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羅鑫 殷舒月)2020年7月28日是第十個「世界肝炎日」,肝炎其實就是指肝臟的炎症,大多數人對於肝炎的認知比較局限,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副主任中醫師滑永志主任介紹說,我們常聽到的A肝、B肝、C肝等都屬於病毒性肝炎,只是肝炎的一類,實際上除了病毒,細菌、寄生蟲、藥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都會引起肝炎。
酒精性、脂肪性、藥物性肝炎呈上升趨勢
病毒性肝炎會傳染,但主要通過和病毒攜帶者密切接觸才易感,如果我們平常積極做好病毒篩查、及時注射疫苗,就能很好的預防。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容易被忽視的肝炎病因,正逐漸成為肝臟健康的「殺手」。
酒精性肝炎,依從性差
滑主任接診過一位患者,因為長期飲酒導致酒精性肝炎,又因為依從性差不按照醫囑治療和戒酒,從而發展成肝硬化晚期,而且並發威尼爾克腦病,通俗講就是長期飲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此時治療非常棘手,預後極差。長期過量飲酒者應自覺定期檢查肝功能和肝臟超聲。
脂肪性肝炎,獨寵肥胖人群
偏胖、血脂高、不注重飲食健康的人群,日常需要警惕發展成脂肪性肝炎的可能。脂肪性肝炎早期可能只表現出虛弱、食慾差,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眼黃、尿黃等症狀。預防脂肪性肝炎需要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日常注意飲食。
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炎相對病毒性肝炎來講不是很嚴重,但是長期以往容易發展成慢性肝炎,肝臟會反覆處於發炎狀態,一旦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有可能進而導致肝硬化,最後甚至發展為肝癌。
藥物性肝炎爆發,一兩周內死亡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錯誤的用藥方式,比如中西藥混用、用藥過量、亂吃保健品等導致藥物性肝炎。藥物性肝炎最危險的是爆發性肝炎,肝臟細胞突然大量死亡,肝臟修復速度趕不上破壞的速度,病情急轉直下,病人一兩周內就有可能死亡。我們日常應遵循的用藥原則是:按醫囑用藥、仔細閱讀用藥說明書、了解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不亂吃保健品。
未病先防才是正解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來的防病養生謀略。對於肝炎的日常防護我們可以:①情志調治,保持心情輕鬆愉快,少氣少怒,恬淡虛無。②起居調治,注意早睡早起,不熬夜。③飲食調治,不五味偏嗜,切忌暴飲暴食;以清淡、高蛋白低脂飲食為主,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