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池中:工廠化養蝦15~45天階段強微用菌方案
1、注意事項:
下表是接續前面標粗或淡化15天後的操作;
⑴ 內地淡水工廠化養蝦是淡化15天後的操作
前面已經介紹了在標粗淡化池中,將P5的航空蝦苗,淡化到了0.5~5‰的鹽度,大概15天以內的時間,建議即使是淡水土塘養蝦,也至少保留0.5‰以上的鹽度(以檢測儀檢測結果為準),這樣才能獲得較好的養成效果; 內地工廠化淡水養蝦則最好先標粗淡化到5‰鹽度,自然是更好的,其他養成池也事先調到5‰的鹽度(用海鹽加適量海水晶總計5公斤/立方米的添加量),準備分苗入池,通過前述的先進的循環水處理技術,將絕大部分的養殖池水進行循環利用,可節省大量的海鹽和礦物質元素成本;
⑵ 沿海鹹水區工廠化則是標粗7~15天後的操作
沿海有海水資源的地方,前面的15天(確切地說有7天也夠了),其實就是標粗過程,或者說是進P5~P10的蝦苗(沿海蝦苗產業發達,可直接進P10的蝦苗都是可以的),進行適應和營養強化的7~15天而已,與內地淡水工廠化不同的是,不用加海鹽和礦物質元素,直接標粗即可,或適應的過程;
2、放苗密度
放苗密度:沿海鹹水工廠化一般500~800尾/立方米,淡水工廠化一般500尾/立方米; 密度高的,如700尾/立方米或以上的,要注意養殖後期的自相殘殺,管理上在後期要注意投料次數要多,保證吃到料,不餓就減少了自殘,甚至可一天6餐以上,少量多餐的飼喂,每餐控制在1小時或以上吃完;
3、特別要注意集汙排汙操作:
集汙排汙操作,參考前述,可以用:
⑴ 溫和的拔管排汙,配合池內推水(推向中間排汙口)操作:一般是餵料時,停止推水操作,餵完料後,即每餐後一小時,開啟推水操作5分鐘以上,然後溫和的拔管,控制出水口出來的水流量不大不小,持續排汙5分鐘左右(控制出汙水的水流不要太急)
⑵ 沒有鍋形底的池子,以及沒有推水設備的池子,只能採用虹吸法排汙,就是溫和的吸汙操作: 一是可以採用虹吸管,用長柄木棒捆住25mm直徑的透明軟管(透明是方便觀察吸出的汙物),池內的埠用20~40目篩網罩住 ,挑選汙物集中的地方,去虹吸,池外的埠出水;隨著蝦的長大,大蝦階段可以不用篩網罩住,如果有死蝦或死蝦殼太多,儘量能虹吸出來,不行的話,就得排掉一些水,讓工人下池去人工清理了; 二是可採用吸汙器,類似於吸塵器的裝置設備來吸汙,有專用於魚池排汙的吸汙器賣,也要注意池中一埠,在蝦小時要用篩網罩住,蝦大後可以不用篩網罩; 控制力度,不要吸力太強,以免吸出活蝦;
4、曝氣要充足
一開始階段開曝氣的功率一般只需要6~12瓦/立方米即可滿足要求,不必全馬力開,畢竟此階段的蝦還小;但若出現氨氮亞鹽超標,甚至出現掉苗時,請務必首先開大增氧氣閥,加強增氧;以後慢慢增加曝氣功率; 功率的控制,一般可通過控制進氣閥門的開啟度來達到目的,同時羅茨鼓風機必須是變頻機,可自動調節風軸轉速功率和風壓的輸出量;
前期生物絮團
中後期的生物絮團(粗大一些),用醋酸鈉碳源的緊實一些
表7:養成池:工廠化養蝦15~45天階段的強微用菌方案(以50立方米池子為例)
原理和目的
操作方法(以50立方米池子為例)
1、天天補充碳源:糧草先行: 速效碳源+高效碳肥
必須用滴加流加的方式添加碳源: ⑴ 每天每立方米水體用:紅糖或白糖3~5克+三水醋酸鈉3克;用10~20倍的水溶解後採用滴加的方法加入;
