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

2021-01-15 水產養殖網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2017-05-13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8386 次 我要評論
文/吳佳輝

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

近日,國家農業部漁業局發布第五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定通過品種的公告,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中山大學、海南大學、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虎龍雜交斑」也在這14個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名單當中。

水產新品種」虎龍雜交斑「證書

據發布的公告中介紹,虎龍雜交斑是以分別經2代群體選育的棕點石斑魚雌體為母本、鞍帶石斑魚雄體為父本,雜交獲得的F1代,即虎龍雜交斑。在相同的養殖條件下,14月齡魚平均體重是母本棕點石斑魚的2.1倍;與父本鞍帶石斑魚相比,育苗難度降低。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

因此,筆者向參與研發工作的部分代表,廣東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主任張海發、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原院長陳國華、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海」)董事長蔡春有了解虎龍雜交斑的相關情況。

虎龍雜交斑不完全等同於珍珠龍膽

水產前沿
虎龍雜交斑親本的品系跟珍珠龍膽的相同,虎龍雜交斑是否就是珍珠龍膽?

陳國華:從物種來說,虎龍雜交斑與珍珠龍膽相同,都是由棕點石斑魚(雌)和鞍帶石斑魚(雄)雜交而來。但二者又有本質的不同,從遺傳特性來說,虎龍雜交斑的親本經過嚴格選育達到性狀穩定,建立了符合國家要求的質量標準,這是雜交種質量穩定的基礎;而珍珠龍膽的親本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親本來源不明,基本屬於無系狀態。虎龍雜交斑是經過國家審定的新品種,珍珠龍膽未經任何審批。所以,虎龍雜交斑不等於珍珠龍膽。

蔡春有:從生產方面來說,虎龍雜交斑具有生長速度快、遺傳性狀穩定、口感好,價格平民等特點,這也是珍珠龍膽剛投入生產時的優點。但是,隨著養殖年限拉長,珍珠龍膽生長速度逐漸減緩,病害頻發,這歸因於珍珠龍膽的親本沒有經過嚴格的選育。這也是虎龍雜交斑與珍珠龍膽的區別。

張海發:虎龍雜交斑與珍珠龍膽相同之處在於雜交所使用的父本及母本相同,父本都是鞍帶石斑魚,母本都是棕點石斑魚,不同之處在於虎龍雜交斑所使用的親本均經過嚴格選育(至少2代以上選育),而市面上的珍珠龍膽所使用的親本大多是沒有經過嚴格選育的。測試結果顯示,虎龍雜交斑性能顯著優於市面上普通的珍珠龍膽,主要表現在虎龍雜交斑與珍珠龍膽相比,生長速度顯著提高,體長體重的變異係數更小,整齊度明顯提高。

虎龍雜交斑

水產前沿
虎龍雜交斑的選育工作是在什麼時候開展的?進行優種選育的初衷是?

陳國華:水產育種是一項長期、艱苦、繁雜的工程,需要專門知識,虎龍雜交斑的培育工作歷時十多年。石斑魚的繁殖周期較長,育成一個新品種,需要經過多代培育,經驗證達到性狀優良且穩定,建立嚴格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範。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要走標準化、規範化的道路。我們進行培育虎龍雜交斑就是根據這些要求做的。

蔡春有:到2014年,虎龍雜交斑的親本選育工作已經進行到第二代,也就是說虎龍雜交斑已經開始生產。到目前為止,晨海生產的虎龍雜交斑年產卵量2000公斤、養殖成魚50萬尾。

虎龍雜交斑選育工作的開展有其必要性。珍珠龍膽以其生長速度快,價格平民的優勢,養殖量在全國石斑魚養殖量中佔了70%,也就是說其市場認可度高,流通量大。然而,種質退化的問題在任何一個品種當中都是存在且不容忽視的。隨著養殖時間的推移,神經病毒病和虹彩病毒病等疾病的爆發,珍珠龍膽大面積死亡,再加上其生長速度放緩,優種選育出生長速度快,性狀穩定的珍珠龍膽則很有必要。

張海發:1999年,我們團隊開始鞍帶石斑魚的馴養及培育工作,由此拉開了虎龍雜交斑培育工作的序幕。良種培育是提高水產品產量和質量的最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我國海水養殖主導養殖品種選育工作相對滯後,優良主導養殖品種缺乏。而作為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石斑魚,養殖業也面臨著病害和種質退化等問題。因此,需要有明確的育種目標和系統的育種過程培育出的經濟性狀優良、遺傳性狀穩定的石斑魚新品種來主導石斑魚行業。

