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多數地區農民選擇轉基因種子,他們非常歡迎這項技術,全球54%的轉基因作物都在發展中的一些國家,比如在巴西還有印度和南非以及孟加拉,其中還包括了宏都拉斯和緬甸等國家。這個數據可能會對於後期全球農業發展的走勢起到一定的影響,報告來自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中心,這個機構跟蹤了轉基因植物種植20多年。
報告稱轉基因作物是近幾年來最快採用的作物技術。剛開始它們首次商業化時它們的種植面積不足200萬公頃,去年達到了近1億9200萬公頃。雖然美國和加拿大的大農場已經帶動了大量的增長,但我在愛荷華種植和收穫了生物技術作物多年來,選擇轉基因作物的農民絕大多數來自欠發達地區。這些農場主選擇生物技術來改善他們的農業種植產品和糧食安全,額外的結果包括更少的化學物質和耕作,這是對於後期的種植環境也有著正面作用。
這種選擇正在改善這些農業家庭和農業社區的繁榮與發展,引用了我多年前認識的菲律賓農民露絲,她是全球農民網絡的一員,我在小組中選她為第一接受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和培訓的人員,考慮到我們沒有使用殺蟲劑,甚至沒有害蟲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她說她的轉基因玉米生長的環境。此外我們不再需要每天都去檢查我們的玉米田,這給了我們後期的人力成本也帶來了一定優勢。
去年像露絲這樣的農民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數量創下歷史新高,轉基因農業發展包括1億9170萬公頃確切地說大約4億7400萬英畝,或超過740000平方英裡這樣的大面積。根據一些農業機構的統計,共有70個國家通過種植或進口採用了生物技術作物,這包括歐盟的每一個國家。自1996以來科學家們對轉基因生物進行了研究,監管者對其進行了仔細審查,農民和消費者都選擇了它們還是有著一定原因存在。
其實一些環保主義人士已經認識到生物技術作物的優勢,根據一些農業機構計算,在上一代轉基因生物的生產力節省了1億8300萬公頃的土地。這緩解了將雨林和其他荒野轉變為農田的壓力。轉基因生物也減少了碳排放量,相當於一年內從道路上移除近1700萬輛汽車。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其他的創新,去年印尼首次種植耐乾旱甘蔗。更多轉基因作物的特徵是專為消費者提供的,如抗病能力更好的蘋果和不容易發生病變的馬鈴薯。與發展中地區的很多人們還在和營養不良鬥爭,那麼轉基因大米也正在走向普遍接受。
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王晨陽所有,未經原作者允許不得轉載本文內容,否則將視為侵權。轉載或者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對於不遵守此聲明或者其他違法使用本文內容者,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