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蔡春有三重身份解讀石斑魚產業發展

2015-03-26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7664 次 我要評論
  提及蔡春有,人們總是會注意到他的多重身份。首先,他是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下稱「海南晨海」)的董事長。2013年11月,海南省南海魚類種苗協會(下稱「協會」)成立,蔡春有擔任首任會長。2014年,廣東大華農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大華農」)旗下的子公司廣東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nbsp(下稱「廣東大麟洋」)和海南晨海合作,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東方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大麟洋」),他擔任總經理。

  作為一個新公司的總經理,東方大麟洋有哪些目標?未來如何規劃?作為協會的會長,如何看待協會裡的競爭與合作?協會如何發展?作為行業的「老資歷」,這個行業的前景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難……這些問題都是他需要考慮的,也是業界所關注的。在協會成立一周年之際,本刊特訪蔡春有,讓他為我們娓娓道來。

  作為總經理:東方大麟洋2015年產值達1億元&nbsp未來的目標是上市

  《當代水產》:能具體介紹下東方大麟洋的基本情況嗎?當初為什麼會想到和廣東大華農合作成立公司?兩家企業如何進行管理?

  蔡春有:東方大麟洋是由廣東大麟洋和海南晨海兩家企業合作建立的,在2014年4月份籤訂合同開始合作,5月份開始正式運營。其中,廣東大麟洋佔55%的股份,其中一部分股份屬於中山大學,海南晨海佔45%的股份。東方大麟洋屬於廣東大華農垂直管理,大華農是母公司。

  財務不健全,管理不規範是困擾水產企業的兩大難題。所以,要想把企業做好就必須借鑑別人的長處,尋求合作。廣東大華農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良好的管理團隊,是很好的合作夥伴。&nbsp

  為了更好地管理,廣東大華農會派專業的管理團隊下來,兩家企業共同管理,在相互配合過程中,取長補短,大家會齊心協力朝著同一個方向走,東方大麟洋未來的目標是上市。

  《當代水產》:東方大麟洋有幾個基地?能具體介紹下基地的基本情況嗎?

  蔡春有:東方大麟洋目前在海南有兩個基地,一個是在東方,一個是在三亞的崖州灣,兩個基地都已開始生產,主要生產的品種是石斑魚、金鯧和軍曹等。東方的基地主要是種魚育苗和石斑魚成魚的養殖,崖城基地主要是海上網箱,養殖金鯧魚和親魚。

  東方的基地佔地500畝,建了100多口池,目前投資大約6,000多萬元。目前,我們正在做一些生活、生產設施的基礎改造,2014年年底已有一部分產品上市。從2014年成立到2015年底,東方大麟洋第一年的目標是產值達到8,000萬元至1億元,純利潤實現2,000萬元。

  《當代水產》:據您介紹,東方大麟洋未來的目標是上市,可以談談具體的規劃嗎?

  蔡春有:我們制訂了一年規劃、三年規劃和五年規劃。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建設南繁育種基地,已經和黃海所籤訂合同,由黃海所提供技術支持,此外,中山大學也答應給我們提供技術上的幫助,接下來還可能和海南大學、農科院進行合作。目前,我們已經在申請南繁育種基地,計劃在500畝的基礎上和市政府再要一塊800畝的地。

  三年規劃主要是在南繁育種基地建成的基礎上做育種,找一些適合的、長得快和抗病強的種類,做優種良種。三年內,計劃在海上建立300個大的深水網箱,陸地魚塘面積擴大到2,000畝,主要養石斑魚,以及研究育種、疫苗等。

  在三年規劃的基礎上,公司5年內在海南要實現3,000畝陸地和5,000畝海域。亞洲灣和東方兩個基地都有海域的計劃,目前打算先申請2,000畝,到2015年或2016年可能申請到5,000畝。

  《當代水產》:2015年底,東方大麟洋計劃產值要達到1億元,那麼三年計劃和五年計劃對產值有沒有規劃?東方大麟洋以後會不會涉及收購、銷售以及飼料加工等領域?