作為優良的石斑魚養殖品種,棕點石斑魚人工繁殖難度小,育苗成活率高,可達10-16%,但生長速度慢、養殖周期長,導致養殖效益不理想;鞍帶石斑魚是石斑魚家族中個體最大、生長速度最快的種類,但親魚培育及苗種繁育難度大,特別是受精卵的獲取相當困難,育苗成活率仍然非常低,只有0.5%-2%的水平,目前仍存在一卵難求、一苗難求的現象,嚴重製約了該魚的養殖產業發展。雜交育種是利用不同類型的親本進行雜交,獲得基因的重新組合且類型豐富的雜交後代,有些類型可能是雙親優良性狀的組合,也可能出現超雙親的優良性狀。利用育苗成活率高的棕點石斑魚為母本,生長速度快的鞍帶石斑魚為父本進行雜交,培育出的虎龍雜交斑則能夠同時體現雙親的優良性狀。

虎龍雜交斑

水產前沿
您能否介紹一下團隊的組成成員、育種過程以及對「虎龍雜交斑」的研究取得的成就?

張海發:虎龍雜交斑的選育工作主要由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中山大學、海南大學、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四個團隊共同完成。其中,張海發、劉曉春、張勇、陳國華、蔡春有為育種團隊的核心成員。

棕點石斑魚是2003年從臺灣引進的已經達到性成熟的良種,從2003年到2013年為止,每5年繁殖一代,棕點石斑魚群體到目前為止已選育至第3代;鞍帶石斑魚則是1999年從臺灣引進,至2004年達到性成熟年齡,鞍帶石斑魚群體也已選育至第3代。以分別經2代群體選育的棕點石斑魚為母本、鞍帶石斑魚為父本,至2014年獲得第三代雜交石斑魚,即為本次獲得國家農業部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虎龍雜交斑。

到目前為止,我們團隊已圍繞虎龍雜交斑受精、孵化及仔魚活力、受精卵胚胎發育、苗種培育及中間培育、生長特性、形態特徵、肌肉營養成分、非特異性免疫、繁育性能等開展系統研究。

水產前沿
團隊接下來是否有針對「虎龍雜交斑」方面的研究計劃?

張海發:接下來我們團隊針對虎龍雜交斑的研究主要側重以下兩個方面:1、進一步加大親本選育力度,進一步穩定和提升新品種優良性狀;2、開展虎龍雜交斑多代培育試驗,爭取獲得多倍體石斑魚,在多倍體育種方面取得突破。

虎龍雜交斑開創石斑養殖新裡程

水產前沿
市場上是否有其他表現優異的品種?打算如何推廣虎龍雜交斑?對於其發展前景,您怎麼看?

陳國華:虎龍雜交斑是第一個被認定的石斑魚新品種。就雜交種而言,只有經國家認定為新品種才能推廣應用,珍珠龍膽的應用有盲目性。目前有了符合國家標準且遺傳性狀穩定的虎龍雜交斑,自然而然也將替代屬珍珠龍膽。

蔡春有:目前,新開發用於養殖的石斑魚種類不少,高端的有老鼠斑、紅東星斑等;中端的有老虎斑、金錢斑、杉虎斑等;大眾化的有青斑、雜交種珍珠龍膽等。當前的石斑魚價格大多只是在保本到略盈利這條線上,大家也比較理智,會選擇不同的品種進行養殖。不過,老鼠斑等相對比較高端的石斑魚,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養到1斤以上,養殖周期比較長。而珍珠龍膽在7個月左右就能達到1斤以上,養殖周期大大縮短,整條產業鏈也已經成熟,目前珍珠龍膽的養殖量佔了石斑魚總量的70%左右。虎龍雜交斑作為石斑魚新品種,發展前景絕對是看好的,晨海也將打造產業鏈,建立自己的品牌。

張海發:目前國內除虎龍雜交斑外,還有青龍雜交斑(斜帶石斑魚♀x鞍帶石斑魚♂)、雲龍雜交斑(雲紋石斑魚♀x鞍帶石斑魚♂)、鼠龍雜交斑(駝背鱸♀x鞍帶石斑魚♂)、杉虎雜交斑(杉斑♀x棕點石斑魚♂)等,但這些品種在生長性能、抗逆性、繁育及養殖難易等方面都無法跟虎龍雜交斑相比,在市場上佔有量很小。

