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運動每年讓39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

2020-10-12 甲狀腺癌術後生活

劍橋大學Tessa Strain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在著名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或同等強度的運動組合,在全球範圍內,每年至少可以預防390萬40歲-74歲的成年人過早死亡。

15天不運動,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2周不運動,心血管功能下降1.8%

參與研究的人員平時每天能走1萬步以上,但實驗要求平均每天減少約1萬步的運動,並且增加了103分鐘的坐著時間。

14天後,他們的心血管功能下降了1.8%,而且心肺功能下降,腰圍增加。但恢復正常活動14天後,血管功能恢復到了原來的基線水平。

10天不運動,大腦就不一樣了

發表在《衰老神經科學前沿》的一項研究發現,平素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若僅停止鍛鍊10天左右,大腦中負責機體思考、學習、記憶的重要區域如海馬體等的血流量便會明顯下降。

2周完全不動,肌肉力量衰老40年

據刊發在《康復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者將參試者一條腿用腿部固定器綁定,保持不動2個星期後,年輕人腿部肌肉平均減少485克,老年人腿部肌肉平均減少250克。

這意味著年輕人肌肉力量降低了1/3,其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程度相當於衰老40至50年。老年人肌肉力量大約降低了1/4。

哪種運動最能降低死亡率?

《柳葉刀》刊發的一篇涉及120萬人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的運動對精神和身體健康的影響程度:

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收益最高的是揮拍運動(包含網球、羽毛球)!它能降低47%的死亡率;排名第二的是遊泳,能降低28%的死亡率;第三名有氧運動,能降低27%的死亡率。

為什麼揮拍運動最能降低死亡率?

揮拍運動,刺激肩部肌肉及手臂肱二頭與肱三頭肌,有效增強肩部和手臂肌肉的力量。

在快速移動的過程中,需要全身肌肉協調,特別是腿部肌肉會得到有效的鍛鍊。

同時,促進大腦快速緊張思考,有健腦功能;也能讓眼睛進行調節運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

