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湛江雷州東裡鎮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石斑魚成效初顯

2020-11-26 水產頻道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湛江千舟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 記者李忠 攝


  談起養魚養蝦,你的腦海會浮現怎樣的場景?是碧波萬頃,或是無邊池塘?也許你不會想到,如今的魚塘蝦場已搬進現代化廠房,工廠化養殖模式成為水產養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探索。


  日前,記者慕名實地走訪了位於雷州市東裡鎮的湛江千舟漁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了解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狀況,同時感受了新一代養殖人的科技興農夢。


  工廠化養殖無懼多變天氣


  受氣候變化、水源汙染等因素影響,傳統水產養殖的局限性愈發凸顯。在此背景下,高效、封閉、全程可控的工廠化養殖模式應運而生,千舟漁便是省內推行工廠化養殖的先行者之一。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簡言之就是將養殖水體循環利用,達到節能的效果。相比之下,這種養殖方式沒有傳統養殖的流水設施,每個養殖池之間互相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水系統,即每個養殖池有輸水管道與位於車間一端的水處理系統相連,可隨時根據需要將池內的水輸送到水處理系統,將處理後的水輸回養殖池。


  雷州籍返鄉創業青年、該公司負責人陳武文告訴記者,千舟漁石斑魚產業園是國家海洋經濟創新項目,總投資近3000萬元,佔地300多畝。其中,生態循環水養殖車間近1萬平方米,循環水養殖池160個,每個養殖池規格為5米×5米×1.5米,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單體面積的生態養殖場,具有國內最大的石斑魚智能管理平臺。車間實現水下監控系統自動化,可以對養殖情況進行全智能實時監控。「這一工廠化養殖場的投產,對水產品養殖模式具有借鑑意義。」


  養魚先養水,決定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因素就是水質。記者了解到,千舟漁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自2014年投產以來,效果明顯,石斑魚比外塘養殖的生長速度快半個月左右,並能有效抑制有害生物、控制疾病,且不受外界天氣條件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石斑魚的產量與養成率;另一方面,工廠化養殖還能避免養殖汙染物的排放,減輕對環境的壓力,可謂一舉多得。


  致力打造孵養售一體化基地


  作為土生土長的雷州人,陳武文從小吃海鮮長大,每當談起最熟悉不過的魚蝦,心中滿懷對水產業的熱愛和憧憬。但面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水產行業,他深知僅靠熱愛遠遠不夠,科技創新和拓寬銷路才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目前,水產品傳統的銷售途徑大多是通過魚販子到養殖場收購,進入批發市場,再通過多級經銷商才到消費者手中,這中間產生了不少渠道成本。另外,無論養殖場用什麼樣的設備、方式、技術養出來的魚都是一樣的價格,即使高投入、高標準養殖出來的無公害水產品,在傳統的銷售市場並無議價權。


  「我能不能把自己養殖場的魚賣到城市白領的餐桌上呢?」在這個「網際網路+」的時代,讓陳武文萌生了做海鮮O2O的念頭,他希望普通家庭都吃得起名貴海鮮,而且吃得新鮮、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經過詳細的調研和可行性分析,陳武文發現如今做高端海鮮O2O的企業不多,市場空間很大。近年,他改變了營銷方式,在傳統銷售批量的銷售模式中,增加網絡平臺零售,在淘寶、微信、微博等商務平臺上拓展銷售渠道,提升水產品的溢價能力。


  「所有的生鮮都會遇到這個問題,節假日的銷售是最好的,價格也賣得最好,但快遞、物流就沒辦法幫你送到『最後一公裡』,他們爆倉、壓貨,保鮮問題根本保證不了,特別是送活魚。」對於農產品銷售的「最後一公裡」問題,陳武文正試圖解決該瓶頸,計劃在珠三角「鋪點」開店。客戶無論是網絡訂單還是生鮮外賣,公司都可以直接在實體店出貨配送。


  此外,「千舟漁」還準備與海鮮飯店合作,消費者通過千舟漁微信平臺就可以選擇附近飯店加工、配送、提貨,合作飯店則收取代加工費,既提高了飯店利潤,也提高了用戶消費體驗,還解決了消費者不會烹飪和不方便體驗的問題。


