓體積變大,對我們的生活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真的能透過運動來改善記憶力嗎?簡短的回答是:是的,絕對能!

歷史上多個研究結果都非常明確地指向同一個答案:短期和長期記憶都能透過運動得到改善,海馬回的衰老也可以減緩甚至獲得逆轉。每周3次、每次40分鐘的散步就能停止甚至扭轉大腦的老化,增強記憶力,大腦基因的返老還童,運動不足以阻止海馬回隨著年齡增長而不再萎縮,卻也許能減緩遺傳物質的老化。

與大腦和身體內的其他細胞一樣,海馬回的組成細胞中也有遺傳物質。我們完整的DNA和所有基因,都存在每一個腦細胞之中。通常,基因不會隨著年齡而改變,但是它們發揮作用的方式會隨著年齡而有所變化,並導致包括大腦在內的身體器官進入衰老過程。

如果檢查不同年齡段的小鼠海馬回細胞,就會發現有一組基因隨著動物的衰老而變化。這些基因控制著腦細胞的生長,以及建立彼此聯結的能力。隨著小鼠的年齡增長,這類基因會變得不那麼活躍。這種逐步發展的基因變化,不僅使海馬回老化,更使得整個大腦衰老。然而,即使基因會老化,也不意味著整個細胞在凋亡的過程中一去不回頭。

研究人員曾將動物放到跑步機上進行訓練,並觀察到可以被稱為奇蹟的現象:許多基因在受到老化的負面影響時,也受到了運動的影響,而且是正面的。儘管細胞變年輕的機制還沒有被完全破解,但在動物完成實驗規定的跑步訓練後,能觀察到它們的海馬回細胞在基因上似乎變得更年輕了。

運動對基因的影響很大,但不會即時生效。參與測試的老鼠在8周內每天都跑步,這樣的強度相當於人類在幾年內每天都堅持跑步。這也說明了,那種「偶爾跑」的運動量是不足以影響基因的。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長期堅持運動的人,不僅長出了較大的海馬回,也使原有的海馬回細胞恢復活力。

