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替人工作,動物替代工作何時休?人工智慧給動物帶來福音?

2021-01-08 讀立世間

網上流傳一則英國動物保護組織抵制購買泰國椰子的新聞,抵制的原因是泰國的農場主訓練猴子代替人摘椰子,這違反了動物保護規定。

猴子摘椰子

泰國猴子眾多,甚至一度猴滿為患,在泰國人眼裡猴子能訓練摘椰子,可謂物盡其用,因為猴子摘椰子效率是工人的十多倍,而且還不用付工資。但是在動物保護組織的意識裡,這明顯違背了動物的天性,是虐待動物的一種方式,應該受到譴責。

那麼訓練猴子摘椰子,是文明的倒退?還是物盡其用?

動物代替人工作的例子很多,比如耕牛代替人耕地,信鴿代替人傳遞信件,狗代替人看門,馬的用途更多,既能作為人類的交通工具,又能代替人做些農務,曾經更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還有許多類似的動物替代性工作的例子。這些嚴格意義上來講都是違背動物天性的。可是這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

耕牛

現在猴子替人工作爭議頗多,小編認為這件事假如發生在以前的時代無可厚非,說不定還是人們爭相效仿的典型,但是現在科技日新月異,人們完全可以應用現在的科學技術完成這樣的簡單農務工作,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現在的耕牛使用率普遍降低,相對發達的國家基本上都已經實現機械化作業,而馬由於車輛的代替,也基本上退出了馬力為先的歷史舞臺。這都得益於現在科技的日新月異。

人工智慧

佛家講:眾生平等。現實生活中發生在動物界感人至深的例子比比皆是,狗救助人,海豚救海難者,甚至還有蛇報恩的事例,可見動物也是有靈性的。假如我們的科技水平能夠滿足人類的生存需求,又何必強加於和我一起生存在地球上的動物鄰居呢?

猴子替人工作的這種動物替代工作何時休?這個問題取決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某個時間人工智慧一定會給人類和動物帶來福音,那時候動物和人就可以實現朋友般的和諧共處了。

