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塑造了人類世界的分子

2021-02-28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蝙蝠俠》漫畫和電影中,哥譚市原本還有一個正義的化身——檢察官哈維·丹特(Harvey Dent)。他原本堅守正義,但也有些偏執,在一次意外中被毀容後,徹底走上了黑化的道路,最後成為DC宇宙中的超級反派「雙面人」。

是什麼讓丹特毀容?是什麼讓他偏執而瘋狂?又是什麼……等等,我們今天討論的可不是《蝙蝠俠》,而是真正的「深層原因」——分子

分子定義了我們的個性,調控我們的能力,支配我們的感受。我們看到的、聞到的、嘗到的,都是由分子構建出來的。

儘管我們肉眼看不見它們,但分子就像人一樣「性格迥異」。它們有的香,有的臭,有的汙染了環境,有的可以挽救生命,有的讓我們鬱鬱寡歡,有的又讓我們興高採烈。即使是我們印象中最具破壞性的分子,對我們的文明都至關重要。

硫酸為什麼能讓哈維·丹特毀容?吃完蘆筍以後,尿尿有什麼奇怪的氣味?我們從「吸血鬼」那裡真的得到了靈藥?這裡有7種各具特色的「分子好萊塢裡的明星」。沒有這些分子,我們的生活可能大不相同。甚至如果沒有其中的一些,人類就不會存在

參考來源:http://nautil.us/issue/5/fame/seven-molecules-claim-to-fame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原理」,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相關焦點

