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忙搭平臺 草根APP求出位
兩天時間,「鳥巢」旁邊的國家會議中心匯集了這樣的五六千人,有全國各地的,也有漂洋過海而來的黃頭髮藍眼睛。「我的產品好,我的產品有市場,我的產品要賺錢」,這些人對口碑、金錢、成就感不無追逐,在移動網際網路能夠創富的時代,他們持著「一定行」的理念,但對成功節點略感模糊。
非從業者追逐熱鬧
「你是自己買票進來的?」應邀參加移動網際網路大會的李麗英上周四上午大會開幕半小時前主動向本報記者打招呼,她誤以為記者是從業人士。這時候,籤到區排隊的人越來越多,一位媒體同行後來繪聲繪色地向記者描述:在8號臨時參會通道,不少人拿著銀行卡要求買票,「很多卡都是英文的,我都不認識」。
「沒想到參會的人這麼多。」李麗英是美國學而樂中國教育機構董事長兼總經理,關注幼兒教育課程和軟體。「公司對移動網際網路層面有所考慮,這次主要是學習一下,畢竟是趨勢。」李麗英告訴記者,「在國外也參加過類似的會議,但從場面看,國內這類會議熱情更高一些,因為從業者很多」。「不過,國外更注重交流互動,國內會議聆聽者居多,原因還是人多。」
時間轉到第二天下午4點,離大會閉幕還有兩個小時,北京息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楊樺正賣力地給來回穿梭的參會者發放紀念品――印有公司產品「我聯繫」標識的黑色簡易提包,記者手裡也被塞進一個。楊樺已經記不清幾分鐘前剛剛給了記者一個。
「了解我們產品嗎?」除了發紀念品,楊樺這兩天主要任務是向來往參會人員介紹「我聯繫」。「這是一款移動端私密社交產品,可以發起好友間吃飯、K歌等活動,用該軟體、簡訊或者郵件推送給好友後,好友可以選擇是否加入。」楊樺告訴記者,「人太多了,每個展臺前都聚集著不少人,要儘可能地向過往者介紹產品,沒時間關心聆聽者是記者、VC投資者還是競爭對手」。
不遠處,騰訊QQ手機管家的showgirl也在發放宣傳資料和紀念品,儘管QQ手機管家的展位並不在此。這裡是「開發者星球」展區,集中了100餘個讓參會者投票優劣的APP,大多數是「我聯繫」這樣的草根APP――這樣100餘個展位平均面積不到1平方米。
從規模上看,楊樺這樣的參會者很多。根據大會發起者長城會聯合創始人薄益群提供的數據,周四一天,GMIC(主會場)參加者是2800人,開發者星球到場人數達到了2400人,加上參展商和媒體將近6000人。而在線上,有來自全球50萬人觀看大會視頻,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到了5萬人。
大佬秀場比較風光
場面不會騙人,參會者熱情毋庸置疑,移動網際網路的熱情也毋庸置疑。楊樺在1平方米的展位前足夠忙碌,擁有兩大展位合計超過數十平方米的凡客更不寂寞,CEO陳年很有底氣地規劃,年內手機凡客的銷售量將達到10億元。這是一個足夠秒殺不少垂直B2C全站全年銷量的數字。
類似凡客的移動網際網路標杆至少擁有了讓人羨慕不已的展位,騰訊QQ手機管家、網龍把守入口左側,而諾基亞位於入口右側的展臺也格外顯眼。
資料顯示,兩天時間,除了主會場持續不斷的各專題演講和對話,有13個分論壇,涵蓋移動社交、移動遊戲、移動位置應用、移動廣告等幾乎所有行業命題。除了帶有比賽交流性質的開發者星球兩個論壇、移動廣告暨移動遊戲論壇,其餘10個論壇皆由各自領域頗具影響力的企業主導。一系列開放和結盟行動發生在騰訊、人人網、新浪、諾基亞、地圖、高德、UC優視等企業身上,不乏行業巨擘,至少是細分領域領頭羊。
