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起床跑步,81歲的他堅持了30年!

2020-12-02 搜狐網

原標題:凌晨四點起床跑步,81歲的他堅持了30年!

來自:跑步

歲月也許侵蝕著身軀,

卻無法磨滅勇士的意志,

年齡不是服輸認老的藉口。

在跑步中,每個人都能重獲生命的意義。

凌晨四點,是誰的時間?

是先小掙它一個億的王健林

還是早已退役的小飛俠科比

凌晨四點時,還有一位老者

正奔跑在北京的街道上,公園裡,

而且他已堅持了30餘年!

跑步不為別的,純粹是為了健康。只要兩條腿能行,肯定繼續跑。」

他叫湯伯成,今年81 歲,幾乎每天堅持凌晨四點多跑步,他依次在昆明湖(一圈6、7公裡)、玉淵潭(5.76公裡)、龍潭湖(2.5公裡)等幾個著名公園裡依次跑步打卡,這早已成為一種習慣。

2016年,湯伯成站上半程馬拉松的跑道,從天安門出發,以2:19:54的成績順利完賽,在2萬多名跑者中排名第7372位,他用自己最習慣的方式,慶祝耄耋之年。今年4月份,81歲的湯老再次站在了北京國際長跑節半程馬拉松的賽道上,挑戰著自己的記錄。

從1986年開始,湯老便一直堅持跑步,已經31年。用他自己的話說:「現在一年下來,感冒都很少。」

而回想起30年前,湯老被診斷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別說馬拉松,就連50米都跑不了。那時的湯老消化系統差,怕冷,一天腹瀉20多次。他自己說:「就是躺著都難受。」他想自己可能60歲都活不到了。

生病住院以後,醫生勸他加強鍛鍊,然後他就圍著醫院的病房跑步。「第一天不行,我就第二天、第三天堅持。」終於湯老的堅持換來了回報,三個月後,他的身體好了很多,用藥量也減了一半。

從那以後,湯老便開始堅持。5公裡、10公裡,到現在輕鬆完成半程馬拉松。這一跑就是30年,從未間斷。

湯老說,他曾以為自己只能活到60歲,卻不曾想一路跑到80歲。如今的湯老,已經戰勝了疾病,跑步的身體格外健康,就連醫生都說湯老的身體比同齡人更好。最近湯老還組了一個「老中青」跑團,帶動街坊鄰裡一起跑步。

他始終強調,跑步不為別的,純粹是為了健康。你要問他一直跑到什麼時候?他說:「只要兩條腿能行,肯定繼續跑。」

跑步是一種修行,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的第四頓飯

61歲的深圳跑友昌普,身高170,體重135斤,而他在50歲的時候,體重195斤,高血壓180,低血壓130,醫生告訴他,再不住院接受治療,生命將會有危險。

為了挽救不堪重負的身體,昌普在50歲時開始跑步,一年以後,他就減掉了30多斤體重。到現在,他的體重穩定在130斤左右。

2007年,一次機緣巧合,昌普和朋友參加了上海馬拉松,那時候他對馬拉松是沒有概念的。他跑了5小時19分鐘,連滾帶爬,之後一個星期,他走路都是螃蟹步,那時候他再也不跑馬拉鬆了。

就這樣過了兩年,昌普沒有再參加馬拉松,但令他重燃鬥志的,是他的兒子。

2009年昌普兒子高考,他對兒子承諾:「如果你能考到北京去,我就再跑一次馬拉松,如果你能考到好學校,我就一定跑進4小時」

隨後,昌普開始了「瘋狂」的備戰,3個月的時間,每天20公裡,在香港馬拉松賽中,昌普做到了,3小時27分,這是他最好的馬拉松成績。而他兒子也沒讓昌普失望,考進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如今,昌普已經退休了,過上了想跑就跑的日子。深圳的筆架山公園,沿海大道、小區周邊,昌普用跑步感受著深圳的一點一滴。無論颳風下雨,甚至是刮颱風,昌普都會堅持出門跑步。

在昌普看來,跑步是一種修行,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的第四頓飯。對馬拉松成績的追求、對自我的要求、對身體的把控, 以及面對死亡時的思考......這一切都在教會他體會生命的真實。

總有這樣的人,你猶豫的時候,他們做到了,你認為不可能的時候,他們還在堅持。

愛爾蘭的一對夫妻,也一起堅持跑了 30 年的馬拉松。如今他們在一共經歷了 142 場馬拉松後,80 歲的夫妻倆,還能牽手越過終點線。

兩人堅持了這麼久,原因竟然是因為他們的兒子不愛運動。為了給不愛參加橄欖球訓練的兒子做榜樣,本來 Kay O』Regan 只是想賭氣跑給兒子看看,結果拉著老公 Joe 一跑就是 30 年。

1986 年,他們手拉手跑完了第一個馬拉松,這一年他們 50 歲。

而二十幾年過去,Kay 參加自己第 100 場馬拉松時,是兒子陪她一起跨過終點。最神奇的是,這是兒子的第一個馬拉松,正好也是 50 歲,和他們當年的「第一個」一樣。也許這就是運動和命運的魔力吧。