  蔡春有:按正常生產,產值每年都應該會翻番,2015年按1億元計算,2016年就是2億元,2017年應該能達到4億元。此外,我們還要形成物流體系,銷售、飼料加工等方面都會涉及,三年以後可能還會做冷凍加工。其實現在已經布點,開始規劃這方面的事情。

  目前來說,我們先選育好種,再把魚養好、賣好,一步步來。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做好其他事情。同樣的道裡,我們先選好位置,再規劃,然後再談團隊建設和整體布局。

  對於收購和銷售,東方大麟洋已經開始做了。因為晨海在行業內購銷領域的市場比較穩定,基本上動用晨海的力量,購銷方面就沒有問題。所有的資源,晨海和大華農都是共享的。

  在加工飼料領域,東方大麟洋也會採用合作或併購的模式,單靠自己的力量肯定走的又慢又辛苦,「眾人拾柴火焰高」,有錢大家一起賺,有目標大家一起來實現,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東方大麟洋有幾個優勢,首先是資金優勢,其次是對整個市場把控的優勢,第三,技術團隊優勢,第四,產品鏈條生產的優勢。具體來說,東方大麟洋在種、卵、苗、大魚、銷售、飼料、加工等方面都有優勢,形成了產業鏈。這不是隨便一個企業能做到的,資金和人才缺一不可。

  作為會長:強強聯手促進行業發展&nbsp散戶減少

  《當代水產》:作為協會會長,您怎麼看待協會裡面的競爭?

  蔡春有:我認為企業不是在競爭,以後協會可能會採取大家合作的方式,強強聯手把產業做大,這也是成立協會的一個目的。比如說東方大麟洋提供苗,提供飼料,到時候再收回成魚賣到終端。如果企業想要上市,肯定要聯合、併購。我們接下來可能會有兩個模式,一是合作,一是東方大麟洋提供產品,然後再回收。當然,強強聯手之間也存在一些困難,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合作。首先,自己要做出一些成績,別的企業才會產生合作的意願。

  《當代水產》:據了解,海南地區養殖石斑魚中散戶較多。協會成了一年以來,這種情況有沒有改變?

  蔡春有:協會成立一年以來,散戶相對減少了,和2013年相比,大約減少了百分之十幾。據統計,2013年有1,000戶散戶,2014年還剩下800多戶。不過,2014年下半年,因為石斑魚苗較多,散戶又有增加,所以數量也是反反覆覆。

  散戶多而且不穩定的問題主要是由於市場在主導我們,目前還不夠規範。首先,苗多的時候,可以拉動很多從業者。第二,市場情況好時,也可以帶動很多從業者,包括一些不是這個行業的也會進來。例如,2014年苗多,有些不想養的,看到苗便宜也會去養。假如養殖戶一批標10萬尾苗,後來苗多價錢不好,養殖戶不捨得賣,就乾脆養大。也有可能資金短缺,大家合股來養。

  《當代水產》:您覺得散戶逐漸減少會成為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嗎?協會給養殖戶提供了哪些服務?

  蔡春有:肯定的,因為散戶會越來越缺乏競爭力。目前,我們會在協會的易信公眾平臺上公布市場指導價,對全國免費公開,兩天更新一次,接下來還會涉及到一些市場品種以及數量等信息。在海南,目前養的魚種有30多種,每一種魚都可以選擇來養,這是沒有規定的。在原來沒有市場信息的情況下,大家都很盲目。協會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就可以給養殖戶們提供更多市場信息。

  此外,協會還有一個18人的市場指導小組,提供包括魚卵、魚苗的、大魚、收購、銷售、提供商、供貨商等環節的市場指導價,而且這些價格都很準確。協會資源很多,可以很好地將這些事情落實到位,服務養殖戶。

  作為「老資歷」:總魚卵需求量達6萬kg,全國石斑魚飼料或超10萬噸

  《當代水產》:據了解,全國海水石斑魚養殖產量有8.2萬噸,請問海南大概佔多大比例?飼料的使用情況怎樣?全國對石斑魚魚苗、魚卵的需求量有多大?