必須明確一點,只要運動,都能很好地對抗,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和精神不佳。

總樣本中,精神狀況達到出現負擔的時間,左邊柱狀是完全不鍛鍊的人的,右邊藍色柱狀是鍛鍊者的。

可以肯定的是,生命在於運動,只要動起來,就有助於健康,運動可謂最實用、有效又省錢的開心秘籍。

看到這,或許你會說,可我還是懶得動……如果你是個肥宅,那還是克服地心引力,先從椅子上起來最重要……

相關焦點

  • 運動是良醫,每年至少拯救390萬生命!
    運動是良醫,每年至少拯救390萬生命!以下文章來源於MedSci梅斯 ,作者MILLY導語:生命在於運動。近日,發表在著名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者75分鐘高強度運動,或者是同等強度的運動組合,每年全球至少有390萬成年人避免過早死亡。
  • 不運動導致癌症?研究表明肥胖不但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還可能致癌
    腹型肥胖的人有個共同的嗜好—不愛運動。久坐不動,「葛優躺」的這些壞習慣也影響著下一代人。不運動的壞處可不僅僅是會造成肥胖。最終研究顯示,不運動對身體的危害更甚於抽菸喝酒的危害。2020年7月劍橋大學研究團隊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全球範圍內,適度運動每年讓39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運動預防了15%的過早死亡。
  • 揭秘東亞海運排放顯著影響健康 每年有數萬人過早死亡
    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7月18日發表的一份中美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報告說,隨著東亞海運貿易增加,船舶排放的溫室氣體和空氣汙染物也在上升,導致該地區每年有數萬人過早死亡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減少過早死亡病例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9月23日消息,《自然》(Nature)雜誌近日發表一項最新研究報告,報告中稱,如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2100年,將拯救全球140萬到300萬因空氣汙染而過早死亡的人。
  • 空氣汙染是人類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其實霧霾的影響遠比引起心臟病和肺部慢性病等疾病嚴重,研究認為霧霾等還會導致死亡率增加,或是人類「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過早」死亡可以與一系列不同因素聯繫起來,其中包括臭氧和細顆粒物等戶外空氣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期《Nature》上一篇研究論文認為,早死與城市和農村環境中七個來源的大氣汙染物之間的關係。
  • 科學網—汽車尾氣中氮氧化物致英國上萬人過早死
    在英國,一份政府日前發布的作為減少氮氧化物濃度計劃一部分的文件估測,氮氧化物每年導致2.35萬英國居民過早死亡。 再聯繫一下當前背景,歐洲環境署的數據顯示,2012年,PM2.5導致28個歐洲國家的約43萬人過早死亡。與此同時,據估測,在歐洲,臭氧每年導致約1.6萬人過早死亡。 「二氧化氮在歐洲範圍內的影響還未建立起來。」
  • 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原標題: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本周是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而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
  • 中國人常見的23種致癌因素,避開了每年可減少100萬人死亡!
    日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在《柳葉刀·全球健康》發布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指出在中國癌症發病高危因素主要歸納為5類(23種)。①防控好23種致癌因素每年100萬成人可避免癌症這份研究使用了中國大陸31個省2014年成人癌症死亡率數據,共納入了23種被國際癌症研究署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確定的常見致癌因素。
  • 警醒: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或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今年10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團隊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雜誌發表論文,主要觀點是中國農村燒飯和取暖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 每年死亡63.1萬人!發病死亡人數最高的癌症竟是…
    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每年新發肺癌約78.7萬人,因肺癌死亡約63.1萬人。
  • 每年因吸菸死亡逾100萬人
    每年因吸菸死亡逾100萬人...幾十年前的香菸廣告有多瘋狂?吸菸的危害超乎想像...導讀:菸草煙霧中含有70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數百種是有害物質,至少70種能夠致癌。全世界前8位死因中,有6種與吸菸有關。作為菸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正面臨哪些控煙挑戰?取得了哪些成績?還有哪些有關吸菸的謠言?一組數據告訴你!
  • 及時發現或可免於死亡殘疾!中美學者推廣中風三步識別法視頻
    及時發現或可免於死亡殘疾!視頻編輯 龍景(00:53) 及時發現中風或可贏得搶救,免於落下殘疾。
  • 2020年世界衛生統計:中國人均壽命76歲,17%過早死亡
    根據報告數據,2018年,中國結核發病率為61/10萬人,5歲以下兒童B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0.83%,受瘧疾影響微弱。3. 慢病流行和死亡均增加令人揪心的是,相比上述傳染病,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和傷害導致的死亡改善速度更慢。
  • 柳葉刀子刊中國氣候變化報告
    柳葉刀公共衛生子刊近日發布了《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20年中國報告》。這是首部講述中國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聯繫的報告。報告分析了23項指標,認為中國的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正在加快,如果全球氣溫繼續升高,會帶來令人難以接受的後果,而且每個省份都受到了影響,但面臨的問題各異。
  • 用大數據精準預測地震,每年將有1.3萬人免於受難
    地震災害每年在全球範圍造成超過13,000人死亡,500萬人受傷或遭受財產損失,外加每年120億美元(1980年-2008年平均值)的經濟損失。所以理所當然的,科學家一直要面對來自公眾的詢問——對地震的預測能不能更準確一些? 然而,對於此問題,得到的答案常常是否定的。
  • 較真|農村燒飯產生的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是真的嗎?
    流傳說法:近日,一篇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該文章稱,農村燒飯產生了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二、「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鄉村PM2.5排放量貢獻比城市更大」系誤讀 根據原研究,2014年,我國約有115萬人因PM2.5的吸入而早亡,其中67%與居民使用固體燃料(用於做飯、取暖等)相關,達77萬。這裡要指出的是,研究中討論的內容為「早亡」即「過早死亡」,而非「死亡」。
  • 《柳葉刀》:拯救中風患者的腦細胞!新藥改善術後神經功能,死亡風險...
    全球範圍內,每年約1700萬人經歷中風。在中國,這也是成年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缺血性中風(俗稱腦梗)最為常見,大腦血管中的血栓引起的腦組織缺血會導致腦細胞死亡,進而影響語言、視覺、運動等功能。
  • 空氣汙染已成全球第五大致死原因 每年700萬人死亡
    據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之前有研究顯示,空氣汙染主要包括氣態汙染物和顆粒物兩大類,長期暴露於PM2.5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PM2.5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最多。
  • 《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發布
    12月3日,《柳葉刀倒計時》2020年度報告出爐,這是第五份相關年度報告。它追蹤分析了40多項有關氣候變化與健康的指標,警示了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前景:因醫療系統準備不足,極端高溫導致的死亡率在全球迅速上升,並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