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48萬人研究,揭秘慢病患者「續命」真相

2020-10-21 美中嘉和

九成人都死於慢病?不是危言聳聽,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的數據表明: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佔到全國總死亡人數的86.6%。

嗚呼,慢病猛如虎!它們離你並不遙遠,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癌症……相信你都不陌生,它們都是慢性病的一員。

如何延長慢病患者的壽命?科學家們正為此絞盡腦汁。

這不,英國科學家通過對48萬人的研究,得出一個平地驚雷的結論:如果能改變四種生活方式,那麼分別與男性和女性慢病患者的預期壽命延長6.3和7.6年有關。

到底是哪四種生活方式?馬上為您揭曉!

英國研究:四種簡單方式,延長慢病患者壽命!

9月22日發表在《 PLOS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0年間英國境內480,940名成年人的數據,評估了36種慢性病和四種生活方式(運動,吸菸,飲食和飲酒)。研究得出結論:無論是否存在多種慢性疾病,如果能做到適量運動、健康飲食、戒菸和限酒,四條全達標,會讓男性壽命延長6.3年,女性壽命延長7.6年。

哪些慢性病,在「延壽」調查名單上?

英國這項研究共分析了480,940名成年人,其中有93,746名參與者為慢性患病。本次研究雖然只劃定了36種慢性疾病,但仔細看也囊括了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從偏頭痛到哮喘,從肝硬化到類風溼關節炎,還有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甚至心衰、卒中、青光眼等等,癌症也赫然在列。

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癌症定義為可防、可控、可治的慢性病。癌症患者往往伴發多種慢性病,如幾乎80%的肝癌患者都是由B肝患者或者B肝病毒攜帶者轉化而來(並不是說80%的B肝會轉變為肝癌),再如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肝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尿道癌等腫瘤的風險較高。

所以慢病人群真的很龐大,可以仔細找上圖,對號入座。原來,慢性患者(包括腫瘤患者),一直備受科學家的關注。不僅僅是健康人群,慢病人群也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達到延年益壽。

對慢病患者而言,過往的生活習慣越不健康,開始糾正生活習慣越早,那麼獲益就越明顯。不過還是那句老話,開始健康生活什麼時候都不算遲,這也是論文第一作者Yogini Chudasama的觀點。

敲黑板!吸菸、運動是影響壽命的關鍵因素

此項研究發現,在伴發癌症、高血壓、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93,746名參與者中發現,吸菸和運動是影響壽命的關鍵因素。

不吸菸VS吸菸

研究發現,在這些伴有慢性病的人群中,非吸菸者與吸菸的人相比,男性死亡率降低了46%,女性降低52%。不吸菸的多發病參與者中,男性的預期壽命延長了4.9歲,女性延長了5.9歲。

運動VS不運動

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有規律的體育鍛鍊可延長1~2.5歲的預期壽命。

這四件事讓你活得久,馬上去做!

再次強調下,運動,戒菸,健康飲食和適量飲酒,集齊這四張卡,就可「召喚神龍」,達到延年益壽。

聽過去,也是老生常談嘛!

是的,在座諸位,恐怕很多人會輸在「知易行難」四字上。小編親見得了肺癌還抽菸,喝酒送服藥物等「不惜命」的操作。那麼論文提及的四種健康生活方式,如何輕鬆做到呢?

戒菸

單獨分析健康生活的四種要素來看,戒菸是患者生存獲益最明顯的健康習慣,實現戒菸分別與男性和女性患者隨訪期內死亡風險相對下降46%和52%有關。

所以不要猶豫,現在就戒菸!!!

適量運動

獲益僅次於戒菸的是適量運動。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歲至64歲成年人每周做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

1,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是指:快走、遊泳、騎自行車、跳舞、打網球、遠足等能夠適度提高心率、升高體溫、加快呼吸的運動。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運動時仍可以說話聊天。

2,劇烈的活動:慢跑或跑步、快速遊泳、快速騎自行車、足球,橄欖球,跳繩、體操、武術等能夠使呼吸急促,並很難保持說話的運動。

3,通常,75分鐘的劇烈運動與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運動具有相似的健康益處。

溫馨提醒

如果是腫瘤患者,要根據個人的病情和體質,儘量以緩和的運動為主,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量。記住,運動應該是個很舒適的過程,千萬不該勉強自己,每天運動到微微出汗,心率輕度增快為宜。運動強度比較適合癌症患者的心率範圍為最大心率的50%-70%,即(220-年齡)X50%-70%。例如,一名60歲的癌症康復期患者運動時的心率範圍為(220-60)X50%-70%=80-112次/分鐘。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的標準也不複雜,只要每天吃5份以上的水果和蔬菜(英國NHS建議成人1份果蔬=80克)。另外,注意膳食平衡。

