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日記丨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和困境

2020-11-26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1.1M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裡

海釣石斑魚的高手張北根嗎

櫛風沐雨的漁民夫婦

駕著漁船穿梭在萬山海島中

海域裡的暗礁水流和風雲變幻都瞭然於胸

僅憑一縷手絲線就能探知水下的美味

圖源:《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藏身在海面10米以下的礁石縫隙之中

島礁性魚類-石斑魚被認為是最美味的海魚之一

肉質細嫩潔白,素有「海雞肉」之稱

低脂肪,高蛋白,營養豐富

不僅是我國高檔筵席必備的上等魚品

也在眾多亞洲國家和美國等地區廣受歡迎

圖源:豆果美食網

Part 1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Part 2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Part 3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Part 4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1

捕撈石斑魚

石斑魚因其與生俱來的獨特條紋和斑點,及喜歡獨自隱居在水下礁石中的生活習性而得名。就是這種不喜歡群居、對響動敏感,喜歡宅在礁石之中的"鐵憨憨"性格,使得石斑魚的網捕作業難以大規模、有效地進行。而依靠主要的手釣作業,則很大程度限制了對石斑魚的捕撈強度。

但即使如此 ,海洋石斑魚資源依然在大量減少,有些品種甚至瀕臨滅絕。過度捕撈,尤其在它們聚集產卵時一舉捕獲,是大多數石斑魚群體面臨的主要威脅。相比於大黃魚等其他魚類,石斑魚面臨的捕撈壓力雖然要小得多,但海水變暖、水質汙染、海洋工程建設等造成的棲息地破壞,導致野生石斑魚依然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生存威脅[1]。

圖源:QUANJING全景網站

資源日益枯竭、捕撈產量有限

鮮活運輸難度大等

都是制約石斑魚捕撈產業

永續發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國市場流通的石斑魚中大約有10%來自野生捕撈。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

海釣石斑魚

圖源:新浪網-八仙過海愛海鮮

Part 1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Part 2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Part 3

考試踩點注意事項

Part 4

考試踩點注意

2

養殖石斑魚

為了滿足廣大群眾對石斑魚的消費需求,緩解捕撈壓力,我國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石斑魚養殖產業。早期石斑魚養殖的苗種來源除了釣捕自然海區幼體石斑魚以外,主要依靠中國臺灣地區繁殖的人工苗種。

為了擺脫對進口和捕撈天然苗種依賴的被動局面,我國各南方沿海地區於九十年代初紛紛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實驗,實現了苗種的規模化生產,推動產業化發展。至2018年,我國海水養殖石斑魚產量已達15.96萬噸,海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區是我國大陸石斑魚養殖主產區。

我國石斑魚養殖產地分布圖

良種培育是關鍵

良種培育是指同一品種,經人工定向選育,形成具特定優良性狀的品種。優良雜交品種的成功選育,有效推動著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例如2002年的斜帶石斑魚和2009年的赤龍斑都是產量增長的重要節點。目前,國內外有記錄的石斑魚品類約有一百多種,我國石斑魚養殖品種主要有珍珠石斑(虎龍斑)、龍膽石斑(鞍帶石斑)、雲龍斑(龍紋斑)、東星斑(豹紋鰓棘鱸)、杉虎斑(燦虎斑)等等十多種。

隨著石斑魚產業迅速發展擴大,對生長快、抗逆性強、肉質好的優質種苗需求也提高了。但由於種質更新慢、近親繁殖等因素,導致石斑魚養殖魚苗存活率較低。健康的石斑魚產業,不僅要品種多元化,良種培育也尤其重要。

目前我國養殖石斑魚中有30%是雜交魚,其中有60%為遠緣雜交魚。遠緣雜交的優勢在於可以突破本種群的基因庫,從相近的物種中獲得遺傳物質,使基因的範圍擴大,獲得適應力強、品質優良的雜交品種[2]。

雲龍石斑魚

圖源:海報新聞

近年來,我國黃海水產研究所「石斑魚種質庫和遠緣雜交育種技術創建及產業化應用」項目,就通過石斑魚遠緣雜交育種技術,首次培育出雲紋石斑魚和鞍帶石斑魚的雜交種-雲龍石斑魚,克服了不同品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地理隔離問題,成果可推廣至至河北、天津、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省市,並且將雲龍斑苗種推廣至日本和韓國[3]。

第二產業是機遇

近年來,因養殖量增大,我國石斑魚市場供過於求,市場價格遇冷。石斑魚依賴鮮活市場,作為 "生猛海鮮" 的典型代表,消費者普遍喜歡將鮮活石斑魚作為高檔海產品的首選。過度依賴鮮活市場,保鮮和深加工等第二產業技術和市場開發一直相對滯後,較少進入商超、電商、團餐等銷售途徑。較為單一的產業鏈難以有效應對石斑魚集中養成後的大量上市,因供需關係變化而引起的市場價格波動。

