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地區水溫在十多度,大多數魚類依然在吃食,不少水產人早早收起飼料準備越冬,但是想要來年魚少掉膘,還需要做足管理工作。現在是越冬前最好的機會,做好內服工作,調理肝膽增強體質,還要預防寄生蟲。
如何防止掉膘?
關於如何防止掉膘的問題,要分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停料後的掉膘。
只要停止投餵飼料,魚類生長就會停止,並發生掉膘。在飼料投餵技巧上,有句俗語「一天不喂,三天不長」,意思就是停止餵料一天,魚就會掉膘,而且需要三天時間的繼續投餵才能讓魚的長勢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種停料後導致的掉膘與溫度密切相關,停料時溫度越高,魚類的基礎代謝消耗越大,魚的掉膘越快。
因此,我們在秋冬季節停料時不要過早停料,如果水溫在有5-10度時,在中午和下午還要少量投餵飼料,只要看到有少量魚搶食就可以了,為了避免浪費,投餌率控制在1%以下。不同魚類的停料溫度各不相同,總體來說,如鯽魚、青魚這些底層魚類的停料溫度比草魚、鯿魚這些中上層魚類的停料溫度要更低一些。
第二種情況是越冬導致的掉膘。
魚類為變溫動物,水溫降低後,魚體溫度也會隨之降低,代謝活動會大大降低,但並不會無限下降。在沒有外來食物補充的時候,魚類為了保持其基本的代謝活動,就需要依靠分解體內的脂肪、糖類、蛋白質來保持魚體基礎代謝正常進行,從而產生掉膘。草魚、鯿魚的越冬掉膘損失大概是15-20%,花白鰱和鯽魚更高,達到20-25%。以2斤的草魚為例,假設魚價為5元/斤,掉膘損失15%,意味著越冬後,一條2斤的草魚損失的魚肉價值是1.5元。我們還要考慮到越冬賣魚導致的資金周轉風險和存塘風險,因此我覺得越冬前後的魚價差價不超過1塊錢,儘量不要選擇越冬後賣魚。
越冬期的病害不用管嗎?
越冬期病害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在養殖過程中,常使用一些水質改良劑、底質改良劑及微生物製劑等,配合活菌使用效果更好,水質更佳。
定期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用樂暢桉樹精油抑菌驅蟲,切斷病原體的橫向傳播,樂暢對魚類無刺激性、無殘毒,定期投餵杜仲葉提取物,增強魚類體質,提高抗病禦寒越冬能力。尤其是越冬前拉網捕撈操作時要小心細緻,勿使魚體受傷。魚類越冬期常見病害有水黴病、粘孢子蟲病、斜管蟲病、白點病及氣泡病等。
為防止魚類冬季掉膘,病害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視。可以定期拌料內服安全無毒的驅蟲劑,比如樂暢桉樹精油源自澳洲的天然小葉桉樹精油,植物成分無毒無害、無汙染、無藥殘,可以有效驅除越冬魚體本身攜帶的少量寄生蟲,預防寄生蟲的大面積爆發,對於孢子蟲、車輪蟲、指環蟲、三代蟲、錨頭鰠等水產寄生蟲都有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