  蔡春有:具體的數據不是太清楚,如果按照8.2萬噸的數據,海南應該佔了半壁江山,大概有4~5萬噸。在海南的工廠化養殖裡面,人工飼料佔到90%以上。在魚塘高位池和低位池,人工飼料應該佔到60%以上,魚料最多可能佔到40%。魚排用冰鮮比較多,可能有80%餵鮮魚料,20%餵人工料。大型石斑魚,例如龍膽、大珍珠、大青斑等,飼料顆粒不夠大,只能吃冰鮮料。如果能突破大號飼料,人工飼料佔的比重還會提高。

  目前,海南海水魚魚卵總需求量應該達6萬kg,其中石斑類魚卵需求量估計在3萬kg左右。至於苗量,由於苗一直在分化,3cm苗一年可生產2億尾左右,但石斑魚苗在養殖過程中會持續淘汰,最後養成的可能只有60%,大概有1.2億尾,基本能供應整個海南、廣東、廣西,還有福建和臺灣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

  《當代水產》:石斑魚飼料本身的門檻相對較高,不是所有的廠家都能做。如果說所有的冰鮮都轉化為飼料,您覺得全國石斑魚飼料的市場容量能達到多少?

  蔡春有:這個數據不好統計。工廠化養殖以小苗為主,量不是很大,但基本是用人工料;魚塘可能還有30%~40%是用魚仔;而在海域,飼料取代冰鮮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如果按照1年8萬多噸的石斑魚產量和1.2的餌料係數,全國石斑魚飼料容量應該能達到10萬噸。但一些大型的魚,如青斑、龍膽、金錢斑、大的珍珠龍膽都不餵人工飼料,因為現在的飼料工藝還達不到做大顆粒飼料的標準,沒辦法做出大型飼料。所以,實際的石斑魚飼料市場容量會超過10萬噸。

  《當代水產》:目前做石斑魚料的企業大概有多少?您覺得哪些廠家做得不錯?對於海南石斑魚飼料市場,哪個廠家的量最大?

  蔡春有:據了解,目前做石斑魚料的企業大概有20多個,我們目前拿4、5個廠家進行對比,東丸,上海農好,福建天馬,廈門嘉康,福星,但目前在石斑魚飼料領域,還沒有哪個企業能做到絕對第一。例如,上海農好在上海做石斑料比較久,可以說是「金雞獨立」,到福建可能有其他競爭對手,但也能佔據前三,但廣東、海南有20多個廠家,競爭非常激烈。況且,第一不是自封的,即使是第一也要繼續努力,不然很快就會被其他企業超越。

  在海南石斑魚飼料市場,目前應該是東丸的量比較大。據了解,海南目前的石斑魚飼料有4萬噸左右,東丸差不多1萬噸,佔比超過20%。現在1噸石斑魚飼料,飼料廠家的單位利潤能達到好幾千元,那麼4萬噸料的利潤空間就非常可觀了,能達到上億元。

  《當代水產》:作為行業的「老資歷」,您認為水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蔡春有:行業遇到了很多困難,主要是經濟環境、自然災害、病毒和人才緊缺。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旅遊業等行業發展很快,慢慢開始擠壓水產業,我們看中的一些地方被其他行業佔了。舉個例子,我們看中三亞的水質和環境,想要在這裡養魚、做苗,但都無法落地。因為政府對三亞的定位是國際旅遊城市,房地產和旅遊業是最佳的選擇。之前,我們從福建往廣東、海南這邊走,就是看中這裡的水和氣候,隨著產業逐漸擴大和大環境的限制,我們有可能要往回走。

  自然災害是限制水產業更大發展的一大難題。抵禦自然災害是一個大工程,光靠企業的力量是無法抵禦的,必須依靠政府支持。例如,針對颱風的天氣災害,政府可以為我們規劃一個背風港,讓我們安心生產。

  至於病害,我覺得其實也算不上難題,關鍵要看怎麼去規劃或管理,如何把危害堵在牆外。病毒出現後,最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所以,病害方面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從事水產行業非常辛苦,一般都是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許多人才也是避而遠之。但如果人才隊伍建設跟不上,產能一味擴大是沒有意義的。好的企業還需要好的人去管理,一些企業總是原地踏步,發展很慢,這跟理念落後有很大關係。

  《當代水產》:您覺得2015年石斑魚的行情會怎樣?產業未來的發展會如何?

