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Tessa Strain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或同等強度的運動組合,在全球範圍內,每年至少可以預防390萬40歲-74歲的成年人過早死亡。
2周不運動,心血管功能下降1.8%
參與研究的人員平時每天能走1萬步以上,但實驗要求平均每天減少約1萬步的運動,並且增加了103分鐘的坐著時間。
14天後,他們的心血管功能下降了1.8%,而且心肺功能下降,腰圍增加。但恢復正常活動14天後,血管功能恢復到了原來的基線水平。
10天不運動,大腦就不一樣了
發表在《衰老神經科學前沿》的一項研究發現,平素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若僅停止鍛鍊10天左右,大腦中負責機體思考、學習、記憶的重要區域如海馬體等的血流量便會明顯下降。
2周完全不動,肌肉力量衰老40年
據刊發在《康復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者將參試者一條腿用腿部固定器綁定,保持不動2個星期後,年輕人腿部肌肉平均減少485克,老年人腿部肌肉平均減少250克。
這意味著年輕人肌肉力量降低了1/3,其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程度相當於衰老40至50年。老年人肌肉力量大約降低了1/4。
《柳葉刀》刊發的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和身體健康的影響程度:
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收益最高的是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它能降低47%的死亡率;排名第二的是遊泳,能降低28%的死亡率;第三名有氧運動,能降低27%的死亡率。
揮拍運動,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頭與肱三頭肌,有效增強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
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需要全身肌肉協調,特別是腿部肌肉會得到有效的鍛鍊。
同時,促進大腦快速緊張思考,有健腦功能;也能讓眼睛進行調節運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
必須明確一點,只要運動,都能很好地對抗,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精神不佳。
總樣本中,精神狀況達到出現負擔的時間,左邊柱狀是完全不鍛鍊的人的,右邊藍色柱狀是鍛鍊者的。
可以肯定的是,生命在於運動,只要動起來,就有助於健康,運動可謂最實用、有效又省錢的開心秘籍。
看到這,或許你會說,可我還是懶得動……如果你是個肥宅,那還是克服地心引力,先從椅子上起來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