對於腫瘤患者,切記:藥和保健品,都不能當飯來吃。

限酒

適度飲酒的獲益與健康飲食差不多。至於控制飲酒倒是國內外一直就有的差異。國內飲酒成風,從一瓶茅臺售價高達幾千元,略見一斑。對於普通人群,國外指南認為每周純酒精攝入量低於112克就算適量了。

這裡建議腫瘤患者戒酒,做到滴酒不沾。有研究表明,飲酒後分解的代謝產物與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和肝癌存在直接聯繫。飲酒增加乳腺癌風險的一大關鍵原因是,酒精會令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上升。

寫在最後

大道至簡!看過去平平無奇的四種方法,執行幾天容易,堅持幾個月有點難,貫穿幾年或終身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從現在開始,腫瘤患者記住:戒菸、戒酒、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只要長期做到這四點,就能延壽哦。

知易行難,相信你能堅持到底!不妨在留言區每天籤到,如「X月X日,今天做到戒菸、戒酒、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加油!」。抗癌小夥伴們互相鼓勵,堅持到底,相信你們都是超級英雄!

如需了解更多,請關注我。後續會推出美中嘉和APP,敬請關注!

參考文獻

[1] Chudasama YV, Khunti K, Gillies CL, Dhalwani NN, Davies MJ, Yates T, et al. (2020) Healthy lifestyle and life expectancy in people with multimorbidity in the UK Biobank: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PLoS Med 17(9): e1003332.