一位逛遍所有分論壇「求經」的開發者告訴記者,這些大佬之前只是同行,現在更重的身份是「組織者」,「兩年前大家還在擔憂大佬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現在考慮的是必須接入和接入哪個平臺的問題。動作慢,不是被大佬逼死,而是被海量的草根同行淹死,在未賺錢前就淹死。擔憂大佬?那是準大佬才想的事情」。
易觀國際首席分析師李智認為,大公司搶著搭建平臺,旨在儘可能拉攏層出不窮的創業者,等到平臺上的應用達到一定數量級,用戶付費分成、應用競價、廣告都是可以考慮的商業模式,到那個時候,發起平臺的大公司能夠憑此賺錢,但不是平臺裡的每一個開發者都能賺到錢。
但華興資本CEO包凡還是有所擔憂:「現在感覺移動網際網路有一點點泡沫,正處於剛剛進入時期,明年會進入沉寂期,有一批公司將被淘汰,到2014年-2015年,才會出現移動網際網路明星公司。」包凡的觀點代表了一類謹慎者的預判。
開發者心急出路
移動網際網路大佬在布局,並謀劃商業模式上的收穫。而大佬之一、小米科技CEO雷軍卻認為,不要玩布局,要單點突破,快速迭代。這話像跟草根說的。
「首先得讓用戶知道和使用自己的產品吧。」楊樺也遇到不少前來洽談合作事宜的人士,「洽談刷APP下載量的很多,但對我們沒用,社交性產品不是單機遊戲,用戶下載後互動性不強的話會很快刪掉」。他認為最重要的渠道還是口碑和好友傳播,然後輔之必要的推廣方式。
「推廣是個需要資源的工作。」廣東國筆科技的工作人員蔡沐宇向記者描述了不同於競爭對手的優勢:從功能機開始,就與華為、中興等企業展開合作,為手機廠商提供輸入法、搜索等技術支持。
「智能機時代,手機產業鏈資源依然重要,雖然用戶開始以下載的方式掌控自己所接觸的輸入法、本地搜索工具,國筆科技依然可以在合作夥伴的應用商店獲得優先推薦位置。」蔡沐宇強調,公司派出了大量人員參加移動網際網路大會,除了技術交流,渠道推廣拓展資源也是重要任務之一。
不過沒有傳統產業鏈資源的創業者可能比較困難,他們將面臨林林總總渠道方的誘惑。張吉所在的「微博易」是一家跨平臺微博精準傳播平臺,服務的客戶有美麗說、拉手網等。「移動網際網路的客戶增長勢頭明顯,生意還行。」張吉與客戶的交流中得知,買流量、廣告位、應用推薦等傳統推廣渠道變得很貴,微博等新媒體方式的性價比反倒容易接受。
推廣渠道是個花錢的事情,開發者急需補血,在投資熱情淡定的背景下,很多開發者在應用中早早加入了商業上的探索。重視商家資源的布丁移動有一款優惠券服務,用戶可以拿著APP上展示的優惠券在麥當勞、和合谷獲得優惠餐飲。「但還沒有收益」,布丁移動市場人員詹瑩強調「產品還在拓展階段」。
「商業模式?」面對記者的詢問,楊樺感覺,聚會、K歌涉及具體地點的具體商家,未來會考慮加入LBS功能。可能楊樺沒注意到,前年去年大熱的LBS廠商集體缺席本次移動網際網路大會,這些企業分析失寵原因是「用戶量級無法向商家展示促銷能力」。
加速產品普及不光是楊樺最關心的話題。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感慨,軟體普及在PC年代需要很長時間,但移動網際網路可能就一個月,「一個月內『能做什麼,先做什麼』至關重要,甚至決定生死」。
一個月,草根APP能出位嗎?
商報記者 張緒旺/文 暴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