注意事項: ① 醋酸鈉也可以用 「發酵玉米液」30毫升/立方米代替(過濾後使用),分成幾次或隨餵料時潑灑;過濾後的玉米渣廢棄不要(或外塘養蝦拌料用,效果好); ②「發酵玉米液」或醋酸鈉均是反硝化細菌的最佳碳源,並且可形成緊實的微生物絮團和容易沉降(糖碳源形成的絮團比較鬆散或膨鬆,而不易沉降) ③ 判斷碳源添加量的方法:檢測PH不斷下降時,說明用多了,以後要適當減少;檢測到氨氮亞鹽不斷上升時,說明用少了,以後要適當增加; ④ 配合「發酵玉米液」的目的是為了碳源的多樣化;必須用棉布過濾後潑灑;
2.天天補充菌相+微量元素 抑制弧菌,預防氨氮和亞硝酸鹽
培菌保菌: ⑴ 每天每立方米水體用「降氨靚水乳酸菌相」0.3克+「硝氨雙脫複合菌」0.3克+「強微複合微量元素」0.5克;可混合一起用水泡開後,再用100目篩網過濾後1次性潑灑,不讓渣子進池; 注意事項:「降氨靚水乳酸菌相」也可以用「乳酸菌擴培液」25毫升/立方米/天代替,成本低,但需要自制;
3、水質管理(維護「菌藻平衡」)
⑴ 培藻保藻: ① 水清瘦時,選擇陽光天氣,每立方米潑「強微培藻酵素」5毫升+藻種5毫升;以獲得茶褐色、或黃綠色、嫩爽水質;(前者過濾後使用) 透明度過高時,要用腐植酸鈉3~5克/立方米加深水色(注意過濾後使用); ② 水色太濃厚-泡沫汙濁-富營養化時:每次投料後,緊接著每立方米用 「強微汙沫濁消爽」1克,直接泡水,用100目篩網過濾載體渣子後潑灑;餐餐後都用,直到水質清爽為止,例如一天5餐就用5次;
注意事項: ① 所有產品,均要用100目篩網泡水過濾後使用,不讓渣子進池; ② 培藻僅在有陽光中時才能進行,貫穿整個養殖全程使用,通過觀察來判斷是否使用;在工廠化養蝦中,培藻不是必須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對蝦體色和風味;
4、維護鹽度,和補充鈣磷鎂等礦物質常量元素
⑴ 鹹水池:觀察到對蝦脫殼不遂時,使用六水氯化鎂5克/立方+氯化鉀1克/立方米 +維生素C適量,潑灑水體; ⑵ 鹹水池:觀察到對蝦軟殼時,即脫殼後硬殼太慢時,使用二水氯化鈣5克+磷酸二氫鉀5克+維生素C適量,潑灑水體; ⑶ 內地淡水工廠化(循環水):經常檢測和補充海鹽維持鹽度3~5‰範圍內;然後每天每立方米補充:六水氯化鎂3克+二水氯化鈣1克+氯化鉀0.5克; 注意事項:以上鈣鎂鉀原料必須是食品級的;
5、注意調控PH和總鹼度,定期檢測生物絮團量:
並進行判斷是否要潑灑「生石灰粉+小蘇打粉」
當pH低於7.0,總鹼度低於80時,用以下兩個方法調節: ⑴ 氨氮不超標時:每立方米水體用:小蘇打粉3~5克 + 生石灰粉5~15克;直到PH調到7.5~8.2範圍,總鹼度100以上為止; ⑵ 如果當時氨氮超標:要改用三水醋酸鈉,每天每立方米用5克可提高8ppm左右的總鹼;連續用幾天,提到至少100以上,PH在7.5~8.2範圍內為止; ⑶ 若PH過高:可用食用醋調整,用量100毫升/立方,可下調PH0.3左右;或每10克一水檸檬酸/立方米,可下降PH0.3左右; ⑷ 用錐形瓶檢查生物絮團量:控制在3~5%範圍內,若超過太多,可加強絮團收集和排汙操作,或減少餵料量,處理完畢後再恢復投料量;
注意事項: ① 總鹼度調高到至少100以上; ② 小蘇打、生石灰粉和三水醋酸鈉的用量,要自己慢慢摸索,注意使用後的檢測數據分析,取得經驗後,按經驗決定用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