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預期壽命如何?科學家研究7萬人發現了什麼

2020-08-26 經行天下光未央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

人的生命看似漫長,實則短暫。

特別是當人們驀然回首,世間事,似乎也就彈指一揮間。

隨著世界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預期壽命也越來越高。

如今,世界平均預期壽命已增長到72.6歲。中國人口預期壽命達76.4歲,排世界第52;美國人口預期壽命78.5歲,位居第34。這項指標最高的是日本,達84歲以上,位居世界第一。

總體上,世界人口預期壽命在不斷增長。當然也有個別例外,比如美國近年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就曾經發生過連續兩年下降的情況,下降幅度分別為0.1和0.3歲。



世界上有沒有靈丹妙藥能延長人的壽命,就像古代傳說中的長壽藥?

古人所夢寐以求的事物,當今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研究人類如何長壽,如何更加的長壽?

據報導,美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很長也很「大」的調查:在三十年間,共跟蹤觀察了大約7萬女性和男性,結果得出了一個「數位化」的科學結論!

這個結論主要有兩個量化數據:與最不樂觀的人相比,最樂觀的人活到85歲以上的機率能增加50%到70%;平均來看,最樂觀的人壽命能增加11%到15%。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萊維娜·李教授說,「這項研究對於公眾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它表明樂觀是一種有助於延長壽命的精神資產」。

「有意思的是通過簡單的技巧和療法就能夠調節人的樂觀態度」,李說:「我們希望,我們的發現能夠為研究幹預辦法提供更多的靈感,增加積極的健康資產,從而有助於改善老人的健康。」

快樂能夠一定程度地抵制疾病的侵擾,能夠緩解人們的壓力,能夠改善人們的情緒,能夠讓人更加輕鬆和積極,從而提升人的健康機能和生活狀態,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讓人頗感有趣的是,上述的調查結論竟然和中國的一句古語基本吻合!

那就是「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

假如以85歲為基數,按快樂延壽11%-15%計算,即延壽9.35-12.75歲,也就是10歲左右;而如果我們把長壽定義為百歲左右,那麼按快樂延壽11%以上,生命「加血」也在大約10年以上。

確實是印證了「笑一笑,十年少」的古語!


快樂能讓你的生命質量和生命長度提升11%到15%。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判斷。

「笑一笑,十年少」。正因為如此,每天睜開眼睛的快樂,每天閉上眼眼的快樂,每天每時每刻的快樂訓練,每天每時每刻的陽光心態,對你的生命至關重要。

而最為關鍵的是,快樂並不僅僅是延年益壽的一種手段,實際上正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

所以,為什麼快樂?其實並不需要理由!


生命本悟,快樂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經行天下光未央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相關焦點