  蔡春有:以珍珠龍膽為例,2014年的量比較大,但2015年會處於一個合理的價位,不會像以前一樣飆得很高。養殖戶可能很難謀取高利潤,能否獲利主要看技術能否更上一層樓,例如成功率能不能從之前的80%達到90%甚至95%。假如石斑魚現在的價格下跌,那我們只能降低各種成本,比如飼料,只有這樣才更具有競爭力。

  因為現在水產行業,暴利時代已經結束。這就要求我們朝著現代企業型的方向前進。要想獲得利潤,必須先達到一定的量。例如目前蝦價居高不下,正是因為養蝦的成功率不高。即使售價幾十元一斤的蝦,假如產量低,也賺不到多少錢。所以,保證一定的產量是獲取利潤的前提。

  如果說投資一元錢能賺一百萬元,那不叫做企業,只能說是運氣好,中獎。企業走工業化道路,年產量、毛利率、純利率等都要制定相關標準。此外,我們也要在技術上面尋求突破口。我認為如果企業能朝著現代化和工業化方向前進,產業應該可以做得很大。也就是說,如果能突破一些技術瓶頸,這個產業應該可以做得很好。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石斑魚產業是個朝陽行業
    為此,筆者採寫一些反映石斑魚各環節人員心聲的文章,詳情請點擊: 面對這場疫情,對於當前的現狀,筆者向石斑魚分會會長蔡春有了解相關情況。蔡春有表示,石斑魚是一條非常好的魚,具有豐富的營養,肉質細膩。潛力很大,機會也很多。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2020-11-30 13:35記者&nbsp武威&nbsp攝  ■&nbsp記者&nbsp傅人意&nbsp實習生&nbsp王偉君  熟悉海南水產業的人都知道,在海南,有「兩條魚」能「遊出」500億元的大產業,它們是石斑魚和金鯧魚。從整個產業鏈來看,500億元的產值涵蓋了種苗、飼料、倉儲物流、深加工等環節。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全省水產推廣系統對大黃魚、石斑魚、河魨、對蝦、海帶、紫菜、鮑魚、牡蠣、海參、鰻鱺及稻蓮漁11個產業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產業報告。報告不僅分析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現狀,還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並給出了今後發展建議。
  • 產業觀察日記丨探析我國石斑魚產業發展和困境
    圖源:QUANJING全景網站資源日益枯竭、捕撈產量有限鮮活運輸難度大等都是制約石斑魚捕撈產業永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市場流通的石斑魚中大約有10%來自野生捕撈。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野生石斑魚的主要進口國。而滿足我國石斑魚消費需求供應的,更主要依靠養殖石斑魚產業。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養殖產業北上發展的必然原因產業集聚的形成原因有多方面,如區位效應、集聚效應和空間成本等因素。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個地區的區域效應可能越來越弱,而其它地區的區域效應所產生的空間「拉力」則為發達地區的成熟產業轉移提供了可能。就石斑魚養殖產業而言,結合我國石斑魚養殖業的發展歷史、養殖條件、地理環境等,造成該產業集聚水平差異及其變動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 年產10萬噸的石斑魚,身價上百億!兩位院士攜400人為它出謀劃策!
    「我國石斑魚總體規模徘徊在10-15萬噸,產品和市場問題已經成為石斑魚產業嚴重製約點,未來應該思考如何進行網絡營銷、流通加工以及消費市場拓展。」作為首任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會長蔡春有提到,隨著產業快速發展,滯後性問題同樣亟待解決。因此未來怎樣拓展新的銷售模式和消費群體,流通加工技術發展前景如何,良種研發繁育進度或病毒性疫苗研究方向等,成為本次論壇談論焦點。
  • 暴利時代後 石斑魚產業何去何從?
    正面是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陸石斑魚產業誕生至今,這個高檔海水魚品種日趨成熟,種苗、養殖、飼料、病害防治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斜帶石斑魚、點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的大規模產業化人工育苗技術已經成熟,可以滿足供應產業化養殖的需求;至2009年,在海南省儲備斜帶石斑魚親魚數量約有2萬尾,生產斜帶石斑魚仔魚量約2.5億尾;現行飼料的飼料係數可達1.0,飼料成本也只有
  • 未來海南石斑魚養殖規模西線要超東線?
    、飼料市場、飼料增長模式等多方面展開調研,並且一共分三次推文分別推出《2017年度海南石斑魚產業調研》,希望能給產業發展提供參考。70&nbsp年代中後期到80&nbsp年代,臺灣石斑魚人工繁殖的育苗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大批苗種供應到華南沿海地區,福建、海南、廣東等地區陸續開展石斑魚類人工繁育苗種的生產性試驗。而海南,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石斑魚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化養殖,成為我國最大的石斑魚種苗繁育和養殖基地。