  陳武文說,日前該養殖場還建成了石斑魚種苗孵化基地,致力打造孵化養殖銷售一體化產業園,以降本增效。特別是在銷售模式方面爭取去掉中間環節,把利潤還給消費者的同時提供更多服務,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不斷提升湛江海鮮品牌的影響力。


  【關鍵字】:  廣東湛江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石斑魚   水產養殖

相關焦點

  • 工廠化循環水養「海燕皇石斑魚」
    海燕水產養殖科技有限公司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深海魚。  談及漁業養殖,你的腦海浮現的會是怎樣的場景?是碧波萬頃,或是無邊池塘?然而,如今的漁業養殖已搬進現代化廠房,工廠化養殖模式正成為水產養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探索。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適應北方網箱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於1992年引進歐洲良種大菱鮃,在我國北方沿海形成一個年產值逾40億元的新興養殖產業,並成功建立溫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廠化養殖模式。但隨著多寶魚藥殘事件等問題導致養殖滑坡,造成部分廠房閒置,使鮃鰈類養殖走向低糜。石斑魚養殖設施和條件與鮃鰈類相似,適應北方網箱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nbspEpinephelus&nbspspp)&nbsp是中國繼大黃魚、鱸魚、鮃魚後第四大海水養殖品種。2015年以來,養殖產量已超過10萬噸,石斑魚主要在我國南方養殖,而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工廠化養殖石斑魚在北方得到了快速發展。
  • 年產10萬噸的石斑魚,身價上百億!兩位院士攜400人為它出謀劃策!
    自2015年,我國水產養殖業一度陷入低迷期,尤其以海南、廣東湛江等沿海地區的對蝦養殖區域出現較大的養殖結構調整,相反石斑魚整體養殖規模開始出現大幅擴張。粵西市場開始借鑑海南核心市場的發展模式,海南、福建等部分行業資源,包括飼料廠家、育苗群體、養殖群體等逐漸往往粵西湛江徐聞、雷州、陽江等地傾斜,未來粵西市場同樣將迎來理想的發展,與此同時北方新興市場工廠化養殖逐步發揮更大產能。可以話,石斑魚的未來給行業人不小的想像空間。
  •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2015-10-30 11:1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2014年8月引進7~8cm的珍珠龍膽石斑魚12000尾,斑石鯛3500尾。經過一年的養殖,成活率98%,斑石鯛平均體長17cm,體重400g。珍珠龍膽石斑魚平均體長25cm,體重750g,現在開始上市銷售。新品種的引進及養殖成功,優化了我省海水工廠化養殖的產業結構。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亞洲龍魚(金龍魚)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亞洲龍魚(金龍魚)李東宇亞洲龍魚,學名美麗硬僕骨舌魚( Scleropages formosus ),隸屬於骨舌魚目、骨舌魚科、堅體魚屬,是起源於石炭紀時代的古老硬骨魚類,具有「活化石」之稱。
  • 湛江為什麼有一些「麻」字開頭的地名?是什麼含義呢?
    同樣,湛江還有一種以「麻」字開頭的村莊,也是源自南越族。南越族,先秦時期百越各部落的其中一支部落。先秦時期古籍對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各個部落,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而聚居於廣東的南越部落即是百越部落其中一支系,後稱為俚人,是今天廣東地區壯族和疍家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南北朝時,俚人與漢族大融合,到了唐朝,又細分為幾個民族。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近兩年,湛江地區養殖戶因養蝦失敗轉養石斑魚,並已初具規模,主要養殖區域集中在雷州、徐聞、遂溪、東海等地。現在湛江地區,珍珠龍膽1~1.5斤規格29~30元/500g,1~1.8斤規格30~32元/500g,2~2.5斤規格28元/500g,2.5~4斤規格26元/500g,4斤以上規格15元/500g。價格與上周相比無太大變化,相對穩定。
  • 3個月建成,這個石斑魚循環水養殖基地在東營揭牌
    聯盟工業化循環水養殖示範基地(東營)驗收會成功舉辦。      12月23日,工業化水產養殖與裝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工業化循環水養殖示範基地(東營)驗收會暨淡水循環水養殖技術研討會在東營成功舉辦。
  • 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