直到現在,Kay 仍然是愛爾蘭 60 歲、70 歲、75 歲女子馬拉松的記錄保持者,他們夫妻倆已經一起跑過了 5000 公裡,他們對跑步的態度仍像當年一樣熱愛:「愛爾蘭的俗語說,一起祈禱的人會走到最後,而我們要說,一起跑步的人會走到最後。」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跑步的過程並沒有伴隨著打破記錄、神奇故事,但看似平凡的堅持,在數年後就會成為不斷獲取活力和自信的源泉。

他曾以為自己只能活到 60 歲,他 81 歲了仍然在奔跑。總有這樣的人,在你猶豫的時候,他已經做到了;在你認為不可能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堅持。

30歲的時候,你認為跑馬拉松沒問題,50歲的時候你猶豫了,80歲老掉牙的你覺得不可能了。然而,總有這樣的人,你猶豫的時候,他們做到了,你認為不可能的時候,他們還在堅持。看到了這些故事,我們的一大堆的藉口,還好意思說嗎?

-THE END-

- MALEROADS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六點起床跑步的人,會怎麼樣?今天告訴你答案
    如果堅持10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跑步的人,最後會怎麼樣?多數人可能不清楚,希望大家能積極進行調整。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六點起床跑步的人,會怎麼樣?今天告訴你答案早睡早起的跑步,人精神會更好,代謝也會逐漸提升。早睡早起,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精神逐漸變好,在早上6點是空氣最清新的時候,呼吸了新鮮的空氣,跑步能夠提升基礎的代謝,排除體內的汙濁之氣,自然有助於身體健康。
  • 凌晨4點半起床7點準時發聲…這樣一件事他堅持了半個世紀
    每天上午7點,「王金法廣播」總會準時在浙江湖州吳興區織裡鎮1000多隻高音喇叭裡響起。凌晨4點半起床,6點第一班公交車從城裡趕赴織裡鎮科技文化中心,6點50讀書看報做準備,7點準時在全鎮廣播「第一聲」,中午11點和下午5點再播兩場廣播。這樣的日常,72歲的退休幹部王金法已經堅持了半個世紀。
  • 每天都跑步,堅持了50年,68歲大爺悟出了這5個道理
    5月26日,美國一位叫Jon Sutherland的跑者正式完成了堅持跑步50年的壯舉。68歲的他因此成為美國歷史上堅持跑步最久的人。雖然每天堅持跑步的標準是至少1英裡,但Jon可不是每天只跑1英裡,他這50年一共跑了198000英裡(318650公裡),平均每天要跑10英裡(16公裡)。所以,在他堅持跑步50年的紀念跑儀式上,他的跑步好友66歲的Claude Maugein還專門給他設計了一款T恤來紀念他的成就。
  • 凌晨四點起床閱讀寫作 一生留下文章逾千萬字
    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的教育背景,從事出版行業近30年的職業經歷,兼具出版人和歷史學者的雙重身份,使得金炳亮比起一般人更能貼近王雲五的精神和內心世界。通過《苦鬥與壯遊:王雲五評傳》一書,讀者能看到一個更為生動、立體、客觀的王雲五。金炳亮談及,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辦於上海,迄今歷經122年風雨。它的創立,標誌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儘管今年因為疫情,跑步這件曾以為簡單的事兒也變得有些波折,但總有令人佩服的跑者風雨無阻堅持訓練。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每天堅持跑15公裡!商洛65歲老人:跑步就像奮鬥人生
    在商洛跑步圈裡,有這樣一位提起來就會豎起大拇指的老人,雖然已過花甲之年,卻神採奕奕,活力四射。他堅持跑步近20年,勇於突破年齡的限制,挑戰著很多年輕人不敢挑戰的項目——馬拉松,他就是彭文仲。每天堅持跑步15公裡1月10日是三九的第三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早上六點,在這樣一個天氣寒冷的清晨,天還沒亮就可以看到一個奔跑在丹江河畔的身影,65歲的彭文仲老人已經開始晨跑了。華商報記者在跑道邊看到彭文仲老人時,他身著運動服裝、保暖到位,剛剛結束15公裡晨跑。彭文仲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五點半起床,做好拉伸六點整出門跑步,結束後再次拉伸放鬆肌肉。
  • 晚上十點入睡,清晨六點起床跑步,會有怎樣的收穫?現在告訴你
    試著養成10點入睡,早上6點起床跑步,並持之以恆,會使你的身體健康狀況有質的提升。我們可以試著調整一下目前的生活習慣,慢慢的就能體會到其中的益處了。我來告訴你:遵循朝六晚十作息規律的人,會有哪些益處?自古以來,我們的老祖宗就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如要遵循古法可能不太現實,但早睡早起的道理是一樣的。
  • 南京:一些中學生凌晨三點起床讀書
    南京:一些中學生凌晨三點起床讀書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11日13:53  南京報業網-南京日報
