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說法:近日,一篇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該文章稱,農村燒飯產生了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較真要點:
該說法系對原研究的誤讀,正確的解讀應該是:住宅固體燃料的使用產生PM2.5,主要汙染室內空氣,可能導致暴露人群過早死亡,我國農村地區室內汙染現象較嚴重,應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環境中PM2.5的來源不能都算到「農村燒飯」頭上。
查證者:漢鋒丨中國疾控中心職業衛生所副研究員
近日,一篇標題為《警醒: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的文章在網絡流傳,「燒飯」「PM2.5」「數十萬人死亡」這樣的字眼著實讓人心驚肉跳。網文提及,10月28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一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研究顯示,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有流傳文章還稱,這項新研究是「把環境汙染的帽子扣在了農民頭上」。那麼這個研究到底說了什麼?農村燒飯與PM2.5汙染到底有什麼關係?
一、住宅使用固體燃料主要導致室內汙染而非室外
網傳文章中提到的研究確實是陶澍教授團隊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的論文,原研究題為「Residential solid fuel emission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ir pollution and associated health impacts in China」,翻譯過來是「中國住宅固體燃料排放對空氣汙染和相關健康影響有重要影響」,該研究的主要內容為使用固體燃料對室內空氣造成的PM2.5汙染情況,以及該汙染對暴露人群健康的影響。
研究確實提到,農村使用固體燃料(煤、木炭、秸稈)做飯取暖會產生大量的PM2.5,但並沒有「把環境汙染的帽子扣在了農民頭上」,因為原研究根據一系列模擬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固體燃料產生的PM2.5佔室內PM2.5來源的71%,佔室外PM2.5來源的27%。也就是說,固體燃料產生的PM2.5並沒有導致室外環境的嚴重汙染,而是主要導致了室內的汙染。
此外,用「農村燒飯」代替「固體燃料使用」這個概念也是極不準確的,轉移了讀者的視線,也導致讀者誤解了研究的本意。
二、「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鄉村PM2.5排放量貢獻比城市更大」系誤讀
根據原研究,2014年,我國約有115萬人因PM2.5的吸入而早亡,其中67%與居民使用固體燃料(用於做飯、取暖等)相關,達77萬。這裡要指出的是,研究中討論的內容為「早亡」即「過早死亡」,而非「死亡」。 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過早死亡是指沒有達到人均壽命就死亡的個體,目前國內外一致定義為:70 歲以前的死亡為過早死亡。
PM2.5的確會增加暴露人群的死亡風險。在我國農村地區,與使用清潔燃料人群相比,使用固體燃料做飯和取暖的人群心血管死亡和全死因死亡風險均顯著上升。但即便如此,仍不能將「早亡」與「死亡」混為一談,一些健康風險導致的壽命折損,和直接導致死亡,是兩碼事,「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是誇大了事實。
另外,網文還歸納該研究「提醒人們兩件事」:第一個提醒是,比起室外空氣汙染,室內空氣汙染更應該被重視;另一個提醒是,鄉村地區的PM2.5排放量貢獻或比城市地區更大。
第一個「提醒」的說法與原研究結論是一致的,因為人們在室內活動時間長,室內空氣對健康影響的權重也更大。但對於第二個「提醒」,研究原意並非如此。原意是:由於農村居民對固體燃料的強烈依賴,農村室內空氣中的PM2.5水平(95±34μg/m3)顯著高於城市室內空氣中的PM2.5水平(58±23μg/m3)。換句話說,第二個「提醒」隱去了原研究中「室內」的限定,讓讀者誤以為 「對於整個環境中的PM2.5排放量,鄉村地區貢獻比城市地區更大」。
事實上,該科研文章強調的是在住宅使用固體燃料會對室內空氣造成嚴重的PM2.5汙染,從而影響暴露人群的健康。由於農村使用固體燃料較多,因此這一問題更加嚴重,建議使用清潔能源。
關於對該研究的誤解,另有一篇標題為「北大教授:農民燒火做飯,產生大量汙染!請給農民留條路吧!」的文章也廣為流傳,但經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也已經知道,這個話並不是北大教授說的,而是該網文作者自己的錯誤理解。
三、PM2.5的來源不可能都算到「農村燒飯」頭上
為保護環境,我國本世紀開始推進煤改電(煤改氣)的工作,同時也保護農村人群健康不受固體燃料的損害。
至於PM2.5的來源,其實受地域、季節、人類活動影響極大。筆者在此羅列一些關於國內各城市PM2.5來源的研究。比如上海市澱山湖地區冬季大氣中,PM2.5的來源主要為二次氣溶膠、燃油、生物質燃燒/海鹽、揚塵/建築塵、燃煤/冶煉塵。成都市春季的PM2.5來源則為地面揚塵、燃煤塵、冶金化工及生物物質燃燒。北京市:機動車、燃煤及工業過程、無組織揚塵等。唐山市:冶金建材、燃煤及其他工業無組織揚塵等。石家莊市:燃煤及工業過程、無組織揚塵、機動車及其他行業。山東省德州市陵城縣農村地區: 工業源、生物質燃燒、二次硫酸鹽、二次硝酸鹽、機動車排放、燃煤和揚塵;蘇南農村地區:土壤源、燃煤源、冶金或垃圾焚燒和汽車尾氣。
本文題目「農村燒飯產生的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是真的嗎?」的答案是——不是真的。正確的解讀應該是——住宅固體燃料的使用產生PM2.5,主要汙染室內空氣,可能導致暴露人群過早死亡;我國農村地區這一現象更加嚴重,應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
本文編輯:ambergchen
點擊騰訊新聞APP搜索框,查看【較真榜】,每日最熱闢謠科普一網打盡。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