虎龍雜交斑由於其雜交優勢顯著,在生長和抗逆性方面表現尤其突出,自研發成功以來對石斑魚養殖業促進作用非常大,可以說開創了石斑魚養殖業一個新的裡程碑。虎龍雜交斑及珍珠龍膽目前已在生產上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接下來我們也將指導相關企業及從業人員培育更多的良種親本,全面提高良種親本覆蓋率,把目前市面上的珍珠龍膽全部升級為真正的虎龍雜交斑良種,個人認為其發展前景非常好。

水產前沿
晨海在研究當中是什麼角色?是否產學研的結合是今後研究工作的發展方向?

陳國華:產學研這種形式在我們國家已經證明了是非常有效的科學的方式,也是今後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

張海發:虎龍雜交斑的研發工作一直是產學研三方共同合作開展的,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就是扮演「產」這個角色,該公司擁有大量的各類石斑魚親本,如鞍帶石斑魚、棕點石斑魚、斜帶石斑魚、藍身大石斑、豹紋鰓棘鱸、駝背鱸、杉斑、蘇鼠斑等,近年來公司與我們團隊合作先後培育出虎龍雜交斑、青龍雜交斑、蘇龍雜交斑、杉虎雜交斑等多個石斑魚雜交品種,為我們的良種選育及新品種培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種質資源,加快了新品種培育的進程。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加大產學研合作的力度,爭取培育更多具有優良性狀的海水魚新品種。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
    第一條被認定為水產新品種的石斑魚!適宜在全國各地人工可控的海水和鹹淡水水體中養殖2017-05-13 22: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8238 次 我要評論
  • 雜交獲得新品種,「雲龍石斑魚」獲市場認可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帶領課題組經過十年的準備工作和攻關階段,利用精子冷凍技術對兩種石斑魚進行雜交,得到了一種生長快、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的新品種——「雲龍石斑魚」,並獲得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頒發的2019年水產新品種證書。
  • 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原標題:䰾優1號獲水產新品種認定 本報訊(記者 季徵) 5月31日,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聯合深圳華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發培育的新品種滇池金線䰾「䰾優1號」,正式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的認定並獲得水產新品種證書,實現了我省水產新品種零的突破。
  • 黃海水產研究所培育新品種 石斑魚家族添"新貴"
    課題負責人田永勝告訴記者,雲龍斑的雜交父本為體型巨大的鞍帶石斑魚,母本為肉質鮮美的雲紋石斑魚,雲龍斑兼具兩者優點。 2015年,已有十幾萬尾雲龍斑在福建等地推廣養殖,成為繼龍膽石斑、鼠龍斑等人工養殖石斑魚後的「新貴」。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11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在會上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bsp海南是全國名副其實的海水魚早繁基地,直接影響著國內海水魚產業發展。
  • 新品種雲龍石斑魚在福建廈門大規模培育 一年可收回成本
    由於野生石斑魚的數量十分有限,近年來,人工養殖的石斑魚已逐漸成為市場主流,但雌雄同體的石斑魚也是最難以實現人工育苗的魚種之一。    為攻克石斑魚繁育和養殖難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福建省水產研究所開始向我省的石斑魚養殖企業輸出科研力量——2011年,廈門小嶝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福建省水產研究所9個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示範基地之一。科研單位主動伸出橄欖枝與企業「聯姻」,使廈門乃至全省的石斑魚養殖產業開上了快車道。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本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 傅人意 實習生 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海口舉行-海口新聞網-南海網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舉行,專家建言——  水下「養好魚」 線上「賣好魚」  海南日報海口11月28日訊 (記者傅人意 實習生王偉君)11月28日至29日,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分會2020年會在海口舉行。
