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記憶力都會衰退,這是種錯誤觀!因為大腦太安逸。很多人都說人老了之後,對於一些事情總是忘記,明明是前一秒,後一秒就會忘記;這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這種情況的確是有,但不是全部歸類到老人的身上。這是一種「卡機」的狀態,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麼幾次。
其實人老人跟記憶力衰退真沒有太大區別;我們來分析下,例如一個年輕人在跟另一個人聊天,其中一個想到一件事,剛想說的時候;另一人突然說另外一件事,不好插嘴只好聽完,等聽完後就忘記之前想要說什麼了。這樣的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有經歷過,但是這種情況能說那個想說話的年輕人老了嗎?
由此可以粗略的判斷,人老就會記憶力衰退,這是種錯誤的觀念。可能你對於一件事的內容表示很理解,事實上你真的很理解這件事的具體內容,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你卻記不起這件事情的內容了;假如有個人在旁邊一提到這事,你肯定還記得,但是用原話表達,可能你只能說對幾句話,但是意思你的確知道。
基於上面的情況,其實跟年紀大真沒多大區別;霍金這個人,很多人都知道,雖然人已經很老了,身體的腐朽讓他再也不能正常的開口跟別人進行交流,但是他已經證實了時間與空間的相對位,宇宙黑洞存在著蟲洞。但是他的記憶力絕對強過大多數年輕人;各種數據的分析和重組,到列成量子的公式結構。這是一個沒有記憶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也再一次證實了老人與記憶力衰退無關。
在記憶的過程中,是需要一個不斷思考這個內容的時間段,記住:是不斷回憶思考。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記住這件事的內容,也可以很好理解這個內容;但是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失逐漸模糊,只能記住這個內容的中心思想,如果再不進行回憶思考,可能中心意思也會逐漸忘記。
但是忘記並不代表不存在,直到某一時刻,有人在提起這個內容時;你依舊會記得這件事,但是具體的細節內容,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做調整了。同理,人老了,身體的器官的確會退化,但不代表記憶力會退化;這是人老之後動用腦子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因為長時間的動腦,很容易讓老人的精神疲憊,進入到自我催眠的狀態。
「理解」不代表「記憶」,能理解的事情會忘記。這兩者如果裝備到記憶能力上可是非同小可;所以你想要長時間記住一件事情,需要很多時間去回憶,去沉澱;這樣大腦在分析反饋的時候才能儘量保持「存檔」,老人對於記憶上也是起到一樣的作用。只不過在花時間回憶的時間會比較短,因為身體的衰竭也會影響大腦分析反饋的速度;可能也是借著這個點,才會讓人類想著製造一種想比擬人類大腦的東西——電腦。
只是人腦會因時間變化而縮短思考時間和強力記憶;不然這將會變得更加恐怖。以上幾個案例和對比,正好印證了人老了跟記憶力衰退是一種錯誤觀。只有不斷的思考和回憶,才能長時間記住這個事情。
1個天才,大腦受到什麼限制?會讓人外在表現與潛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