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2019年穩居全球第六大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應用國

2021-01-11 食品夥伴網

   國際農業

生物

技術應用

服務

組織(ISAAA)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巴拉圭

轉基因

作物(主要為

大豆

玉米

和棉花)種植面積達到了410萬公頃,穩居全球第六大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應用國。

 

  巴拉圭《國家報》12月19日報導,全球約有19.5億人受益於轉基因生物技術的應用,該技術在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ISAAA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全球四大主要轉基因作物為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其中轉基因大豆的種植面積最大,為9190萬公頃,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總種植面積的48%,比2018年減少了4%,其次是玉米(6090萬公頃)、棉花(2570萬公頃)和油菜(1010萬公頃)。

 

  從全球單一作物的種植面積來看,2019年轉基因棉花的應用率為79%,轉基因大豆的應用率為74%,轉基因玉米和油菜的應用率分別為31%和27%。

 

  此外,2019年,美國仍為全球第一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其種植面積為7150萬公頃,巴西緊隨其後,種植面積為5280萬公頃,接下來是阿根廷(2400萬公頃)、加拿大(1250萬公頃)和印度(1190萬公頃)。

相關焦點

  • 正確認識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全球商業化轉化體批准及轉基因作物種植情況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的最新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全球44個國家或組織共批准了32類作物的420餘個商業化轉化體(詳見下表)。2018年是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第23個年頭,26個國家種植了1.917億公頃的轉基因作物,比2017年的1.898億公頃增加了190萬公頃(470萬英畝),增幅比例為1%。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自1996年以來增長了約113倍,累計達到25億公頃,使生物技術成為全球應用最為迅速的作物技術[5]。
  • 農業掀起「基因」浪潮,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商業化提速
    根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2019年9月發布的《2018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報告,當年全球有26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超1.9億公頃,其中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和印度的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91%。
  • ISAAA:中國批准轉基因水稻刺激全球第二輪轉基因應用高潮
    作為一家追蹤全球生物技術作物情況的非盈利機構,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今年第一次選擇中國發布上一年全球主要市場的生物技術作物採用情況的研究年度報告,該組織的首位創始資助人Norman Borlaug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一位生物技術和轉基因作物的堅定支持者。
  • 重磅|未來農業新武器:農業生物技術
    目前,美國的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已經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產、抗蟲、抗病、抗旱澇等特徵的優良農作物新品種,從而獲得獲得了可在旱地和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高產穀物新品種。截至2004年,通過基因重組這種生物技術育種方法,美國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玉米、抗蟲馬鈴薯、抗除草劑大豆、油菜、棉花等許多轉基因作物。
  • 從轉基因食品到轉基因蚊子,生物技術是福是禍?|亮點研討
    對轉基因的擔憂、恐懼和爭議從未停止,但轉基因的地盤卻不斷擴大。最新應用進展,轉基因技術已經從影響人們的飲食發展到控制生物繁殖。據英國《太陽報》報導,美國計劃在2021年和2022年,向佛羅裡達群島釋放一種很特殊的、經過改造的蚊子,作為殺蟲劑的替代品。
  • 堅定不移推進我國轉基因技術研究應用
    農業是現代生物科學發展前沿和生物技術應用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科技創新、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也是目前國際科學技術競爭的焦點。一、全球轉基因作物發展勢頭強勁,不可阻擋最近,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了全球轉基因作物育種產業發展的最新統計資料。
  • 轉基因種子對於這些年全球農業種植有什麼影響
    現在的大多數地區農民選擇轉基因種子,他們非常歡迎這項技術,全球54%的轉基因作物都在發展中的一些國家,比如在巴西還有印度和南非以及孟加拉,其中還包括了宏都拉斯和緬甸等國家。這個數據可能會對於後期全球農業發展的走勢起到一定的影響,報告來自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中心,這個機構跟蹤了轉基因植物種植20多年。報告稱轉基因作物是近幾年來最快採用的作物技術。剛開始它們首次商業化時它們的種植面積不足200萬公頃,去年達到了近1億9200萬公頃。
  • 去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略有下降
    ISAAA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共有29個國家和地區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繼2018年南非、蘇丹和埃斯瓦蒂尼王國 後,2019年非洲又有3個國家的加入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種植的行列,分別是馬拉威、奈及利亞和衣索比亞,增加了1倍。此外,42個國家 /地區( 16個國家 /地區+歐盟 26 國) 進口轉基因作物用於糧食、飼料和加工。
  • 轉基因(GM)作物對全球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影響(1996-2012)
    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展了許多有重大影響的農業生物技術研究,發表了許多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摘要 這篇文章概況了作物生物技術對全球農業產生的經濟和環境影響。分析結果表明,在農場水平上產生了非常顯著的淨經濟收益,2012年總計達到188億美元,從1996年到2012年的17年間共計達到1166億美元。
  • 轉基因生物技術育種: 機遇還是挑戰?