  • 病毒塑造世界
    病毒創造了一群聰明的兩足哺乳動物——人類,既是威脅,也是機遇,令人捉摸不透。對「病毒」最好的解釋就是「利用另一種生物的新陳代謝來進行繁殖的遺傳物質組合」。它們是一種最純粹的寄生蟲:除了遺傳密碼外,它們的一切都來自宿主。它們將生命剝離到只剩下赤裸裸的信息及其複製品。如果說種類豐富的病毒們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那就是它們的生存策略真地非常成功。世界上到處都是病毒。
  • BBC推出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大屏觀看更過癮
    這部《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首次以地球上各大洲的視角,闡述了數百萬年前大陸板塊漂移所造就的七大洲上的傳奇故事。這部紀錄片向我們展示了從南極洲的酷寒到大洋洲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其他各大洲不同的風貌塑造的多姿多彩的生命奇蹟。
  •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給物種們的速效救心丸
    前幾天被英國BBC拍攝的最新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吸引了,豆瓣評分9.8,說實在的,好久沒看動物世界的我,看完整個七集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思和顧慮,人和動物一樣,都只是一個物種。
  • 人類7000種語言塑造7000種大腦認知體系:語言和思維的相互塑造
    《世界青年說》節目裡的孟天提到,在說母語和第二種語言時,人表現出的性格和行為可能是不同的。比如,當你和一些外國人交流,或者出國講外語時,表現出來的生活狀態可和思維方式可能和你說母語的時候不一樣。你是不是有類似的經歷呢?那麼,語言和思維是如何相互塑造的呢?
  • 分子和原子認知上的七個誤區!
    分子和原子既是兩種用肉眼看不見的微粒,也是化學學習中認識微觀世界的兩個重要概念。在學習分子和原子知識時,學生常常出現以下幾個認知誤區。
  • 用科學質疑塑造世界
    我們需要那些能夠審問和探索世界的人,這樣他們才能發展成為批判性思維者的能力。我看到那個不見了。我認為我正在成為通過偉大的演示來展示科學娛樂的問題的一部分。我正在聯繫他們,但我沒有做下一步,也就是說,"這是科學的事業; 這是了解世界的偉大方式,有了它,你就可以塑造世界。
  • 基因塑造未來
    就她的工作而言,主要是針對基因科技的研究被應用到實際的醫療場景中幫助醫療工作者診斷和治病救人,而這些應用塑造著我們人類的未來。「未來和應用」——這兩個詞語背後所顯現的圖景是她之所以選擇繼續在基因科技領域深耕的最根本的原因,也代表著基因科技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 Neuron:揭秘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塑造神經迴路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免疫細胞在微調大腦神經迴路方面或許扮演著意想不到的角色,稱之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不僅能夠保護大腦免於感染和炎症,而且還能幫助塑造發育中的大腦迴路,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還能指導神經元對感覺線索產生反應從而修飾自身的連接性
  • 大數據如何塑造材料科學家的新世界?
    01 大數據塑造你我的世界就像「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解了生命的密碼,基於材料計算和資料庫的「材料基因組計劃」,將會極大地加速材料的研發,降低材料發現的門檻和成本,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1]。新材料研發模式正在從「經驗型」向「預測型」轉變。
  • 大數據如何塑造材料科學家的新世界?
    01 大數據塑造你我的世界中午,工作結束的你點起了外賣。打開軟體,發現列表推薦的前幾家都是你愛吃的。於是,你享受了一頓愉快的午餐。就像「人類基因組計劃」破解了生命的密碼,基於材料計算和資料庫的「材料基因組計劃」,將會極大地加速材料的研發,降低材料發現的門檻和成本,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1]。新材料研發模式正在從「經驗型」向「預測型」轉變。
  •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背後的故事
    這是BBC星球系列新作《七個世界,一個星球》(Seven Worlds, One Planet)記錄下的場景。 在探索海洋動物的《藍色星球Ⅱ》與講述動物世界權力鬥爭的《王朝》之後,《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又一次聚焦野生動物。 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擔綱解說。
  • 星球系列新作《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上線
    「BBC星球系列新作《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今天在央視紀錄頻道和騰訊視頻播出,英國BBC One頻道同步上線。   作為BBC自然歷史部的代表,BBC星球系列通過對地球的揭秘,讓觀眾深刻理解影響地球生態的諸多因素,從而拉近人類與自然的距離。
  • 9.8分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上周,這部開播第一集即獲得高達9.9評分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神仙巨作?敬請閱讀。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菜鳥追劇」 BBC出品,必屬精品,本片依舊沿用其一貫的大手筆大製作,耗時四年,前後跑遍四十多個國家進行拍攝。
  •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帶你看動物
    BBC最新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於10月28號開播,至今零差評,豆瓣評分9.9。
  • 獵殺星期一:因為超生檢查,七個姐妹輪流使用同一個身份的故事!
    2073年未來世界因為人口過剩,全球厲行一胎化政策,由聯邦政府嚴格管控,而泰倫斯(威廉達佛飾)的女兒卻生下七胞胎難產而死,泰倫斯決定守住七胞胎孫女存在的事實,並訓練她們保衛自己與其他姊妹。導演湯米維爾柯拉在《女巫獵人》改編格林童話"糖果屋",成功塑造狠酷前衛的獵巫兄妹檔。這次在《獵殺星期一》中運用了最新的攝影技術丶特效後制技術與替身的效果,讓這部電影耗時耗力才得以成就片中許多精彩完美的七胞胎畫面!
  • 以歷史唯物主義塑造世界觀
    如果說世界觀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切行為的觀念性前提.現代人的世界觀正面臨著由資本邏輯主導的世界觀的衝擊,以至於我們有必要回憶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以此來塑造我們時代人們的世界觀。就後者來說,因為人們的世界觀不盡相同,所以就有這樣的問題:究竟哪種世界觀是正確的世界觀?於是,哲學的功能就是要對現存的某種世界觀進行批判和審查,從而尋求一種具有「真理性」的世界觀,以此改變人們原有的非真理性的世界觀。
  • BBC神級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拍出了震撼人心的動物世界
    >下載全部7集視頻回復公眾號「七個世界」四個字BBC一部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在豆瓣差點拿了滿分。Seven Worlds, One Planet 2019》第一季全7集。  從鬱鬱蔥蔥的南美洲叢林深處到冰雪覆蓋的亞洲山巒之巔,從歐洲熙熙攘攘的都市到非洲的廣袤平原,《七個世界 一個星球》將開啟一次七大洲之旅,呈現匪夷所思的動物行為,講述鮮為人知的動物故事。
  •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上線,中方參與度高
    一場暴風雪可能殺死剛剛出生的海豹寶寶;驟變的天氣也可能讓信天翁寶寶喪命;企鵝父母必須在大海中躲避虎鯨的追殺才可以把食物安全送到嗷嗷待哺的孩子口中;而人類的貪婪更是讓鯨魚的生存狀況遇到危機……以上種種,都是BBC製作的最新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Seven Worlds, One Planet)中的內容…… 「動物世界」題材的紀錄片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
  • BBC又來了,9.9評分神作《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上周,這部開播第一集即獲得高達9.9評分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神仙巨作?除了有「世界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的金牌解說加持外,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漢斯·季默團隊繼續擔綱影片作曲。、最天然面貌的真實世界。
  • BBC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迷你版全集下載
    歷時4年製作,訪問41個國家,92次拍攝1500多人參與凝結成了這部精心巨作頂級製作+頂級配樂+頂級配音甚至有人說「這是BBC有史以來最棒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它呈現了一個精彩的世界,各種各樣的生物,與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