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論文表明農村燒火做飯汙染空氣?

2021-01-09 熙語文瀾

北大教授發表論文,文章中強調,農村燒火做飯,導致空氣中pm2.5嚴重,汙染空氣,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先不看這個言論有沒有科學依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家庭來說,這就是一種謬論!祖祖輩輩靠燒火做飯已經延續了幾千年,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燒火做飯能有什麼危害!不過最近幾年這樣的言論是層出不窮!早在年初,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說國家將出臺政策,嚴禁農村燒火做飯,否則將受到嚴重處罰!我們聽說過禁止焚燒秸稈,什麼時候說過禁止生火做飯了!這就是一種謠言!

為啥那些教授最近都愛關注農村,都愛拿農村說事兒呢?就像鬧得沸沸揚揚的王福重「農民無用論」,最後也是證明,自己打自己的臉!

沒在農村生活不知道農村的苦;沒在農村待過,分不清什麼是糧食,什麼是野草;不了解農村就不要說農村的事情!

直到今天,我家裡仍然很多時候都在用柴火做飯!我們真就遭誰惹誰了嗎?

農村人頂起!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陶澍:農村燒火取暖做飯產生PM2.5,引熱議
    最近,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陶澍一篇論文引發網友熱議,該論文說農村地區燒火做飯釋放PM2.5,致數十萬人死亡。 網友認為,農村燒火做飯幾千年了,幾十年前,天是藍的水是清的,沒聽說過PM2.5,前幾年農村改燒無煙煤,現在大部分農村都改成燒天然氣了,可是霧霾還是很嚴重。現在陶澍教授,說農村燒火做飯導致PM2.5,且致人死亡。
  • 有些專家教授說老百姓燒火汙染環境,你是怎麼看的?
    我是筆者,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很高興來這個問題。問:有些專家教授說老百姓燒火汙染環境,你是怎麼看的。我們作為老百姓還能怎麼看,只能說這些專家和教授避重就輕來發表言論的,相對於化工廠和一些大型的汙染企業,農村的這些燒火汙染環境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的。難道農村人不知道燒火汙染環境嗎?其實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農村地廣人稀的自然環境就能很好的把這些燒火所帶來的汙染就給精華了。
  • 農民燒火做飯汙染環境?國家衛星圖給出答案,這鍋不能都讓農民背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但就是在這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前發展的時候,環境汙染問題也浮出了水面並且愈加嚴重,人們不得不去反思,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環境的汙染呢?近年來,空氣汙染也越來越嚴重,有些專家將造成空氣汙染的原因全部推給了農民:是因為農民燒火做飯,焚燒秸稈才造成了空氣的汙染。這樣的說法似乎不是很準確。
  • 北大陶澍院士:中國農村燒飯和取暖的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農村地區室內空氣中PM2.5有37%來自做飯,63%來自取暖。這項研究表明,生物質燃料對空氣品質和健康的危害與煤炭相當,不容忽視。此外,之前的研究更多聚焦在室外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危害,這項研究數據表明,
  • 較真|農村燒飯產生的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是真的嗎?
    網文提及,10月28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一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研究顯示,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有流傳文章還稱,這項新研究是「把環境汙染的帽子扣在了農民頭上」。那麼這個研究到底說了什麼?農村燒飯與PM2.5汙染到底有什麼關係?
  • 警醒: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或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今年10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團隊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雜誌發表論文,主要觀點是中國農村燒飯和取暖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 由陶澍院士關於國內PM2.5室內外數據調查論文想到的
    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的解釋:細顆粒物(fine particles,PM2.5),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核電站、燒火做飯:其實是一樣的!
    你身邊的質能等價 核電站常給人一種既神秘又高大上的感覺,但其實,其發電的原理跟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現象,比如燒火做飯等等,本質上是相似的。例如,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時會放出熱量,而水結冰時也要放出能量,這個能量從廣義上來說叫做「結合能」.判斷會不會放出結合能的方法之一是,根據逆反應進行推斷,比如,把水變成蒸氣需要加熱,把冰融化成水也需要加熱。反過來就可以推出,水蒸氣液化成水,水凝固成冰,當然要放出能量了。
  • 院士論文網上遭「炮轟」是研究毫無意義還是自媒體斷章取義?
    令人意外的是,論文刊發後,網上對其科研價值和研究意義的質疑聲卻愈演愈烈。學術論文引發自媒體質疑這篇學術論文是由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士、教授、特聘教授陶澍團隊共同完成,作者署名共18人,第一作者為韻瀟。論文於2020年10月28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Science Advances。
  • 自己燒火做飯20年,網友:活得還不如猩猩!
    自己燒火做飯20年,網友:活得還不如只猩猩!大家好,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家知道什麼動物很聰明嗎?世界上最聰明的大猩猩,自己燒火做飯20年,網友看完:活得還不如只猩猩,這隻國外的大猩猩叫做坎奇,已經25歲的黑猩猩燒火做飯20年,這樣的事情聽起來非常的神奇。