    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70&nbsp年代中後期到80&nbsp年代,臺灣石斑魚人工繁殖的育苗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大批苗種供應到華南沿海地區,福建、海南、廣東等地區陸續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試驗。而海南,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石斑魚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化養殖,成為我國最大的石斑魚種苗繁育和養殖基地。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石斑魚是世界的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也是我國海水魚類養殖的重要種類,福建省石斑魚全產業鏈產值超50億元,為產業服務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養殖生產情況(一)產量情況我國大陸地區石斑魚養殖主產區為海南、廣東、福建、廣西,此外浙江、山東、天津等地區有少量養殖(表1、圖1)。
  • 產業觀察日記丨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和困境
    為了滿足廣大群眾對石斑魚的消費需求,緩解捕撈壓力,我國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石斑魚養殖產業。早期石斑魚養殖的苗種來源除了釣捕自然海區幼體石斑魚以外,主要依靠中國臺灣地區繁殖的人工苗種。為了擺脫對進口和捕撈天然苗種依賴的被動局面,我國各南方沿海地區於九十年代初紛紛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實驗,實現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推動產業化發展。至2018年,我國海水養殖石斑魚產量已達15.96萬噸,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是我國大陸石斑魚養殖主產區。
  • 120多斤海龜受傷擱淺湛江,被送入動物救護基地「住院」
    廣東湛江雷州調元村的群眾是這樣做的——1月7日下午,根據群眾反映,雷州市東裡鎮調元村附近海域發現一隻受傷的綠海龜擱淺。獲報後,該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當即指示工作人員,馬上啟動救護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應急預案,迅速趕往現場進行處置。
  • 宿松「養殖大王」:石斑魚養殖拓寬富民路
    這裡就是宿松縣最大的淡水石斑魚苗種繁育養殖基地,80後青年王韶平是基地創辦人。期間,還拿到水產養殖方面的8項專利。近幾年來,隨著泥鰍養殖專業戶的不斷增多,泥鰍銷售市場逐漸呈飽和狀態,經濟效益越來越差。對水產品養殖有著獨到發展眼光的王韶平,在縣農業農村局、縣科經局、縣科學技術協會的幫助介紹下,對養殖淡水石斑魚產生了濃厚興趣,並赴海南、廣東等地學習取經。
  • 廣東湛江申報「沙蟲養殖之鄉」如箭在弦
    廣東湛江申報「沙蟲養殖之鄉」如箭在弦2011-05-16 16: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湛江日報然而事件的影響並未到此為止,它喚起業界人士及相關管理部門對湛江沙蟲產業的思索與大討論。湛江沙蟲產業的現狀如何?以後又該怎樣做大做強?有專家指出,遂溪縣草潭鎮沙蟲養殖業遠近馳名,申報沙蟲養殖之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是壯大湛江沙蟲產業的必經之路。
  • 新品種雲龍石斑魚在福建廈門大規模培育 一年可收回成本
    為攻克石斑魚繁育和養殖難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向我省的石斑魚養殖企業輸出科研力量——2011年,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水產研究所9個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示範基地之一。科研單位主動伸出橄欖枝與企業「聯姻」,使廈門乃至全省的石斑魚養殖產業開上了快車道。
  • 廣東湛江著名魚類大全,這些海魚你吃過?
    石斑魚是石斑魚亞科魚類的總稱,隸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棘鰭總目、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臺灣海峽以及南海海域。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主要食用魚類,暢銷國內外市場。
  •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2013-03-22 09:0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每日新報  3月19日,廣東省衛生廳對雷州「跳跳魚」中毒事件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額蝦虎魚",此魚含毒素。」
  • 雜交獲得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獲市場認可
    「經過試養,雲龍石斑魚適合於我國北方工廠化流水、循環水養殖,冬季在14℃不停止攝食和生長,同時適合於在南方工廠化流水、高位水池和網箱養殖,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強,夏季在32℃水溫下生長良好。同時,對於養殖設施不需要進行進一步改造,可以利用現有養殖設施直接進行養殖,節省成本。」田永勝說道。
  • 石斑魚的養殖方法
    28度,石斑魚是鹹水魚類,在鹽度百分之10的水域裡生活最好,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石斑魚的養殖技術吧。(養殖條件):1、養殖的海區環境很重要,最好海面無風,海浪不大,沒有風暴的襲擾,海底的沙質要好,礁石,珊瑚礁要多這樣的海區最有利石斑魚的養殖,石斑魚要求海水的透明度在1.5釐米,養殖場的交通要好,這樣方便育苗的運輸和飼料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