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2020-12-05 人民日報

  近日,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兩項重要考古成果。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說,「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關注中國境內人類起源、文明起源、中華文明形成、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領域。會議聚焦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重要考古發現。2018血渭一號墓是一座唐(吐蕃)時期的高級貴族墓葬,是熱水墓群考古發現結構最為完整、複雜的高等級墓葬,其發掘對研究唐(吐蕃)時期熱水地區的葬制葬俗及唐帝國與少數民族關係史、絲綢之路交通史、物質文化交流史等相關問題具有重要價值。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

  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這個神秘的「全新」人,相關明確的人骨化石發現較少,但遺傳特徵研究深入,對現代大洋洲、東亞、南亞和美洲原住人群有遺傳貢獻,是國際廣泛關注的研究熱點。

  中國研究團隊成功獲取了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最終揭示丹尼索瓦人成功適應了高寒缺氧的環境,在晚更新世就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也是支撐丹尼索瓦人在亞洲地區廣泛分布的一個有力證據。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2019年,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報導了發現於白石崖溶洞的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利用古蛋白分析方法鑑定其為丹尼索瓦人,利用鈾系測年方法將其年齡確定為距今至少16萬年。此項研究揭示,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為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白石崖溶洞遺址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考古遺址,將丹尼索瓦人的空間分布首次從西伯利亞地區擴展至青藏高原,是丹尼索瓦人研究和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活動研究的雙重重大突破。然而,該化石所揭露的這支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的信息非常有限。

  多年來,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陳發虎帶領的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展開了更進一步的發掘研究。

  由蘭州大學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特聘客座研究員張東菊帶領團隊,對白石崖溶洞遺址進行首次考古發掘,並邀請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他們發現,遺址內保存有豐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類活動遺存。

  研究人員根據沉積物特徵的不同劃分了10個地層,共收集到1310塊石製品和579塊動物骨骼碎片。再分別用光釋光和碳14技術進行測年,最終確定白石崖溶洞遺址的可靠年齡距今約3萬—19萬年。

  「洞穴沉積物的多指標分析顯示,地層堆積主要為原生堆積,考古遺存未經過明顯擾動。」該研究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張東菊說。本研究的最後通訊作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等人運用沉積物DNA技術,試圖尋找可能的古人類痕跡。

  「我們通過實驗,一次性嘗試捕獲釣取242個哺乳動物和人類的線粒體DNA。」付巧妹說:「分析顯示,沉積物中的動物古DNA包括犀牛、鬣狗等滅絕動物,這與遺址發現的動物骨骼一致。我們還成功獲得了古人類的線粒體DNA,進一步分析顯示其為丹尼索瓦人DNA。」結合地層測年結果,研究人員發現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現於距今10萬年和距今6萬年前後,可能晚至距今4.5萬年,這說明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長期生活在該洞穴。

