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陶澍院士關於國內PM2.5室內外數據調查論文想到的

2020-11-04 勤愚

2020年10月28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院士團隊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雜誌發表了題為:Residential solid fuel emissions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air pollution and associated health impacts in China 的研究論文。


內容來源:

https://m.toutiaocdn.com/i6889397570142110212/?app=news_article_lite&timestamp=1604087227&use_new_style=1&req_id=202010310347070100260771963F3BC6F6&group_id=6889397570142110212

看到這篇文章後面的評論,基本只一邊倒的情況。首先,陶澍院士的調查研究是他學術範圍內的工作,這樣的調查研究有他的科學依據與理論支撐,本身並無對錯之分。同樣,這樣的調查研究,也給我們的生活提出了參考意見,具有指導意義。

我不是科學家,無法反駁院士調查數據的真實性與健康的關聯度。老祖先早就告訴我們「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那是不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調查一組數據,吃飯的人100%都死亡,而建議大家不吃飯呢?

PM2.5是什麼,它對人體健康影響程度有多大,是不是大家關注的PM2.5就是人類健康的殺手?

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的解釋:細顆粒物(fine particles,PM2.5),懸浮在空氣中,粒徑(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微生物等),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但危害較大的是後者。自然源包括土壤揚塵、海鹽、植物花粉、孢子、細菌等。自然界中的災害事件,如火山爆發向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塵暴事件都會將大量細顆粒物輸送到大氣層中。人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動源。固定源包括各種燃料燃燒源 ,如發電、冶金、石油、化學、紡織印染等各種工業過程、供熱、烹調過程中燃煤與燃氣或燃油排放的煙塵。流動源主要是各類交通工具在運行過程中使用燃料時向大氣中排放的尾氣。

查詢一下4月份全國PM2.5排名,新疆南部地區基本都在前10名裡面,為什麼?那裡有很多重工業汙染嗎?因為4月份是新疆南部地區沙塵天氣高發季節,是沙塵暴造成PM2.5的爆表。那是不是這些PM2.5爆表的地區更不適合人類居住了呢?

其實,百度百科裡面已經說了,PM2.5成分複雜,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源「的PM2.5,農村做飯取暖使用的固體燃料正是「人為源「的一類,那是不是這一類裡面都是危害大的呢?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沒有做過這些研究,也給不出權威解答。

陶澍院士論文中還有幾個關鍵詞就是「室內」「農村「,燒火做飯取暖都是在室內進行的,而且使用了農村與城市的對比。為什麼要這樣做?室內調查取證容易,農村城市廚衛設施差距大,數據容易分析,易下結論。很多論文做數據對比最怕辛苦幾個月採集的數據到最後做數據處理時方差分析不明顯,不能達到預期,那算是白辛苦了。因此,有了這些限制條件,不怕出不來成績。同時,雖然看直觀數據相關死亡人數,農村比城市人數少,但院士很會做文章,採用「比例「,這樣看起來更科學。我英文水平不好,不知道陶院士論文裡面對這個「比例」是如何定義的,是使用全國城市農村人口數據做基數還是他調查的數據中定義的城市農村做為基數來計算的。總之,最後結果就是農村做飯取相關死亡人數多,至於是如何相關,我是不清楚了。

我到是覺得,調查這樣的對比,不如調查不安裝換氣扇的吸菸室和農村沒有油煙機的廚房對比,看看哪個相關死亡人數多更有意義。

院士一篇有數據的調查論文,看似有理有據,作為農村人,只能聽之任之,最後由決策者決定如何處理農村吃飯問題。這樣的論文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指導意義呢?

這讓我想起當年討論汽車尾氣對環境的影響時的情景,不管有多少人持反對意見,最後各地都紛紛出臺了機動車限行政策。好像取得的效果也不錯,不管城市如何加強環境治理,給大家的感覺好像就是機動車限行和城市道路上的灑水車風雨無阻地作業換回的整天白雲。