  • 石斑魚「移居」北方後落地生根,育苗、養殖相繼風生水起
    冬季利用地下海水,加熱保溫封閉循環條件下即可安全越冬,通過網箱和工廠化養殖陸海接力的形式,能完全滿足石斑魚的生長。石斑魚是蜚聲世界的名貴海鮮,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展石斑類養殖,為南方沿海養殖業的主要品種,其傳統養殖方式為海上網箱和池塘養殖2種模式。
  • 河北唐山市珍珠龍膽石斑魚、斑石雕魚工廠化養殖成功
    珍珠龍膽石斑魚平均體長25cm,體重750g,現在開始上市銷售。新品種的引進及養殖成功,優化了我省海水工廠化養殖的產業結構。&nbsp&nbsp&nbsp&nbsp珍珠龍膽石斑魚,又稱老虎斑或珍珠斑,是人工培育的龍膽石斑和老虎斑的雜交種,集父本龍膽石斑魚生長速度快和母本老虎斑的肉質細膩、抗病能力強等優點於一身,其主要特點是:&nbsp&nbsp&nbsp&nbsp1.生長速度快。
  • 龍膽石斑魚大規模育苗成功
    本報訊(記者範南虹通訊員馮全英)日前,在省水產研究所試驗基地,省水產技術推廣站李孔開研究員仔細測量了該所培育的龍膽石斑魚苗後,高興地告訴記者:「這些魚苗規格整齊、活動力強,可以說我省龍膽石斑魚規模化育苗喜獲成功。
  •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北上之路
    石斑魚養殖產業的由南向北之路根據全國各地石斑魚的養殖產量,我們發現石斑魚養殖存在產業集聚的情況。沿海主要養殖石斑魚的8個地區為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江蘇、浙江、山東、天津。近十年主要集聚於海南、廣東和福建三省,而在廣西其值處於衰弱趨勢。對於天津來講,則上升之勢明顯,雖不能比肩福、海、廣三省,但其態勢可穩壓江、浙、山等地。
  • 廣東省海水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開講 專家支招應對水產種業領域發展...
    央廣網惠州10月29日消息(記者鄭澍)水產種業作為漁業產業鏈的源頭,是漁業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現代漁業的第一生產要素,是推動現代養殖業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引領性要素。10月27至28日,廣東省海水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東惠州舉行。
  • 如何養殖石斑魚呢?
    石斑魚為我國南海沿海養殖的重要經濟品種,南海四面環海,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海洋資源優勢,為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利用池塘養殖石斑魚,網箱魚排養殖石斑魚的越來越多,同時因石斑魚價格持續看好,銷路順暢,石斑魚養殖規模迅速壯大。
  • 年產10萬噸的石斑魚,身價上百億!兩位院士攜400人為它出謀劃策!
    9月20日,第八屆全國石斑魚繁育與養殖產業化論壇在青島正式拉開帷幕,由農業部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中山大學、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聯合主辦,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吸引包括種苗、飼料、藥品、科研在內近400業內人士參與,為石斑魚產業未來謀出路,獻明策。
  • 學術進展 | 我院林浩然院士團隊完成鞍帶石斑魚全基因解析
    我院林浩然院士團隊聯合黃海水產研究所、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生長和免疫的遺傳機制
  • 石斑魚人工育苗技術
    全國首家動物性開口餌料-牡蠣受精卵源頭貨源供應商家;聯繫電話;0596-3741222    魚苗、魚種有不少習慣名稱。受精卵經過人工孵化卵出的仔魚,稱魚花、水花,從仔魚培育到全長3釐米左右的幼魚,身體已經被鱗片覆蓋,稱魚種。人工育苗指的是以一定的方式,在人工控制環境的條件下將孵出的仔魚培育成魚種的過程。
  • 石斑魚養殖與石斑魚苗培育
    所以,也可採用強化培育石斑魚親魚的方法,促進親魚分泌激素,不用注射催產劑而能自然產卵受精,從而獲得了優質受精卵,提高了仔魚成活率,降低 了畸形率。自然產卵方式優於人工催產授精。產卵時適宜水溫25℃~27℃,海水鹽度32~35‰,pH7.8~8.5,產卵池面積50平方米,水深約1.5米,池上方用遮光幕遮光,水流量40升/分鐘~50升/分鐘。
  • 權威丨福建省石斑魚產業發展現狀和形勢分析
    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漁業轉方式調結構和轉型升級,2018年,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制定了《福建水產千億產業鏈推廣示範基地建設工作方案》,建立了25個推廣示範基地。在方案實施過程中,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全省水產推廣系統對大黃魚、石斑魚、河魨、對蝦、海帶、紫菜、鮑魚、牡蠣、海參、鰻鱺及稻蓮漁11個產業開展專題調研並形成產業報告。