  專家表示,這些最新研究成果,為推進丹尼索瓦人的時空分布、遺傳特徵、文化特徵、環境適應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並且對重建青藏高原古人類活動歷史和釐清東亞古人類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我國科學家研究揭示 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
  • 「人民日報」我國科學家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
    我國科學家研究揭示——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本報記者 吳月輝 王 珏 《人民日報》(2020年11月16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甘加鄉的白石崖溶洞遺址,是目前東亞第一個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是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的重大進展,更是國際上丹尼索瓦人研究的重大突破。丹尼索瓦人是新發現的一支古老型人類,與曾廣泛分布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
  • 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原標題: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近日,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了甘肅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兩項重要考古成果。
  • 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今天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考古界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遺址所保存的豐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類活動遺存中,成功獲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今天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考古界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遺址所保存的豐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類活動遺存中,成功獲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溶洞遺址發現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溶洞遺址發現丹尼索瓦人DNA本報訊(記者 張航)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該成果於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科學》。白石崖溶洞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這裡,偌大的草原齊齊地被裁割下來,分成上下兩層,層與層之間形成陡峭石崖。
  • 青藏高原最早的居民是丹尼索瓦人?太遠了,我們不能拿化石當祖先
    古人類DNA證實,丹尼索瓦人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讀了,覺得大約說了這麼一個意思:科學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原因是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白石崖溶洞,發現了一塊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科學家們通過DNA等技術將它和來自俄羅斯阿爾泰山脈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聯繫在了一起,聲稱它們之間有「最緊密的遺傳聯繫」, 「白石崖溶洞遺址光釋光測年約10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則更早的與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離開來」。
  • 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DNA,在沉積物裡找到了
    從青藏高原的一塊半截帶著牙齒的下頜骨中,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蘭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發現其含有丹尼索瓦人身上特有的變異蛋白質,判斷出這塊下頜骨屬於丹尼索瓦人 2020年10月30日,蘭州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青藏高原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宣布,白石崖溶洞確認有更多的丹尼索瓦人,他們生活的時間最早可追溯到10萬年前,最晚可能至4.5萬年前。
  • 青藏高原上的丹尼索瓦人DNA,在沉積物裡找到了!
    從青藏高原的一塊半截帶著牙齒的下頜骨中,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蘭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發現其含有丹尼索瓦人身上特有的變異蛋白質,判斷出這塊下頜骨屬於丹尼索瓦人[1]。這標誌著科學家們首次通過古蛋白組學的分析確認丹尼索瓦人在中國出現過,被認為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發現。
  • 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消失的人種,神奇的基因,未解的謎團
    2019年5月2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一個中國學者團隊的研究成果,也就是陳發虎院士帶領的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頜骨化石」。這塊古人類下頜骨化石的發現地在海拔3280米的青藏高原,也就是甘肅夏河縣甘加鄉白石崖溶洞,其時代距今約16萬年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一是這是目前青藏高原的最早人類活動證據,二是第一次從考古學上驗證了丹尼索瓦人曾在東亞地區廣泛分布的推測。消息一出,頓時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也讓「丹尼索瓦人」這個冷僻的詞語一夜之間萬眾矚目。
  • 夏老師~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DNA?可以介紹一下丹尼索瓦人嗎?會...
    丹尼索瓦人是人屬內一個已經滅絕、經由古人類化石的DNA所發現的人種,是在較早時期從非洲遷出的,不同於較晚走出非洲的現代人,與較早生存在非洲的直立人也存在差異。它們依靠雙腿行走,但身體構造與同屬人屬的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有所不同。
  • 丹尼索瓦人DNA揭示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丹尼索瓦人DNA揭示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神秘的地球uux.cn「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
  • 中國考古重大成果刊發:青藏高原溶洞遺址現丹尼索瓦人DNA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10月30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來自中國考古界的一項重大研究成果,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遺址所保存的豐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人類活動遺存中,成功獲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個丹尼索瓦人線粒體基因序列,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在距今約10萬年至6萬年前,甚至有可能到4.5萬年間,曾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
  • 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本報記者 唐 婷「我是誰?」「從哪裡來?」當哲學家在進行形而上的苦思冥想時,科學家們則忙著在現實世界中尋找證據。「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
  • 青藏高原溶洞提取DNA:追蹤神秘的丹尼索瓦人
    對於現今的佛教僧侶來說,位於青藏高原海拔3200米處的白石崖溶洞是一處聖地。而對於古老的丹尼索瓦人來說,這裡卻曾是他們的家園。丹尼索瓦人是一個已經滅絕的人種,人們在位於2800公裡外西伯利亞的另一處溶洞裡發現了他們DNA、牙齒和骨片,由此才知道他們的存在。
  • 青藏高原曾是丹尼索瓦人地盤,19萬年前已佔領,最終被智人打倒
    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通過對位於我國甘肅省夏河白石崖溶洞遺址中的古人類DNA研究,發現和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的丹尼索瓦人,曾經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將他們抵達青藏高原的時間大幅度提前。
  • 青藏高原曾是丹尼索瓦人的地盤,19萬年前已佔領,最終被智人打倒
    「姐妹群」的丹尼索瓦人,曾經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並且將他們抵達青藏高原的時間大幅度提前。通過DNA研究,科學家們發現,丹尼索瓦人曾經廣泛生活在亞洲地區,而且他們還和尼安德特人、美拉尼亞人等,都有過基因融合,不過,這對於研究這種古人類來說,還遠遠不夠,科學家們迫切希望可以從丹尼索瓦人的身上獲得更多的信息,比方說他們最開始生活在哪裡?又是因為什麼滅絕的?
  • 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基因
    科學家在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基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46:55 蘭州大學張東菊等研究人員合作在青藏高原白石崖巖溶洞晚更新世沉積物中發現丹尼索瓦人的基因。
  • 【科技日報】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 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蘭州大學、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機構主導的這項研究於北京時間10月30日在線發表於《科學》上,張東菊為該論文第一通訊作者。
  • 丹尼索瓦人DNA告訴你:人類佔據青藏高原的時間比想像中早
    「藉助多種科技手段,項目團隊為該遺址建立了距今約19萬至3萬年的可靠年代框架,利用新興的沉積物DNA分析技術成功獲取大量丹尼索瓦人線粒體DNA,揭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東側,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張東菊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