    1994年美國農業部(USDA)和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第1例轉基因作物——延熟保鮮轉基因番茄進入市場。1996年, 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60萬公頃。在隨後的十幾年中,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得到了迅速發展, 已成為近代育種史上發展最快、效率最高的作物改良技術。2011年, 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超過1.6億公頃, 比1996年增加94倍, 16年累積種植面積為12.5億公頃。
  • 農業部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答記者問
    近期,記者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專題採訪了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問:我國為什麼要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    答: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運用轉基因技術培育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新品種,能夠降低農藥、肥料投入,對緩解資源約束、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產品品質、拓展農業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許多國家把轉基因生物技術作為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戰略選擇,轉基因技術已成為各國搶佔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
  • 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和生產應用)批准清單發布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和《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准清單》。其中,《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共計8個品種,包括了轉基因生物耐除草劑大豆DBN-?9??
  • 當代中國農業轉型技術選擇之爭:化學化?轉基因?
    生物化學技術可以分為生物技術和化學技術,而化學技術主要是化肥、農藥、農膜等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應用。新中國成立以來幾十年的農業化學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業土地產出率,促進了糧食產量的增長,糧食供求關係 由 長 期 短 缺 變 為 相 對 過 剩 ( 胡 元坤, 2001) 。數據顯示,2011 年中國化肥施用量佔了世界化肥總施用量的 31. 9%。
  • 【深度研究】生物技術:定義世界農業新格局!
    由此可見,美國農業生物技術的先進性。業內人士指出,美國農業能稱霸世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比如,2019年2月2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25日印發《2019年農業農村科教環能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其中,該工作要點提出,要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增強農業農村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 2020年上海市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內容是什麼?
    為做好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切實履行《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保障本市農業轉基因生物研究與應用的健康發展,根據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科〔2020〕1號)精神,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 張正斌:創建生物技術型現代農業
    因此,美國等國家發達的現代農業模式並不是大家普遍簡單認為的「機械化現代農業模式」,而是建立在先進生物技術型農業的基礎上,並整合現代化機械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現代農業模式。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生物技術作物(包括轉基因作物)應用面積最大的國家。
  • 農業部:積極穩妥地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發應用
    中國網北京12月8日訊 農業部於2010年12月8日在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當前農業生產形勢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發布會上,針對記者提出的「農業部是如何看待轉基因育種方面的問題?」
  • 科技知識:淺談生物技術中克隆、轉基因、雜交技術的區別與應用
    新材料新技術內容豐富,其中生物技術應用廣泛。生物技術是應用生物學、化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利用生物體或其組成部分來生產有用物質,或為人類提供某種服務的技術。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蛋白質工程、酶工程以及生化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在學習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專業名詞,例如克隆、轉基因、雜交等。
  • 述評|應對全球糧食危機,轉基因技術大有可為
    聯合國《2020年糧食和農業狀況》報告則指出,由於水資源匱乏,使全球許多地區的農業日益困難,數十億人將面臨長期糧食短缺問題。 不久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十項「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這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是從2018年、2019年公開發布的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
  • 農業部新批准進口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
    10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羅雲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1月8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18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進口)批准清單》,此次新批准了5種農業轉基因生物,並批准了26項續申請的農業轉基因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