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2020-12-05 水產養殖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

2020-11-30 13: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南日報        瀏覽量: 404 次 我要評論

俯瞰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工地。記者&nbsp武威&nbsp攝

  ■&nbsp記者&nbsp傅人意&nbsp實習生&nbsp王偉君

  熟悉海南水產業的人都知道,在海南,有「兩條魚」能「遊出」500億元的大產業,它們是石斑魚和金鯧魚。從整個產業鏈來看,500億元的產值涵蓋了種苗、飼料、倉儲物流、深加工等環節。而依託海南的資源優勢以及海南自貿港建設釋放的政策紅利,光是種苗繁育這一環就「錢景」無限。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bsp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海南發展水產種苗產業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水產養殖產業的需求,還可以輻射「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產業前景廣闊,應鼓勵更多的魚蝦「遊」進「南繁矽谷」,發展壯大水產南繁。

  一批項目落地

  今年4月13日,陵水水產南繁苗種項目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和籤約儀式的重要內容同步啟動,項目總投資1.01億元,2020年度計劃投資0.5億元。

  項目投資方為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黃春仁表示,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總體工程進度的38%,確保能如期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並於2021年底建成投產。

  項目定位為國家級海水魚類原良種基地、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示範基地,建成後將打造熱帶海水魚類精子庫、種質資源庫,創建海水魚類繁育的關鍵技術體系,選育優良的海水魚類品種,為行業供應良種良苗,為水產養殖走向深藍,建設藍色糧倉提供有力保障。

  2019年,總投資13億元的陵水安馬洋科研育種基地水產南繁苗種產業項目落地,該基地主體結構已於近期順利封頂,項目建成後,將加快南繁種業創新資源整合集聚,推進南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同時,三亞南繁核心區也將加快水產南繁基地建設;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相繼成立了一個「院士工作站」、兩個「院士創新平臺」,林浩然院士、包振民院士、劉少軍院士等科研人員聯合企業發力水產南繁。

  一批高校也從科研技術創新上推動水產南繁建設。海南大學副校長範文介紹,海南大學依託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生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海南省熱帶水生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取得了點帶石斑魚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研究等一批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科研成果,聯合培育了&nbsp「虎龍雜交斑」等石斑魚新品種,為水產南繁貢獻智慧和技術力量。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落戶,海洋生物遺傳育種是該研究院的重點建設方向,未來將聚焦種質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等技術的研發,以助力水產種業企業的核心創新能力提升,推動水產南繁種業發展。「海南自貿港建設為漁業南繁種業提供新的機遇,中國海洋大學願意一同為漁業南繁種業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說。

  將高標準規劃產業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海南良好的水質環境資源,優越的海洋氣候資源為發展水產苗種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是中國水產種業的資源寶庫。

  據悉,海南省海水魚苗育種方面優勢較為明顯,魚產卵早、質量優,比廣東地區提前約80天上市,比福建地區提前約100天上市。據水產年報顯示,海南2019年產各類水產苗種1762億尾,大部分供應國內其他省區市外,還「遊」向了國際市場,深受廣大養殖戶青睞。

  「水產育種應納入國家南繁矽谷整體規劃,統籌布局、有序推進。」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紅浪稱,目前我國培育或引進的水產養殖新品種共229個,有遺傳育種中心29個,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86家,省級水產原良種場860多家,數量雖多,但很多都規模不大。海南有廣闊水域適合做水產育種,應統籌規划水產南繁機構,在育繁上逐步實現標準化、規範化,同時加大水產南繁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出更多具有經濟價值的養殖品種。

  海南省正在推進「三魚一蝦一螺」(石斑魚、金鯧魚、羅非魚、對蝦、東風螺)熱帶種苗產業發展,其中石斑魚年產魚卵10萬公斤,全國市場佔有率約為95%。金鯧魚年產魚卵約1.2萬公斤,魚苗15億尾,全國市場佔有率約為95%。東風螺年育苗47億粒,全國市場佔有率為100%。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南繁科技城建設正加強水產育種機構引進。下一步將高標準制定好《南繁矽谷規劃》水產部分,集中建設一批水產苗種產業園,重點抓好「三魚一蝦一螺」苗種產業發展。他表示,海南將強化科技支撐,通過項目和產業帶動,引進科研單位及人才,為水產種業產業發展提供動力。

  或迎來最好機遇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會長蔡春有表示,海南自貿港建設將釋放出更多紅利,助力企業發展水產南繁產業。一方面,海南將打造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企業可以藉此引進優質、正規的國外種苗到海南並進行繁育,對種苗產業提質增效大有裨益。另一方面,海南越來越開放,目前海南已對59個國家和地區人員入境實施免籤,企業未來在水產種苗進出口貿易上更加便捷,「水產南繁迎來發展的最好機遇。」

  海南雖然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和良好的水產種苗產業基礎,但目前在技術上的優勢不突出。除了在人才服務保障、建設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外,不少企業希望海南能加大對水產種業科技的持續投入,幫助企業突破水產種業新技術,「科技興漁」。

  「東風螺是海南獨有的水產品,養殖成本每斤不到20元,市場價每斤約50元,經濟效益可觀,市場潛力巨大。」海南藍泰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翁文明認為,海南應該充分整合產業和科研力量,提高良種良苗的覆蓋率,建立良種良苗育繁推一體化的技術體系,幫助東風螺育苗產業壯大發展。

  談到如何進一步做大水產種苗產業,一名水產企業負責人認為,需要將生態環境保護、城市空間規劃與產業發展綜合考慮,不僅要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布局,還要整合現有產業和技術資源,高標準高起點地建設水產南繁種業基地。

