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蝦關鍵:預防成本,要低於治療成本

2021-01-09 網易

2021-01-03 17:50:47 來源: 槐店王婆大蝦

舉報

  由於冬季氣溫低、水體中藻類長勢減弱、蝦類活動能力降低、攝食力減弱等特點,很多養殖戶稍有疏忽,就會導致蝦類死亡率上升,甚至養殖失敗。當然,如果養殖成功,由於正好可以趕上元旦、特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經濟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還真有很多蝦類養殖戶,年度盈利就靠冬季這一造。

  一、幹塘,休養清理池塘。

  

  養殖池塘經過長時間使用,底部淤泥增多,有機物等累積致使池底惡化,易導致有毒有害物質增加,造成水體汙染。因此,冬季清除養殖池塘過多淤泥,能顯著提高養殖魚類的成活率、生長速度、產量和效益。

  在經過一輪養殖周期後,池塘底部積累大量飼料殘渣和糞汙,有害代謝產物大量積累導致底泥發黑髮臭,幹塘、清淤、曬塘是最簡單有效的一種底質處理措施。

  建議方法:

  1、排乾水,曬塘20天以上。其基本要求是,池塘底泥裂縫寬度為2-3cm以上,深度10-20cm為最佳。暴曬後,均勻施用生石灰,150千克/畝。加水10釐米,使生石灰發生化學反應,趁熱均勻潑灑全塘底。繼續曬塘15天以上。

  2、池塘留水10釐米左右,按150千克/畝用量,均勻施用生石灰,發生化學反應後,趁熱均勻潑灑塘底。待塘水幹透,使用微耕機翻塘底5~10釐米深。暴曬15~20天。一般晴好天氣,暴曬一周後,塘底泥土肉眼觀察,都可以看到明顯變化。

  

  二、建冬棚繼續養殖。

  近年來,在華南地區越來越多的蝦類養殖者選擇冬棚養殖。一般進入11月中下旬開始搭建塑料大棚,經80天左右的養殖期,在春節前出售,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冬棚養殖,蝦苗固然重要,但管理上與水溫正常或高溫季節養殖,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以下簡述幾個要點。

  1、建立良好藻相、菌相的養殖水體環境。進入冬季,隨著水溫不斷下降,養殖水體內生物量、生物活動量都在逐漸減少。其可能的好處是,養殖水體中「爭氧」的生物減少了;由於活動減弱、攝食減少,產生的糞汙等「汙染物」的量也減少了。可能的不利影響也不少,如養殖水體中溶氧供應可能減少;殘餌量增加;分解養殖水體在有機質及有害物質的生物減少,毒素累積量可能增加。

  因此,前期建立起良好的養殖水體環境,進入冬季後儘可能維持這種養殖環境,降低有害物質累積產生的不利影響,是臨近冬季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注意加水、適當提高水位。入冬前,要提前加高水位。一是有利於保持中下層水溫,避免水溫劇烈變化,引起養殖動物的應激反應,池塘應保持水深最低在1.5 m以上;二是冬季降雨量減少,如果水位過低,補水不是件容易的事。補水要注意早注水,勤注水,一次注水量不可過多,以免引起池塘水溫變化過大,造成養殖動物的活動量加大而不利于越冬。

  一般一次加水量不超過20釐米。

  3、控制越冬養殖密度。我們都知道,養殖密度過大,容易造成缺氧,同時也極易引發疾病。但養殖密度過小,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特別是冬季,水體中藻類減少、光合作用降低,因而產生的溶解氧就少,也容易導致「缺氧」。

  因此,需要根據經驗和實際養殖品種、池塘條件等,確定合適的放養數量。一般可保持在3~4萬尾/畝米,考慮到後期水深為1.8米以上水深,可適當增加30~50%的投放量。

  提請注意,初養者應該從較低養殖密度做起,以保證成功率、積累養殖經驗為主要目標。

  4、預防和控制疾病。

  一般來說,許多人認為由於冬棚水溫不高,不宜爆發疾病,特別是令許多養殖戶頭疼的弧菌病不宜發生。有這種想法,就很容易發生問題。

  冬季容易發生的疾病多為寄生蟲類病害,如纖毛蟲等。由於冬季水溫偏低,蝦類蛻殼周期延長,一般可達20天以上。這樣,蝦體外部很容易被寄生蟲沾染、同時由於蝦殼蛻掉的慢,給寄生蟲侵害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冬季養殖的蝦,其體表經常會形成許多黑斑,這些黑斑一般經過蛻殼,就基本可以消除。但如果蛻殼周期延長,如達到25天以上,則有可能出現蛻殼不遂、偷死等現象。必須引起注意。

  另外,弧菌是無處不在的。個人觀點,只要控制在不發病的範圍內,就不會對養殖造成危害。不要執意「殺滅」弧菌或其它有害菌,這是一種偏執的思維,很可能不利於「生態養殖」。個人建議的做法是,採取高效微生物製劑,控制弧菌總量與養殖水體內細菌總量的比例,就可以保證不發生弧菌病危害。