  • 人還活著就算預期壽命,科學家是如何辦到的?
    可要說計算人均預期壽命,聽起來就有點「玄幻」了。給在世的人推算能活多少歲,科學家難道還會算命?既知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這代表2018年出生的孩子們,平均會活到2095年嗎?我們舉個例子,一步步來看統計學家是如何將2000年人口出生時的預期壽命計算出來的——首先,統計學家會把所研究的全部人口,按照年齡分組:0-5歲組,5-10歲組......統計當年各個年齡組的實際死亡人數。
  • 朝鮮最新人口數據出爐:2551萬人,平均預期壽命71歲
    當地民眾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歲。據聯合國6月17日發布《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的報告顯示,全球人口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64.2歲增至2019年的72.6歲,2050年有望增至77.1歲。可以看出,朝鮮目前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接近世界平均值。
  • 英國48萬人研究,揭秘慢病患者「續命」真相
    如何延長慢病患者的壽命?科學家們正為此絞盡腦汁。這不,英國科學家通過對48萬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平地驚雷的結論:如果能改變四種生活方式,那麼分別與男性和女性慢病患者的預期壽命延長6.3和7.6年有關。研究得出結論:無論是否存在多種慢性疾病,如果能做到適量運動、健康飲食、戒菸和限酒,四條全達標,會讓男性壽命延長6.3年,女性壽命延長7.6年。
  • 調查稱女性更長壽優勢漸失 男女預期壽命差縮小
    為了探索女性更長壽的奧秘,科學家們對兩性衰老過程進行了長期研究。在關於幹細胞行為與男女性別的討論中,研究人員表示,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男女再生能力衰退的差異上。在對小白鼠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發現,雌激素對雌性小白鼠的幹細胞數量有直接影響,從增加血液幹細胞數量(對孕期很有幫助)到發情高潮期提高腦幹細胞的再生力。
  • 愛滋病感染者到底能不能達到正常人的預期壽命?
    那愛滋病感染者預期壽命到底有多長?還是得看一些研究數據: 《The Lancet HIV》雜誌2013年年5月的文獻報導:根據1996-2013年一項HIV陽性患者隊列研究表明,20世紀90年代中期抗愛滋病藥物開始使用以來,歐洲和美國HIV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已經延長了10年。
  • 日本科學家發現頭髮顏色與壽命相關
    日本科學家近日發現,自然界顏色的多樣性會對物種的成活率產生影響。© DEPOSITPHOTOS / MASSONFORSTOCK不久前,日本生物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他們在拉布拉多犬身上確定壽命與毛色之間的關係。
  • 研究表明:每天喝2杯咖啡可以幫助你延長壽命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在平時有喝咖啡的習慣,那就可以會將自己的預期壽命增加大約2年。早上一杯咖啡的快速推動甚至可以讓最懶的人開始新的一天。咖啡與科學這兩個問題如何結合在一起來看,將會非常有趣,這次,擼哥就要分析結合這兩個問題的這項有趣的新研究。
  • 瘋狂科學家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結果如何?
    目前,全球平均預期壽命估計為73歲。與百年前相比,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翻了一番;與半個世紀前相比,平均壽命增長了20歲。同時,百歲人瑞的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在21世紀伊始,全球百歲老人的數量估計為15萬。而目前百歲老人總數已經將近20年前的4倍,達到了57.3萬,每10萬人中大約有7人。在這些長壽老人中,有的歲數甚至超過120歲。
  • 科學家發現一種海洋管蟲:壽命可達300年!
    目前,科學家發現在海洋表面之下數千米深處
  • 為了永生,科學家給自己注射350萬年前的細菌,結果如何?
    目前,全球平均預期壽命估計為73歲。與百年前相比,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翻了一番;與半個世紀前相比,平均壽命增長了20歲。同時,百歲人瑞的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在21世紀伊始,全球百歲老人的數量估計為15萬。而目前百歲老人總數已經將近20年前的4倍,達到了57.3萬,每10萬人中大約有7人。在這些長壽老人中,有的歲數甚至超過120歲。
  • 美國35萬人死於新冠意味著什麼?壽命損失總計450萬年
    想想看,例如在12月期間,美國平均每分鐘就會有大約1.7人死於新冠病毒。這是一種比較直接能量化新冠病毒影響的方法。下面是另外四種,每一種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試圖更充分地說明這些。哈佛大學的史蒂芬·埃利奇將人們死於新冠病毒的年齡,與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預測的他們可能存活的時間,進行了比較。13年來的平均值既包括那些在他們本來預期內去世的人,也包括比預期早很多就死去的人。
  • 人類的極限壽命能到多少歲?科學家的研究惹爭議
    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僅35歲。而到了上世紀90年代,平均預期壽命翻了一番,達到了70歲。目前,全球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2.6歲,最長的將近85歲,最短的為53歲,我國的為77歲。那麼,人類的極限壽命能達到多少歲呢?
  • 英國科學家發明「死亡計算器」,快來測測你的預期壽命
    最近來自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死亡計算器」,將上述假設變成了現實。這個名為「我的壽命」的計算器顯示了各種醫療和生活方式因素對預期壽命的影響。例如,我輸入了我的相關數據,結果顯示我的預期壽命是90歲,未來10年內發生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僅為0.1%。該應用程式開發負責人埃琳娜·庫林斯卡婭教授說:「我們開發的軟體是基於我們使用電子健康記錄的研究。
  • 科學家開發 「壽命計算器」:量化人體細胞年齡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製出一種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測量你還能活多久。這是全球多項血液檢測項目之一,科學家當前致力於開發最好的「壽命計算器」,量化人體細胞的年齡,而不是你的「實際年齡」。
  • 科技|中國研究發現靜止心率能預測人類的壽命長短
    科學家們發現,心跳速度每分鐘額外增加10次,無論什麼疾病引發的死亡風險都會增長約9%。重要的是這種相關性是在人們處於靜止狀態下,而非行走或者進行更劇烈的活動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並非什麼最新的發現。醫學專家已經清楚,有時候靜止狀態下心率較低的人群趨向於更健康。但是這項最新研究所做的就是為其增加了一種定量標準。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受慢病影響大
    【閱讀提示】: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了《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概述了全球範圍內人口的預期壽命以及影響預期壽命的原因,也闡述了全球在慢病預防和傳染病控制等公共衛生目標方面的進展情況。2000年至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主要是得益於在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的舉措得到了進展。而中國整體預期壽命為76.4歲(男性75歲,女性77.9歲)。
  • 20年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0歲!想要長壽,這些習慣要貫徹終身!
    10月17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2019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特刊。報告顯示,自1990年以來,中國人群的預期壽命從68.1歲增加到2019年的77.6歲,增加了近10歲。
  • 世衛組織最新統計: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6歲,17%因慢病過早死亡
    哪個地區人口的健康壽命最長? 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全球預期壽命增長了8%以上,健康預期壽命也從平均59歲增長到63歲。換言之,人們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活得更健康了。這主要是由於降低兒童死亡率和傳染病控制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 「預期壽命」怎麼說
    「預期壽命」怎麼說[ 2007-02-13 16:08 ] 到205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可以達到85歲,這是日前由中科院提出的未來幾十年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之一。專家們同時指出,到205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的年限將從現在的8.2年提升到14年以上。
  • 20年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0歲!這些習慣要貫徹終身
    10月17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2019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特刊。報告顯示,自1990年以來,中國人群的預期壽命從68.1歲增加到2019年的77.6歲,增加了近10歲。①提高壽命,除了醫療條件、國家政策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健康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