以小龍蝦產業為例進行對比分析,小龍蝦加工品市場巨大,平均每個小龍蝦加工廠一年都可以收購二至三萬噸的小龍蝦進行加工,這就保證在鮮活小龍蝦市場受到衝擊的時候,仍有大量加工廠可以收購小龍蝦,以此維持小龍蝦價格的穩定[4]。

所以,對於我國石斑魚產業來說,如何在供給側改革發展背景下,發揮產業聚集優勢,加快精深加工產品技術變革,推動新技術、新工藝在石斑魚加工中的應用,實現產業化連續生產,是拓展石斑魚消費市場,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徑。

突破局限,產業聚集

石斑魚的生長過程中對水溫非常敏感,如果在短時間出現水溫較大的波動,容易引起石斑魚僵死或熱昏迷,嚴重時甚至死亡。我國石斑魚養殖主要聚集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因自然條件限制,養殖規模相對較弱,但北方市場石斑魚消費潛力依然巨大。我國石斑魚產業長期處於「南魚北運」的困境之中,不僅僅表現在因距離因素不同而產生的空間成本,還表現在因產業聚集水平差異而產生的區位效應。

石斑魚工廠化養殖

圖源:中國水產頻道

如何有效突破區域限制,是我國石斑魚產業健康發展,勢必要解決的重要難點。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和精進,以天津、山東等地為主的北方地區冬季利用地下海水,加熱保溫封閉循環條件即可以實現石斑魚的安全越冬。同時,隨著在育種技術上的突破(如上述提到的雲龍斑),一些新開發的優良雜交品種,可以良好適應北方養殖條件,實現集約化養殖。

目前,以天津為代表的北方石斑魚育苗和養殖技術成熟,聚集效應初見端倪,並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促進我石斑魚產業向更加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5]。

從手釣石斑魚到養殖,人類從未停止對美味的探尋和追求。

從資源豐沛到瀕臨枯竭,人類從未停止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的探尋。

"以前海邊土地貧瘠

除了地瓜、花生

種不了其他糧食作物。

沒飯吃,實在餓得受不了

就拿張網去海裡抓魚吃。

除了解決當天的溫飽

富餘的時候還能換點糧食。

她養活了我們這代人。"

一位泉州港老漁民描繪的這幅人海依存景象仍歷歷在目,現今人們無需再為溫飽發愁,但中國一些江河湖海已開始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我們看不到海洋的眼淚,但能感受到她的「吼聲」。

註:

[1] 南方都市報文章:港大最新研究--20種石斑魚因過度捕撈麵臨絕種,專家呼籲拯救.

[2] 中山大學劉曉春教授論壇報告:石斑魚雜交制種的思考.

[3] 中國水產養殖網文章: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4]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崔和會長論壇報告:石斑魚消費趨勢.

[5] 苗利明, 張智一, 張迪. 產業集聚視角下中國石斑魚養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J]. 中國漁業經濟, 2018, 36(06): 80-86.

作者簡介

劉文禮

我是文禮,來自福建的漁村。2019年下半年我對福建水產產業展開研究,希望可以從更多不同的視角來探究福建水產業態,並將調查研究中的所見所得分享給大家,同時感謝在調研工作中對我支持和幫助的各方朋友們。

