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真相是什麼?這場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幫你釋疑

2020-11-29 新京報

近年來轉基因食品被頻頻提及,作為一種現代農業生物技術,有人覺得轉基因更有利於農業發展,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其不安全不能食用。轉基因究竟安不安全?吃了轉基因食品會有什麼影響?

12月10日,由果殼主辦、中關村街道協辦的「種出新世界——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決賽在北京舉辦。大賽圍繞轉基因常識展開,參賽者是平均60歲的老年人。看看這場農業科普大賽,希望打消一些疑慮。

「種出新世界——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總決賽。

吃了轉基因食品會怎樣?

「DNA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什麼變化?」新京報記者從現場看到,這道題不少參賽選手和觀眾都答錯了。正確答案則是:DNA進入人體後大部分會降解,且被消化吸收。

這道題你能答對嗎?

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普工作者雲無心解釋,基因進入人體消化系統會分解成A、T、C、G這4種核苷酸,然後被細胞吸收利用,未被降解的DNA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剩餘極少量的DNA不排除進入血液循環的可能,但機體的防禦系統會識別、捕獲這些外來DNA並將其清除,不會轉移到人體DNA。

除此之外,大賽也介紹了其他轉基因常識,例如,轉基因技術的優勢是可以打破物種隔離,拓寬遺傳資源利用範圍;B肝疫苗、幹擾素均是通過轉基因技術來生產的;目前開發的轉基因作物,最普遍的性狀是抗蟲和耐除草劑等等。

對於轉基因技術,雲無心認為:「轉基因技術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中育種的有效手段之一,優良的農作物品種不光可以提高產量,還可以減少病蟲害,降低農藥的使用頻率,從而降低農藥殘留,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說到轉基因食品,不少人擔心其安全性,本次大賽也設置了相關題目。比如,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至今沒有定論?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與其相對應的非轉基因水稻品種相比,營養成分是否相同?傳統的食品一定比轉基因的安全嗎?

現場專家雲無心、胡瑞法點評題目。

對於轉基因的安全性,雲無心和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胡瑞法給出了專業解答。

胡瑞法表示,一種轉基因食品的營養成分,與其相對的普通食物的營養成分是相同的,安全性一樣,比水的安全性還要高。而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是指批准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凡是通過安全評價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就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雲無心則表示,比較傳統食物和轉基因食物,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並不是說有的是轉基因安全,有的是傳統食品安全,正確理解是一種轉基因食品與相應的同種傳統食品相比,安全性是一樣的。

