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很多關於記憶力的書,儘管都寫得神乎其技,然而看過之後,除了發出一句感嘆:哇,好厲害的感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些書基本都是長篇大論講如何記憶的,比如諧音法、聯想法、數字法,還有最新的思維導圖法等等,浩浩蕩蕩列出幾十種所謂記憶術,這些講的都是記東西的方法而已,和有效提高記憶力是兩碼事,假如你原本記憶力就不好,這樣一來,反而增加了工作量,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那麼有沒有一本書能切切實實提高記憶力,讓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事半功倍呢?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一本書《不用背的記憶術》。
這是我迄今為止看到過關於記憶力最好的書。
它的方法既簡單又實用,運用這些方法,你馬上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書中的這些技巧和方法,有些是你一看就恍然大悟的,但就是你平時沒有注意,從而導致自己在記憶上花了很大力氣,結果卻收效甚微。
書中也有一些關於提高記憶力的注意事項,是你根本不了解的生活細節,但對於記憶卻是至關重要的,了解這些細節併合理運用它,將受益終生。
看完這本書,我就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本書的作者是樺澤紫苑,是一名日本的精神科醫生,他書中所介紹的方法是被大腦科學所論證過的科學的方法。
很多人都大概了解這樣一個「常識」,那就是大腦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萎縮,記憶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但是最新的大腦研究發現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英國倫敦大學的馬圭爾教授對倫敦市內的16名計程車司機的大腦進行研究,發現和普通人相比,他們大腦中海馬區體積要大一些,而且駕齡越長,其海馬區體積越大。
因為這些司機要記住倫敦縱橫交錯的道路,所以每天都在進行記憶的訓練,結果就是神經細胞增殖,海馬區體積變大。
作者也特別指出:
如果我們每天都是過著渾渾噩噩沒有任何刺激的生活,大腦就會衰退,腦細胞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死亡。
生物用進廢退的法則同樣適用於大腦。只要我們用對了方法,在任何年齡都能有效提高記憶力。
下面就具體講一下書中提到的一些比較好的記憶方法。
1.不用背,只是把信息輸出來。
文科生都有這樣的經歷,大段大段地背誦問答題的答案,可還是很容易就忘記了。原因就是沒有及時輸出。我們在輸出信息的時候,大腦自然會整理原本儲存的內容,打通大腦輸出的通道。同時,多次的輸出,也使海馬區認為這是重要的信息,而把這些信息放在長久記憶中去。
很多人看完一本幾十萬字的文學作品,讓他講一講心得體會,卻只有寥寥幾句話。原因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用筆記和語言輸出自己的體會。這樣讀書的收穫是很小的。
2.「記憶」不如「記錄」。
作者把作筆記這一方法認為是100%阻止忘記的理論。很多人會問,我連筆記都忘記了怎麼辦?其實筆記的作用並不是為了讓你記住,恰恰是為了讓你忘記!(重點,考試要考的)。
人腦會忘記輸入信息的99%的內容。這是大腦的特性,看過的書和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在短時間內重複記憶,那麼大腦很快就會把這些信息忘記,以便留下足夠的空間去處理新的信息。
而且我們每天要把所學的所有知識全部都記住,這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就要記筆記,筆記本就等於給大腦外加了一個硬碟。這樣就可以放心地把這些知識暫時遺忘掉。
不用擔心暫時的遺忘,哪所過了很久,要想回憶這些知識,只需要看筆記本大腦就馬上能回想起這些知識。很多人因為一張相片或者一首歌,就回憶起某年某一天的一段往事,如果不藉助相片或者歌曲,或許這段往事再也想不起來了。
作者把大腦的這種機制形容得很好:
我們的「記憶本體」不會那麼輕易地被忘掉,我們只是忘記了「記憶索引」而已。「書寫」實際上就是把無數的「記憶索引」進行物理情複製,因此寫下後即便忘掉也會很容易想起來。
記筆記的方法書中介紹了很多,這裡不做贅述,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小看記筆記的方法,這是所有記憶類書籍都繞不開的最基本、最實用的方法,也是很多人苦苦尋覓的記憶秘籍。
3.「睡眠」與「記憶」出人意料的聯繫。
作者說,睡眠是提高記憶力最簡單的方法。
不管你白天多麼拼命努力學習,只要睡眠時間不夠,記憶就不會牢固。由於睡眠不足,在學習上花費的努力都是白費。
美國哈佛大學迪克戈爾德博士在2000年的研究結果:為了把新學到的知識或技能掌握住,在學習當天最少6小時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熬夜或者睡眠不足不僅會使記憶力下降,也會使整個大腦機能下降。
所以,如果想提高記憶力,就需要充分睡眠,這是發揮大腦最佳情能的一大原則。
4.在睡覺之前背誦,然後睡覺。
記憶的黃金時段在睡前,特別是睡前的15分鐘被稱為「記憶黃金時段」。
但是很多人在學習完了之後,在臨睡之前就習慣性地要放鬆一下,玩一會遊戲、聽一會歌或者看個電影。從記憶的角度來看,這是睡前時間最壞的使用方法。因為有一種妨礙記憶穩固下來的因素,叫作」記憶衝突「。
在你記憶到某種程度的時候,腦袋裡又被輸入相似的信息或多餘的信息,大腦裡信息與信息之間就會產生衝突,本來越來越牢固的記憶開始混亂,記憶受到妨礙。
所以,學習之後直接鑽進被窩,這對於記憶來說是最有效的。
此外,書中還提到幫助提高記憶的小方法。
釋放大腦緩存,不要一次性處理多項任務。
我們有時候想做一件事,卻突然想不起來,這並不是大腦退化,而是大腦狹窄的通道被其他信息佔據了。
在日記中寫「兩天前發生的事情」
在年輕人來說,能有效提高記憶力;對於老年人來說,則能有效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把知識按照邏輯關係整理,使之層次化,能夠提高40%的記憶力,這就是總結、整理的作用。
要整理,就必須理解,通過整理又能進一步加深記憶。
我們看到那些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筆記大多是很乾淨、很有條理的,讓人看了心情愉悅,這是非常有利於記憶的。
失敗一定有原因,成功一定有方法。運用好的記憶方法能讓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事半功倍。很多人十分努力但效率低下,或許需要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方式方法,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
作者的方法也並非萬能藥,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參考,方法不在多而在簡單實用,越簡單越實用的方法,就越能被記住並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