  • 那些晚上十點睡、五六點就起床的人,生活規律,如今怎麼樣了?
    那些晚上十點睡、五六點就起床的人,生活規律,如今怎麼樣了?世界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很早就睡了,也很早起床。每天大概十點左右就上床睡覺了,早上五六點就起床了。當然,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都是非常高的,得益於他們早睡早起。
  • 晚上10點進入睡眠,早晨6點起來跑步,這樣的人會有什麼結果呢?
    眾多的科學家都紛紛建議,想要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每天10點就要正式進入睡眠狀態,早晨6點起床,然後適當健身。很多小夥伴都很想知道這樣的人最後會怎樣,多數人對於這一點都不清楚。晚上10點進入睡眠,早晨6點起來跑步,這樣的人會有什麼結果呢?早早地進入夢鄉,早晨起來堅持健身,堅持跑步,人的精神會更好,新陳代謝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 凌晨4點老朱起床給老母親煎中藥 突然發現樓道電錶箱起火了
    這個赤膊大伯就是我們要找的主人公朱建民,他住在二樓的最西邊。  朱建民的家不大,30多平方米,一居室,客廳被改成了女兒的房間,大家吃飯就擠在廚房裡。  朱大伯68歲,身體看上去很棒,說話聲音洪亮,思路清晰。
  • 103歲老和尚出家81年 10年抄「血經」20部(圖)
    出家81年,禪宗尊宿本煥今天在深圳弘法寺喜迎「3歲」生日,他接受本報採訪爆「秘聞」  連續「不倒單」91天不睡不倒  本報首席記者 樊克寧 本報記者 鄧瓊  {今天,11月7日,是禪宗尊宿本煥長老103歲誕辰日。
  • 黃磊每天堅持跑步5公裡,暴瘦12斤,網友:這是要趕超鍾漢良?
    說到黃磊老師,大家對他都非常熟悉了,黃磊可以說是俘獲了很多女性的心,而且黃磊在娛樂圈裡的口碑一向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黃磊參加的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除了給大家留下了黃大廚的印象之外,他在節目當中當中「大哥式」的照顧嘉賓,讓他的形象越來越好。
  • 堅持跑步為兒子做榜樣,這樣的父親你見過幾個?你為什麼要跑步?
    下面要給各位看官講跑友的故事,多半是我親身接觸的跑友,聽他們說出的一些小故事,或許有助於對跑步者及跑步這項運動的理解。W男,一個愛跑步的健身教練W的職業是健身教練,90後。他的習慣是幾乎每天早起,然後跑步5至10公裡。我看過他手機中運動App中顯示的數據,2017年的跑量是2000餘公裡。
  • 中國「起床」時間最早的城市,凌晨3點天就亮起來
    在我們的社會中,許多人在假日旅行以享受假日的樂趣,許多人早起或乘坐高速火車考慮在哪裡度假,然後早點來車或者是坐高鐵火車,不然的話在路上會有很多人容易堵塞,在我國有一個城市去那裡旅遊也有很多人,但是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在凌晨三點就天亮了,到底是在哪裡為什麼會這麼早天亮呢?
  • 首富四點起床的時候 你在幹什麼?
    在這份11月30號行程單上,王健林4點鐘起床,健身45分鐘,吃完早餐後趕往雅加達機場,坐飛機去海口。結束海口的工作後,又馬不停蹄地飛回北京辦公室,一天之內穿越兩國三地,橫跨6000公裡,籤了500億的大單。  萬達集團在公號透露,這對老闆來說其實是普通的一天,因為王健林每天的日子幾乎都是這樣忙碌。
  • 最後的討海人:凌晨3點起床捕蟹供孩子讀書| 中國人的一天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北上廣深嗎?前段時間這種過於販賣焦慮的做法引發反思,無節制的加班不該成為常態。然而對有些人來說,凌晨3點卻剛好是一天的開始,這樣黑白顛倒的作息不過是平凡的日常。除了颱風天,每天迎來海上日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黑白顛倒:凌晨4點睡覺,早上11點起床,太累
    鏡頭給了一個胖胖的女工作人員,叫姐姐們起床的姿態好卑微。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去叫姐姐們起床,走進去又退出來,關門結果警報還響了,嚇的工作人員心驚膽跳。姐姐們前一天晚上錄到凌晨四點,工作人員心疼姐姐們才不忍心叫起床,操碎了心。
  • 韓國網紅在中國吸粉100萬,凌晨4點起床化妝,16歲竟為美貌整容?
    韓國網紅在中國吸粉100萬,凌晨4點起床化妝,16歲竟為美貌整容? 整容現在其實並不少見,整容可以讓一些女孩更加自信。說到喜歡整容最出名的國家,大概就是隔壁的韓國。
  • 每天堅持跑步7分鐘少得心臟病 死亡風險降低30%
    新研究發現,每天跑步7分鐘,不論快慢,就能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  研究人員跟蹤調查了55137名年齡在18~100歲的成年人長達15年,他們發現,堅持跑步鍛鍊的人,死亡風險降低了30%,因心臟病或中風死亡的風險降低了45%。即便每周跑步不足51分鐘,即每天約7分鐘,每天不足6英裡(約9.6公裡)也會有效。不僅如此,每周跑步不到一小時,與每周跑步超過3小時的效果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