相關焦點

  • 孩子5歲前堅持做這「三件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智商也會更高
    不過這些天讓李女士感到驚喜的是,寶寶對一件事的記憶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因為只要李女士說了什麼樣的話,寶寶就會立刻記住李女士的話,甚至還能重複李女士說過的話,儼然就是一個小複讀機。那麼李女士的寶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呢?按照李女士的說法是:後天的環境大於先天的基因,如果說家長懂得在孩子5歲前堅持做這"三件事",不僅能提高記憶力,智商也會更高。
  • 跑步改變大腦的6件事,跑步的好處遠不止這些
    體育這條路是殘酷的,上大學的機會也並不是人人有,提前「被淘汰」的他們僅僅缺少一個機會。今天甲魚就用科學的依據,來證明那句話是誤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1. 思維敏捷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可以提高大腦活力,提高思考能力。有些人,不跑步不運動所以不理解。
  • 105歲老人,喝酒抽菸不愛運動,長壽秘訣,勤做3件事,少做1件事
    生活中不乏長壽的老人,但是到老能夠健康的長壽是很困難的,有些老人隨著衰老,會誘發各種疾病,身體抵抗力下降,身體的關節,骨頭,視力,聽覺,反應力,記憶力等等都在降低,從而對生活質量有所影響。但是有那麼一位老人,是我旅遊期間認識的,是當地有名的長壽老人。
  • 1-6歲是右腦開發關鍵期,常做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父母都希望孩子更聰明,但開發孩子大腦的方法太少了,曾被譽為智力130的愛因斯坦,在死後大腦被人們研究發現,愛因斯坦的右腦特別發達,也正因為愛因斯坦右腦發達,所以愛因斯坦的想像力、創造力、智力都高於常人。
  • 跑步15分鐘就能提高記憶力?運動的好處你想像不到
    在這個實驗中,洛普利選擇了24名18歲到35歲的參與者,他們首先坐著記憶15個複雜的生詞;隨後,他們被要求在跑步前、跑步時和跑步後三種情景下,再次記憶相同難度的15個生詞。通過最終的記憶效果和生理情況分析,洛普利博士發現,當參與者在完成了15分鐘中等強度的跑步之後,他們的記憶結果是最好的。
  • 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促進大腦發育
    但孩子無論在身體的生長和大腦的發育等方面都是離不開家長的,比如有的孩子老是背不下來課文,在學校也經常因此被老師批評,其實除了本身的理解問題以外,還與父母沒有注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有很大關係。對此,長期深耕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領域的李玫瑾教授提議,想要增強孩子記憶力,家長只需在睡前做3件事,不僅可以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孩子的記憶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情商發展。
  • 這一發現成為「運動能強烈影響記憶力」的最重要線索之一
    研究開始前,他們猜測大腦皮質和小腦(位於脊髓與大腦相交的位置)對於協調身體運動都很重要。因此,運動對這些區域的影響自然也理應是最大的,就像跑步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要大於對肌肉力量的作用一樣。這個研究以觀察老鼠在籠子中奔跑時,大腦的哪一部分產生最多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為起點。
  • 記憶力為什麼越來越差?「罪魁禍首」是這4件事,很多人天天在做
    許多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想說的話,一張嘴就能說出來;走了一半,又想不起該做什麼;剛放下的事,又忘了放在哪裡… 記憶衰退通常被認為是由於年齡的增長,最近幾年許多國際研究發現,以下5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造成記憶衰退的原因。
  • 美國研究發現:注射年輕血液,能逆齡54%
    這不,新的方法又來了。吸血鬼成真?注射年輕血液能逆齡一直以為吸血鬼通過血液可以實現永恆只是一種傳說,現在發現,竟然是有科學依據的?,該研究發現:年輕生物血液中存在一種酶叫做eNAMPT,這是一種學名為細胞外煙醯胺磷酸核糖轉移酶的物質,可以讓衰老的生命變得更加年輕,通過靜脈注射的方法,將年老的實驗動物中注射了年輕實驗體eNAMPT酶之後,平均壽命只剩下兩個月的老年實驗體,又活了4.6個月,最大的壽命延長了15.8%。
  • 每天睡前為孩子做1件事,幫助開發右腦,提高記憶力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其實,人聰不聰明除了遺傳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後天對大腦的開發程度,根據研究,人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推理的方面,而右腦更多的傾向於藝術思維
  • 跟蹤調查了23萬人後,研究發現跑步的人比不跑步……
    而《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一篇研究表明,每周跑步一次,每次不超過50分鐘,速度低於8公裡/小時,對健康有著顯著好處。且通過研究人員對23萬人的14項研究進行分析,發現無論男女,平時跑步比不跑步的人死亡風險降低27%。
  • 記憶力愈來愈差的元兇發現了,這四件事趁早改,別再自己害自己
    許多朋友都是有過那樣的歷經:想說的話,一張嘴就能說出來;離開了一半,又想不起來要幹什麼;剛學會放下的事,又忘記了放到哪裡…大家廣泛認為,記憶力下降是年紀提高導致的,近些年很多國際性科學研究都發覺下列5種欠佳生活方式會造成記憶力下降。
  • 人老了記憶力都會衰退,這是種錯誤觀!因為大腦太安逸
    人老了記憶力都會衰退,這是種錯誤觀!因為大腦太安逸。很多人都說人老了之後,對於一些事情總是忘記,明明是前一秒,後一秒就會忘記;這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這種情況的確是有,但不是全部歸類到老人的身上。這是一種「卡機」的狀態,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麼幾次。
  • 美國神經醫學權威:60 歲後每天做這 2 件事,活化大腦避免老年痴呆!
    隨著年紀增長,或多或少都會有記憶力減退的跡象,但這並不表示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記憶力越來越差。其實,增強腦力的關鍵就在於大腦神經元。大腦神經元生成的過程被一種名叫BDNF的基因所控制。一書中指出,只要每天都做這兩件事,就能活化大腦,讓思緒更清晰!運動已經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了嗎?運動除了能增加人體心肺功能、鍛鍊肌肉,甚至還可以提升你的記憶力!或許這對你來說已經不是新聞,畢竟運動會讓通往大腦的血流增加,當然就會讓大腦獲得更多養分。但除此之外,有氧運動還可以驅動BDNF基因,讓大腦的記憶中樞長出新的腦細胞,增進記憶力。
  • 跑步的好處有哪些?真的能改善大腦功能嗎
    1985年,以2747名年齡在18~30歲的健康成人作為研究對象。在對研究對象心肺功能的測驗中,研究人員要求他們在跑步機上全速奔跑,直到跑不動或氣喘籲籲為止,受試者平均可跑10分鐘。 20年後,研究人員請受試者進行同樣的跑步測驗,結果受試者平均少跑了2.9分鐘。再過5年後,研究人員請受試者參加視覺記憶測驗,測試他們的認知能力,包括語言記憶力、大腦支配動作的速度及執行能力。
  • 1-6歲是記憶力發展關鍵期,家長記住7點,提高孩子記憶力
    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點,著名的法國偉人拿破崙能記住每一個士兵的名字,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記憶的腦袋,等於沒有警衛的要塞」,可見記憶力的重要性。既然記憶力如此重要,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呢?其實記憶力發展也是有關鍵期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大腦記憶神經就會被所發育,直到孩子6歲之前,孩子的記憶神經會完成80%以上的發育和成長。
  • 《大腦健身房》想抗焦慮,想專注,想增強記憶力,腦科學+運動了解一...
    因為所有的信息都是通過腦細胞之間的聯繫來傳遞的,但接下來的研究把這個架勢也推翻了。 研究者發現從兩歲開始到青春期,每24小時就有多達2億個腦細胞連接消失,這是一種進化的結果,因為人們要通過減少不必要的連接,為傳到有用信息,騰出空間。
  • 睡前做這件事或有幫助
    我們那先來看看失眠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影響1、氣色差失眠的人的氣色往往都不會太好。常年失眠的人,通常看起來會比睡眠好的人要顯老。比如熬夜會比較容易長黑眼圈,讓皮膚變得粗糙或者長斑點,膚色暗黃等。這些都是熬夜帶來的一般危害。如果是經常失眠的人,那麼通常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眼看上去氣色不好,總是感覺沒睡醒一樣,而且還會加速人體內細胞的衰老。
  • 研究發現鍛鍊能迅速引發年輕人的神經元效應 改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年輕人進行鍛鍊可以迅速提高他們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促智藥」(Nootropics)指的是各種補充劑和其他化合物和化學物質,它們可能通過各種機制幫助提高認知能力,包括增強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 凌晨四點起床跑步,81歲的他堅持了30年!
    原標題:凌晨四點起床跑步,81歲的他堅持了30年!公裡)、玉淵潭(5.76公裡)、龍潭湖(2.5公裡)等幾個著名公園裡依次跑步打卡,這早已成為一種習慣。今年4月份,81歲的湯老再次站在了北京國際長跑節半程馬拉松的賽道上,挑戰著自己的記錄。 從1986年開始,湯老便一直堅持跑步,已經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