相關焦點

  • 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馬斯克:AI可能毀滅人類
    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而李開復根據中、美兩國目前的人工智慧存在的差異,進而預言中國的人工智慧在5年後追趕上美國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李開復表示堅信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的一部分工作崗位,不過還有一部分工作內容是人工智慧沒有辦法代替的
  • 人類應該保護動物
    ,他們就去玩了,今天他們玩他們的最喜歡的遊戲,在浴室裡比賽搗蛋,沒有什麼比洗澡更開心了,很多玩具可以放到浴池裡給他們玩,格蘭吉米也有很好的工作去做,他們在世界各地旅遊,告訴別人要保護動物,但最後動物越長越大實在是不能夠再繼續放在家裡養了,他們就打算把兩個打猴子放回自然裡,讓他們回歸自然的大乖寶,布料被動物園園長看上了,然後兩個人十分痛苦不舍,但是無奈動物園園長權利太大,夫妻兩個人迫於動物園園長的巨大壓力
  • 哪些工作人工智慧無法替代?「複雜決策」一語道破
    我們知道,現在的人工智慧仍處於「偽智能」的階段,是基於機器學習、數據模型的高效工具。 簡單地說,它只能在大量的樣本中建立不同事物之間的相關性,但卻不能理解為什麼相關,以及具體的因果關係。基於這一點,短時間內不會被人工智替代的工作,整體上就可以歸納為「需要複雜決策的事務」。
  • 90後張爽萌:動物保育工作初心很重要——把動物當成孩子一樣照顧
    張爽萌是一個有著8年黨齡的「90後」女生,堅守初心的她默默地在天津動物園擔起動物保育員的工作。她說,不管這份工作多麼辛苦,也要盡職盡責地做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照顧好、保護好動物,讓遊人能玩得高興。去年6月張爽萌初到動物園的時候,遇到不少難題,平日裡看似活潑可愛的動物,真正接觸起來可比想像中難得多。動物籠舍裡的味道總讓人不舒服,特別是夏季,那種味道更加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剛開始,她不僅要天天戴著口罩,而且在籠舍裡呆不了幾分鐘就要到外面喘幾口大氣。但是憑藉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張爽萌沒有放棄,而是漸漸適應了環境。
  • 猴子咬人不犯法 專家稱人自衛傷野生動物也受罰
    還有猴子多食物少的時候,它也會搶食物,當它搶走食物的時候,恐怕也會傷及人的。  主持人:這個景區的管理局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  王爾銘:第一是增加警示,讓遊客知道,這些猴子會傷人;第二個是增加管理人員,把猴子趕開一點。讓人們不要親近猴子。  主持人:後來猴子襲擊人的行為愈演愈烈,於是就準備來處決這五隻比較頑劣的猴子。
  • 越來越多的工作被人工智慧替代,失業人員該何去何從?
    人工智慧的時代,工廠裡的工人成了一個個嬌小的智能機器,餐廳送餐也不再是服務員端著盤子在上菜,成了機器人送餐,外賣小哥也在慢慢的被無人送餐車替代,還有無人駕駛公交等等,太多的工作被人工智慧取代,失業的員工們該何去何從?
  • 防偷獵運動傳感器可識別野生動物何時對附近的威脅做出反應
    現代傳感器為保護主義者在打擊偷獵方面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新工具,能夠跟蹤瀕危動物在野外遊蕩時的行蹤。特文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項目可以以另一種有用的方式利用這項技術,通過將運動傳感器與機器學習混合起來,識別野生動物何時對附近的威脅做出反應。
  • 「華南虎熱」給野生動物帶來福音
    這股「華南虎熱」,引來了全社會對野生動物更多的關注和愛護,折射出近年來人們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  華南虎亦稱「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虎種,曾生活在我國中南部的廣大地區,1996年被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到目前,我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頭,有研究者認為野生華南虎已絕跡。
  • 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數據出爐,動物實驗對治療疾病有多重要?
    他的工作就是研究白喉,他通過豚鼠這種實驗動物做實驗,發現豚鼠經過白喉毒素處理以後,也會出現跟人類似的症狀。更關鍵的是,出現症狀以後,如果把給予白喉毒素的豚鼠的血清提取出來給其他的豚鼠接種,發現對其他的豚鼠會產生保護作用,這樣對白喉這種疾病就有了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但是豚鼠太小了,它的血量不夠,如果要應用到人身上,該怎麼辦呢?
  • 奇點臨近:福音還是噩耗——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最大挑戰
    二普通人對於人工智慧迅速發展的反應,往往是集中在一些令人矚目的事件上,比如阿爾法狗戰勝世界頂級圍棋冠軍、機器人在電視亮相和「巧妙應對」等,人們的態度是好奇甚或驚奇,對人工智慧將可能替代許多工作和職業或也有一些考慮,但像無人駕駛這樣的事情畢竟還是處在試驗階段,還沒有引起真正的焦慮。
  • 猴子襲擊人類現象加劇 印度將藉助人工智慧來控制
    對此,印度政府計劃使用人工智慧來控制這一現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日報導,據統計,印度每天都有近一千人被猴子咬傷。而且,它們還偷竊食物和貴重物品,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因此,印度計劃利用人工智慧跟蹤定位猴子,然後對它們進行絕育手術,以求能夠控制這一情況。新德裡信息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與微軟地球人工智慧公司合作。
  • 動物實驗科學道義難兩全 人類痛苦動物承擔(圖)
    按照這套標準,打開猴子腦殼探入其腦部這一過程所引發的痛苦級別僅被歸類為「適中」。但很多人認為它更接近於「強烈」——這一級別的定義有可能「使動物嚴重脫離正常的健康與舒適狀態」。  這一官方定級標準引起很多爭議。英國上議院2002年曾批評該系統「具有高度誤導性」。 即使如此,一些科學家仍辯稱,較其他國家而言,英國政府對動物實驗的管制是最嚴格的。
  • 日本J聯賽讓猴子開球,動物保護協會怒批:可恥
    上周末日本J聯賽第33輪,大阪櫻花主場3-1神戶勝利船,有意思的是,此役主角不是梅開二度的杉本健勇,也非客隊德國球星波多爾斯基,而是一隻猴子。原來,賽前開球儀式,大阪櫻花請了一隻猴子開球,這個操作可謂別出心裁,但日本愛護動物人士可坐不住了!
  • 《猴子很忙》:賤萌動物,硬核玩法
    最初是被《猴子很忙》的動物吸引的,玩過後又被玩法徵服,根本停不下來。一個看似簡單的手遊到底隱藏了什麼玄機呢?《猴子很忙》是一款休閒競技的彈射類手遊,利用碎片時間來一局,這就要求了遊戲必須短時間內讓玩家體驗到樂趣。
  • 動物如何替自己治病
    【每天一點小知識】——家養動物假如有病有傷,無疑就會有主人替它治療。可是,野生動物生病了,有了傷以後,該如何是好呢?其實,它們也會替自己治療。一些野生動物能夠用野生的植物來醫治自己。麋鹿鬧腹瀉時,常吃檞(jie)樹的皮和嫩枝來替自己治病。
  • 天水市「十三五」動物防疫工作綜述
    「十三五」期間,尤其是2020年以來,天水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農業農村部關於動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各級畜牧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統籌新冠肺炎疫情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紮實推進「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
  • 未來的人們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嗎?
    不像是很多人想的那樣,瞬間取代,搞的和災難片似得。要讓你理解這個過程,需要講一個故事:原始社會,天給人類吃什麼、人類就吃什麼。不存在工作,當然也就沒有分工什麼的。後來,人們發現農作物可以自己種、動物可以圈養、火可以自己生,所以大家就能自己做的自己做,那時候也不存在工作。隨著人們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他們發現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做的衣服穿著就是舒服、有的人種的糧食就是高產,所以專業的人搞專業的事,這就是工作的雛形。
  • 為什麼要做動物實驗?我們的手沾了血,肩承著名為「智人」的物種
    一些現在說起來理所當然的常識,最初都是通過對動物的觀察或者利用動物的實驗中得出來的,例如血液循環,微生物致病,一些致癌物的發現,胰腺功能缺失引起糖尿病等等。現在科學研究的範圍小到線蟲,大到猴子,覆蓋了各種實驗動物。2017年的諾獎頒獎之後,果蠅這種「生活中最常見」的實驗動物也跟著火了一把。
  • 猴子現身北工大,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目前在朝陽區和通州區遊蕩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天(12月1日)上午,一隻猴子現身北京工業大學校園,引發路人駐足拍攝。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稱,目前,猴子正在朝陽區和通州區遊蕩,區裡正對其組織抓捕。北京動物園一位工作人員稱,目前動物園沒有發現動物走失現象。
  • 動物的奇異性生活,讓你大開眼界
    於是,為了這所謂的「正反饋」,動物們使出了全身解數。動物也會DIY這裡說的DIY跟DIY主題站裡的可不太一樣,你懂的。有許多報導都曾經提到,許多動物甭管男女,甭管何時,更不管到底有沒有配偶,都會進行各種形式的自慰。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馬場裡的「種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