  許多疾病一般經簡單處理即可解決,但前提是一定要及早、正確地診斷,才能採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千萬不要「有病亂投醫」,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65天賣蝦、成本僅8元,畝利潤超萬元,這個「短平快」的純淡水對蝦...
    65天賣蝦、成本僅8元,畝利潤超萬元,這個「短平快」的純淡水對蝦養殖模式2020-12-25 09: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3132 次 我要評論 鹽城建湖縣位於江蘇裡下河腹部,是傳統的水產養殖大縣,水產養殖面積近20萬畝,以前的都是養魚的人最多,最近十年裡河蟹養殖面積飛速擴張,現在有大概13萬畝的河蟹養殖面積了。
  • 淺談珠三角地區利用地下鹹水養蝦模式
    淺談珠三角地區利用地下鹹水養蝦模式2010-07-10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7908 次 我要評論   騰氏傳媒--《當代水產》六月刊  文/圖&nbsp廣州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nbsp曾胡龍  目前在珠三角土塘養蝦模式中,採用地下鹹水調節鹽度的養殖面積幾乎佔到半壁江山
  • 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 大幅降低癌症治療成本
    醫用同位素關鍵產品國產化 大幅降低癌症治療成本科技日報訊 (記者陳瑜)記者近日從中核集團獲悉,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製生產的首批國產化堆照鍶-89核素正式交付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我國在該領域成功打通了研發、堆運行、輻照、
  • 想賺錢就要早出蝦,出大蝦!這裡有百名養蝦高手教你破冰大計
    養成池:最關鍵的操作在於捕撈或清理乾淨池塘內剩餘的成蝦,防止池內自繁苗出現搶佔空間和餌料,影響養殖效率,操作上與新池養殖相同。成蝦池內,按8:2適量套養花鰱和白鰱,建議放養規格1斤左右的魚種,10~15尾/畝,利於穩定池塘環境。伊樂藻的種植,最遲在2月中旬必須完成。
  • 冬季大棚養殖(2)塑料大棚養對蝦
    說到塑料大棚啊,許多人都知道那是北方地區冬季用來種植瓜果蔬菜和培育苗木用的。可如果現在我告訴你,在廣東也有許多這樣的塑料大棚,不過它們可不是用來種蔬菜的,而且它們的結構也和我們常見的蔬菜大棚不一樣。那麼它們是用來幹什麼的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這一眼望不到邊的塑料大棚就是廣東南沙區養殖戶陳錨的,他的大棚裡養的是南美白對蝦。
  • 最低成本的肥水方式
    肥水的辦法沒有100種也有80種,但是怎麼樣肥水成本最低,想必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今天我就拋磚引玉一番,如果大家有成本更低的肥水方式,歡迎留言交流。今天我所提供的肥水方式就是使用發酵魚露肥水。發酵魚露的原材料「發酵魚露」的特點魚露主要成分是分解後的胺基酸,這是一種真正的胺基酸發酵液,胺基酸的特點就是藻類可以不用轉化就直接吸收,並可帶動螯合態的微量元素一起吸收,所以,肥效迅速且持久,肥水效果好,並且也含有至少20億/毫升以上的乳酸菌;使用「發酵魚露」在早春也能迅速培育浮遊動物,但要注意觀察浮遊動物和藻相的平衡
  • 農村養1000隻鵝需要多少成本?可帶來多少利潤?
    農村養1000隻鵝需要多少成本?可帶來多少利潤?鄉下養一千隻鵝有多少收入,以前養鵝,主要是養雞養鴨,賣蛋,還有養雞的報警功能。如今養鵝、養鵝成了家常便飯,肉食更是物有所值。鵝的成活率在80%以上,收購鵝苗,養殖成本佔收入的60%,養本地品種千隻鵝,可獲得淨利四萬元,養大鵝品種可獲得七十萬元左右的利潤。在此之前,養鵝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費用不要緊,關鍵是規模!
  • 平均產量35斤/方,山東工廠化養蝦模式大揭秘
    濰坊大棚工廠化養蝦以其高產量、高成功率的特色造就了不少年入千萬的「財富神話」。1.&nbsp養殖規劃濰坊地區可全年循環養殖,一年可養4茬左右。在外塘養殖期間大棚工廠化養殖無成本優勢,部分養戶會選擇在高溫期暫停養殖進行短期休整。
  • 牛人養蝦!1平米水面15斤,竟然是這兩個關鍵點
    一平方水面可以養出15斤大蝦,一口池塘70平方水面,產量能達1000斤。看著陳老闆捕撈的對蝦各個個頭大又活蹦亂跳的,真是讓人喜悅。蝦子高產質量又好,說起這陳老闆,那養蝦可真是有一手。
  • 皮皮蝦需求量大,但人工養殖成本很低,與這三個管理技術密不可分