  • ...經濟計量系博士生張澍一關於北京市空氣汙染狀況的論文在《皇家...
    日前,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博士生張澍一及其合作者關於北京市區域性空氣汙染狀況的研究論文Cautionarytalesonair-qualityimprovementinBeijing被英國《皇家學會會刊》A系列(ProceedingsoftheRoyalSocietyA)接收並於9月20日正式發表。
  • 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這個教授惹眾怒了!
    今年的10月28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陶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一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最新研究: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10萬人死亡》,朋友們,你說你們看了這樣的研究成果,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 地學系張強教授研究組發文揭示中國汙染減排可抵消全球變暖對空氣...
    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未來極端高溫事件和靜穩事件日趨頻繁,從而加劇區域空氣汙染,威脅人類健康。已有研究表明氣候變暖可能對全球空氣品質產生不利影響。然而,以往的研究通常沒有單獨評估短壽命氣溶膠變化帶來的輻射效應及其影響。實際上,氣溶膠可通過改變大氣輻射收支影響氣候系統,進而影響空氣品質。
  • 空氣汙染是人類過早死亡的重要原因
    「過早」死亡可以與一系列不同因素聯繫起來,其中包括臭氧和細顆粒物等戶外空氣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期《Nature》上一篇研究論文認為,早死與城市和農村環境中七個來源的大氣汙染物之間的關係。Jos Lelieveld等人發現,戶外空氣汙染(主要由細顆粒物造成),在世界範圍內每年導致大約300萬人過早死亡。
  • 陳松蹊研究團隊關於中國五城市PM2.5汙染的研究論文在《地球物理學...
    近日,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統計科學中心聯席主任陳松蹊講席教授帶領的環境統計研究團隊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大氣》(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上發表題目為「中國五城市PM2.5數據的可靠性、一致性與空氣品質評估」的論文(PM2.5 Data Reliability, Consistency
  • 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致人死亡?
    小編是一個農村的孩子,對關於農村的一些事情是比較敏感的,比如之前有位教授在一個期刊上發的「農村燒飯導致汙染,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的話題,對於小編自身的理解,這其實很讓人不解解的。小編相信很多人是從農村出到社會上工作,在城市裡定居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農村煮飯用的是柴火和煤炭,這都是老祖宗輩使用下來的了。況且小編是生活在農村的,也沒見到這樣的問題。以前咱們中國那麼多的人做飯做菜就是燒煤燒柴過來的嗎?而那時候也沒見有這麼重的汙染,現在還有了天然氣和電能的使用了,反而汙染更嚴重了,卻把造成汙染的帽子丟給了農民了,覺得這樣合適嗎?
  • 北大教授田德祥:發展核能可有效減少大氣汙染
    北大教授田德祥:發展核能可有效減少大氣汙染當前,淨化器淨化的目標汙染物重點是PM2.5,室內環境受室外大氣環境影響明顯,那麼大氣環境如何改善是公眾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各級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我想從能源的角度談點看法,我國大氣汙染如此嚴重原因很多,其中能源結構極不合理是重要因素,2010年能源結構:我國火電約佔72.99%,水電佔22.62%,風電3.19%,核電佔1.11%,太陽能發電佔0.09%。2015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佔全國能源消費比重達63.7%。環保部長陳吉寧認為:」煤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主導地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很難發生根本變化」。
  • 北大光華周黎安教授最新論文被頂級期刊AER正式接受
    論文基於大量的微觀數據實證考察了中國「上山下鄉」運動期間知識青年對農村兒童受教育程度的影響,通過研究知青對農村教育狀況的改變,探尋中國農村人力資本的大規模積累及其對後續經濟增長的長期影響。 周黎安教授在學術領域建樹頗豐,他在國內外一流經濟學和管理學期刊發表論文已達60餘篇,曾經獲得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學者單篇論文引用率排名第一的稱號。「因學術,而思想,因思想,而光華」,周黎安教授此次的論文發表,也是光華管理學院一直堅持以通行的學術規範和科學理性的研究方法,做具有國際水準的中國學問的一個縮影。
  • 【盤點】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到底有什麼關係?
    有關資料表明:2010年空氣汙染在中國導致123.4萬人超額死亡以及2500萬健康生命年的損失,其中由室外空氣顆粒物汙染導致的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為60.45萬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人數19.62萬人,缺血性心臟病為28.3萬人,下呼吸道感染1.05萬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13.94萬人,佔2010年全部死亡人數近14.9%。
  • 北大朱彤和薛濤團隊發現空氣汙染增加流產死胎的風險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2019的報導,室內外空氣汙染暴露通過誘發早產等不良出生結局,間接導致了全球每年約48萬的嬰兒死亡。然而空氣汙染是否與妊娠失敗(流產、死胎)等更早期的、更嚴重的不良妊娠結局有關,目前缺乏科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