相關焦點

  • 慢病患者藥品接力
    謝芳的情況不是個案,疫情發生以來,受就醫和交通限制的影響,湖北地區大量慢病群體面臨買藥難的問題,尤其是癲癇患者、糖尿病患者、術後康復患者、部分罕見病患者等,一旦斷藥,病情將受到不可逆的影響。而更多像謝芳一樣急需用藥的非肺炎患者還在等待各方的救援,參與了送藥的醫藥電商和藥店人士呼籲:開闢綠色通道,對藥品配送車輛給予通行權限;各地政府部門統一登記慢病患者的用藥需求,跟企業對接,統一採購、統一配送,比如由基層社區服務中心、村委會來收集用藥需求,購買後發放藥品。
  • 趙建平:數位化慢病管理解患者就醫難題
    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慢阻肺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腫瘤等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的危險因素。一時間,廣大慢阻肺患者在抗疫和複查間進退兩難。「前期調查和研究發現,因慢阻肺患者本身的呼吸系統,比如氣道和肺部都有損害,一旦感染新冠,重症和死亡率較高。因此,慢阻肺患者在疫情期間要做好防範。」
  • 由淺入深,智雲健康駛入 5 億慢病患者的海洋
    智雲健康成立於 2014 年 12 月,是中國領先的一站式慢病管理和智慧醫療平臺。應國家關於慢病防治相關工作的指導方針,智雲健康從醫院、患者、藥店、保險等多個層面打造多款不同的慢病防治智能化產品,形成了「醫、患、藥、保」一體化聯動的業務體系。
  • 還記得那個吃「偉哥」續命的小女孩 她的續命藥有新政策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罕見病,發病率低,治療藥物被稱為「孤兒藥」,由於患者少,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很難靠銷售回收高額的研發投入,因此治療罕見病的藥難買且價高。去年9月,騰訊發起的99公益日期間,一條《8歲小女孩買偉哥?媽媽含淚說出真相》的短視頻火了,「偉哥」和「8歲女孩」,兩個極其違和的詞彙並列出現,觸動了人們的神經。
  • 43萬患者未來有望家門口複診,武漢門診重症慢病用藥保障下沉基層...
    長江網11月29日訊(記者胡瓊之)29日,武漢市醫保局下發通知,為進一步方便我市醫保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複診購藥,同時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推進分級診療,經報市政府同意,即日起正式在武漢市醫保定點基層醫療機構中啟動試點申報。
  • 北大50萬人的研究,揭曉真相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雞蛋的地位保不住了,在很多人眼裡,它成了不健康的食物,很多人覺得雞蛋中含有膽固醇,吃多了會升高膽固醇水平,損傷血管,增加得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很多三高患者都不敢吃雞蛋。雞蛋真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嗎?北大50萬人的研究,揭曉真相,下面就跟大家具體說一下,或許真相出乎你意料。雞蛋真的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禍根嗎?
  • 關注風溼病的「多病共存」研究
    目前關於風溼免疫疾病共病的流行病學研究,以RA的相關報告最多。如英國對25年(1986~2012年)2個改善病情抗風溼藥物(DMARDs)治療前RA起始隊列的長期趨勢研究發現,RA共病的總患病率從29%上升到50.7%,主要是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臟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病;肥胖的患病率從13.3%增加到33.6%;而RA疾病本身並沒有伴隨時間的變化。
  • 以阿爾茲海默症為例:深度解析AI+慢病商業模式
    市場巨大,診斷困難目前,全世界大約有5000萬人罹患痴呆症,這個數字將近每20年翻一番。然而,到目前為止,逆轉這種疾病的藥物臨床試驗均失敗了。國際老年痴呆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老年痴呆人數為4400萬,其中50%-75%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2015年,全球新增990萬名痴呆患者,平均每3秒新增1人。
  • 武漢市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可去這些醫保定點醫院就醫購藥
    楚天都市報3月8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周黎 李鳴)目前,武漢市享受門診重症疾病統籌報銷待遇的參保患者40.8萬人,為切實保障疫情期間武漢市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診購藥需求,3月7日,武漢市醫保局公布全市部分提供門診重症慢病診療服務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名單。
  • 為什麼慢病患者更要做好新型病毒防護?最新統計數據為你說清
    對於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更應該強調慢病患者的防護和慢病調理,為什麼慢病患者更要注意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們來看一組最新出爐的數據——在國家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
  • 人工智慧助力心血管慢病防控
    近日舉行的上海國際健康世博會上,由上海市健康產業發展促進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慢病管理和智能康復高峰論壇」和「衰老、心臟健康與 AI 智能」互動體驗現場傳出消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心血管慢病防控帶來更高更多要求。專家認為,面對心血管慢病持續增長的態勢,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心血管慢病管理和預防,將有效彌補現有醫療資源的不均衡。
  • 對「裂腦」患者的研究為睡眠慢波提供了新的線索
    這項新研究由IMT盧卡高級研究學院分子思維實驗室(MoMiLab)的研究人員進行,他們研究了睡眠慢波是如何在大腦的左右半球傳播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IMT學院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組極其罕見的神經系統患者,即所謂的「腦裂」患者,他們將胼胝體完全切除,作為耐藥性癲癇的一種治療方法。胼胝體是連接兩個大腦半球的最重要的白質纖維束。
  • 重磅: 英國將按時解封! 更多疫情真相披露! 英加達成貿易協議...
    但分析發現,當初讓英國政府決定「二次封國」的預測數據,與實際情況相距甚遠。一組詳細的數據分析,讓您了解到一些疫情的真相。 無論真相如何,小編還是要提醒各位,提高防疫意識,時刻注意安全。
  • 罕見病關愛組織救助舞蹈症患者 中國患者約10萬人
    罕見病關愛組織救助舞蹈症患者 中國患者約10萬人2016-4-27 04:11:01 來源:解放網 作者:葉松麗 選稿:吳春偉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亨廷頓舞蹈症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症狀為不受控制的手舞足蹈動作,性格改變和痴呆,家族遺傳,一代比一代早發病,病情一代比一代嚴重
  • 中醫治慢病,真優勢還是假概念?
    2019年我國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3%,慢性病患者已超過3億人。面對艱巨的慢病防治任務,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中醫藥,堅持「中西醫並重」,將中醫藥納入「大健康」戰略之中,使其成為慢病時代的「中國方案」。近年來,中醫治慢病備受關注,但也頗受爭議,口碑兩極分化嚴重,支持者往往以身說法、推崇備至,反對者則認為中醫沒有標準化,但凡西醫治不了的,人們才會病急亂投醫,求諸中醫進行治療。
  • 英國科學家開發改良版西紅柿,有望成為帕金森病藥物來源
    但是你能想像西紅柿有朝一日會被用來治療帕金森病嗎?近日,由英國諾維奇研究園(Norwich Research Park)代謝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系教授Cathie Martin 與其合作者,開發了一種轉基因西紅柿,可提供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
  • 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會出現運動併發症?不治療可行嗎?
    1817年,英國內科醫生James Parkinson首次對帕金森病進行了描述,稱為「
  • 各地區炎症性腸病患者腸道菌群特徵觀察性研究
    為了識別不同地區炎症性腸病(IBD)患者腸道菌群生物標誌物,建立預測模型,並探索其菌群功能變化特徵,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檢驗醫學部王忠偉中國、美國(RISK)、美國(PRISM)、立陶宛和德國隊列IBD患者腸道菌群和HC菌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Adonis,P<0.05),而印度隊列未發現統計學差異。LEfSe分析顯示,中國和美國(RISK)隊列IBD患者腸道菌群變化較為一致,而德國、立陶宛和印度IBD患者腸道菌群變化具有較強的本地化特徵。
  • 慢病檢診,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慢病檢診,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2020-11-04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期帕金森病相關研究進展
    在英國,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大約為1/350。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愛丁堡大學和UCB製藥公司(UCB Pharma Ltd.)的研究人員在改善一種新出現的治療帕金森病的方法上邁出了關鍵一步。這一進展可能有助於開發一種有希望的稱為細胞替代療法(cell replacement therapy)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