  •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14月齡魚平均體重是母本棕點石斑魚的2.1倍;與父本鞍帶石斑魚相比,育苗難度降低。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因此,筆者向參與研發工作的部分代表,廣東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主任張海發、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原院長陳國華、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海」)董事長蔡春有了解虎龍雜交斑的相關情況。
  • ...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
    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14月齡魚平均體重是母本棕點石斑魚的2.1倍;與父本鞍帶石斑魚相比,育苗難度降低。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因此,筆者向參與研發工作的部分代表,廣東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主任張海發、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原院長陳國華、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海」)董事長蔡春有了解虎龍雜交斑的相關情況。
  • 粵「三重」創新助推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粵藥監)1月12日上午,廣東省藥品監管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生物醫藥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重點地區創新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三重」管理辦法》),助推廣東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
    2017石斑魚產業形勢如何,這裡有來自一線的市場調查!石斑魚價格的回暖,對海南、福建、廣東三地今年的養殖投苗積極性產生怎樣的影響?未來這條魚的價格走向如何?銷售渠道是否有進一步開發的可能性?《當代水產》雜誌社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泥石流院士」的三重身份
    「泥石流院士」的三重身份——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崔鵬加強災害應對預案編制,提升對巨災規模、範圍和影響的認知水平,加強災害情景庫建設,構建巨災處置情景模型,編制可操作性的針對巨災全過程控制的行動預案。
  • 我國率先繪出石斑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石斑魚是典型的雌雄同體雌性先熟魚類,在高齡的時候會發生天然的性別轉變。專家認為,在石斑魚全基因組測序的基礎上,將能鑑別石斑魚性別調控基因,並揭示石斑魚性別分化和性別轉化相關基因的作用機制,對於揭示整個脊椎動物性別決定機制的形成及進化途徑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對於建立魚類性別控制的生物技術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 龍膽石斑魚王拍出3萬元 養殖至今已有8歲
    八歲的龍膽石斑魚王惹眼球。    「漳州是福建省最大的石斑魚苗種繁育基地與石斑魚主產地,今年還被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授予『中國石斑魚之都』稱號。農博會·花博會期間舉辦全市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有利於藉助博覽會平臺,提高漳州市石斑魚知名度,推動石斑魚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11月18日,漳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蘇碰皮說。    第五屆農博會·第十五屆花博會開幕當天,漳州首屆魚王賽暨拍賣會火熱舉行。龍膽石斑魚王、斜帶石斑魚王、青石斑魚王、赤點石斑魚王、羅非魚王等5條魚王在拍賣會上十分搶手,很快便被買家相中拍定。
  • 福州一條石斑魚重半噸 可供800多人食用
    昨日下午,福州溫泉支路一酒樓熱鬧非凡,一條重達968斤的超大石斑魚震撼登場,據該店老闆介紹,此魚是目前為止在福州出現過的最大的一條石斑魚。當一位女士見到這條超大的石斑魚時不禁感嘆道,而一位60多歲老漁民王依伯也發出了「沒見過」的感慨。經店員測量,這條魚體長為2.7米,寬1.1米,重968斤。該店的丁老闆說,這條石斑魚是19日晚8時在菲律賓公海海域深海捕到的,運往香港後又空運到達長樂機場,最後用貨車急運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