農村不能用木炭等燒火做飯。那祖祖輩輩都這樣生活的農村人要怎麼過日子呢?何不食肉糜?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北大教授陶澍:農村燒火取暖做飯產生PM2.5,引熱議
    最近,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陶澍一篇論文引發網友熱議,該論文說農村地區燒火做飯釋放PM2.5,致數十萬人死亡。 據說這是一篇發表在外國刊物上的文章,主要講述了農村燒火做法,產生PM2.5顆粒物,每年致數十萬人死亡。
  • 院士論文網上遭「炮轟」是研究毫無意義還是自媒體斷章取義?
    令人意外的是,論文刊發後,網上對其科研價值和研究意義的質疑聲卻愈演愈烈。學術論文引發自媒體質疑這篇學術論文是由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院士、教授、特聘教授陶澍團隊共同完成,作者署名共18人,第一作者為韻瀟。論文於2020年10月28日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Science Advances。
  • 北大陶澍院士:中國農村燒飯和取暖的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最近,從全國範圍的住宅能源調查中獲得的有關能源類型和活動類型的詳細第一手數據,包括廚房爐灶位置,為全面解決此問題提供了獨特的機會。2020年10月28日,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院士團隊在,陶澍院士團隊根據能源類型
  • 警醒: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或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今年10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團隊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雜誌發表論文,主要觀點是中國農村燒飯和取暖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pm2.5是什麼意思,pm2.5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pm2.5是什麼意思。
  • 室內空氣居然也是PM2.5的排放源?或站或坐或睡各不同
    昨晚,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陶澍,以雲講座的形式作客華東師大「環境地理」大講堂,講述生活源排放及室內PM2.5汙染。陶教授說,室外空氣重要,室內空氣同樣重要,因為這都是PM2.5的排放源。 陶澍教授開宗明義,人類的健康受到危害是由數據支撐的。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這個教授惹眾怒了!
    今年的10月28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的陶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一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最新研究: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10萬人死亡》,朋友們,你說你們看了這樣的研究成果,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 中科院教授陶澍: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每年數十萬人因此受害
    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這腦洞之清奇,一般人只能望其項背。農村燒飯都燒幾千年了,也沒霧霾更沒完蛋,甚至還留下種子生出某專家這樣一個nc。而霧霾是2000年後才開始爆發的東西,這尼瑪都能賴到農民頭上去,你丫瘋了吧?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PM2.5和PM10有什麼區別
    不同點在於兩者顆粒大小不一樣,PM2.5是小於等於2.5微米的可吸入空氣懸浮顆粒物,而PM10是小於等於10微米的可吸入空氣懸浮顆粒物。PM2.5更小。此外,PM10的濃度會隨著高度增加而減輕,但是PM2.5在空氣中均勻分布,所以樓層高低與濃度大小無關。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致死亡上升?教授為行業背書?
    先問各位小夥伴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空氣的PM2.5汙染你覺得是來自哪裡?在前幾天,某短視頻一位主播提及今年10月份某教授的一篇論壇,說農村燒飯產生大量的PM2.5汙染,並由此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並由此引發了網友的討論。
  • pm2.5的危害及應對辦法
    今天一無所知的小鳥了解了一些關於pm2.5危害及應對辦法,知道了pm2.5在什麼情況下最嚴重,最傷害人體,以及要通過何種辦法能夠比較有效的去應對pm2.5對人體的傷害。一無所知的小鳥為您分享一些哮喘或是慢性支氣管患者也是同樣會被pm2.5折磨的異常痛苦。
  • 較真|農村燒飯產生的PM2.5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是真的嗎?
    網文提及,10月28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一個重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研究顯示,農村燒飯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有流傳文章還稱,這項新研究是「把環境汙染的帽子扣在了農民頭上」。那麼這個研究到底說了什麼?農村燒飯與PM2.5汙染到底有什麼關係?
  • PM2.5是什麼?PM2.5有什麼危害?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有時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
  •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隨著全國各地空氣出現嚴重汙染,pm2.5屢屢爆表,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霧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一個原本陌生的術語——PM2.5。那麼,到底pm2.5是什麼意思?pm2.5對人體的危害有哪些?  PM為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做顆粒物。
  • pm2.5都有什麼危害呢?
    pm2.5是什麼?相信知道的人是有許多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其實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那pm2.5有什麼危害呢?1.在家裡也要做好防範pm2.5準備。pm2.5中是含有大量的有毒以及有害物質,所以對我們人體有很大的危害,而負離子空氣淨化器,釋放的負氧離子可以有效凝聚沉降消除PM2.5危害,並可起到滅菌殺毒效果。在pm2.5治理過程中,小粒徑、高活性的生態級負離子,能夠將化學性氣體降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保障了室內空氣品質的安全。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