新京報記者 劉歡 圖片來源 主辦方供圖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超5.5萬人參與——2020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順利落幕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DNA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什麼變化?」12月4日,由果殼主辦的2020年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總決賽在京舉辦。科學松鼠會成員、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系列圖書作者雲無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朱鵬宇、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金兼斌等專家學者到場指導、點評。
  • 轉基因食品改變DNA、不安全?這場科普賽幫你打破謠言
    「吃了轉基因食物會有怎樣的影響?」近年來,轉基因技術提供了優良、經濟的農作物品種,但是也有人質疑,轉基因食物是否真的可以放心食用?針對大眾對轉基因食品的認識仍然存在諸多誤區的現狀,12月10日,由果殼主辦、中關村街道協辦的「種出新世界——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總決賽於北京舉辦。值得關注的是,現場選手平均年齡超過了60歲。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往往更容易被「謠言」困擾。
  • 2020年上海市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內容是什麼?
    為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切實履行《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保障本市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應用的健康發展,根據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科〔2020〕1號)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 上海交大生物轉基因科普教育基地(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轉基因科普教育基地」 (以下簡稱基地)位於上海市劍川路501號。農業發展史展區回顧了人類農業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及其相應的農業生產技術, 包括突變育種、綠色革命及轉基因技術, 用以介紹轉基因技術和常規育種技術的傳承關係和根本差別。稻文化展區用大量的圖片和實物,集中介紹了世界各地特別是亞洲地區水稻種植的文化習俗, 包括農耕器具的演變、各民族的祭祀風俗等。
  • 人民日報釋疑轉基因:到底「轉」的是什麼?
    我們吃的食品中有多少是轉基因的?轉基因技術到底「轉」的是什麼?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我們吃的食物有多少是轉基因的?  什麼是轉基因技術?  是育種技術的延伸,食用轉基因食品不會改變人的基因組成  那麼,什麼是轉基因?  「轉基因育種技術是育種技術的延伸。」
  • 正確認識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農業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  來源:基因農業網近幾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可謂是熱門話題之一,原因主要歸結於普通公眾認為轉基因技術改變了作物本身的特性,食用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的食品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 轉基因科普:新技術面世後被誤解很正常 要直面問題
    :直面問題才有說服力  「你說轉基因安全性沒問題,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爭論?」  9月下旬,面對著數百名來自濟南市農業專業的學生,科普作家、基因農業網主編方玄昌以一場名為《轉基因:爭論中的是與非》的報告回答了上述疑問。他認為,許多時候困惑我們的其實都是偽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其實什麼也說明不了,卻可能是引起疑慮和偏見的來源。  長久以來,轉基因在國內被「妖魔化」,讓從事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科學家發聲,分享「第一手資料」便有了必要性。
  • 小崔說轉基因,「真相」裡的真相
    今天,備受關注的崔方之爭再度發酵,美國人怎麼看待轉基因的話題也被拿來說了又說,不過在小崔所說的一系列「真相」當中,關於「真相」的真相又是什麼呢?應該說,小崔很讓人佩服,在眾說紛紜之際,自費前往美國考察轉基因的情況,體現了中國文人為天下負責的精神。同時,小崔也不缺媒體人的睿智,一下飛機就「召見」媒體,通報赴美考察成果,隨之新聞熱點再次形成。
  • 反恐怖主義與科普轉基因
    今天看到第247頁《怎樣殺死海星》一章,聯繫到我在日常的科普工作,感覺文章中的觀點對科普有所幫助。特別是涉及到轉基因科普的一些困局,這篇文章雖然沒有提及「轉基因」,更未給出具體的方案,但是其內容與轉基因科普工作也是相通的。萬維鋼在《怎樣殺死海星》此文中,提出了一個比喻,即把恐怖主義、比特幣、P2P盜版下載、維基百科等比喻為「海星」這種海洋生物。
  • 轉基因科普:直面問題才有說服力
    9月下旬,面對著數百名來自濟南市農業專業的學生,科普作家、基因農業網主編方玄昌以一場名為《轉基因:爭論中的是與非》的報告回答了上述疑問。他認為,許多時候困惑我們的其實都是偽問題。所有這些問題,其實什麼也說明不了,卻可能是引起疑慮和偏見的來源。
  • 巴拉圭2019年穩居全球第六大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應用國
    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巴拉圭轉基因作物(主要為大豆、玉米和棉花)種植面積達到了410萬公頃,穩居全球第六大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應用國。   巴拉圭《國家報》12月19日報導,全球約有19.5億人受益於轉基因生物技術的應用,該技術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 轉基因致癌、絕育?這些被網傳的轉基因蔬菜,你吃過嗎?
    科普一下 什麼是轉基因呢?與其他的基因改良技術相比,轉基因中的「轉」字指的是將一個物種的基因引入另一個物種。在生物上屬於雜交植物。 彩椒富含多種維生素(豐富的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不僅可改善黑斑及雀斑,還有消暑、補血、消除疲勞、預防感冒和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在生物上屬於雜交植物,並不是轉基因食品,因此可以放心食用。
  • 轉基因生物技術育種: 機遇還是挑戰?
    該文就世界上轉基因生物技術育種及產業化現狀、幾個主要轉基因作物安全性案例及最終結果, 以及如何科學推進我國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期幫助公眾科學地理解和面對轉基因生物技術所帶來的育種技術上的革命。
  • 農業部:積極穩妥地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發應用
    中國網北京12月8日訊 農業部於2010年12月8日在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當前農業生產形勢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發布會上,針對記者提出的「農業部是如何看待轉基因育種方面的問題?」
  • 什麼是轉基因生物和轉基因食品?
    CRISPR是一種新型基因組編輯工具,它允許遺傳學家通過將水母生物發光遺傳密碼插入豬DNA中來培育在黑暗中發光的GMO豬。CRISPR正在打開基因改造的大門,十年前這種改造是不可想像的。這些是比較野生的例子,但轉基因生物在農業中已經非常普遍。最常見的遺傳修飾旨在創造更高產量的作物,更一致的產品,並抵抗害蟲,殺蟲劑和肥料。
  • 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10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羅雲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1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18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此次新批准了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並批准了26項續申請的農業轉基因生物。
  • 農業農村部通報10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違規行為
    農業農村部通報10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違規行為 中新網2月1日電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近日通報10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違規行為處理情況。
  • 重磅|未來農業新武器:農業生物技術
    什麼是農業生物技術呢?農業生物技術是指運用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分子育種等生物技術,改良動植物及微生物品種生產性狀、培育動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種、生產生物農藥、獸藥與疫苗的新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已經農業大國當做核心競爭力,中國也正在努力。
  • 張正斌:創建生物技術型現代農業
    因此,美國等國家發達的現代農業模式並不是大家普遍簡單認為的「機械化現代農業模式」,而是建立在先進生物技術型農業的基礎上,並整合現代化機械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現代農業模式。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生物技術作物(包括轉基因作物)應用面積最大的國家。
  • 當代中國農業轉型技術選擇之爭:化學化?轉基因?
    其基本觀點是,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變化所帶來的非均衡性,將會誘致農業經營者選擇更多利用豐裕要素的技術,從而促使農業技術變遷。該理論把農業技術分為土地替代型技術和勞動替代型技術。土地替代型技術的內容主要是生物化學技術( BC 技術) ,而勞動替代技術的內容主要是機械技術( M 技術) ,介於二者之間的又被稱為中性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