hi~還有你想看的

—END—

轉載聲明

本文由智漁原創,配圖均已標註來源,版權歸屬創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取得授權。

編 輯 | 劉文禮

排 版 | 黃曉健

感謝SEE基金會、勁草同行計劃

愛佑慈善基金會對智漁提供支持

讓Ta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2019-01-10 09: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石斑魚是世界的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也是我國海水魚類養殖的重要種類,福建省石斑魚全產業鏈產值超50億元,為產業服務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一、養殖生產情況(一)產量情況我國大陸地區石斑魚養殖主產區為海南、廣東、福建、廣西,此外浙江、山東、天津等地區有少量養殖(表1、圖1)。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nbspEpinephelus&nbspspp)&nbsp是中國繼大黃魚、鱸魚、鮃魚後第四大海水養殖品種。2015年以來,養殖產量已超過10萬噸,石斑魚主要在我國南方養殖,而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工廠化養殖石斑魚在北方得到了快速發展。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論壇以「新品種、新技術、新機遇」為主題,與會嘉賓圍繞石斑魚新品種研究、養殖新技術及模式、銷售新趨勢、精深加工、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等方面進行交流與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等權威專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來自19所科研院校的學者和20餘家龍頭企業的代表參會。
  • 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反面,是蓬勃發展的產業之中暗藏的缺陷與危機。關於石斑魚的研究定向何方?無序發展之後是怎樣的調整與變革?    本文從石斑魚產業的種苗、養殖、飼料、病害、南魚北養各個方面出發,集研究人員、飼料銷售人員、養殖業者對產業的觀察,呈現石斑魚產業方方面面,以期給石斑魚業內人士帶來點滴思考。
  • 新能源產業發展困境及對策
    近年來,隨著人們理念的不斷轉變,綠色高效、節能減排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通過對新能源產業進行相應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並改善生活環境,還可以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但是,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而陷入困境。所以,對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困境以及對策進行深入的探究十分必要。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bsp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
  •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2015-03-26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蔡春有:行業遇到了很多困難,主要是經濟環境、自然災害、病毒和人才緊缺。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旅遊業等行業發展很快,慢慢開始擠壓水產業,我們看中的一些地方被其他行業佔了。舉個例子,我們看中三亞的水質和環境,想要在這裡養魚、做苗,但都無法落地。因為政府對三亞的定位是國際旅遊城市,房地產和旅遊業是最佳的選擇。
  • 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陷入困境 無序競爭待破解
    當前,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面臨產能相對過剩、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等問題,企業經營普遍陷入困境,壓力甚至傳導至上遊大豆加工企業和大豆收購價格。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方面要嚴控新增產能,擺脫產能過剩局面;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創新,拓寬應用領域,完善品牌建設,健全產業鏈。
  • 產業創新在上城丨佗鵲堂:用生物科學技術推動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
    上城在「高質量推進一流的國際化現代化城區建設」的同時,產業與創新格局已然翻開新的一頁。上城發布推出「產業創新在上城」系列,展示上城區在金融服務、文化創意、信息技術、商貿旅遊、健康服務五大主導產業發展之路上綻放的別樣精彩。前期我們將對健康服務產業進行陸續報導,看上城如何做好健康與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兩篇文章。
  • 美國頁巖油產業的困境及前景分析
    此個案會否引發大型油氣公司的連鎖反應仍待觀察。新冠疫情與減產爭拗引發油價大跌是頁巖油困境主因從美國頁巖油產業發展的軌跡可見,除去豐富的礦產資源、良好的地質條件、試驗與技術創新層出不窮之外,其普遍依賴債務融資和市場風險偏好的發展模式造成對石油價格走勢極為敏感:每當國際油價處於上升周期,頁巖油產業便迎來一輪繁榮期;反之,當國際油價陷入調整,頁巖油產業發展也隨之出現停滯和重組,兩者呈現極強的正相關關係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但是,我國大陸集成電路製造業規模佔全球不到10%,製造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工藝技術還有近兩代差距,這與我國作為集成電路消費大國的地位嚴重不匹配。對此,進一步加速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提升我國集成電路製造技術水平仍然十分緊迫。
  • 我國石榴產業發展現狀簡析!
    目前,我國石榴栽培面積已經超過世界石榴原產地伊朗,位居世界第一。但相對於蘋果、柑橘和梨等大宗水果,我國石榴種植面積並不算大,而產量也僅佔全國水果總產量的1%,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水果之一。
  • 頁巖氣將成天然氣產業核心增長點丨產業觀察
    兩個月前,中國地質調查局剛剛宣布,我國鄂西地區(湖北西部)頁巖氣調查取得重大突破,頁巖氣地質資源量達11.68萬億立方米,具有建成年產能100億立方米的資源基礎。這意味著,在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突破45.3%的背景下,頁巖氣已經逐漸成為我國天然氣產業核心增長點。
  • 石斑魚產業是個朝陽行業
    在這個大環境下,大家首先要把魚養好,做好養殖管理,大家要做好市場分析和把關,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我們一定能贏!為了支援湖北,蔡春有代表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捐贈5噸石斑魚,海南省南海魚類種苗協會也正發起募捐,捐贈物資將儘快送往抗疫一線。
  •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2017-10-23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網        同時,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和閩東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為代表的寧德市水產科技人員開展了大黃魚人工繁殖研究,歷經30多年時間,逐步解決了人工繁殖與養殖過程中的諸多關鍵技術,實現了大黃魚養殖的產業化,並向沿海縣(市)及浙江、廣東等地輻射。在大黃魚人工養殖的帶動下,30多種海水養殖經濟魚類相繼得到開發,在我國掀起了以大黃魚養殖為代表的第四次海水養殖浪潮。
  • 發展新能源汽車謹防「二元論」丨 產業觀察
    更可氣的是網上有些「噴子」,還不忘對我國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的戰略目標嘲諷一番,並冠之以「世紀大騙局」。  總之呢,就是千方百計抹黑和否定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  面對這樣的錯誤觀點,我們可不能被帶溝裡去了喲!其實呢,駁斥他們也不難,因為他們犯了我們常說的「二元論」。
  • 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的喜與憂
    為全面了解我國石墨烯產業發展現狀,摸清行業發展脈絡,為國家未來石墨烯戰略規劃和政策制定提供決策支撐,2019年2月由北京石墨烯研究院(BGI)牽頭,劉忠範院士任組長,聯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經濟》雜誌社、中關村石墨烯產業聯盟、中國國際石墨烯資源產業聯盟等單位組成全國石墨烯產業發展戰略調研組。
  • 《2018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面...
    本報訊 (記者段曙東)據中國新聞網消息,今年1-7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27個重點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8%,增速較2016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部分營業收入增速為13.9%,持續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七大產業均實現全面回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面提速。這是近日發布的《2018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披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