    皮皮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琵琶蝦,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養殖皮皮蝦,因為人工養殖的皮皮蝦肉質更加鮮美,而且遇野生的皮皮蝦相比較,需求量很大,成本也非常低,而且養殖技術也不是很難,經濟效益更為可觀,而且皮皮蝦的營養成分也非常高,更是有著保腎壯陽的功效,那就來了解一下淡水裡如何養殖皮皮蝦
  • 蠍子養殖好養嗎?成本高不?利潤怎麼樣?
    之所以說蠍子不好養,主要是技術要求高。我也養殖蠍子十多年了,也有很多人諮詢養蠍子的事情,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養蠍能賺錢,技術是關鍵!可以說養殖蠍子完全是靠技術和經驗來賺錢,在目前養蠍失敗的人群中,大都是不懂技術,盲目投資導致失敗的。
  • 12步教你學會工廠化養蝦——養成池前期15~45天階段強微用菌方案
    養成池中:工廠化養蝦15~45天階段強微用菌方案  1、注意事項:  下表是接續前面標粗或淡化15天後的操作;  ⑴ 內地淡水工廠化養蝦是淡化15天後的操作  前面已經介紹了在標粗淡化池中
  • 科學的方法養殖小龍蝦,高產又不容易生病,那怎麼樣才算科學養蝦
    而很多的養殖戶根本找不到合適的養殖項目,小龍蝦養殖入行門檻低,所需要的成本也不高,認為養殖小龍蝦仍然存在很大的利潤。於是小龍蝦的養殖規模每一年都在急速的擴張。這就造成了當小龍蝦大量上市的時候,一定時間的供大於求。另一個原因是雖然小龍蝦的養殖門檻低,但很多人養蝦都沒有科學的養殖方法,還對養殖小龍蝦存在一些誤解,因此養殖的小龍蝦生長不快。養的小龍蝦品相也不好,賣不出好價錢。
  • 化工行業:頁巖氣成本低於傳統天然氣原因何在?
    這也引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頁巖氣的開採成本比傳統天然氣低如此之多,能夠把天然氣的價格打壓到此等地步?.我們分析頁巖氣成本低於天然氣的根本原因在於,水平井和壓裂技術的進步提高了頁巖氣單井產量,並且降低了開發成本。導致頁巖氣井的單位產量能夠達到傳統天然氣井的3.2倍,而成本僅為天然氣的2倍,所以開採成本在2010年下降至31美元/每千立方米,僅為同期天然氣成本的60%(SERI)。
  • 羅氏沼蝦養殖過程中「鐵殼蝦」的原因及綜合防控措施
    「生長緩慢」症狀,蝦農稱為「鐵殼蝦」,並有進一步蔓延趨勢,尤其是2014年據調查「鐵殼蝦」現象十分嚴重,有4萬畝以上蝦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給廣大養蝦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和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涉及到社會不和諧的負面作用。
  • 養50隻羊要投入多少錢?能賺多少錢?怎麼節省成本?
    這個四個月大的母羊要到6到7個月才能成為發情期,妊娠期為5個月,生育期為2個月,育肥期為3個月,總餵養期為12個月。下面我們來看看每年養50隻羊需要多少錢!養50隻羊的投資成本1、養羊成本:4個月大的母羊每隻1300元,48×1300元= 6.24萬元,公羊2×3000元= 6000元,加起來6.84萬元。
  • 甘肅醫衛丨冬季來臨,這些疾病要預防
    原標題:冬季來臨,這些疾病要預防擅長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的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長期治療和康復。  冬季來臨,隨著氣溫的下降,許多疾病乘虛而入,腦血管、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呼吸道等疾病容易復發,如何預防和進行生活調養,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本期,記者採訪了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趙信科、盧玉俊、毛忠南、歐秀梅四位專家,詳細解讀每種疾病的預防措施。
  • 「江淮名醫」曹奕:冬季養生關鍵要「養腎藏精」
    「江淮名醫」曹奕:冬季養生關鍵要「養腎藏精」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的生命活動過程皆取決於腎中精氣的盛衰。
  • 2035年零碳發電系統成本遠低於煤電
    2035年零碳發電系統成本遠低於煤電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能源雜誌 作者:武魏楠 2020-12-04 10:00:02
  • 「養蝦先養水」大有學問,你到底會調水嗎?
    「養蝦先養水」是廣大蝦農和對蝦養殖者的共識。那麼,什麼樣的水才能養蝦呢?並不是有水就能養好蝦。有些蝦農對「養蝦就是養水」的認識不足,例如有的蝦農認為,養殖對蝦透明度越大,底質就越乾淨,水質就越好;有的蝦農缺乏調節水色和透明度的基本知識,投入了很大成本還是沒有培養出良好的水質。其實,調節好水色和透明度,這其中有許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