  黃春仁介紹,目前該公司水產繁育的海水魚品種共有48種,主打金鯧魚和石斑魚,據不完全統計,公司熱帶海水魚種苗板塊佔全國市場約25%,年產值約2億元。「接下來,公司還將不斷加大對水產種業科技研發的持續投入,讓水產南繁越遊越遠!」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2020-11-29 08:52:04 來源: 南海網海南新聞 舉報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2019-01-10 09:4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福建在不考慮流通因素情況下,同規格青斑、珍珠龍膽石斑魚的盈利水平相比海南市場略高0.5元/斤~1元/斤。(四)品牌與市場建設為加快推進石斑魚品牌建設,在福建省石斑魚主養區,漳州市從2009年開始舉辦「漳州石斑魚節」,2013年舉辦首屆「漳州市石斑魚美食節」;漳州市被中國漁業協會冠名為「中國石斑魚之都」,2014年漳州市石斑魚榮獲福建省「十大漁業品牌」之稱號。
  • 產業觀察日記丨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和困境
    圖源:QUANJING全景網站資源日益枯竭、捕撈產量有限鮮活運輸難度大等都是制約石斑魚捕撈產業永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市場流通的石斑魚中大約有10%來自野生捕撈。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
  • 龍膽石斑魚王拍出3萬元 養殖至今已有8歲
    八歲的龍膽石斑魚王惹眼球。    「漳州是福建省最大的石斑魚苗種繁育基地與石斑魚主產地,今年還被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石斑魚之都』稱號。農博會·花博會期間舉辦全市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有利於藉助博覽會平臺,提高漳州市石斑魚知名度,推動石斑魚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11月18日,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蘇碰皮說。    第五屆農博會·第十五屆花博會開幕當天,漳州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火熱舉行。龍膽石斑魚王、斜帶石斑魚王、青石斑魚王、赤點石斑魚王、羅非魚王等5條魚王在拍賣會上十分搶手,很快便被買家相中拍定。
  • 年產10萬噸的石斑魚,身價上百億!兩位院士攜400人為它出謀劃策!
    9月20日,第八屆全國石斑魚繁育與養殖產業化論壇在青島正式拉開帷幕,由農業部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合主辦,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吸引包括種苗、飼料、藥品、科研在內近400業內人士參與,為石斑魚產業未來謀出路,獻明策。
  •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2015-03-26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具體來說,東方大麟洋在種、卵、苗、大魚、銷售、飼料、加工等方面都有優勢,形成了產業鏈。這不是隨便一個企業能做到的,資金和人才缺一不可。  作為會長:強強聯手促進行業發展&nbsp散戶減少  《當代水產》:作為協會會長,您怎麼看待協會裡面的競爭?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nbspEpinephelus&nbspspp)&nbsp是中國繼大黃魚、鱸魚、鮃魚後第四大海水養殖品種。2015年以來,養殖產量已超過10萬噸,石斑魚主要在我國南方養殖,而近年來隨著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的發展,工廠化養殖石斑魚在北方得到了快速發展。
  • 天馬科技憑啥成為中國石斑魚市場領頭羊?2018上半年先拔得頭籌...
    5月18日,位於福建漳浦縣赤湖鎮的鑫海灣大酒店內,舉辦的「天馬科技•中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上,作為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馬科技」)副總裁何騰飛堅定地向前來參會的200名石斑魚業內人士宣布,這意味著天馬科技已有深耕石斑魚市場的充足底氣,堅定不移的朝著「打造特種水產飼料全球最大的供應商」之路邁步前行。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養殖蛙類產業分會在海安成立
    原標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 養殖蛙類產業分會在海安成立   上周,中國水產
  • 海南大學陳國華:石斑魚的加工擴大消費市場
    海南大學陳國華:石斑魚的加工擴大消費市場2014-12-11 14: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頻道日在廣州中山大學小禮堂舉行,各位領導、專家和石斑魚業界同仁約200人參加本次論壇。來自海南大學的陳國華教授在論壇上做了《石斑魚產業發展之路》的報告。陳國華教授近年來致力於海水魚類人工繁殖的研究和人工繁殖技術產業化。  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色澤和斑紋美麗,便於活體運輸,種類豐富並有一定的自然資源量等特點,決定了石斑魚在我國南方海水魚類養殖中的重要地位。各方的水產養殖研究力量向石斑魚聚焦,技術進步促使石斑魚養殖產業的飛速發展。
  •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海安隆重...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海安隆重舉行!2020年10月28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江蘇中洋集團召開。,經理事會討論通過,並在主管部門農業農村部、民政部備案,成立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養殖蛙類產業分會。
  • 中國工程院麥康森院士詳解石斑魚投餵技術細節
    近年,海南石斑魚養殖業發展迅猛然而珍珠龍膽苗種供應量少,繁育技術亟待提高,養殖模式相對落後,成活率低、產量低、養殖成本偏高;飼料應用技術落後,配合飼料普及率極低,這些問題極大地阻礙了石斑魚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2017-05-13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8386 次 我要評論 文/吳佳輝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近日,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品種的公告,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
  • ...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
    文/吳佳輝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近日,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品種的公告,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中山大學、海南大學、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虎龍雜交斑」也在這14個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名單當中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但主要是針對珍珠龍膽,其養殖量也大,石斑魚品種繁多,養殖周期不盡相同。」目前,各地石斑魚種苗產業面臨的一個共同的難題是行業內無規範化管理,缺乏統一標準,進入產業的門檻低,進而導致市場上的苗種質量參差不齊。曹躍明表示:「石斑魚苗種的選擇餘地不大,育苗的投入和產出比吸引力大,因為做苗相對投入小回報快,一直存在一種賭博性的心態,所以苗種質量、價格情況變化不大。
  • 石斑魚產地有哪些地方?
    石斑魚營養豐富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我國石斑魚的主要產地為浙江(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福建( 農用地、 商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