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患者的肝細胞出現廣泛性壞死,多系統受累,當病情達到晚期時,往往因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以及繼發性感染而危及生命。一般肝病患者需定期做B超檢查,那做B超檢查,肝臟有哪些變化時需考慮肝硬化。
肝硬化時B超顯示肝臟有哪些變化?
1、肝外形變化
當患有肝硬化時肝表面會變得凹凸不平,呈現鋸齒狀和小結節狀,當合併腹水時比較清晰。肝橫切面無楔形,矢狀面呈現橢圓形。
2、肝臟位置發生變化
肝右葉上下徑明顯變短,肋間厚度明顯變窄,不易測量右肋下斜徑。肝左葉代償性肥大,從而使得右側腋前線比正常的位置比較高。
3、肝包膜和邊角變化
當患有肝硬化時,肝包膜可增厚,纖維亮線變得不光滑,回聲明顯增強且厚薄度不均勻,肝邊緣角變的鈍化或不規則。
4、肝實質變化
因為肝臟中脂肪變性和纖維性變,肝實質內回聲比較緻密,回聲呈現瀰漫性增強以及增粗。當大結節出現肝硬化時,肝實質內呈現反射且不均勻的瀰漫性斑狀改變,也有可能呈現光團改變以及結節樣光帶,透聲性比較差。
5、肝內外血管發生變化
當患有肝硬化早期時,肝內外血管變化並不是很明顯。當肝硬化達到後期時,可發現肝內血管出血不均勻,血管變得扭曲和紊亂,有時會因為血管閉塞而不能正常顯示。特別是肝靜脈變化比較明顯,主幹變細且分支變得狹窄。
6、其他
發生肝硬化時,門靜脈壓會有所升高,膽囊跟隨肝臟變化而慢慢縮小且向後上方移位, 脾腫大大以及脾動脈增粗等。
患有肝硬化怎麼辦?
1、調整好心態
大部分患者確診肝硬化後,會過度焦慮以及緊張恐懼,就是因為此心理而讓人們有病亂投醫或用所謂的偏方秘方,非但不能讓病情好轉,反而會加重肝臟負擔,讓病情越來越嚴重。還有一部分患者認為肝硬化是絕症,出現消極悲觀心理以及自暴自棄,不去醫院做檢查也不接受治療,結果導致病情惡化。患者需正確面對疾病,選擇正規醫院,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這樣才能控制病情發展。
2、重視疾病治療
患者需定期去醫院做檢查,其中包括腹部B超和電解質,還有肝腎功能以及病毒載量等,能大致診斷和評估治療療效。另外還有一些檢查需定期做如甲胎蛋白和胃鏡。因為肝硬化易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做胃鏡檢查能大致了解食管胃靜脈曲張程度,然後選擇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甲胎蛋白能有效篩查肝癌。
溫馨提示
肝硬化患者需注意生活小細節,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均衡搭配營養,避免吃堅硬且粗糙和辛辣食物,以免劃破食道而引起消化道出血。保證有足夠睡眠,維持大便通暢,多參加體育鍛鍊來增強體質。積極配合醫生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特別是是代償肝硬化,只有堅持用藥才能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